十七.实行“仁”不及,可以攻击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37:09
【原文】季氏富於周公1,而求2也为之聚敛3而附益4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译文】季氏比当时的周朝天子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助他们搜刮聚集而增加更多的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弟子了,学生们击鼓而攻击他,是可以的。”
【说明】冉求是随孔子周游列国的学生之一,先于孔子返鲁,担任季氏的家臣。在《公冶长》第八节中,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就对冉求有过评价,认为他不知“仁”。本节孔子对他的批评则是落在“过犹不及”上,即帮助季氏太过分了,而帮助人民则不及,认识大局不及,实行“仁”不及。也就是说,“过犹不及”的毛病在冉求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因此其他的学生们完全可以批评他、不敬他、攻击他、声讨他。这是孔子拿冉求与子路比较,而对其他学生的一种批评。
——————————————————
【注释】1.周公:指周朝的君主,当时应该是周灵王。
2.求:孔子的学生。姓冉,名求,字子有。春秋末鲁国人。少孔子二十九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论语·公冶长》:“求也何如?”
3.敛:《书·洪范》:“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诗·小雅·大田》:“彼有不获穉,此有不敛穧。”《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周礼·夏官·缮人》:“既射则敛之。”《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说文》:“敛,收也。”这里用为收集、聚集之意。
4.益:《易·损·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易·益·辞》:“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诗·小雅·天保》:“俾尔多益,以莫不庶?”《老子·五十五章》:“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论语·为政》:“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史记·货殖列传》:“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吕氏春秋·贵当》:“其友皆孝悌纯谨畏令,如此者,其家必日益,身必日荣矣。”高诱注:“益,富也。”《说文·皿部》:“益,饶也,从水、皿;皿,益之溢也。”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按语:“益用为饶益,增益之义既久,而本义转晦,遂别制溢字……此字当以汜溢为本义。”这里用为丰饶、富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