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情报部门的评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44:31
论文标题: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情报部门的评估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AssessmentBy the American Intelligence Agencies in the 1950s and 1960s  Yao Yu
论文作者 姚昱
论文关键词 中国/不发达国家/贸易/经济援助/情报评估
,论文来源 中共党史研究,论文单位 京,点击次数 238,论文页数 41~48页2008年2008月论文免费下载 http://paper.dic123.com/paper_8164591/
Beginning from the early 1950s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racked and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 giving rise to a series of intelligence assessment papers. These intelligence papers had very reliable information sources, kept abreast with the basic changes in the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 and made in-depth analyses of some aspects of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activit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se intelligence papers also reflected the deeprooted prejudices of American intelligence agencies against China, which produced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judgments and conclusions.
[中图分类号]F125.4;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08)-02-004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发达国家,它与其他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不仅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更是南南合作的杰出典范,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正因为此,一直十分关注这一问题的美国政府对此专门进行了一系列情报搜集与分析工作,作为其相关对外经济决策的基础。随着中国近年来加大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力度,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很大反响。对美国政府的相关情报文件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与紧要:第一,可以为研究中国对外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与补充;第二,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政府在认识中国对外经济活动方面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可以为中国政府制订相关决策提供重要的借鉴。
就笔者所见,目前已经解密了的美国政府相关情报评估文件主要集中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①。从内容上看,美国政府关于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情报评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就情报评估的内容来看,它们一般将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分为三类:贸易、经济援助(贷款与赠款)、技术援助,并将不发达国家分为以下几个地区而分别加以考察:南亚、东南亚、中东北非、非洲、拉丁美洲。第二,从情报评估重点来看,美国情报文件在50年代时特别关注中国的对外贸易,而在60年代主要关注中国的经济援助。第三,从情报评估的资料来源看,美国这一类情报评估主要以与中国发生经济联系的各国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因此可靠性与准确性相当高。
美国政府情报机构的相关情报搜集分析工作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演变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从当时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攻势”的角度,美国情报机构观察分析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因此主要负责的机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经济情报委员会(Economic Intelligence Committee,简称EIC)②。同时中情局与国务院关于中国整体局势的情报评估中也有专门章节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随着60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美国情报机构逐步从中国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这一对外经济联系,因此负责中国整体局势评估的中情局与国务院承担了重要情报搜集与评估责任,但是经济情报委员会的相关情报工作仍在继续。本文根据美国政府情报文件的变化分为1952年至1958年、1959年至1962年、1963年至1969年三个时期,尝试揭示美国情报界对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把握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所持有的观点与态度,对美国这些情报文件的价值与不足作出初步评价。

在美国情报机构眼里,新中国与不发达国家建立并加强经济联系始于1952年中国参加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是50年代初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对不发达国家发动“经济攻势”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这种看法源于假设中苏两国在对外政策方面高度一致,以及当时在社会主义各国中中国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最多。美国情报机构发现,1955年中国这一贸易总额为5.5亿美元,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一贸易量总和只有9亿美元③。就地区而言,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亚地区这两个传统贸易地区。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与这两个地区的贸易总额中,1955年中国所占比重为80%,1958年略有下降,但仍然高达73%。④相对而言,50年代中国与非洲、拉丁美洲的贸易联系处在起步阶段,但有了一定的发展。中非贸易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分别向北非与热带非洲出口茶叶与棉纺织品,并分别从这两个地区进口磷酸盐和棉花,这一贸易在1955年到1958年间迅速增长了1700万美元⑤。中国与拉美的贸易从1958年开始大量增长,当时中国从巴西和古巴购买了大量蔗糖,并从乌拉圭购买大量羊毛⑥。
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中国与不发达国家贸易的迅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中国配合苏联发动经济攻势以及西方国家(包括不发达国家)未能坚持对华经济封锁,而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的增强只起到了次要作用。就中国发动“经济攻势”而言,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中国为了配合苏联达到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渗透目的,采取了积极参加各种博览会、派出各种贸易使团、与各国政府签订官方贸易合同、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等措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不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发展⑦。就西方国家未能坚持朝鲜战争以后对中国进行的经济封锁而言,1956年1月5日由中情局牵头、美国政府各主要情报机构参与写作的《到1960年中国共产党的能力与可能的行动方针》NIE 13-56文件估计,如果资本主义各国像美国一样恪守对华贸易禁运,那么中国将失去其1956年出口份额中的20%⑧。
中国此时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也引起了美国情报部门的特别注意。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始于1956年6月向柬埔寨提供2200万美元赠款,用来帮助柬埔寨援建4个工厂,这笔援助也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对非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一笔经济援助⑨。到1958年底,中国的经济援助已经扩展到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印尼、也门、埃及等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贷款与赠款)总数达到1.19亿美元(见表一)⑩。

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规模不大。根据美国情报部门的估计,到1958年初,中国对远东地区的经济援助只占社会主义国家对这一地区援助的15%(12)。但是美国情报部门还是相当敏锐地注意到中国对外经济援助所具有的独特之处,即中国是最早向不发达国家提供无偿赠款援助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无偿赠款援助在中国对外经济援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见表一)。美国情报机构发现,虽然苏联与东欧国家已经实现工业化、并有相对较大的剩余资本与黄金储备,但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援助的主要形式是以必须偿还本息为形式的贷款(长期低息)。而经济落后、工业化刚刚起步、自身建设也十分需要资金投入的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却主要是无偿赠款,中国的这一特点令美国情报机构感到十分惊奇。(13)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美国情报部门在资料搜集方面的工作是比较全面的,但在分析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时却有偏颇之处。例如,在这一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地区贸易之所以迅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禁运政策被突破后中国与这一地区长久以来就已存在的大规模贸易的恢复与回升。但是美国情报部门对这一点视而不见,坚持从僵硬的冷战对峙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的这一贸易是中国参与“经济攻势”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样,虽然美国情报机构发现中国在经济尚不宽裕的情况下,毅然向不发达国家提供无偿赠款援助,但是仍然将中国的相关经济活动视为是对不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渗透,强调的是中苏在对外经济政策领域的一致性。这些分析结论都集中体现了当时美国在认识中国对外关系时所具有的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冷战意识,一是从中苏同盟的大角度来认识中国,而未能充分重视中国的独立性。美国政府情报机构这种认识十分僵硬,只是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后,美国情报机构的看法才开始进行缓慢的调整。

1959年到1962年期间,美国情报机构发现由于中国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中国国内因素而言,主要是“大跃进”的失误所造成的经济困难制约了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发展。就国外因素来说,此时中国与印度、印尼关系的恶化影响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交往。但是从50年代末开始,随着非洲反殖民运动的兴起与大批新兴国家的出现,中国与非洲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不过,美国政府情报机构虽然积极搜集追踪中国这一对外经济活动的变化,但其立场与看法的变化却较为缓慢。
美国情报机构发现,中国国内自1959年开始出现的经济困难对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产生了相对较大的影响。经济情报委员会在1959年8月28日的一份情报指出,由于中国国内出现供给困难,中国与联系最紧密的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增长速度已经放缓。中国国内经济困难还导致其未能继续在1959年购买巴西与古巴的蔗糖,从而导致中国与拉美的贸易在1959年出现萎缩。(14)中国十分积极扩大对非洲新独立各国的贸易,例如中国在1959年加大了从摩洛哥和南非联邦的进口,并在1960年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国际贸易博览会上布置了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大的展台,并引起了广泛注意,参加了突尼斯在1960年举行的国际贸易博览会。由于受制于非洲经济资源有限以及当时中国的经济困难,中非贸易并未出现太大的增长。(15)1960年至1963年,在贸易方面,美国政府情报评估文件关注的重点已经转向此时迅速发展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这说明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在这一阶段缺乏重大进展。
在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方面,情况较为复杂。美国情报部门认为,经济困难也对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集中在1962年。同八年前的平均水平相比,1962年中国新援助承诺数额与原援助协议的提款额分别下降了大约40%与10%,分别只有1700万美元和1300万美元(16)。但到1963年,中国对不发达国家新经济援助就恢复到约9000万美元的水平(17)。
相对而言,美国情报机构认为对中国这一经济援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际一系列重大事件。1960年中国、印度边界冲突与印尼政府的排华行动,不仅导致了中国与印度的经济交往萎缩,更使印尼取消了中国1959年提供的3000万美元发展贷款(18)。但中国对非洲新独立国家的经济援助却在此时取得了长足进步。1959年中国两次向几内亚赠送大米,并在几内亚的阿加迪尔地区发生地震后,提供了紧急财政援助。1960年中国又在几内亚脱离法郎区之后提供了1万吨大米作为援助,以缓解当地出现的严重粮食短缺。1960年中国还在稻米种植与农业管理方面向几内亚派出专家提供技术援助,并向摩洛哥提供茶叶种植技术援助(19)。中国在1960年第三季度与几内亚签订了2500万美元的经济与技术援助协议(20)。1961年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达到了一个高峰,仅上半年就向非洲国家提供了超过92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成为新中国成立到1961年半年时间内对外援助数额的最高历史记录(21)。
在分析此时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时,美国情报机构依然坚持了以往将中苏视为一体的僵硬看法。正是遵循着这种思路,美国未能充分注意到此时中苏在对外经济政策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分歧。例如,美国情报部门发现在中国与印度、印尼交恶的情况下,苏联非但没有支持中国,反而努力将自己与中国区别开来,与印度、印尼建立了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为印度的“三五”计划提供了两笔价值高达4亿美元的贷款;在印尼取消了中国援助之后向印尼提供了一笔2.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但是美国情报机构没有认识到这是中苏同盟出现分裂的征兆,反而认为这是苏联采取灵活手段、维持社会主义集团对这两个国家影响力的表现。(22)美国情报机构认识到中苏两国在如何引导第三世界发展方面存在着竞争,但认为由于中苏两国各有所长,中苏在这一领域的竞争是互补与良性的,对于社会主义集团整个“经济攻势”起到了促进作用(23)。

1963年,中苏分裂的趋势已经变得十分明显与不可挽回,同时,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对象国迅速转向了非社会主义国家,并与苏联在对不发达国家援助这一领域展开了积极竞争。美国政府的情报机构对这些变化多多少少都有些意外,并开始全面调整其相关情报评估的立场与态度。从此时开始,美国情报机构不再从社会主义阵营的整体角度来分析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而是越来越强调中国自身的因素。因此,随后美国将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情报评估纳入了国务院和中情局负责的对中国整体经济局势的情报评估中。
此时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并不是美国政府情报机构关注的重点,这主要是由于虽然中国对外贸易在此期间有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但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不仅比重较小,而且并不稳定。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在1964年出现较大增长之后,(24)在1965年急剧下跌,之后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25)。
此时美国情报机构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美国情报机构发现,从1963年开始,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有了大幅度的回升与增长,但是起伏很大。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金额从1962年的1700万美元急剧跃至1963年、1964年的9000万美元与3.38亿美元,(26)而1965年、1966年回落到每年大约1.2亿美元的水平,(27)随后1967年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又达到了3.5亿美元(28)。随着中国决定援助建设耗资大约3亿美元的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项目,1968年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29)。
1963年之后中国经济援助的重点地区也发生了变化。1963年之前,中国对亚洲国家的经济援助超过其对外援助的75%,而此后中国经济援助的主要对象转向了非洲和中东国家(30)。1964年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经济援助达3.38亿美元,其中1.95亿美元支援了非洲国家,约占援助总额的66%(31)。美国政府的情报部门估计,加上坦赞铁路项目,到1968年为止,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金额高达6.65亿美元,占了中国对所有非共产党国家经济援助的将近一半(32)。同时,中国对非洲的技术援助也不断增加。1965年美国情报部门估计,中国已经向非洲国家派出了超过1500名技术工人与劳工,主要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与建立小规模的食品加工与消费品生产工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援助项目为马里的蔗糖、稻米与茶叶种植援助计划,加纳的水稻种植援助计划等。(33)而到1967年,美国情报部门认为中国在非洲的技术援助人员与顾问已经达到了3000人(34)。
虽然中国当时对亚洲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在规模上要逊于对非洲的援助,但依然十分活跃。美国情报部门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对亚洲国家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巴基斯
坦、尼泊尔与缅甸三国。中国一直积极向巴基斯坦提出各种经济援助的建议;帮助尼泊尔建设了高速公路、造纸厂和水泥厂,(35)并在1966年向尼泊尔提供了2000万美元的赠款;(36)同时中国还向缅甸提供了4300万美元的贷款。(37)
美国情报机构发现,1966年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的对外经济援助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干扰。“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得中国更加关注自己的内政问题,而许多外交人员被召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导致了中国减弱了相关方面的工作。同时,非洲一些国家的政治变动,如布隆迪(1965年)、加纳(1966年)等国的政变,不仅使得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政治关系降温,而且影响到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但是中国与坦桑尼亚、马里、几内亚、刚果(布拉扎维)等国关系稳定,彼此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38)
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中国之所以从1964年开始加强对不发达国家特别是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援助,这与中苏分裂以及随之而来两国在对外经济援助方面的竞争有关。为了回击苏联指责中国只在口头上支持不发达国家而缺乏行动,中国通过加大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从实际行动上证明自己是新兴独立国家的真正朋友。同时,中国经济援助的重点之所以转向非洲与中东,主要是因为中国领导人决定要与苏联在这些地区的扩张进行抗衡。例如,中国向肯尼亚、也门、坦桑尼亚大力提供经济援助,重要的因原之一是苏联向这些国家提供了援助。(39)
美国情报部门发现,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规模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与优势。首先,中国援助的各种项目符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运行情况良好,使受援国获得实在的净收益,这令受援国十分满意。例如,中国援助非洲国家的工业项目几乎全部都是劳动密集型,因此雇用了当地大量难以找到工作的非熟练工人。这不仅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而且还减轻了当地的就业压力。中国援助的农业项目则强调生产人民生活所必需的粮食作物,特别是大米和糖,这既有效地改变了非洲国家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单一出口型农业经济,还大大减少了非洲国家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同时,中国在援助建设各种项目时派出大量的中国技术人员,避免了受援国承受技术人员短缺的压力,并保证了援助项目的顺利进行。第二,中国经济援助的条件优于西方国家与苏联的援助条件。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贷款通常是无息的并有10年的还款宽限期,并允许不发达国家将支付时间再延长10年。中国允许不发达国家用自己本国产品偿付贷款,而不像西方国家援助规定必须用硬通货币偿付贷款。与西方和苏联通常的程序相反,中国通常资助他们援助项目的地方开支的一大部分。这些慷慨的援助对非洲国家有限的财政资源压力很小。(40)第三,中国进行技术援助时动作迅速。马里的发展部长就提到,要获得技术人员,从美国则要“一年或者根本就不可能”,从苏联则需要“六个月到一年”,而从共产党中国只需要“四十五天”(41)。第四,中国派出的技术援助人员保持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与当地人民保持同样的生活水平,并且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在工程完成后立刻回国,相对于西方国家与苏联技术援助人员对生活条件提出很高的要求,中国援助人员的这种作风赢得了非洲群众的热烈欢迎与好评(42)。
但是美国情报部门也指出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通过对比苏联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这些情报机构指出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最大问题就是规模有限。以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援助为例,虽然到1968年中期为止,中国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援助已经累计达到6.65亿美元,并且在1967年向非洲派出了到那时为止数量最多的大约3000名技术援助人员,(43)但是同苏联相比还差得很远。苏联仅在1964年上半年就向非洲国家提供了6.6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而仅援助阿斯旺大坝项目苏联就在1964年上半年向埃及派出了2000多名技术人员。由于中国的经济与技术援助在总量上有限,不仅难以与苏联、美国相比,也难以在不发达国家发挥很大的经济影响。同时,中国由于自身技术水平有限,在援建的工厂、提供的设备方面相对落后,这一点成为苏联攻击中国对外援助的借口。(44)

综合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美国政府关于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情报评估,美国情报机构观察与分析中国这一对外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视角就是中苏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与竞争。1964年以前美国政府一直认为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是由苏联领导的、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对不发达国家发动的经济攻势的一部分。即使注意到中国的独特之处或是中苏不一致的地方,美国政府的相关情报文件都倾向于中苏的这种差异起到了互相弥补的作用,而不是彼此对立。在分析1964年之后中国对外经济活动时,挑战苏联更加成为美国分析中国这一对外活动的重要出发点。
美国情报机构分析问题的角度实际上反映了它们对中国这一对外经济活动所持有的偏见。无论强调中苏合作还是中苏竞争,美国情报机构都假定中国的动机是要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渗透以打击西方。西方有学者早在60年代初就指出,中国加强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本国的工业化获取所必需的工业原料与外汇(45)。美国的情报评估即使承认中国这一对外经济活动中的许多现象难以用僵硬的政治动机来解释,但却一直有意无意地回避中国完全有可能出于发展本国经济需要或出于道义感而加强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这一论题,这深刻反映了美国情报机构所持有的强烈冷战意识。这种狭隘意识不仅为美国情报机构所持有,也遍布美国政府内部,更表现在美国当前关于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问题上的看法。因此,深入了解美国政府的这一特点并在现实中加以积极的应对,在中国目前加强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政策与具体实践方面,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的。
不过美国政府的情报评估也有可取之处。从资料基础来看,这些情报评估比较系统地搜集利用了与中国发生经济联系的不发达国家的相关经济数据,并在一定程度上参照了中国方面的信息,因此美国情报评估文件所披露的数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十分值得中国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参考借鉴。(46)此外,这些情报评估一再强调,虽然中国的经济援助有着自己的特点与优势,但中国援助的效果与影响始终受制于中国本身经济实力的不足,在许多方面难以与美国、苏联相比,应该说这种看法是相当深入与客观的。在今天,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必须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才能更好地援助第三世界国家,进一步推动南南合作的深入。
注释:
①美国情报所指的“不发达地区”:所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东所有国家,包括埃及、苏丹、土耳其、希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非洲独立国家,不包括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冰岛、西班牙和葡萄牙;拉美所有独立国家。
②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加强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被美国政府情报评估文件称为“经济攻势”或者“经济渗透”。关于美国政府对这一“经济攻势”所做的情报搜集与评估工作的介绍,参见姚昱《社会主义国家对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攻势”——1956—1960年美国政府的情报评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
③Economic Intelligence Committee(以下简称EIC) ," EIC-R-14: Sino-Soviet Bloc Postwar Economic Activities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Secret, Aug.8, 1956, p.2;美国盖尔(Gale)公司的“解密档案参考系统”(Declassified Document Reference System,以下简称DDRS)数据库,Document No.CK3 100443677。
④Department of State, "Intelligence Report No. 7670: The Sino-Soviet Bloc Economic Offensive in the Far East", unclassified, Feb. 28, 1958, p. 8, OSS/State Department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Reports. Part 11: Soviet Union, 1950—1961, Supplement, Microfilm, Washington, D. C.: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79.
⑤Department of State, "Communist China' 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ffensive in Africa", August 29, 1960, O. S. S. /State Department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Reports Ⅸ: China and India, 1950—1961 Supplement, Reel Ⅲ, Microfilm,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Inc. , 1979 ,p. 8.
⑥EIC, "EIC-R14-S7: Sino-Soviet Bloc Economic Activities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Jan. 1-Jun. 30, 1959", Aug. 28, 1959, Secret/Not releasableto foreign nationals, p. 8, DDRS: Document No. CK3100196920.
⑦Central Information Agency ( 以下简称 CIA), "NIE 13-2-57: Communist China's Role in Non-Communist China", Dec. 3, 1957, Secret, p. 8, Tracking the Dragon, Vol. 3.
⑧CIA, "NIE13 -56: Chinese Communist Capabilities and Probable Courses of Action Through 1960", Jan. 5, 1956, pp. 18~9, Tracking the Dragon, Vol. 2.
⑨Operations Coordinating Board, "Progress Report on U. S. Policy in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NSC 5612/1) ", Feb. 7, 1957, Secret, p.3.
⑩CIA, "The Present and Prospective Sino-Soviet Bloc Threat relevant to US Mutual Security Programs", Jan. 14, 1959, secret, p. 17, DDRS: Document No. CK3100456483.
(11)a数据来自Depart of State, "Intelligence Report No. 7670: The Sino-Soviet Bloc Economic Offensive in the Far East", unclassified, Feb. 28, 1958, p. 5, OSS/State Department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Reports. Part 11: Soviet Union, 1950—1961, Supplement, Microfilm, Washington, D. C.: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79; b 数据来自 Operation Coordinating Board, "Report on U. S. Policy in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 NSC 5809 ) ", January 7, 1959, Secret, p. 2, DDRS: Document No. CK3100139943;c 数据来自 CIA, "The Present and Prospective Sino-Soviet Bloc Threat relevant to US Mutual Security Programs", Jan. 14, 1959, secret, p. 17, DDRS: Document No. CK3100456483。
(12)Department of State, "Intelligence Report No. 7670: The Sino-Soviet Bloc Economic Offensive in the Far East", unclassified, Feb. 28, 1958, p. 1, OSS/State Department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Reports. Part 11: Soviet Union, 1950-1961, Supplement, Microfilm, Washington, D. C.: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79.
(13)“共产党中国到现在为止根据协定所提供的援助在数量上不大,只占该集团向自由世界提供的援助总数的大约3%。但是,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真正的经济牺牲,因为他们正在其国内计划上遭受着严重的资本与物资短缺。”Department of State, "Intelligence Report No. 7670:The Sino-Soviet Bloc Economic Offensive in the Far East", unclassified, Feb. 28, 1958, p. 6, OSS/State Department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Reports. Part 11: Soviet Union, 1950-1961, Supplement, Microfilm, Washington, D. C.: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79.
(14)EIC, "EIC-R14-S7: Sino-Soviet Bloc Economic Activities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Jan. 1-Jun. 30, 1959",Aug. 28, 1959, Secret/Not releasable to foreign nationals, pp. 7~8, DDRS: Document No. CK3100196920.
(15)Department of State, "Communist Chin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ffensive in Africa", August 29, 1960, O. S. S. /State Department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Reports Ⅸ: China and India, 1950—1961 Supplement, Reel Ⅲ, Microfilm,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Inc. , 1979, p. 12.
(16)CIA, "CIA/RR ER 64-13: Little Chance of Communist China Regaining Economic Momentum", Apr. 1964, Confidential, p. 16, DDRS: Document Number: CK3100355266.
(17)Office of Research and Reports, CIA, "CIA/RR ER 65-32:Economic Prospects for Communist China", Dec. 11, 1965,Secret, p. 16, DDRS: Document No. CK3100355331.
(18)CIA and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Quarterly Report to the Council o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No. 12: Sino-Soviet Bloc Economic Activities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Jan. 1 -Mar. 31 1960", Apr. 1, 1960, p. 1, Secret, DDRS: Document No. CK3100015465.
(19)Department of State, "Communist Chin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ffensive in Africa", August 29, 1960, O. S. S. /State Department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Reports IX: China and India, 1950—1961 Supplement, Reel III, Microfilm,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Inc. , 1979, pp. 10~11.
(20)CIA and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Quarterly Report to the Council o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No. 14: Sino-Soviet Bloc Economic Activities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Jul. 1 -Sep. 30 1960", Oct. 1, 1960, Secret, p. 2, DDRS: Document No. CK3100160361.
(21)EIC, "EIC-R14-S17: Aid and Trade Activities of Communist Countrie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the Free World: 1 January -30 June 1964", Aug.1, Secret, pp. 1~2, 8~9, DDRS: Document No. CK3100507308.
(22)EIC, "EIR-R14-S8: Sino-Soviet Economic Activities in Underdeveloped Area, Jul. 1-Dec. 31, 1959", Secret, Feb. 29, 1960, p. 5, DDRS: Document No. CK3100202413.
(23)“不论如何,中国将坚持认为它的大跃进是不发达国家的一个样板,也许这暗示着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这一模式要比高度完整的苏联经济更符合他们的需要和期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苏联对这一声明完全不感兴趣,因为苏联和美国知道他们的先进模式和技术远非世界上绝大多数落后国家所能接受。当然,可以使用的中国模式和不能使用的苏联模式之间的互动,恰恰解释了共产主义经济攻势的效果”。CIA,"CIA/SRS-12: The Ten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eking, 1 Oct. 1959 ) ", Sept. 1, 1959, Confidential, p. 13, DDRS: Document No. CK3100101278。
(24)1964年上半年中国与非洲的贸易总额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50%。同时中国还与拉美国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贸易,包括从墨西哥和阿根廷购买150万吨的粮食,从墨西哥购买了价值可能为2800万美元的棉花,以及从智利购买铜和硝酸盐。CIA, "Memorandum(OCI No.1211/65 ): Chinese Communist Activities in Africa", Apr. 30, 1965, Confidential, pp. 4~5, DDRS: Document No.: CK3100364761; EIC, “EIC-R14-S17: Aid and Trade Activities of Communist Countrie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the Free World: 1 January - 30 June 1964 ", Aug. 1, 1964, Secret, p. 7, DDRS: Document No. CK3100507308 。
(25)CIA, "RR IR 67-21: Economic Prospects for Communist China Through 1970", Aug. 1967, secret, p. 28, DDRS: Document No.CK3100420471.中国外贸总值在1966年达到了42亿美元,接近历史最高水平1959年的43亿美元。
(26)CIA, "CIA/RR ER 65- 2: Economic Trends and Prospects in Communist China", Apr. 18, 1966, Secret, p. 22, DDRS: Document No. CK3100127137.
(27)CIA, "RR IR 67-21: Economic Prospects for Communist China Through 1970", Aug. 1967, secret, p. 32, DDRS: Document No. CK3100420471; CIA, “NIE 13-5-67: Economic Outlook for Communist China," Jun. 29, 1967, secret, p. 7, http://www.foia.cia.gov/docs/DOC_0001095913/0001095913_0015.gif.
(28)CIA, "Intelligence Memorandum: Some Aspects of Subversion in Africa", Oct. 19, 1967, Secret, p. 6, DDRS: Document No.: CK3100280849.
(29)CIA, "ER IM 68-108: The New Look in Chinese Communist Aid to Sub-Saharan Africa, Sept. 1968, Secret, pp. 1~2, DDRS: Document No. CK3100127315.
(30)EIC, "EIC-R14-S17: Aid and Trade Activities of Communist Countrie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the Free World: 1 January-30 June 1964", Aug. 1, Secret, pp. 12~3, DDRS: Document No. CK3100507308.
(31)CIA, “OCI No. 1211/65: Chinese Communist Activities in Afric”, Apr. 30, 1965, Confidential, pp. 4~5, DDRS: Document Number: CK3100364761.
(32)CIA, "ER IM 68-108: The New Look in Chinese Communist Aid to Sub-Saharan Africa, Sept. 1968, Secret, pp. 1~2, DDRS: Document No. CK3100127315.
(33)CIA, "OCI No. 1211/65: Chinese Communist Activities in Afric", Apr. 30, 1965, Confidential, pp. 4~5, DDRS: Document Number: CK3100364761.
(34)CIA, "Intelligence Memorandum: Some Aspects of Subversion in Africa", Oct. 19, 1967, Secret, p. 6, DDRS: Document No.: CK3100280849.
(35)EIC, "EIC-R14-S17: Aid and Trade Activities of Communist Countrie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the Free World: 1 January-30 June 1964", Aug. 1, Secret, p. 6, DDRS: Document No. CK3100507308.
(36)CIA, "RR IR 67-21: Economic Prospects for Communist China Through 1970", Aug. 1967, secret, p. 32, DDRS: Document No. CK3100420471; CIA, "NIE 13-5-67: Economic Outlook for Communist China, " Jun. 29, 1967, secret, p. 7, http://www.foia.cia.gov/docs/DOC_0001095913/0001095913_0015.gif.
(37)CIA, "RR IR 67-21: Economic Prospects for Communist China Through 1970", Aug. 1967, secret, p. 32, DDRS: Document No. CK3100420471; CIA, "NIE 13-5-67: Economic Outlook for Communist China, " Jun. 29, 1967, secret, p. 7, http://www.foia.cia.gov/does/DOC_0001095913/0001095913_0015.gif.
(38)CIA, "Intelligence Memorandum: Some Aspects of Subversion in Africa", Oct. 19, 1967, Secret, p. 7, DDRS: Document No.: CK3100280849.
(39)EIC, "EIC-R14-S17: Aid and Trade Activities of Communist Countrie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the Free World: 1 January-30 June 1964", Aug. 1, Secret, pp. 1~2, 12~3, DDRS: Document No. CK3100507308.
(40)CIA, "ER IM 68-108: The New Look in Chinese Communist Aid to Sub-Saharan Africa, Sept. 1968, Secret, pp. 1~2, 5~7, DDRS: Document No. CK3100127315.
(41)CIA, "Special Report: Chinese Communist Activities in Africa", Top Secret, Jun. 19, 1964, DDRS: Document No.: CK3100361207, p. 8.
(42)CIA, "Intelligence Memorandum: Some Aspects of Subversion in Africa", Oct. 19, 1967, Secret, p. 7, DDRS: Document No.:CK3100280849.
(43)CIA, "ER IM 68-108: The New Look in Chinese Communist Aid to Sub-Saharan Africa, Sept. 1968, Secret, pp. 1~2, DDRS: Document No. CK3100127315.
(44)EIC, "EIC-R14-S17: Aid and Trade Activities of Communist Countrie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the Free World: 1 January-30 June 1964”, Aug. 1, 1964, Secret, pp. 1,10~14, DDRS: Document No. CK3100507308.//www.foia.cia.gov/does/DOC_0001095913/0001095913_0015.gif.
(45)这种观点的代表见Alexander Eckstein, Communist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Foreign Trade: Implication for U.S. Polic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66.
(46)美国学者一般都认可美国情报机构的这些数据具有较高的价值,并多加引用。Alexander Eckstein, Communist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Foreign Trade: Implication for U. S. Polic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66; Pauline Lewin, The Foreign Trade of Communist China: Its Impact on the Free World,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Publisher, 1964; Feng-hwa Mah, The Foreign Trade of Mainland China, Chicago: Aldine Atherton, Inc.1971等著作中相关注释部分。笔者也将相关数据对比了部分中文著作,发现基本一致。参见《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裴坚章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1卷、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1998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