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上围绕中医展开的一些讨论的记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58:21
总之,不反对中医,但要旗帜鲜明的反对中医中的伪科学,还是毛主席对中医的态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让现代中医神棍借着弘扬传统中医文化的幌子,趁着改革开入,沉渣泛起、死灰复燃、借尸还魂。更要揭露养生、中医、食疗、美容,理疗行业中用中医理论包装进行商业欺诈、舆论误导的行为。over,息争!
【A】
其实我想说,中医中只有药学的大部分、医学的小部分有真理,有经验积累。其余大部分中医理论和中医药学都是造假,都是假中医。你都接受吗?
【B】
中西方科学毒了
【A】
中国没有科学吗
【B】
“科学”是什么
【B】
给它下个定义看看
【B】
恐怕你们对“科学”的理解,不是西方人自己对科学的理解
【B】
作为实践的科学和作为理论的科学也是两回事
【B】
中医最重要的恐怕就是理论,同时药学的重要性也不会超过针灸按摩这类
【B】
不是谈不谈玄理的问题
要正确地理解事物,光有事物本身还不够,还得要有思考事物的这个人
一个红绿色盲跟他谈交通灯的颜色是行不通的
【B】
比如你用语言描述一下“痛”感看看,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很久
【A】
本来有意义伪科学争论,在这里变成了如同禅学斗机锋般的虚无主义玄谈。好无聊,每次都这样被转移了话题,变成了纯文字游戏、纯概念游戏。大家息争吧!!
【B】
把禅学定义为虚无主义也是西方哲学给的帽子啊
【B】
你就自己思考一下,怎么用语言描述痛感
【B】
全归纳下来,然后把这一千条归纳反省一遍
【B】
结果你反省这一千条归纳的同时,你还是没有痛感
【B】
要我给出科学视域里的解释,也容易。
人体内环境的感受,和对外环境的感受,来源于截然不同的感官,对应截然不同的神经内分泌形态
【B】
同一个事物,你接触它时,外环境和内环境会同时有变化。例如手被灼伤,视觉上看是红肿,感觉上是疼痛。疼痛感精确地提供了与灼伤有关的许多信息
很显然,疼痛的神经信息,和红肿的视觉信息,就是通过截然不同的两条渠道进入大脑。我们肉眼看到红肿并不会立刻感觉到疼痛(例如演戏做出灼伤的红肿部位);我们感觉到疼痛,不能精确构建视觉上的红肿(举个不雅的例子,没有几个人知道自己的痔疮长什么样)
【B】
科学是强迫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研究一切事物,所以它对灼伤的研究,止于视听。
【B】
同样是研究灼伤,科学的信息构成都是来自于外环境。与此同时,内环境的感受被过滤掉
【B】
这是尝试用外环境信息构建内环境信息的镜像(比如把心悸用心跳次数或心电图解释)。
把内环境信息投射成外环境信息,然后用后者取代前者。
【B】
西医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观察者视角上的。所以西医一切的信息来自于外环境信息,视听为主要构成。
即便是病人的感受,也会用语言化甚至数字化的“主诉”代替
例如对待疼痛的“主诉”,西医用某种心理学测量工具将病人言说的疼痛程度转变为数字。一旦病人忍耐力强,这部分信息就被彻底放弃。有时候病人的主诉也被视作“癔症”
【B】
不仅选择性地过滤掉内环境感受,还有意排斥与忽略之
【B】
所以西医为了一条腿发达(理性),砍掉另一条腿(感受)。
这种形式的对立面,则例如师旷为了通晓音乐之道,刺瞎双眼
【B】
一个人生病,除了站在旁观者角度、可以“见闻”的信息(外环境信息)之外,还有大量可“感受”的信息(内环境信息)。
【B】
譬如冷热寒暑疼痛虚实,这些全都是指人的主观感受(内环境来源)
【B】
在观察者视角的观察工具,经历了极不发达的时代(过去),和比较发达的时代(现在)
但作为当事人的感受,是千古不变的。
比如你肚子饿,不用仪器也能知道。想拉肚子,不用仪器也能知道。
六岁的小孩哭着说我要尿尿,难道是用仪器测量膀胱压力得出来的么?
【B】
中医的辩证法,就是把观察得到的外环境信息,和感受得到的内环境信息,两者对疾病的描述和预演,进行交叉比对
【B】
例如腹泻,中医有个词叫“里急后重”,这个拉肚子多的人多少会知道。试问西医如何定义里急后重?
【B】
又比如“畏寒”,发过高烧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畏寒。西医则会用视觉上可见的体温数字、心跳、震颤、病人主诉等词来描述之
【B】
中医本身就是从实践出来的,从经验出来的。完全符合“科学”在成为一种教条之前、具备的实践精神
只是中医使用的信息材料,最主要是当事人的主观感受,内环境信息(也完全不排斥外部信息)。医生通过主观移情去理解病人的感受。
举个例子。中医研究药物,神农、李时珍都是亲自尝百草的,才能得出寒凉温热各种药性。
西医研究,大多数是让小白鼠吃,然后再让人吃,看结果。中医是当事人视域、实践者视域,而西医是旁观者视域。
两者有什么区别呢?举几个每下愈况的例子。胸部长在女性身上的感觉,和看在男性眼中的感觉,肯定是完全不同的。自己上厕所便秘的感觉,和看见别人上厕所便秘的感觉,肯定是截然不同的。信息的内容不同、来源不同、强度不同……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有截然不同的神经内分泌认知。
而我为了让你们明白这个道理,也不得不放弃“主观”视域的叙事,而是用旁观者视域的叙事。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差别。
说具体一点。肠胃病的西医诊断,需要“影像学证据”,会用到肠镜、胃镜等内窥镜。这本身对病人造成巨大痛苦,从主观感受上来说,是会伤“神”的。但这部分信息被西医拒斥。
另一方面,西医在做这些检查时,需要清肠,给病人服用泻药和大量白开水,长时间腹泻。泻药本身是有“味”的(例如硫酸镁极苦),在腹泻过程中,病人主观感受也会有巨大变化(各种痛苦与虚弱),这些按中医的理论是对病情直接造成影响的(导致某些病情加重)。但在西医的视域里,这些内环境信息仍然被拒斥了。
这种拒绝内环境信息的研究方式,还有一个重大的弊病,在于轻视“观测”行为对被观测物本身的影响。西医研究病例,有时检查手段比病本身更伤害人体。这么简单的道理,在西方文化的思辨世界中直到量子力学研究才被提出来。
而在西医自己的领域内,神经内分泌系统与疾病的关系也是最近才越来越被重视(取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名称,例如“生物内反馈机制”,例如“抑郁与免疫系统的关系”,例如“垂体-丘脑-肾上腺轴与免疫的关系”诸如此类)。心理疾病(或者说神经内分泌紊乱)与身体疾病的关联,身体疾病与精神疾病的关联,也是最近几十年里才获得强调的。
要一个拒斥内环境信息、拒斥主观信息的学科,去强行解释另一个重视内环境信息、重视主观信息的学科,结果必然是牛头不对马嘴;即便两者的知识都来自于实践和基于实践的思辨。
【B】
比如经络。中医的经络,其实也是一个通过主观感受辩证出来的网络。如果对应到客观存在,可能包括血管、淋巴、交感神经网络等等。
但它的客观存在并不重要,因为与“经络”有关的理论本身就是基于人的主观感受,在中医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海量经验中筛选、辩证出来的。
针灸按经络学说治病,疗效不是靠仪器测量外环境信息获得的。主观感受病情缓解、痛苦减轻,客观观察症状消失、延年益寿,两者参验,有效就是有效嘛。
【B】
要懂毛泽东思想,炎黄春秋的东西一概不能信
【B】
要懂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大多数简体字白话文的研究可以付之一炬!
【B】
西医研究中医,动辄要从观察者视角给出解释
【B】
西医和中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观察者视角,还是当事人感受的 移情
中医好学西医
西医难学得懂中医
【B】
西医教学,第一步要学会残忍。要杀死小老鼠,解剖尸体
【B】
切断人的主观移情,用客观理性取代之
【B】
中医要学好,第一步就是学会仁慈。学会主观移情,要明白病人疾苦。中医的大家多过着苦修一般的生活
【B】
当然,西医也有仁慈。他是医学无仁慈,而医生、护士自己有仁心。学西医的信基督教,感觉就像学武艺要修心佛法去戾气一般。西医作为学术是残忍而不近人情的,与它的实践仍然是两回事。
【B】
中医作为学问是有仁心的。但使用中医的那些人,照样有谋财害命之辈,千载不变
话说回来,目前反中医的人多说中医里骗子多。西医何尝不是骗子多?看看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就明白了。
骗子多是市场经济造成的,与中西无关。
【B】
中西医结合,必须表现在医生身上。而不是在学术上。
【B】
凡是把人和理论分割开,都是脑残的认识。比如高歌毛泽东思想的,也有无数杀人不眨眼的保守派。听其言,观其行!
【B】
现在对中医的很多“二次”解释,都是从西方哲学体系的角落里寻找可以认可中医的“东方主义”
【B】
这些民族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只能借用欧洲人的东方主义。这就是殖民文化的结果
【B】
现在中医自己也喜欢强调自然、平衡之类,甚至设计了许多“人体磁场”的概念,其实是把中医在实践上的正确性(基于几千年经验的积累)抛在了第二位,将“合理(西方科学体系之理)性”放在第一位。
【B】
要么就是把西方哲学中的“东方主义”的小部分,比如神秘主义、自然主义等等,拿过来解释自己
【B】
这就是殖民地文化下无奈的自证。类似鲁迅先生评价五卅惨案。出了血案,中国人被外国人杀,还需要首先辩护自己不过激、不是赤匪
【B】
我用西方科学思维、西方哲学思维来讲中国文化,人们就听得懂,或者是半知半解。
可我用中国人自己的思维方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非法非非法”来讲,就变成了玄谈。
“玄谈”这个标签本身并无所谓,关键是听者默认了“玄谈”就是假的、错的、脱离实践的
【B】
其实只是听这话的人,自己不擅长用语言文字之外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现在很多人用‘科学眼睛”审视中医,当然就“看出”了“糟粕”。
【B】
这就是西方哲学在中国殖民文化几百年造成的恶果
【B】
而且,这仅仅在殖民文化内部如此。
【B】
即便是西方人自己,因为他们拥有“主体”地位,主体感受,所以他们在自尊的同时,不会排斥外来文化。而是怀着极大的热情尝试去学习理解之
【B】
殖民文化、殖民地地位下的许多中国人,主要是其中的学者(因为饭碗有关),就是“客体”地位的。
【B】
他们掌握的学术是西方人的学术,而他们自己的身体(作为中国人),是被这种学术批判的身体。
【B】
所以他们在人格上展现出了分裂,一方面盲目崇拜外国,一方面盲目贬低自己。两种文化的精髓都理解不了。
所以索罗斯都会当面说张维迎“我很理解你这个原教旨主义者的想法”。哪有什么想法,无非是 脑残+饭碗 而已
【B】
中西文化要结合,具体到中西医要结合,绝对不是学术本身的结合。关键在于学习学术的这些人,自己要有辩证的思维方式,要有充沛的移情能力,要热爱进行对立面互补的思考。
【B】
一个医生既能用中医思考病情,也能用西医思考病情,那就中西医结合了呗。
可是学术上的结合,叫做“邯郸学步”、“削足适履”
【B】
我并不否定西医本身,但它绝不是医学的全部。同样,西方思维也绝不是人类智慧的全部。
我想宣扬的,仍然是中国人自古就追求至今的“中庸之道”,或者说辩证统一的智慧。
【B】
而且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被现代人忽视了
【B】
中医之所以在时代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落后,本身和殖民侵略是密切相关的
【B】
殖民战争失败之后,中国经济解体(经济崩溃造就无数骗子,无论中医还是西医)
再加上中国文化被一次又一次否定,使得中医本身的传承都遭受巨大的失败
【B】
西医进步到垄断地位,也就是一两百年内的事。
把别人都废了,自己就成老大了。
看看我们的身边,那件事不是劣币淘汰良币?
【B】
西医充分享受了物质文明进步的各种待遇
【B】
与此同时,其它所有文化(不仅是中医)却遭遇了殖民地政治、经济、文化压迫下的全面枯萎
语言文学、历史、科学技术、服装、风俗……
别的不说,就连个唱歌,在“原生态”这个词诞生之前,阿宝这样的歌手都不能获得“专家”的肯定
这就是文化垄断
【B】
结果中国人连文言文都读不懂,怎么搞中医的进步啊
【B】
现在的中医更是被市场经济逼死了
【补充讨论:】
这么简单的道理,无数人还是不能理解。反躬自省立刻能明白,可偏偏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难怪庄子气得说要把朱离的眼睛胶上
外环境信息、内环境信息,是针对进行观察、思考的这个主体而言的,不是那个被观察、被思考的客体。世上有多少人能觑破名相,看穿内外的差别?
【B】
比如说,糖是甜的。糖自己甜,还是吃糖的人觉得甜?
【B】
你在评论事物的时候,就要明白,你自己也是存在的
【B】
看一张照片,要明白,照相的人是存在的,虽然不在照片内
【B】
看一幅画,要明白,画画的人是存在的,虽然不在画面内
【B】
你就算对着镜子画自己,画出来的自己,也不是那个画画的自己。自己永远不能把画家画入画面内
【B】
明白了这个道理,再去读道德经。就慢慢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为道日损,为学日益”这些了
【B】
毛主席根本不跟学生和干部们办思想培训班
【B】
而是上山下乡,五七干校
【B】
情感的东西岂能靠文字来教明白?实践的智慧岂能通过单纯的理论背书学会?
【B】
无论中医、西医,无论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无论左派右派
都得把作为观察者的理论和作为实践者的个人分隔开。
我说的外环境信息是什么?我说的内环境信息又是什么?这得看“你”如何理解
这个“你”自然就是电脑屏幕前的读者,你
你眼睛中看到的电脑屏幕,黑白文字,这些全部都是你获得的“外环境”信息。
然而此时你可能坐在沙发上,一只手扶着鼠标,一只手支着身体;脖子有点酸,喉咙里有痰,不是翘二郎腿就是不停地抖着脚;身上偶尔会痒、会无意识地去挠;还可能憋着尿……我自己写这段文字时就是如此。
这些信息全都引起了身体的反应,但它们并非通过“你”的视觉、听觉获取,而是通过身体内部的通道。既有从脊柱到丘脑的神经通道,也有血液输送的化学通道。
这些看不到、听不到的信息才是“内环境信息”,它们时时刻刻影响“你”的行为。执迷于“名相”的人,总“意识”不到这些信息的存在。因为“你”所熟悉的那所谓“意识”,仅仅指观察者视角可以获得的信息,以及相关的思考。这种迷惘,这种对名相的执念,就是西方思维对中国人殖民两百年的结果。
从小在西方思维中熏陶长大的中国人,讨论问题动辄要“定义”、“意义”、“概念”,全都是语言文字、名相的东西。“追放心”、“致良知”、是什么意思都不懂,更不用谈理解先贤的智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得兔忘蹄、得鱼忘荃”、“为道日损、为学日益”、“予欲无言,天何言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非法非非法”、“吾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破除名相,是教人放弃理性、放弃智慧吗?
才不是。这是教导人们,理性并非只有“名相”的理性,还有道、德的理性,还有基于良知、良心的理性,还有基于实践体验的理性。
如果“你”只能用西方式思维思考,我会告诉你,所谓理性、智慧,并非只有以外环境信息为元素才能构建。还有以内环境信息为元素构建的,基于感受的理性和智慧——冷了穿衣服、热了扇扇子、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这些同样是理性和智慧。
“名相”的优点在于易于传承人的智慧。而“名相”的缺点在于,让人不适应履践智慧,领悟并创造属于自己的智慧。
西方人之所以执着于“名相”的理性,因为他们的学术来自于“观察者”视域,追求一种彻底脱离事物发展的观察地位。结果就是,“观察者”的主观感受(包括喜恶)对事物发展没有影响,受这些信息影响就容易误判。因此他们强调外环境信息强调到执迷的地步,而拼命排斥人心。什么人才可以动用基于主观感受的理性来认识事物?
观察者是彻底脱离事物的,但实践者作为事物构成之一,是与之一同发展的。
当事物变化时,观察者的内环境不变化,外环境信息剧烈变化。所以观察者拒斥自己的主观感受,想单独凭借他们有限的外部信息来强行解释事物的发展运行。
同样是事物变化时,实践者的内环境和外环境是一同变化的。而且内环境信息与对自身的驱动结合得非常紧密,使得实践者倾向于使用内环境信息(感受、知觉、七情六欲)来判断事物的发展。
坐在电脑屏幕前面的“你”在生活中一定有很多项行为是脱离名相的。比如擅长打篮球,凭感觉还是凭物理学计算?比如擅长炒菜,凭感觉还是照搬程序化的食谱?具体到生活工作中,无数的内容都是如此,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则人类认识它倾向于使用主观材料、内环境信息、七情六欲。与实践完全脱离的,则人类认识它倾向于使用客观材料、外环境信息、统计学理性。
一个食物是剧毒还是良药,观察者只能通过对客体的表象研究、统计学检验来做结论,而实践者凭自己和别人的主观经验(包括内外环境信息)也能得出观点。两者都基于实践,但信息构成截然不同。按中国文化的辩证思维,两种智慧应该互相“参验”,和而不同。而西方学术就倾向于拒斥对立面
按中国人的“中庸”哲学(“哲”的中文意义是能够亲身履践思想),讲究的就是知行合一。用白话文讲,叫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的结合。
作为实践者,往往执迷于感受,无法获得观察者视角的客观理性。这时中庸就会强调观察者视域的重要性,例如“允执阙中”、“不暴虎、不冯河”、“临危不惧”、“慎终如始”等等,强调“敬”、“畏”。对于那些观察者,和习惯观察者立场的人,就会强调实践者感受的重要性,例如“忠恕”、“推己及人”、“追放心”、“致良知”等等。
对一个尝试认识世间真理,却不愿意实践一步的观察者而言,你要他排斥主观感受,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如果他又要实践者也排斥自己的主观感受,就是逼人削足适履了。举着一面镜子挡在眼睛前面,脸是看得清楚,但能走路吗?
中国贤哲教人,虽说也从经传教条教起,总归是期望人能够知行合一,“习与体成,乃得自然”。获得了观察者的理性和智慧还不够,必须在实践者再构建一起套相映证的、以主观感受为主体的理性和智慧。所以毛主席对待左翼青年的时候,总是反反复复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要与劳动者打成一片,要把自己学到的抽象理论知识用情感和经验再构建一遍。这种思维又表现为既“反左倾”又“反右倾”、既反“教条主义”又反“经验主义”、既反“又红又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辩证统一”
相比之下,西方人教人,有的只教主观感受、拒斥理性,如宗教;有的只教客体理性,拒斥感受和情感,如科学。归根结底,教的是“二元对立”思维。
西方民众自觉两者是要互补的,但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宣扬二元对立的分裂思维,在学术上严重人格分裂,总是只能站在一面之上(理性,或者情感),再自己创造一个他者来表达另一面。东方主义就是西方哲学自己创造的他者。用惯于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来解释追求辩证统一的中国思想,要么就是武断而且错谬地否定(黑格尔、韦伯),要么就是扭曲中国思想以自我补完(东方主义)。
接受西方文化殖民统治的中国“学者”,首先学会的就是二元对立,人格分裂。进一步表现为“自我殖民倾向”,用西方思维方式曲解中国思维(生造出了表里不一的“中国哲学”)、否定历史的宏观因素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影响、将近代中国的衰落历史 唯心主义地解释为“文化因素”、渴望在自虐中被异化。西方文化的本位思想,对西方人而言是本位,对那些习惯二元对立的中国人而言,反而成了与“东方主义”对应的“西方主义”。另一部分人尝试模仿西方人,像欧洲中心论那样建立一套“本位”主义,结果却不得不用西方人的“东方主义”语境来表述自己。
世人多昧于名相,总以为文字化的学术是智慧本身,殊不知贤者之所以要讲的,只是听者之所以缺失的。你以听者缺的这部分为宝贝,就丢掉了说者忘记言说的另一部分宝贝。古人要写买椟弃珠的寓言,就是期待人们能了悟这个道理。结果呢?人们总是买了“椟”之后又找“珠”,找不到“珠”时就把“椟”也扔了,再去找新的卖家;结果找到新的卖家之后,又要只买“椟”、不要珠。历代儒、道、释、禅、理、心之争,殊途而同归,从来就不是要向西方人那样建立一套完备的“理论”,而是要改变阅读这些理论的人的“心”,让读者也能作为主体自己思考、实践、知行合一。
买椟还珠是自己的错,改变不了自己对名相的执着也是自己的错,怎么能怪卖家货不对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