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 那一场艰难的较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8:46:06
从藏品战、宣传战的不断升级,到公司专业和品牌“内功”的不断修炼,拍卖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和艰难。

  “以前拍卖公司征集拍品都很低调,今年好像变了。”收藏家老邢这几年一直将自己的藏品送拍,对于这几年拍卖行业的变化他颇有感触,“以往都是把拍品送到拍卖公司的征集点后,由拍卖公司出通知,圈内人互相转告,很少大张旗鼓地宣传,而今年春拍刚结束,拍卖公司就开始密集地征集拍品,到处打广告。”


  根据以往的惯例,藏家以及买家一般会在九十月份才会看到秋拍的宣传,而今年很多拍卖公司从六月份就已经开始了秋拍的预热,藏家早早地就知道有哪些拍品会出现在秋拍的现场。“今年秋拍有不少不错的藏品,像王世襄旧藏的铜炉、张珩秘藏的‘易元吉’、世界顶级名表等等。”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话套用在拍卖公司上则是“好的藏品是成功的一大半”。


  一些拍卖公司为了获得更好的藏品,甚至将“战场”开辟到了海外。例如北京保利拍卖,甚至将常设征集点设到香港、日本、美国、台湾、上海、广州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总部发出的征集更是每年不下百次。其他拍卖公司也纷纷开辟海外战场,安排人员常驻海外。


  “谁征集到好拍品,谁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为了征集到好藏品,为此拍卖公司甚至大打感情牌。


  “平时要勤联络感情,递送信息,外地客人要迎来送往,还要帮助他们解决拍卖之外的难题。交上了朋友,他就肯拿东西给你拍,关键时候撑你一把。”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古玩艺术品是不可再生资源,顶级的拍品也一直在著名的藏家手里流转,如何征集一流的拍品,有时候就得靠服务到位。


  与拍卖公司纷纷海外开辟新战场相对应的是,各大拍卖公司愈发看好中国的拍卖市场。2010年10月21日,苏富比首次将博物馆级藏品在中国进行集中展示。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表示:“这个展览对苏富比以及中国而言,都是史无前例的,而来自中国的收藏家们在以往苏富比举行的拍卖会上表现出的对现代艺术的浓厚兴趣,则是此次展会举办的直接诱因。”


  作为中华文物学会理事长,凤凰卫视台“投资收藏”节目首席评论师、寒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定乾从事中国艺术品经纪与收藏已经25年了。在他看来,海外征集、密集宣传以及国际拍卖巨头抢滩中国,只是拍卖公司之间较量的表象,中国的拍卖公司业已经从原始积累阶段进入垄断竞争阶段,要求拍卖公司们对外要兵来将挡,征集到好拍品,对内则要制定差异化战略,练好内功。


  拍卖公司本身的专业和品牌才是最有力的竞争因素。“内地的拍卖公司跟早年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经常去苏富比、佳士得观摩,学习行销和包装,甚至图录的印刷。”以北京保利为例,他们建立了一支过硬的学术队伍,都是文物研究科班出身;还请权威专家撰写推介文章,而且支付的酬金比一般稿费高得多,为推介《砥柱铭》,还邀请台湾书法研究专家傅申先生撰写了近两万字的学术论文《从存疑到肯定——黄庭坚书〈砥柱铭卷〉研究》,确定该作品为黄庭坚大字行楷前期到晚期书风转变期的产物。今年保利春拍“尤伦斯男爵藏中国书画”专场作品获得100%成交,还有“日本及海外藏明清陶瓷专场”的精彩拍品,都与其专业的行销包装以及精准的服务密不可分。


  实际上,内地拍卖公司已经让国际巨头感到了威胁。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从事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企业已有240多家。在2002年~2008年期间,苏富比与佳士得两大拍卖巨头从未让竞争对手的艺术品市场拍卖份额超过全年的30%。但自2008年7月以来,这一数字开始不断上升,2009年下半年竞争对手的拍卖市场份额已达到46%,而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中国拍卖公司推动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