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逊达:如何打造中国软实力的第一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05:06
发布时间:2008年4月27日 22时45分 观察网
在今年第17期《新民周刊》上,作者沈丁立发表了他撰写的文章《西方法制有些虚伪》。文中写到:“我们看到,中国现在还存在着全民义务制教育尚未完全落实的问题,我们至今尚未实现全民医疗保险。我们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未妥善解决。所有这一切,都要伴随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而不断改进。”
笔者认为,这段言词难能可贵的是敢于实话实说,而媒体也能实事求是地照登不删,无疑是当今言论自由一大进步的见证。近六十年来,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人权一直是喋喋不休的,他们总认为人权就是我们的软肋、隐痛之处,为此他们总是在这方面大做文章。总认为抓住了我们的小辫子,无情地打压你,让你无法招架,能接受他们的一套方式。
尽管我们因落后才有我们的困难,也不得不要为自己公开申辩几句,例如向世界发表我们的人权白皮书。但那些别有用心的洋鬼子会耐心去读吗?他们才不管你的那些人权理论呢,每年仍然死死地咬住你在前进中的不足,直把你咬得血淋淋。当我们只能隐隐作痛时,而他们却在那里偷着乐,并还嘲笑你。
怎么办?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加快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让他们无懈可击。即使他们仍在“豆腐里挑骨头”,对我们指手划脚,但他们最终是难不倒我们的。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他们,我们在进步,我们在发展,我们未来还会有更大的进步。我们愿意洗耳恭听,但不允许借此干涉我们的内政。在国家主权上是没有讨论余地的,其它方面彼此都可以沟通和学习的。我们作为发展中的世界大国,我们应当具有大国的胸怀,有容纳百川的风范,绝不怕几只苍蝇在我们耳边嗡嗡乱闯蛮叫。
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对我们遭到西方的“骂”时,是这样表示的:近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表明中国逐渐远离“挨打”时代;30年来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又使中国告别“挨饿”时代。但现在,中国已开始进入所谓“挨骂”时代。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员杜平认为,西方社会的反对声音现在突然变得如此强烈,并不是因为中国做错了,而是由于这些问题涉及一个正在以惊人速度发展的大国。作为西方国家的邻国日本和新加坡人士都看得那么一清二楚,而我们的同胞面对复杂的世界局面却耐不住气,总要头脑发热,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出格事来,这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完全背道而驰,是缺乏理性的失礼行为。
真如前中国驻法大使、现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针对抵制家乐福的行为时对《南方周末》的记者所说的那样:“这些自以为是‘爱国’的行动,损害了这些员工的利益,损害了中国人自己的利益,损害了国家的形象。”针对抗议的人群,吴建民又认为“一般你很难跟他们说道理,这是我的经验。当人群很愤怒的时候,道理是听不进去的。这时候就需要通过你们这样的报刊,把比较理性的声音告诉他们。”
我们每个国人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使在联合国也不是都能把道理讲明了,别人就会按道理来接受去表态的。有时为了本国利益都会作出让别国痛心的表决。在那里恐怕只有强势、实力才有真正的发言权。我们国人唯有脚踏实地去做好本职工作,国家唯有立足富强才有出路。弱国无外交,这当然是西方奉行的外交理念,我们也不得不相应接受,但我们决不称霸,决不做超级大国。无论是富国还是穷国,无论是强国还是弱国,我们都一视同仁。只有从和谐出发,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朋友,我们才会立足于不败之地。
笔者认为,中西方文化所存在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导致国与国是互相敌视的关系。作为开放的中国己离不开世界,而世界也同样离不开中国,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决定的。为此,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对中国产生偏见或敌视,也是一种常有的国际现象,问题是如何去适应和正常交往。
吴建民认为:我国民间“交流的方式也有进一步做好的余地。比如,我们的语言套路、政治术语很难翻译。我们的词汇很多不一样。我们有的时候讲道理,原则太多。外国人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但我们就是从抽象出发,具体的东西很少。”
著名学者、留德博士刘涛在他近作《中国崛起策》一书中也提到中西方语言认知上、文化习俗上所存在的许多差距。对我们来说是具有正面积极意义的褒义词语和政治术语,但在西方却是含有负面意义的贬义词语和术语。了解到这些,当中西方进行交流时,我们就要注意“内外有别”的原则。一般来说,少用意识形态的词语,多用国际社会惯用的术语,从而拉近我国与许多国家的距离,增强中国的亲和力,逐步树立一个正面积极和负责的大国形象。
我们往往出于对西方国家人士来访的友善和好意,在展示的行为模式上却被完全误解和歪曲。比如当某西方国家代表团绕有兴趣地参观一家中国幼儿园时,中方介绍幼儿园从周一到周五完全承担了照顾和教育孩子的任务,周末父母接孩子回家。但西方人会立即认为这是非常不人道的,因为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又比如某西方旅游团参观国内某体育训练中心时,中方很想展示中国运动员刻苦勤奋的锻炼以及中国人上进的民族精神。西方游客却特别关心体育训练中心的年幼运动员,并认为他们长时间离开父母、小小年纪就来参加艰苦的体育训练,过集体生活是违反基本人权的。总之,我们认为合理的集体组织活动,在西方记者的眼里却被认为没有个性的国家,成为他们丑化中国形象的证据。
刘涛认为,要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世界性的体宵盛会是一个绝佳的机会。2008年的奥运会将是中国最重要的公关机关,届时将有数以万计的各国运动员、数以百万计的各国游客来到北京,更有数以亿计的各国普通民众通过电视里观看奥运会。北京将肩负着展示一个繁荣、文明和现代化的中国的使命。
总之,改善和提高中国的国形象,是打造中国软实力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