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官场的人性光辉,如何照耀中国“软实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21:02
2010-09-19 23:45:38
最近,由于中国官方继2008年推出北京奥运会系列宣传片和2009年投放《中国制造》广告之后,掀起新一轮中国形象的“出口”攻势,又花巨资推出《国家形象宣传片》,在2010年10月1日前,在国际主流媒体上播放,以展示中国的“软实力”,引起海内外的热议。
这个有“中国特色”的“软实力”,也是美国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问题。“软实力”这一概念,首先就是由美国的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让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来的,叫做“软权力”、“软力量”、“软国力”,现在统一通称为“软实力”。经过20年的传播,它早已成为国际政府中的流行应用语。根据这个词汇创立者约瑟夫·奈的解释,“软实力”是通过吸引力而非高压政治,在国际事务中达到所要结果的能力,或者是别人同意自己的规范和制作,并以此方式来使别人产生自己所想要的行为。
“软实力”存在于使别人被某种观念吸引或者能够决定别人喜好的能力。约瑟夫·奈认为,当今世界力量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无形的权力资源也就是价值观的力量越来越重要。权力越来越靠“硬力量”和“软力量”的共同支撑才能维持。所以泛言之,“软实力”实际上就是依靠价值观的吸引力,来让世界其它的国家来追随自己。长期以来,美国一直都是这样在努力,彰显民主、人权和自由的价值,也就是彰显美国的“软实力”,美国具有当即世界无可匹配的“硬实力” ,同时它的“软实力”也越来越发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软实力”的作用,也是20多年来中国大陆在国际交往中所获得的一个重要经验。西方国家在与中国的交往中,一直希望中国能够遵守由国际组织、国际公约和各种国际准则构成的游戏规则,在这些规则的约束下,成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成员。但中国大陆自认为是敏捷的龙,根本就不甘心接受这些与极权政治价值观格格不入的国际规则的束缚;所以想创立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软实力”。在不断的彰显诸如神五、神七、军事力量现代化、GDP总量这些“硬实力”的同时,也将这个“软实力”这一概念按照自己的理解,设计了一整套“软实力外交”方略。但中国的所谓“软实力”却根本是没有准则、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只是按照机会主义行事的“中国特色”,唯利是图成为中国“软实力”的“硬道理”。
中国的所谓“软实力”表现在外交上特征有三:第一、是通过增加对外援助和一些专制独裁政府建立牢固的政治和经济联盟;第二、通过自由贸易协议等计划,发展全面合作框架,让专制独裁政府的国家成为中国的合作伙伴;第三、通过半官方项目,加强文化吸引力,半收买地获得一些西方国家内个别当权者的亲华态度。上述特征的主要手段就是对外大撒金钱,以经济利益来彰显中国的“软实力”。这种利字当头的“中国特色”,被评价为构成了中国“软实力”的基本核心。然而,在华的中国通以对中国社会的理解,认为所谓“中国特色”的另一个代名词就是“中国式腐败”,所以带有“中国特色”的“软实力”外交,常常导致对游戏规则的破坏与腐败;中国特色蔓延给国际关系,带去的后果就是腐败散乱。
众所周知,近年来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腐败丑闻不断,朗讯、德普、IBM、日立、西门子,都曾经相继传出贿赂中国高官的丑闻,即使一直是块净土的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也在2008年也爆出几位委员涉嫌收受中国政府贿赂的丑闻。所以,中国这种“利”字当头的“软实力外交”,在世界上实际上成为了“腐败外交”的代名词。
2009年初,中国政府就已宣布投资65亿美元给所属媒体,增加在国际上的报道量。人们都知道大陆媒体完全都被官方掌控。中国大陆一直把“宣传”看做塑造人们思想观念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国内控制媒体、控制教育,让人们从小就接受了官场文化的宣传,并且以这种文化为自己认知世界的唯一出发点。现在对付西方也依葫芦画瓢,通过华人组织、华文报纸,中文学校(现在是孔子学院)这三大法宝,做海外华人宣传工作。当然这就很有局限性,所以还要对西方人进行“宣传”;比如2008年《洛杉矶时报》亏损,中国就曾想收买《洛杉矶时报》,做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利用其品牌优势向西方宣传中国官场的文化价值观念。后来,一个有20多年驻外经验的新华社记者直接给予泼冷水;他知道西方报纸完全市场化,如果按照中国官方观念去办报,人家读者可能订了一、两个月以后发现不对,就不订了。那么这个媒体就只能靠中国的财政拨款来支持。但中国已经花费巨额资金养活了国内天文数字的“宣传”人员,还要再在海外花费巨额资金做这种无效的“宣传”,根本就是得不偿失。再后来,西方媒体也拒绝被中国大陆收购。
除了媒体之外,中国大陆对西方政要的收买也越来越被关注,运用具有影响力的外国重要人士,包括一些跨国公司的研究机构替自己进行全球“宣传”,其中这些人的有些说辞,还成了“国际舆论”出口反内销,被用来忽悠中国的老百姓。
在西方世界中,美国至今仍然是政治上、经济上的老大,尽管中国的“宣传公司”摆出了高调反美的姿态,但其实中国最重视的国际关系,就是中美关系。20世纪后期的许多年,当局曾将对美关系重点放在白宫,后来发现仅放在白宫不行,因为总统可能要下野;并知道美国在白宫之外还有一个“国会山”,这座山上的535位议员随时都有可能给白宫制造一些可大可小的麻烦。与此同时,中国也知道在美国“游说”国会议员并不违法,所以有一篇参考形式的报告向当局进言。于是中国雇了23家公关公司在美国专门“游说”国会,其中由中国驻美大使馆出面雇用的有两家,其中一家叫做“嘉斯帝”。这些公司代中国联络美国国会部门及一些行政部门。中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就是在美国国内已建立了三个对华友好的议员团,其中跨党派的“美中工作小组”最重要。这些年来,大陆已成功组织了这些议员们每年轮流到中国访问。的确,在金钱支撑下,这些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中国若一旦不拿出这么多钱来“游说”,效果就会立即递减。
由此看来,中国的“软实力外交”,需要用大量金钱来支撑。而支撑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世界接受中国的价值观,不要再对中国政治和人权状态进行批评。
不过很遗憾,笔者还从未听说过美国政府用巨额资金“游说”中国人大代表和中国政府的大小官员,也没有听说美国政府全程免费邀请他们到美国旅游、吃喝玩乐(当然,除了个别间谍外,比如军方就被挖出过将官级的美国间谍);倒是不时听闻中国的大小官员将财产转移到美国去,将子女亲属移民到美国。
当然,美国也致力向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全世界彰显其“软实力”。而这种彰显过程,却并不花费一文钱;相反在中国大陆,还有无数的公民搭上自己的时间、金钱甚至冒着被“和谐”的危险,替美国彰显这种“软实力”。比如最近,从美国传来一连串真实的小故事,显现了美国政府强力肃贪、清廉、尊重民众、尽责服务等特质,充满人性光辉的精神,让中国人印象深刻,感慨万分:“为什么人们小时候认为‘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到处都充满了人情味呢?”;“其实,这就是美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
一个小故事是:7月29日,美国俄勒冈州七岁小姑娘朱丽墨菲随母亲来到市场,摆下柠檬水摊,体验初次创业,一名或称为“美国城管”的卫生监督员要求小朱丽掏150美元办卫生证,否则将面临500美元罚款。母亲玛丽亚向“美国城管”解释未能奏效,小朱丽只得含泪离开。此事被亲眼目睹的市民以一篇《美国法西斯分子是如何迫害小女孩创业热情的》文章刊发在网路上,迅速成为一桩轰动美国的公共事件,8月5日,摩特诺玛郡的最高地方官科根亲自给朱丽的母亲打电话,正式向她道歉。科根说:卫生检查官员是在“照章办事”,但他们同时也要有“专业判断力”,应该给小女孩一个例外,“我不认为一个七岁小女孩的柠檬水摊子是人们郡面临的最严重健康威胁。”“对于美国儿童而言,摆柠檬水摊子是一件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我不希望关掉这些摊子。”如今,小朱莉受邀请去卖柠檬水了。
奇怪的是,“柠檬水女孩”虽轰动了美国,但更感动着中国。8月27日,打开百度搜索“柠檬水女孩”,竟有1600万个相关网页。媒体和民众纷纷以此对比中国和美国的制度差异。这种美国“软实力”传播,是中国老百姓的自觉行为,美国政府始料未及。
另一个小故事,更让中国人开了眼界。7月26日,美国南加州贝尔市政厅官员和议员们经历了最尴尬一幕,在“反省会议”上,一位失业的女教师责骂所有的议员不知廉耻,激起场内外近千市民的满堂喝采;在一片“下台!”“滚出去!”的怒吼中,官员们面如灰色。此前,拾荒妇爱丽丝在收集市政厅垃圾废纸时,发现市长赫尔南德兹的年薪高达79万美元将近总统奥巴马一倍工资、警察局局长46万美元比洛杉矶市警察局局长年薪还多15万美元、助理执政官37.6万美元,非全职性职位的市议会议员年薪也高达10万美元。而这个贫穷的小城市,人均收入只相当于美国全国人均收入的一半,大多数居民都是蓝领工人,4万美元年薪。爱丽丝无比愤怒,走上街头,以演讲的方式宣传:“贝尔市议会已彻底背弃了对纳税人的责任!”因此有了此次会议,4名高薪官员当场宣布辞职,所有政府高薪官员和议员都自减薪水90%!最低减到年薪约8千美元,不足工人的四分之一。此后,加州检察总长布朗还发出传票,要求贝尔市政府在48小时内把薪资和雇佣合同文件交出来,调查是否违法发放高薪。白宫发言人托尼?斯诺代表奥巴马政府给爱丽丝打电话,为政府的管理不力和爱丽丝热心监督表示歉意和感谢,并补偿200美元因误工造成的损失。爱丽丝就此成为妇孺皆知的红人,被哥伦比亚电视台敬称为“最具政治影响力的拾荒妇”!
若在中国,爱丽丝一旦走上街头,就会立即被警察以“破坏稳定”为名关进监狱。若实名举报,不仅石沉大海,举报信落在市长手里,同样被关进监狱。
第三个小故事,却让中国低至村长的官员都笑话美国官员。贝尔市的毕竟是特例,但美国民选的寒酸市长却比比皆是。中国网民报道说,科罗拉多州联邦高地市市长戴尔?斯帕克斯月薪600美元,为了糊口不得不到一家脱衣舞厅当看门人,月赚1200美元。可是警方一次“扫黄”,端了他的饭碗,生活再次陷入窘境。在当选市长前,斯帕克斯经营一家杂货铺,卖鲜肉是全家一笔大进帐。6年前两位市政委员会成员上门游说他竞选市长。他们看中他的正是“像大家一样辛苦地谋生,人们会觉得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斯帕克斯终于被说动了,并顺利地当选为市长。只是杂货铺随之经营艰难,他只好去脱衣舞厅看门,惊呆了来“扫黄”的警察。该市政委员会其他6名成员也由市民直接选举产生,纳税人只支付每人每月450美元的报酬,因此也都得另找工作养家。在中国,见过当村长的官给夜总会看门吗?只听闻过市长是夜总会的老板,而警察从来不敢去这些地方“扫黄”。
第四个小故事,涉及到国家领导人。在美国,白宫也有一个“信访办”。美国的私营媒体《华盛顿邮报》报道,每天全美有两万封信件和电子邮件发给奥巴马,通过层层分类筛选,由一个高级助手挑选出十件,每晚奥巴马都会阅读。奥巴马说,这是他每天最重要的阅读材料,是感受总统之外真实世界生活的机会。而且助手科勒尔挑的信,批评多于奉承,尖刻多于赞美,说白了就是“报忧不报喜”。奥巴马开玩笑说,他觉得科勒尔“居心不良”,因为送来的信“有一半都管我叫白痴”。但其实奥巴马很满意,奥巴马能面对批评,说“下周我会做得更好。”助手说,奥巴马通常每周亲自回5至15封信。奥巴马说,这些信件“比任何东西都更能够提醒我,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孩子们的来信最让我伤感。他们写道:‘我爸爸丢了工作,奶奶生病了,她买不起医疗保险。’”;还有一位50岁清洁工,因买不起医保而写信诉苦。奥巴马回信说:“正是因为你们这样的人,我们才继续为医疗改革而战。”奥巴马的助理记得,有一次奥巴马看完信很久没有说话,助理问怎么了,他说:“这些信让你忍不住掉眼泪。”
当然在中国,也有很多人给领导人写信,据披露的,都是感谢国家感谢党的信件,比如灾区孩子的来信,无非是叙说现在已经如何幸福了。笔者不知道是全国13亿人都比美国人幸福呢还是那些诉苦伸冤的信根本到不了领导人的案头。只是知道湖南有一个农民曾给总理带过路,事后却吓得连夜逃跑他乡躲避地方官的报复。网络上充斥着网民对国家主席的歌功颂德,稍有微词就立即被网管删除;而在美国,人民给总统的信,居然有一半骂他为白痴,而这种信居然都原封不动地送到奥巴马手中。
第五个故事,则是和前述所说的“软实力”有直接关系。在美国白宫的新闻中心,第一排中央的座位上刻上了记者名字,这个专座上的记者就是美国新闻界著名“折磨总统的人”:经历总统最多并以提问尖锐著称的海伦?托马斯。今年89岁的托马斯从1960年开始担任驻白宫记者,共向10任美国总统提过问。《华盛顿邮报》这样评价她:“不用怀疑,40多年来,当这个女人走近时,总统们就会发抖。她有刀子似的舌头和利剑般的智慧。”可是,美国却给了她最高荣誉:1976年11月,海伦被World Almanac誉为美国25位最富影响力女性之一;1986年被列入密歇根妇女名人堂;1998年获得国际妇女媒体基金会终生成就奖;同年白宫新闻记者协会以她名字命名,设立了海伦?托马斯终身成就奖……。
为此,有中国评论家如此评论说:“当中国有一天出现敢于‘折磨’国家领导人却不必担心人身受到安全威胁的记者时,中国人民才会拥有幸福的日子。”但现实是,中国记者因为得罪了一个县委书记,就被警察追到北京进行抓捕。最近,就有一个作家因出书得罪了地方官,当地警察把他抓到牢房里关押至今,并等待莫须有罪名的判决。
上述最近发生的五个小故事,都无不反映了美国的“软实力”。美国政府没有宣传部,也没有文化部,官办媒体只有美国之音;但上述故事,无数中国网民却自觉自愿地为之宣传。和中国政府动辄百亿、千亿地去在在海外打造“软实力”,美国政府显得铁公鸡一毛不拔。
美国的“软实力”,主要在于它的价值观,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里,美国官场上就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在这种价值观里,美国官场的人性光辉照耀着中国的所谓“软实力”。正因为如此,美国吸引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优秀人才蜂涌迁居,也包括公开场合激烈反美的中国贪官及其亲属子女。
实际上,美国的“软实力”和中国的“软实力”的差别并不遥远。比如林肯发明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毛泽东也抄袭过这种理念;“为人民服务”,都成了中美的“软实力”。差别只是在:美国官员用行动落实这种理念,中国官员用口头宣传这种理念。但这个很小的差别,反应在美国,人民是个“宝”;反应在中国,人民不过是棵“草”;结果就天上与人间,失之毫厘,差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