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空降兵沿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01:41

                                                 空军空降兵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于河南周口地区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属第2野战军第4兵团建制。下辖第43师,第44师,第45师。1950年12月,第43师奉命留驻云南建设昭通军区,第10军第29师编入第15军序列。1961年6月,该军改编为空降15军。第44师改编为空降兵第44师;第45师改编为空降兵第45师。

           空降兵是以伞降或机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又称伞兵。它是一支诸兵种合成的具有空中快速机动和超越地理障碍能力的突击力量。中国空降兵自1950年9月成立空军陆战第1旅,1961年6月组建第15空降军以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由初建时的单一兵种,发展成为拥有炮兵、航空兵、导弹兵、特种侦察兵、防化兵等20多个专业兵种组成的多兵种合成部队,初具规模的高技术特种兵种。   
        1949年8月19日,中央军委决定在空军编制内成立空降兵部队。1950年4月17日,中央军电示各军区、各野战军,要求从各陆军部队中抽调一批战斗英雄,或模范班、排干部组建空军陆战部队。不久又规定,其不足之数可从优秀战士中补选。1950年7月17日,中央军委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战第1旅”的番号。1950年7月26日,空军陆战第1旅旅部以第3野战军第9兵团第30军第89师师部为基础在上海组成。同年8月1日,空军陆战第1旅旅部由上海移驻开封。1950年9月16日,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空军陆战第1旅在开封正式成立,下辖4个狙击营,1个坦克营、1个迫击炮营、1个加农炮营,还有高射机枪、工兵、运输、通信、侦察、警卫、汽车7个连,另设有1个教导队,全旅共5030人,分别来自第1、2、3、4野战军和山东、华东、东北军区等40个军以上单位,还有部分原国军伞兵第3团起义人员。这是当时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全旅人员中共产党员占88%,战斗英雄、模范和功臣占93%,参加过战斗的占83%。
        空军陆战第1旅成立之初,仅有从苏联购买的300具降落伞,缴获的几架美制C-46飞机和苏联的伊尔-12飞机,数量少,机型旧,而且破损较为严重,根本无法满足空降官兵跳伞训练的需求。于是部队采用了古老而原始的跳伞方式——伞塔跳伞。经过短短11天的训练,官兵们便基本掌握了跳伞的地面动作要领和降落伞的折叠技术。1950年9月29日,空军陆战第1旅进行了新中国空降兵的第一次跳伞。狙击第1营营长、战斗英雄崔汉卿率领62名官兵乘美制C-46运输机跳伞,拉开了中国空降史上崭新的一幕。翌年3月14日,当时任俄语翻译的沈元珍等4名女战士也进行了跳伞,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女伞兵。
        1950年12月,空军陆战第1旅改编为空军陆战第1师。1955年改称伞兵师。1957年4月28日,番号正式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师。1961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将陆军第15军改编为空降兵军。第15军前身为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1949年2月改称第2野战军第4兵团第15军。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当年朝鲜战争中鏖战上甘岭,令美国大兵闻风胆寒,曾经涌现黄继光这样的战斗英雄。196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组成。原有的空降兵师也同时划归该军建制。从此,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部队逐步发展壮大。
        当时,第15空降军配备的运输机主要有苏制安-2和国产运-5小型运输机,其速度、运载能力、续航能力都不能满足空降部队的要求。空降军的主要重火力装备为60毫米、82毫米、120毫米迫击炮、82毫米无后座力炮等,没有重炮、坦克、装甲车等武器,也没有有效的防空和反坦克武器。所以战斗能力远远未达到要求。飞机和伞具数量也不能满足部队跳伞训练的需求,官兵们冒着生命危险,采用安全系数不高,但省时、省人、省钱而且训练周期相对要短的气球进行跳伞训练。
        1969年6月26日,毛泽东主席作了重要指示:“空降兵要认真地搞起来,搞就要搞得像个样子,不充实的把它充实起来。”之后,第15空降军开始充实人员、飞机以及伞具等,并且扩建了自己的直升机团。尽管当时的飞机还不足以形成空降作战的能力,但跳伞训练却步上了一个新台阶。
        1975年和1985年,第15空降军先后两次进行整编,步兵比例被大幅压缩,技术兵种的比例由17%提高到43%。部队配备了榴弹炮、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等先进武器,但还缺少能运载重武器装备的大中型运输机。
        90年代初,中央军委把空降兵列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加速了空降兵部队的发展步伐。一批新型飞机、新型伞具、新型火炮等相继加入空降兵序列,使空降兵能够执行较大规模空降作战任务。目前,中国空降部队配备的运输机主要有国产运-8、运-7中小型运输机和俄制伊尔-76大型运输机、以及国产直-8、直-9和俄制米-8/17直升机。伞具主要有第二代伞兵伞(伞兵9型伞)、翼形滑翔伞、动力飞行伞和重装空投伞等。压制火器主要有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122毫米40管轮式火箭炮、120毫米自行迫榴炮、100毫米和120毫米迫击炮以及105毫米无后座力炮等。防空和反坦克武器主要有37毫米双管自行高炮、25毫米双管牵引式高炮、红樱-5和前卫-1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和红箭”-8反坦克导弹等。中国空降部队还配备有伞兵突击车,用以执行快速突击作战任务。
        和武器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空降兵部队着力培养一支“门类齐全,素质优良,梯次衔接”的人才队伍。1999年6月,空军学院组建了空降兵系,承担空降兵生长军官培训和在职军官轮训等任务。目前,空降兵部队团以上干部全部达到大学文化程度,有的已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一批空中能飞翔、地面能战斗、合成能指挥、平时能管理的新型高素质指挥人才群体正在崛起。
        近年来,空降兵部队大力贯彻落实军委新时期战略方针,针对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特点,先后北上长白山区进行寒区野战生存训练,南下四川、广西,西进青海、西藏,开展“三高”试训和拉动演练,进行了水上、森林、高原、海岛、丘陵及寒区、亚热带等特殊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跳伞训练,以及新机型、新伞型跳伞和重装空投试验,组织了特种分队和伞兵突击车同机空降空投、翼伞渗透破袭、动力伞空中越点攻击等空降作战演练。目前,空降兵部队从部队长到士兵,不分性别年龄、不分职位高低,普遍掌握了5种机型、9种地形、开双伞、全副武装等8个课目的跳伞技能。在昼夜间、特种地形、武装跳伞及野战生存能力等方面,分队试训成果逐步转化为整营、整团的战斗力。
        空降兵部队所担负的特殊作战任务,需要士兵具有强健的体魂和超人的反应能力。官兵们每天除完成8小时正常训练课目外,早上要进行5公里武装越野;上午开课前,展伸双臂握两砖绕营区跑两周;中午拳术半小时,下午开课前,做俯卧撑150次,负重下蹲100下,蛙跳300米;睡觉前,头部、肘、拳、腿各击沙袋50次,马步推砖100次;仰卧起坐50次。
        一兵多用,一专多能是合格空降兵的基本条件。一个空降兵战士,除了要熟练掌握陆军步兵的各项技能,精通手中武器,还要学会使用全连所有武器、营属炮兵火器,还要掌握工兵、防化兵、通信兵、侦察兵、导弹兵的一般技能。要能驾驶多种机动车辆,会跳多种伞型和机型,能在山区、高原、海岛、热带、亚热带和森林等多种环境下进行野战生存。
        为适应空降兵执行特殊使命的需要,1991年7月,中国空降兵组建了中国第一支女子空降队。如今,她们已成了高翔云天的大鹏,能自如地应付恶劣天气,顺利地排除空中各种险情,准确降落在我国任何一个地区执行任务。
        神兵天降撼山岳。中国新一代天兵已具备了随时能飞、到处可降、降之能打、打之能胜的全方位、全天候空降作战能力,成为人民解放军战斗序列中一支令人生畏的快速突击力量。
                    (孝感,39155部队/95829部队)
 
   一、解放战争: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15空降军是1961年6月1日在陆军第15军的基础上组建的。第一任军长为赵兰田少将,武汉军区空军副政委廖冠贤兼任空降兵15军首任政委。                      
    在渡江战役中担任兵团先遣军在安徽芜湖一线突破敌军江防,而后以勇猛动作向敌侧后突击,一口气打到福建北部,切断汤恩伯四十万大军向内陆退却的通道。毛泽东对此十分满意,他在给林彪等四野主要负责人下达向桂系深远后方大迂回,大包抄的指示中就以15军一气打进敌纵深700公里的战例为例激励四野部队树立信心     1950年,属下的第43师还在云南剿匪,遂脱离15军建制,15军补充以四川翻身农民为主的第10军第29师。15军辖29、44、45三个师在河北经紧张的换装和训练,于1951年4月入朝,立即参加了第5次战役,经受了严峻考验。
    二、抗美援朝:八面威风上甘岭
    1952年9月,美国为了在谈判中获取所谓的“海空优势补偿”,命第八军于10月25日突然集中大量兵力和密集火力向位于金化地区五圣山前沿的上甘岭的两个支撑阵地发起“金化攻势”,猛烈攻击我前沿防御的重要支撑点,企图依靠火力和空中优势一举占领五圣山地区。
    美军“金化攻势”重点突破的就是由15军45师担任值守的上甘岭。在上甘岭,“联合国军”先后投入美第7师,韩第2师、第9师及美空降第187团等部共六万余人,战斗空前激烈。第45师135团通讯员黄继光在反击战斗中英勇地用胸膛堵敌军的火力点,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第29师87团战士邱少云在敌前潜伏被敌军燃烧弹烧着的情况下严守纪律,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部队潜伏的隐蔽和最后冲锋的胜利。
    经过7天激烈、残酷的战斗,共歼敌七千余人,使敌军始终不能占领阵地。在表面阵地被敌摧毁后,第15军转入坑道与敌军继续开展顽强的战斗。面对敌人筑堡封锁、轰炸爆破、燃烧烟熏、放毒、堵塞、铁丝网围困等妄图破坏我坑道、困死我坑道分队的企图,我坚守坑道官兵克服了缺粮、缺水、缺弹、缺药和空气污浊以及人员伤亡不断增加等严重困难,在纵深火力和兵力支援下,展开了小分队出击活动,炸毁敌堡,以冷枪冷炮杀伤敌人等反围困斗争。
    在上甘岭战役中,第15军的战士们前仆后继,与12军31、34师一道顽强战斗43天,击退了“联合国军”的猖狂进攻,彻底粉碎了金化攻势。此役共歼敌二万五千余人,击毁击伤敌机三百架,击毁敌大口径火炮六十一门、坦克十四辆。上甘岭成了美军的“伤心岭”(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语)。
    所属第29师,第44师,第45师,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平(康)、金(化)、淮(阳)地区防御作战,以及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单位,其中记特等功4个、一等功34个、二等功63个。有1.3万多名指战员荣立战功。其中有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特等功臣、一级英雄孙占元、邱少云等。在上甘岭战役中,第15军在友邻部队的配合下,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阵地,在约3.7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内,与敌反复争夺43天,抗住了敌人日均20万发炮弹的狂轰滥炸,打退敌排以上兵力的进攻900余次,进行较大规模的反击29次,使美帝国主义及南朝鲜军鼓吹的所谓“一年来最大的攻势”彻底失败,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53年1月,第15军奉命于元山地区担任海岸防御任务。1954年5月奉命回国。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军人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象征。在战场条件空前残酷,敌军火力密度超过了二战中最残酷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我军的火力密度也属空前,这场生死之战对我军从小米加步枪向现代化战争的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如果说在朝鲜战争中,长津湖战役表现了我军的“矛”之利,那么上甘岭战役显示的就是我军的“盾”之坚。长津湖,上甘岭,美国佬记住中国人的铁拳!
    三、改建为空降军:海阔天空从头越
    1950年4月,中共中央军委下令,以从陆军部队抽调战斗英雄和模范的班、排干部为主组建伞兵部队,空降兵领导机构也从有作战经验的步兵师部、团部、营部中选调。师、团级干部主要由第三野战军部队抽调,以利对台作战。
    1950年7月,空军第一陆战旅旅部以三野30军89师师部为基础在上海组成。为发挥空降兵的战略机动能力,军委将地处中原的开封、郑州、新乡、安阳等地选为空、伞兵部队的驻防和训练基地。同年9月空军陆战第一旅在河南开封成立,下辖4个狙击营,以及战车、迫炮、加炮各1个营,还有高射机枪、工兵、运输、通信、侦察、警卫、汽车7个连,另设有一个教导队,全旅共五千余人,正式名称为“空军陆战兵”。同年12月该旅又扩编为空军陆战第一师,几经易名在1957年4月正式改称“空军空降兵师”。
    六十年代初,中国军事战略环境开始急剧恶化,台海形势日趋紧张,中印边境冲突愈演愈烈,西北边境地区也极不稳定。军委考虑增强战略机动力量,于1961年6月决定扩编空降兵部队,组建空降军。当时中央军委在全国几十支野战军中,反复遴选出三支,交刘亚楼空军上将挑选。这三个军分别来自一野、二野和四野,来自二野的就是15军。此时的第15军辖44、45两个师,原属第43师因留驻云南剿匪没有随军部入朝,后改制为昭通军分区。
    刘亚楼在三个军中选择了第15军,选定后刘司令给首任军长赵兰田和政委廖冠贤留下这样一段话:“这次改建为什么选到15军?这也是经过挑选和比较的。15军是个能打仗的部队,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不仅中国,而且全世界都知道有个15军。作了比较之后,军委就决定下来了。”
    第15军自朝鲜回国后一直驻湖北孝感地区,隶属武汉军区。改制为空降军后,将空军陆战第一师编入,并借用原43师番号,称空降兵第43师。因此现第15空降军属下的第43师并不是15军老部队的43师,只有第44、45师是15军的老底子。
    四、战略转变:昔日“空中游击队”今日的战略军团
    受长期游击战思想的支配,在组建空降军之初,我军是将其作为“空中游击队”使用的。确定空降兵的任务是“夺取并扼守敌纵深内重要目标或地域,破坏敌方指挥机构、机场、港口、交通枢纽、后勤基地、重要武器,以及支援在敌后作战的部队和游击队等特种作战”。即将空降兵作为实施敌后破袭任务的“游击队”。
    六十年代末,中苏边境冲突后,军委才对空降兵的战略机动性能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空降兵具有快速机动能力,可实施全方位立体作战。”遂将空降兵定位为担负战役战略任务机动突击力量,由过去的内线防御作战向未来的外线进攻作战转变。
    空降兵战略任务的转变,导致武器装备发生变化。邓小平1975年主军后,对空降兵作了三次结构改造,压缩普通伞兵,增编反坦克导弹、防空武器、榴弹炮等重武器,火力获得增强。1985年军队整编,15空降军建制也由师团体制改为旅营体制,技术伞兵由原额的17%升至43%;普通伞兵由原额的53%下降到23%。空降兵部队已发展成引导、侦察、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防化兵、汽车兵等8个兵种,以及36个专业组成的特种兵部队。
    进入九十年代,台湾形势日益险峻,台海作战样态决定空降兵具有无可替代的跨海攻击作用。空降兵部队受到军委的特别重视,工程师出生的江总书记尤其重视未来高科技条件下打赢战争技术准备,第15军成了军队建设的重中之重。
    凸现重点建设的最大举措,就是投入十几亿元为空降兵部队换装大中型运输机,改变以往以运-7、运-5等中小机型为主的运输装备。大型运输机速度快、航程远、可超越地理条件限制,是将作战人员和物资迅速送到远距离战场实施快速机动作战的最理想装备。空降作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有运输机配合,且最好是大型远程运输机。新时期强化空降战力首先从提升空运能力着手。
    首先加速从俄罗斯买进伊尔-76大型运输机,取得团级规模的运送能力;其次大量换装国产运八中型运输机,提高连级规模运送能力,使空降兵部队的每个班都能配备重型武器,迅速提升远程攻击作战的能力。现在,第15军的运输飞机已由过去以运七和运五中小型运输机为主,发展成以伊尔一76和运八大中型运输机为主,随着国产动力伞的研制成功,使用机动伞的技术伞兵将会成为空降兵的主力。此外,专门为空降兵研制的轻型坦克、自行火炮、伞兵战车、通讯指挥车等也已投入使用。
    为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国空降兵特别强化了C3系统,其通信保障分队每人都精通多种通信技术,会使用国内外先进通信装备;每人都有100次以上跳伞经验,能使用多种机型伞型空降,人人都会驾驶车辆,每人都会使用四种以上武器,具备恶劣条件下的野外生存能力。
    中国空降兵的伞兵供氧装置,使他们具备了在5000米以上高度空降的能力。这种装置原来是用于中国西部高原空降的,但在未来跨海空降行动中,也具有重大价值。空降兵从高空跳伞,借用新型滑翔伞就能在空中飞翔十几公里,无声无息地突然给目标以猛烈打击。采用这种新的战术,运送伞兵的运输机就可以不再接近目标,从而避免了损失。当前台湾军队对付旧式空降的办法甚多,也颇为自信,但新的空降战术将使台湾军队无技可施。
    五、空中雄狮:旧貌变新颜
    第15空降军下属第43、第44、第45三个空降旅(师),一个航空运输团和一个直升机团,军属机场七个。
    现装备运输机有:
    1、波音737-200四架。这是军队停止经商后,空军办的联航并入民航前划拨过来的飞机,将来可能还有几架入役。受中美两国协议的约束,该机不得直接作为战斗使用。所以,该机型现在主要用于空中指挥、战时伤员运送、物资运输等,在1999年进行的青藏高原、大西北等高寒地带的伞兵训练中也有两架波音飞机参加。
    2、伊尔-76十六架。该机的最大速度85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6500公里,一次可空投1200名伞兵或40辆伞兵战车,是目前空降兵拥有运输能力最大的运输机,是投送团级规模兵力的主力机型。囿于我国不能制造大型飞机,我军空降兵配置团级规模运输机很受限制,重新启动运-10飞机,无论从国防,还是民用,都是当务之急。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干线飞机全部要进口,总不是长远之计。
    3、运-8六十八架。该机是An-12的仿制品,装有4具涡桨六型甲发动机,最大平飞速度650公里/时,最大航程65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近11小时。运八由5人操纵,最大散货运载量20吨,集装货运载量16吨,可空运全副武装的士兵96名或空降伞兵82名,也可载运2辆中型卡车及随车装备与物资,或载运2辆伞兵战车。是连级兵力投送的主要机种。
    4、运-7三十七架。运-7属排级规模运输机,尾部开有供人员进出和装卸货物的落地舱门,最大起飞重量24吨,可在泥土跑道的野战机场起降,最高巡航速度440公里/时,装载3.3顿货物时的最大航程之2000公里,最大负载航程1040公里。可装运38名全副武装士兵或29名伞兵,也可装载24副担架和1名医护人员,还可外挂2吨货物或武器。
    此外,还有运-5、Z-9直升机等飞机。第15军目前的运力,一次可投送全副武装(携带作战用轻重武器)的士兵13000余人,如果考虑战时损耗,保留预备飞机,一次只可投送80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就攻打台湾而言,运力显然还不足。
    六、天安门前受检阅:如鹰如虎空降兵
    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由第15空降军组成的徒步第十一方队那身以白为底色的迷彩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影响。第二天出版的《解放军报》是这样描述他们的:“在天为雄鹰,落地成猛虎。当身着蓝白迷彩服的空降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人们感到了一种锐不可当的气势。”在现代战争的舞台上,空降兵是一支重要的作战力量。他们似神兵天降,奇袭敌后。这种特殊使命,使他们练出特殊的作战技能。在中原进行的一场重要演练中,人们看到了他们降龙伏虎的技能。当新型运载机进入空降空域时,随机飘出朵朵伞花快速着地,战士如猛虎一般抢占了附近的山头,开辟空降场。在他们的指挥引导下,大批运载机群临空而至,刹那间,大小伞花布满天空,一辆辆野战加油车、一箱箱物资从天而降。这次重装实投演练的成功,标志着空降兵又填补了一项空降作战的“空白”。为适应高技术条件下作战需要,他们积极开展新机型、新伞型训练,很快使4种机型、7种伞型、新的离机编组形式等空降技术在部队迅速普及。目前,空降兵部队90%的团队成建制地形成新机新伞空降的能力。在实现跳伞技能更新换代的同时,他们对新的作战样式进行积极探索,使300多项体现高技术作战特点的新科目走进了训练场。空降兵还配合其他军兵种实施海岛登陆、山地进攻、城市作战、空中进攻演练。我军第一部空降兵战役学、战术学、作战条令也先后问世,促使空降兵战斗力实现新飞跃。从东北雪原、南海岛屿到十万大山、世界屋脊,从平原湖泊到山区森林,他们在各种复杂地区进行空降作战演练,使部队已具备了到处能飞、到处能降、到处能打的特殊作战本领。孤军远投,敌后作战。为适应恶劣的作战环境,空降兵把野战生存训练作为部队每年必须进行的“传统课”。在海拔4600多米的昆仑山脉,空降兵进行了高原跳伞和野战生存训练,空降战士在这“生命禁区”整整生存训练了51天。寒冷的冬季,他们将万人千车拉出去,实施“兵撒大别山”战役机动和野战生存演练。20个专业兵种,数十种轻重火器连续15天在大山里进行真枪实弹的“作战”。特殊的训练使这支部队的鹰姿虎威更可畏。”
    为了给台独有足够的战略威慑力量,也为了适应现代局部战争突发性和快速部署的需要,1998年底举行的中央军委第24次会议决定,在2001年底前在第14、21、38、54军组建空降旅或团;2005年前,再为四个集团军组建空降兵。也就是说在二十一世纪,第15空降军不再一枝独秀,空降兵将成为陆军合成作战的常规兵种。
    第15空降军属空军序列,但作为我军唯一的空降军,是直接受中央军委节制的全军快速部署部队,同时担当广州军区战略预备队。现任军长马殿圣空军少将,军部驻湖北省孝感市。
               
             中国空降兵:到处能飞 到处能降 到处能打

    1950年4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抽调人员组建空降兵部队。7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战第一旅在上海组成,9月17日在开封召开成立大会。从此,新中国有了第一支空降兵部队。后来,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名震天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也扩充到了空降兵部队的行列。
    中国空降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锻造成为一支全疆域全方位快速机动作战的突击力量。在祖国的万里蓝天和疆土上,新一代中国空降兵正用忠诚、勇敢和无畏谱写更加辉煌的绚丽篇章。
             从“步兵加跳伞”到现代化特殊兵种
   2003年8月,鄂北某空降场。空降兵某部百余名官兵运用某新型伞兵伞在空中对“敌”目标进行射击。从高倍望远镜中可以看到,伞兵们在1000米高空拉动操纵棒,使伞处于滑翔状态,沿着水平线运动。随后有的操起枪、有的扛起火箭筒,在空中与“敌”对抗,进行自卫射击和打击“敌”目标…… 这是空降兵某部将新型伞兵伞投入训练的一幕场景。
    2003年11月,鄂北山区。随着阵阵轰鸣声滚过天空,一朵朵伞花将一箱箱后勤指挥、军需、卫生、军交、油料、野营装备和百余名后勤保障人员安全投送到地面。数十分钟后,干裂的河滩上奇迹般地冒出了野战指挥所、野战医院、野战加油站……这是中国空降兵用独特的作战方式探索后勤装备机动性与适应性的一幕场景。
   今年初,鄂北某地。一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空降演练在刺骨寒风中悄然打响。野战指挥所的电脑屏幕显示:千里之外的军用机场马达轰鸣,伞兵战车、火炮和各种空投系统正在快速装载登机;预定战场,成千上万朵伞花竞相开放…… 这是空降兵某部实施的一次战役性实兵演练。                          历史焊接着昨天和今天,记载着中国空降兵非凡而光辉的岁月。
    初创时期的空降兵举步维艰。当时仅有从苏联购买的300具降落伞、缴获的几架美制C-46飞机和苏联制造的伊尔-12飞机,装备数量少,机型旧,根本无法满足部队跳伞训练的需求。怎么办?官兵们因陋就简,在较短时间内,修建了飞机模型、平台吊环、操纵架和被戏称为“亚洲最高建筑”的伞塔等综合训练场。
    1950年9月29日,空降兵部队精选了62名官兵进行首次示范跳伞。官兵们仅用11天时间就实现了“从天而降”的梦想。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空降兵早已摆脱了“步兵加跳伞”的方式,成为一支由步兵、炮兵、通信兵、防化兵、工兵、航空兵、汽车运输大队等多兵种、多专业密切协同的现代化特殊兵种。其作战装备也从组建初期的伞塔、气球、小型飞机、火炮、火箭筒,逐步发展到了今天的以伞兵战斗车、导弹为主的高科技装备格局的部队,形成了主战装备机械化、作战装备空降化和战场机动立体化模式。
    近年来,他们完成了“空降-97”、“98抗洪抢险”、国庆受阅、“神五”搜救等重大演习和急难险重任务,成为一支反应快速、作风顽强、能执行特殊作战任务、能打恶仗、特别有战斗力的精锐之师。
                   训练:每年都在开历史先河
   中原某地,夜阑人静。空降兵某部特种分队进行的越点垂直打击演练鏖战正酣,突然接到指挥部“即赴‘敌后’特种侦察作战”命令。10分钟左右,某分队全员全装紧急出动,奔袭到40公里外的“战区”。一个个官兵从千米高空跃出机舱,陆地、水下战斗员多路出击,隐蔽、神速,犹如空中猎鹰、下山猛虎、出水蛟龙,直逼“敌”要害目标……
    “精干、顶用、过硬”,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中国空降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实践着军委领导的要求。   一部记录空降兵训练、演习、生活的实况“录像”将记者带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隆冬,北国雪原,寒风呼啸。
    中国空降兵部队“拳头营”在小兴安岭的一块开阔地着陆集结后,挥兵向深山老林开进。他们在无后方保障的情况下,每人负重25公斤,踩着30~80厘米厚的积雪,在-24℃的气温下与风雪搏斗19个昼夜,行程400多公里,完成了穿插、分割支撑点等13个训练科目。
    盛夏,南国丛林,热气蒸腾。
   东北寒区野战生存训练归来不到5个月,空降兵部队又挺进十万大山,开始了热带山岳丛林地野战生存训练。官兵们在炎热地区连续107个小时翻越50多座山头,攀越9道绝壁,进行了奔袭、泅渡、潜伏等12个超负荷科目训练。25天下来,平均每个官兵“减肥”约7公斤。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中国空降兵部队领导告诉记者:只有平时把部队往“死”里练,战时才能把官兵往“活”路上带。
    据了解,一个空降兵战士只有经历了长达一年的强化训练完成跳伞任务后,才算是名合格的空降战斗员。伞兵从天而降,看起来很是潇洒,殊不知他们每个人的双腿都曾经受了从肿到消、从消到肿、再从肿到消的砺练,叫作“三肿三消,才上云霄”。
   空降兵某部作训科给我们提供了一份特种兵营的训练日志,上面赫然记录着:每天除完成正常训练科目外,早上要进行5公里武装越野;上午开训前,做俯卧撑l50次,负重下蹲100次,蛙跳300米;睡觉前,头部、肘、拳、腿各击沙袋50次,马步推砖100次,仰卧起坐50次……
  除精通掌握手中武器外,他们还要学会使用全连所有武器、营属炮兵火器,掌握工兵、防化兵、通信兵、侦察兵、导弹兵、野战生存等诸多技能。                           1999年底,总部、空军先后考核了中国空降兵100多个分队的72项技术,82%的项目取得优良成绩。军委领导这样评价他们:“空降兵的训练每年都在开历史先河。打起仗来,空降兵个个能以一当十。”
                          这里集合着一群新型军事人才群体
  大别山区。上午11时,朵朵伞花从蓝天白云间倏然而下,突破“敌”层层封锁,迅速占领“敌”要害部位……桂林空军指挥学院空降兵系于2000年招收的首批百名学员在这里成功地进行了多机型、多伞型、多地形、多课目的空降空投“战场”演练。
    中原某地。烽火滚滚,大地震颤。全副武装的伞兵从天而降,如一把锐利的尖刀,迅速在“敌”前沿撕开缺口……参加演练的步、炮、工和航空兵等按空域、高度、时间、目标与强击机、导弹、轻武器等火力密切配合,一大批“高科技通”、“外军通”、“战法通”、“装备通”的新型人才在实战中各显神威,构成了“空地一体、立体突破、整体作战、纵深打击”的恢弘画面。
    鄂北山区。全副武装的迷彩“天将”披挂伞具从天而降。空降兵某部首次集中数百名5级军事主官,在轻云薄雾紧裹中进行了一次高技术条件下的战役课题演练。据介绍,参加此次演练的军事主官遍布这个部队的各个专业,参演人员全部实施实装、实降、实弹、实打,展示了空降兵部队指挥员们的过硬本领。
   中国空降兵着眼未来作战和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注重依托重大军事演练锻造变革型领导人才、专家型科技人才和复合型指挥人才。他们组织团、营、连主官从单兵技术练起,再练指挥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使用、练战斗指挥、练谋略和决策,锻造出了一支会联合、会协同、能指挥、善谋略的新型军事人才群体。
    近年来,中国空降兵部队80%的干部具有本科以上文凭,90%以上的中高级指挥员都进过高等学府深造,师团干部和营连军事主官95%的人员都参加过军以上单位组织的重大军事活动,团以上班子的军事指挥员人人熟悉手中高新武器装备的技战术性能和作战运用。他们还把信息化指挥和信息化技术作为突破口,通过岗位互换、交叉学习、重大任务摔打等形式,使一批信息化人才迅速脱颖而出。
    蓝天撒银伞,大地铸利剑。中国空降兵史册上有着这样的记录:
    ——跳伞事故率降低到了万分之零点一三,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组织高寒区跳伞,野战生存一个月无一冻伤,创造了伞兵史上的奇迹。
    —在南海某岛地域伞降成功,开创出世界伞兵史上的先河。
   ……
    今天的中国空降兵已经具备了到处能飞、到处能降、到处能打的全方位作战能力,一旦需要,可以成建制地迅速出现在中国任何地区执行作战任务。
    有国外军事专家评论:中国空降兵全方位的空降具有“奇兵”特色,显示出了令人瞩目的威慑力。
    中国空降兵某部领导有言:“面对高技术条件下空降作战这个新天地,中国空降兵追求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第一流的空降兵。”

                        呵呵!说的是空降兵15军啊,著名的千岁军,台海一战的不二主力!我国的空降兵以前一直是沿用前苏联的训练方法,并进一步的做了革新,不过在装备上和老美的101空中突击师还有点差距.印象中空15军从朝鲜回来后到现在还没有参加过什么大的军事行动,而检验一支部队战斗力的最好方式还是实战,所以要把握住随时可能开战的台海,打出军威,成为和俄罗斯空降兵齐名的空中王牌!期待中!

            按照军队军兵种教材和有关资料的相关介绍,一个标准的空降兵军下辖三个空降兵师、一个运输航空兵团及通信、工兵、防化等专业分队;空降兵师下辖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直升机团及通信、工兵、防化、侦察等专业分队;空降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一个特务连;空降兵营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

            【补充】关于孝感的空降兵研究所
            这个研究所位于湖北孝感,和15军军部在一起。它不是研究空降兵战术,而是研制降落伞的!我国从80年代初就研制出动力伞。不幸的是,第一个试飞员在一次动力伞试飞中牺牲了。
            中国空降兵训练新兵跳伞时,摔死2个/每10000次以上才追究责任。
            空降兵在湖北的木兰山有一个训练基地。空降兵军官退役后大部分都转业在武汉市了。

            空降兵总共3个师。
            43,44,45。其中43师在河南开封,44在湖北应山(读音),45在湖北的黄陂。每一个师都有自己的机场。早先90年代以前大量使用运-5,90年代以后改用An-26,以及仿制的An26——国产运七,后陆续换装运8大型运输机(仿苏An12)。

            在97年香港回归前,在两广地区搞了一次大演习,空降兵也参加了。没有对外公布有演习,在演习中至少有2架直-9被高压线给“击落”了。
            在中国,不论中国哪里有危机第一个进入一级战备的就是空降兵!海湾战争后,美军留在海湾地区的一部分单兵装备,被中国买来了!仅就目前知道的就有夜视仪和瞄准镜。              


      【空军空降兵部队的组建和发展】(上)

            一、空军陆战第1旅

            1949年8月,中共中央委派刘亚楼(两个多月以后就任人民空军首任司令员)、王弼(时任军委航空局政委,两个多月以后出任空军副政委兼工程部部长,后调航空工业部工作)、吕黎平等人赴莫斯科与苏联有关方面商谈帮助中国建立空军的问题时,考虑到准备解放台湾,决定请苏联方面协助,组建中国的伞兵部队。同年11月,中央经过认真研究,由政务院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起草了关于组建空降兵部队的决定。1950年2月15日,向苏联政府聘请顾问41名,订购降落伞300具,为空降兵部队的组建创造了条件。
            1950年4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从各军区、野战军抽调人员组建空降兵部队。根据空降兵处于敌后独立作战,必须具备英勇顽强、机动灵活的特点,要求选调一批战斗英雄和模范班、排干部组建空降兵。5月27日,军委又电告各部:如确难按条件抽调,其不足者,可以一、二等功臣补充;如仍不足时,则按政治可靠、身体健康、战斗勇敢、表现好等条件,从战士中补选。空降兵部队领导机构的组建,要从有指挥作战经验的步兵师团营领导干部中选调。7月17日,中央军委确定部队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战第1旅。
            在空降兵部队编制的确定上,经与苏联顾问团研究,参照苏军建设空降兵的经验,考虑到我军的实际情况,本着敌后空降、小分队、配合正面部队作战的基本指导思想,确定旅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炮兵司令部、供给处、技术处、医务处等机构;作战和保障分队设阻狙击第1、2、3、4营,1个迫击炮营,1个战防炮营,1个坦克营以及通信、侦察、高射机枪、工兵、运输、卫生等直属连队,全旅共编3884人。当时这个编制基本是照搬苏军的,某些职务的名称也沿用苏军的,如后勤副旅长、技术副旅长等。政工干部的编制、名称则按我军传统设置(苏军各级部队中只编政治副职),旅有政治委员、营有教导员、连有指导员、机关有政治协理员,并且各级均设有副职。
            在基地的选择上,空军领导认为,根据当时空降兵部队只有1个旅,除了主要担负解放台湾任务外,还要应付国内各个方向可能的突发事件等情况,训练基地选在中原地区比较合适。为此,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亲自带领苏联顾问在1950年5月初赴河南开封、新乡、安阳等地进行了实地勘察,认为开封、郑州两地可作为空降兵训练基地,于5月9日向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写了专题报告,经聂代总长批准,军委电令中南军区责成河南省军区将开封机场附近原日本兵营和郑州机场附近的房屋全部腾空交空军陆战旅使用。部队组建后,由于开封一地就能容纳全部人员,因此并未进驻郑州机场。当时的训练基地位于开封东南,距城1.5公里,系侵华日军遗留的营房,场地开阔,面积有数万平方米,离机场也仅有1.5公里。机场南面有面积很大的平坦荒地,可供跳伞着陆,是比较理想的训练基地。
            空军陆战第1旅的领导机关,由军委责成第3野战军负责组建。1950年7月,军委任命陆军第26军步兵77师师长王建青为旅长,陆军第20军步兵58师参谋长方铭(后任武空副司令员兼空降兵第15军军长)为副旅长,陆军第31军步兵91师副政委丁钊(后任成指政委)为副政委,陆军第21军步兵63师政治部主任林震为旅政治部主任。不久王建青因身体不符合伞兵条件而调离(后来担任过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军区政治部顾问)。10月,军委任命陆军第28军参谋长朱云谦(后任总政副主任)任旅长。
            1950年7月26日,空军陆战第1旅机关在上海组建,多数干部由3野第9兵团选调。8月1日旅部机关移驻河南开封,进一步充实了机关干部。旅炮兵司令员权启礼、后勤副旅长钱心展、技术副旅长周凤阁等旅领导和机关作战、侦察、通信、伞兵、队列、机要、管理、组织、宣传、保卫、文化、财务、给养、军需、油运、营房、军械等科长以及工兵主任、保密室主任、伞勤主任、医务主任等先后配齐到位。
            7月底,苏联顾问团一行41人先期到达开封。顾问团除团长兼旅长顾问沙别里车夫上校外,还包括政治委员顾问朱伯柯中校、参谋长顾问巴拉斯基中校,旅机关的炮兵、作战、伞降、通信、工兵和后勤、医务等部门都有顾问,7个营也分别设有营长顾问、伞兵科长顾问和若干叠伞/伞降教员。
            旅机关到达开封后,立即开始着手进行部队组建工作,主要任务是接收陆续从陆军调来的大批人员,进行体检和部队的编组工作。当时从4个野战军、东北、华北、山东军区中的37个军和3个军级单位中共抽调来6862人,经体检合格,按照某1个军调来的人员为主编1个连的原则进行编组。实际体检合格5053人,8月底机关和部队按照编制基本编组就绪时,全旅实编5000余人。
            1950年9月17日,空军陆战第1旅正式在河南开封宣告成立。
            10天以后,经3野粟裕副司令员建议,军委决定将华东军区军政大学第7总队(即由原国民党伞兵第3团起义以后改编的伞兵总队)部分人员共380余人调拨给陆战1旅,总队长刘农畯(原伞兵3团团长)担任旅参谋长。
            1950年9月29日,经突击训练后,陆战1旅在开封南郊组织了新中国第1次伞兵跳伞。旅司令部作战科长王佑民、伞兵科长何广田等62名干部战士进行了首批试跳。第1个跳伞的是狙击第1营营长、战斗英雄崔汉卿。到50年底,先后组织了2032人的跳伞训练;到51年3月,全旅身体合格的干部战士均完成了3至5次的跳伞训练任务。1951年3月14日,还成功的组织了新中国第1批女跳伞员(4名女翻译)试跳。
            1951年6月28日,方铭率领狙击第1营1个加强连,参加了南京军事学院在安徽临淮关地区组织的河川进攻联合演习,使用9架C-46运输机编队从南京起飞,1次空降集合完毕以后充当空降兵团空降在敌主要防御地带与第二防御地带之间的炮兵阵地上,以部分兵力阻止敌预备队机动,主力配合正面部队强渡淮河,较好的完成了演习任务,受到了刘伯承院长、粟裕副司令员的高度赞扬和亲切接见。
            1951年10月1日,在参谋长刘农畯率领下,452名伞兵组成受阅方队,参加了国庆两周年天安门阅兵。
            1950年12月,空军陆战第1旅改编为空军陆战第1师,以后又改称为伞兵师。1961年5月31日,空军伞兵师调归新改编的空降兵第15军建制,改番号为空降兵第43师。

            【空军空降兵部队的组建和发展】(下)

            二、空降兵第15军

            空降兵第15军系由第2野战军陆军第15军改编而成,其前身是1947年7月由太行军区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该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作战,尤其是在上甘岭战役中打出了国威军威,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柴云振等著名战斗英雄和1.3万名功臣。改编以前,15军隶属武汉军区建制,下辖第44、45、29三个步兵师。
            1961年3月14日,中央军委决定将陆军第15军改建为空降兵,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并决定将隶属于空军的原空降兵师也编入15军序列。
            据时任陆军第15军军长的赵兰田老人回忆,1961年4月2日,武汉军区电话通知他和军政委廖冠贤到军区开会。当时的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向他们传达了军委决定,将15军军部及所属第44、45师改建为空降兵,归空军领导;下午,赵兰田、廖冠贤、齐丁根、张显扬、王新等军领导干部到东湖畔的曹家花园武汉军区招待所,见到了就空降兵改建问题专程到武汉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刘在谈话中提到,空降兵是统帅部的战略预备队,在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中都是一支强大的突击力量……过去我们只有1个伞兵师,不能成为一个兵种。我国国土辽阔,1个伞兵师太少了,空降兵要扩大,这次改建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兵种。
            在谈到为什么选择将15军改编为空降兵时,刘司令员说:这次改建是经过挑选和比较的。15军是个能打仗的部队,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知道有个15军。作了比较后,军委就定下来了……改建以后,15军番号就不改了,就叫空降兵第15军……
            当时确定由陆军改编为空降兵的是15军军部和44、45两个步兵师共14645人。原属15军的步兵29师、军属炮兵基干团1个、军属工兵营和44、45师各1个高炮营、榴炮营共5个营则分别调归军委炮兵、武汉军区、济南军区以及陆军第1军等5个单位,共调出10175人,枪支9420支(挺)、火炮346门、车辆644台、军马370匹。
            武汉军区党委、空军党委对15军的改建工作都十分重视和关心。武汉军区政委钟汉华、副司令员孔庆德、政治部主任叶明,武空政委龙道权以及空军政委吴法宪、副司令员徐深吉、武空司令员傅传作等先后专程到15军检查和处理移交、改建工作出现的问题和苦难,对改建整编的目的、意义和工作展开的方法、步骤作了指示。
            1961年5月31日,总参谋部公布了空降兵部队番号。从6月1日起,15军正式归军委空军和武汉军区空军领导,步兵29师调离15军建制,归武汉军区直接领导,原空军伞兵师调归15军建制,改番号为空降兵第43师。
            7月1日,在15军军部驻地湖北孝感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暨空降兵成立大会,标志着改建空降兵的任务胜利完成,空降兵部队由原来的1个师扩大为1个军,开始进入了新兵种的建设阶段。
            部队根据空军党委所批准的空降兵军暂行编制进行了整编。军下辖第43、44、45三个空降兵师,共18810人。增编和改、扩建了一些新的单位和部(分)队,其中:43师扩编了2个步兵团,增编了1个炮兵营和通信连、工兵连、侦察连、防化连、高机连和气球队。军部和44、45师各增编1个气球队。整编后,44、45师各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和1个气球队。军机关设司、政、后三部。司令部下设作战、侦察、训练、通信、科研、工兵、防化、军务、机要、管理等10个处和1个炮兵办公室,并且直辖通信营、工兵营和气球队等单位;政治部下设秘书、组织、干部、宣传、文化、保卫、群工、青年、直工等9个处;后勤部下设计划、政治、财务、军需、军械、车管、营管、油料、卫生、生产等10个处和管理科。
            部队完成整编以后,军委任命原陆军第15军军长赵兰田(后任沈空政委)为空降兵第15军军长,原陆军第15军政委廖冠贤(后任武空政委)为空降兵第15军政委,原陆军第15军副军长兼参谋长齐丁根(注#)、张显扬(不久调离15军改任武汉军区副参谋长,离休前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和原空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方铭(后任武空副司令员兼15军军长)三人为空降兵第15军副军长,原陆军第15军副政治委员王新(后也离开空军,文革中曾任武汉军区副政委兼河南省军区第二政委,离休前为武汉军区顾问)为空降兵第15军副政治委员,还任命孙济云为军参谋长,卫景廉为军政治部主任,蒋英为军后勤部长,梁仁魁为军副参谋长,孙冠生为军政治部副主任。同时任命赵登程、丁钊为第43师师长、政委;邓天福、张洪为第44师师长、政委;张治银、李尚文为第45师师长、政委。
            此后,1962年4月,空军将空13师(运输航空兵)划归空降兵领导,并以空13师原属运-5独立大队为基础,扩编了1个运-5独立第6团,直属15军建制。1966年6月,空13师由15军调出。在此后的数十年间,空降兵部队先后扩建了运输航空兵团和直升机团,并且新组建、改建了一些兵种部、分队。
            1985年精简整编以后,15军所属的3个空降兵师分别压缩为旅,并将其按照空降兵部队任务要求、训练要求以及作战特点划分为教导旅、机动旅、快反旅。90年代以后,由于形势和任务的需要,3个空降兵旅再次恢复为空降兵师建制。
            应该说由于新时期军事战略指导方针以及我国所面临国际、地区形势的新变化,空降兵部队的建设在90年代以后受到了足够的重视,现任空军副司令员景学勤中将即为空降兵部队出身,而在他以前,85年以后,还没有1个非飞行员出身的干部走上这一级领导岗位;98年抗洪中,由于空降兵部队的出色表现,15军军长马殿圣少将也直接提升为空军副司令员。(后由于军委空军军事副职数超编而改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需要说明一个问题,尽管军委空军和大军区平级,由军长直接提升为大军区副司令员在陆军部队屡见不鲜,但由于空军部队在军与军委空军之间还有军区空军这一级机关(副大区级),因此空军的军长要想直接提拔为军委空军副司令员是少见的,一般需要在军区空军一级的副职(同样为正军职)上过渡一下,如景学勤副司令员,先由军长提为广空副司令员,而后才晋升空军副司令员。因此,可以说马殿圣的提拔应该算得上是论功行赏,破格晋升。

            注#:据赵兰田1991年5月的回忆副军长名为齐丁根,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第二集记载,名字似乎应为齐钉根,并且空降兵军副军长也是他的最后职务,1986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