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法”与“不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32:15
王安石的“法”与“不法”
王军
2008年04月27日10:39 法制日报
读史札记
历史深处,美丽与哀愁……
王安石的“法”与“不法”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这首《泊船瓜洲》因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而家喻户晓。诗中的“绿”字被认为是极具创造性的炼词典范,长久以来为人赞叹。课堂上,教师免不了一边引导孩子们领会“绿”字的传神意境,一边提倡大家学习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写作态度。对王安石之“绿”的“高度评价”,透过语文教学大纲的定型和统一以及每个语文教师的忠实传播,早已深入人心。
问题是,王安石的这一用法在多大程度上是“不法古人”的原创?当代人的评价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据说最早记载此事的是南宋洪迈的《容斋续笔》卷八“诗词改字”,文曰:“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但洪迈并未评价“绿”字的原创性。
钱钟书先生对此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考古”研究,拓展了我们的认识。他在《宋诗选注》中说:“‘绿’字的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宋诗选注》)
既然“绿”字的这一用法早已有之,王诗岂不是效法古人而拾人牙慧?哪里还谈得上“语不惊人死不休”?当然,没有证据显示王安石曾自我标榜对“绿”字的独家原创。那些“超高”评价都是后人慷慨授予的,而这些过高的赞誉实在是评价者信息不足甚至无知的结果。
但钱钟书的考证并未终止人们的思考和品评。有人认为,王诗在沿用唐人诗句的基础上还是有所发展的———对古人有所“法”亦有所“不法”。甘歌写道,“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和唐人的‘已绿湖上山’‘东风已绿瀛洲草’相比,‘绿’字的字义和用法是基本相同的,不同的只是所绿的对象。正是这种对象的差异造成了诗的意境的差异,使“绿”字的色彩在各个意境中显示出不同的亮度。我们看到,丘为诗所绿的只是‘湖上山’,李白所绿的只是‘瀛洲草’,这些被绿的对象都比较单一、具体;王安石所绿的是‘江南岸’,不仅在意境上显得气势恢宏,而且还实中带虚,给读者留下了相当广阔的想象空间。……王安石欣然沿用前人用过的‘绿’字,却不动声色地用出了新意,可谓是达到了一字妙用、‘尽得风流’的佳境”(甘歌,说“绿”,《读书》1985年第4期)。
这一篇辩护,是颇有力量的。如果质疑方不能进一步证明王诗之前亦有“绿……岸”之用法,恐怕我们应该承认王安石的“绿”是有创意的,尽管不是空前的原创。
文艺与学术多有相通之处,任何创新恐怕都离不开对前人成就的沿用和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艺和学术保持了自身的传承。可悲的是,今人太迷恋“创新”了,以至于为标榜新颖而刻意忽略甚至掩盖自己与前人的联系。抄袭剽窃就是这样的极端情形。热爱“创新”的人们还以为,创新就是空前绝后、横空出世。因此,许多人不愿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地往前推进,而是好大喜功,务求“大跃进”。殊不知,许多自命原创的“成果”不过是对前人的低级重复,甚至还不如前人。
忽视学术研究的积累、延续和传承,一方面导致“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智力和财力;另一方面,使学术评价丧失基本伦理,学术空气日渐浮躁,学术腐败泛滥不绝。如今,号称原创的各种事物源源不断地涌现:“史无前例”、“里程碑”、“新纪元”、“创新”、“改写……历史”、“重大成果”等等,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伟大的“创新”在各个领域遍地开花。各个学科争先恐后地“创造新事物”,人们力争成为“创新之中的创新”、“翘楚之中的翘楚”。于是,表扬与自我表扬,吹嘘与自我吹嘘,比翼齐飞,不遗余力。但喧嚣尘落之后,人们会发现,知识毫无长进,学术茫无所得。
力倡“祖宗不足法”的王安石实际上并未割断传统而空前绝后———他的诗恰恰向人们展示了传统与创新、“法”与“不法”之间微妙而复杂的联系。“他赋予前人所用过的‘绿’字以新的色彩,从而使它烘托出一个崭新的意境,这非但不是向唐人认输,倒真正是‘标新立异’,‘出奇制胜’了”(甘歌)。王安石的这首小诗,足令我们重新品评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真正意蕴。
Posted @2008年04月28日 03时21分  阅读(5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