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虱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45:01
摘要:王珪,字禹玉,北宋成都华阳人,后来跟他叔叔王罕迁到了安徽。王珪幼年失怙,全靠他叔叔王罕抚养成人。
王珪,字禹玉,北宋成都华阳人,后来跟他叔叔王罕迁到了安徽。王珪幼年失怙,全靠他叔叔王罕抚养成人。后来王珪官越当越大,超过了王罕,王罕怕侄子膨胀,每次写信都嘱咐“以盛满为戒”。事后证明王珪很听话,谨慎得都有点过了,以至于得了个“三旨宰相”的诨名。
王珪又是个早慧儿,某日堂哥王琪看了他写的赋大为惊叹,说“骐骥方生,已有千里之志,但兰筋未就耳”,夸这兄弟有千里马的潜质。二十出头王珪居然考中了榜眼,外派扬州通判。当时扬州百姓和小吏都觉得王珪太年轻,不拿他当领导看待。有个校官跟王通判耍大牌,结果被收拾得挺惨,都老实了。又过了些年,王珪上调做了京官,大学士,相当于秘书长,帮赵官家起草诏书。
嘉祐末年,朝廷都风传仁宗要立太子,中书省官员就让王珪起草诏书,王珪不肯,说这么大的事,我得跟皇上面对面聊,领了圣旨再写。事实证明王珪的谨慎很有必要,历朝历代,在立储这种事上死人不少。仁宗下旨之后,王珪才回去拟诏,他师傅欧阳修听说了直竖大拇指,说:真学士也。这么谨小慎微不越雷池的臣子,宋仁宗自然喜欢,每次皇宫派对之后,都赏王珪一堆笔墨纸砚。英宗继位后,有人拿王珪当年写诏书的事添油加醋,说他本来不支持英宗上位,形势对王珪很不利。但不久,宋英宗就当着众人的面赐给王珪一个盘龙金盆,意思就是朕不怀疑你了。王珪感激涕零。
当了宰相的王珪,属下有什么事需要他找皇上批示,他去之前就说待我去“取圣旨”,皇上批准后高呼“领圣旨”,回来跟下属布置任务前必说“已得圣旨”,是个程序正确的典范,一般人还真抓不住王珪的把柄。
王安石得势时,王珪跟王安石关系不错,小王拍老王马屁的功夫一流。某日两人同上朝,王珪看见有只肥胖虱子从王安石的衣领里爬出来,顺着胡子攀援而上,皇上也瞧见了,抿嘴偷着乐。退朝后王珪指着已经登陆王安石嘴角的虱子给后者看,王安石赶忙让随从捉虱。王珪说不忙,王安石不解,王珪说:“未可轻去,辄献一言以颂虱”。老王很好奇,就等着王珪赋诗后再捉虱,王珪吟道:屡游相须,曾经御览——— 王安石当时就笑喷了,那只被皇上龙眼检阅过的虱子被吹出去老远,另找栖息之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