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精神与特色03 林世敏居士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48:05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03  林世敏居士著
 
 
 
第四章  几个简要的佛教道理
 
 
 
作者才疏学浅,不足担当介绍佛理的重担,并不是我故作谦虚,在浩瀚的佛法里,古人早有‘佛法无边’的浩叹了,没有一个人敢说他完全透澈地了解了。(就是了解了也还不够,因为佛法的目的,不完全是被了解的,而是要人照著去修行,去亲证的。)而我不揣谫陋,要在这儿‘简介佛理’,我不得不声明一句:‘诸位在看过之后,如有疑问的,先不要骤然就下结论;“鬼扯淡”或“不过是如此而已。”请再请教更高明的师长或朋友,或直接写信与作者讨论。’
 
 
 
至于介绍那些佛理呢?取舍标准是这样的:
 
 
 
(一)作者确信自己了解,且能作深入浅出的说明的。
 
 
 
(二)一个没有佛学基础的青年朋友也能了解的。
 
 
 
(三)与青年朋友的思想或生活,目前比较相关亲近的。
 
 
 
当然要做到上面三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祗能说是努力去做而已。
 
 
 
俗语说:‘条条大道通罗马.’道理与道理之间也是融合贯通的,底下介绍的,难免和前章谈过的有重复的地方,我们正可利用这机会,加深对佛理的认识。
 
 
 
佛学包罗万象,卷帙浩繁,底下所介绍的,只是沧海之一粟而已。
 
 
 
第一  十善
 
 
 
在本书第五章‘信仰佛教的好处’中,我将简单扼要地介绍‘五戒’。现在我先要在这儿叙述一下‘十善’,就是要告诉青年们在我们日常行为中,那十样算是善行,能够做到这‘十善’的要求,你将会比目前的生活更加的快乐和舒适。
 
 
 
佛教认为一个人的行为造作,都是由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一)身——由我们的身体所造作的坏事有三样,即:杀生、偷盗、邪淫。
 
 
 
(二)口——由我们的嘴巴所造作的坏事有四样,即: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三)意——我们的心所存著的坏念头有三样,即:贪欲、嗔恚、邪见。
 
 
 
所以这身、口、意就叫‘三业’——即三种行为的造作。综合这三业所造作的坏事就叫十恶,如果能够不违犯,那么就叫做‘十善’了。
 
 
 
现将十善简单说明于后:
 
 
 
(一)不杀生——不伤害有生命的动物。
 
 
 
(二)不偷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据为己有。
 
 
 
(三)不邪淫——不违反道德、法律而贪图女色。
 
 
 
(四)不妄语——不说谎、不伪证。
 
 
 
(五)不恶口——不以恶毒、污秽的话骂人。
 
 
 
(六)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搬弄是非,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七)不绮语——不说淫荡轻浮、杂秽不正的话。(包括使人想入非非的肉麻情话,以及毫无意义的废话。)
 
 
 
(八)不贪欲——不非份贪取、贪求无厌,应知足少欲。
 
 
 
(九)不嗔恚——平心和气、不恼怒、不光火,凡事皆做退一步想。
 
 
 
(十)不邪见——不可昧于事理,不明是非,凡事应以智慧观察,凭理智思考,不可轻生偏见与误解。
 
 
 
十善前四条加上不饮酒就是五戒,诸位同学可以参阅第五章第三点‘佛教可以净化社会人心’。又有关口业方面(即(四)~(七)),在底下介绍‘八正道’的‘正语’时,会再详细说明,同学们亦可留意及之。
 
 
 
第二  四谛
 
 
 
四谛是原始佛教的总纲,也是佛法的中心思想。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现今贝那勒斯市北方约六、五公里地的萨尔娜多)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的道理。
 
 
 
‘谛’是‘真理’的意思,含有‘真实、事实、实相’的意思。四谛是指的那四种呢?就是‘苦、集、灭、道’四种道理。现说明如下:
 
 
 
(一)苦谛——迷的果┐
 
                    ├世间的流转
 
(二)集谛——迷的因┘
 
 
 
(三)灭谛——悟的果┐
 
                    ├出世的解脱
 
(四)道谛——悟的因┘
 
 
 
用简单的话来说是这样的:
 
 
 
人生一切的‘苦’难,是由于自己的起惑造业(不明是非、胡作非为),自行招‘集’而来的;如果想‘灭’绝这些苦难,则必须修行正‘道’,始克致之。
 
 
 
人生有那些苦呢?最少包括有:诞生的苦恼(生苦),老衰的苦恼(老苦),病痛的苦恼(病苦),死亡的苦恼(死苦),遇到可憎者的苦恼(怨憎会苦),同爱人别离的苦恼(爱别离苦),所想要之物不能得手的苦恼(求不得苦)等数种。
 
 
 
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的、精神的要素都是苦恼的。(作者注:这本来要叙述‘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的道理,但由于不易说明白,所以本书暂不讨论。)
 
 
 
而佛教指出这些苦恼,并不是‘原罪’的遗传,也不是谁降临给我们的,而是自己不明是非,盲目去贪恋、追求所招集而来的苦果。
 
 
 
人,谁都希望能克服、消除这些苦恼,而得到真正的、永恒的快乐,那么应该如何求得解脱的方法呢?
 
 
 
佛教的解答是实行正道。正道有几种呢?正道一共有八种,所以称作‘八正道’,现分述如下:
 
 
 
(一)正见——正当的见解。
 
 
 
(二)正思惟——正当的思惟。
 
 
 
(三)正语——正当的言语。
 
 
 
(四)正业——正当的行为。
 
 
 
(五)正命——正当的生计。
 
 
 
(六)正精进——正当的努力。
 
 
 
(七)正念——正当的忆念。
 
 
 
(八)正定——正当的禅定。
 
 
 
人如果能照著这八种正直的道路去走,就可以逐渐地脱离苦恼而得到真实的快乐。底下请诸位再看比较详细的解释:
 
 
 
一  正见
 
 
 
所谓正见就是对于事物的真正了解。我们一般人对于事物的观察都是不彻底的,只是了解了事实真象的片面或一部份。例如盲人摸象,各人只接触了象的一部份,就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象的整体,实在是既肤浅而又可笑的。
 
 
 
因此正见就是要人确确实实地分析事理,了解真象,不可以浅尝辄止,稍为懂了一些,就自以为知道的很多了,这容易形成偏见与误解。
 
 
 
而四谛就是在阐释一切事物的真相的,所以懂得四谛的道理,就可以算是一种正见。因为它可以带给我们真正的解脱和快乐。
 
 
 
因此正见英文翻作‘Right Understanding’,就是‘正确的了解’;也有人翻作‘Right Knowledge’,就是‘正确的知识’。
 
 
 
二  正思惟
 
 
 
正思惟就是用理智来决定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它是正确还是不正确?如果不正确,我们要毅然舍弃;如果正确,那么我们就要勇往直前,至死不渝。
 
 
 
决定我们的目标正确不正确,理智要考虑的是:正确的目标必须要爱护一切众生,舍己为人,不用暴力;如果我们努力的目标只是一条满足自己欲望的道路,而为了达到自私的目的,又不惜牺牲别人,逼害别人,那么这一个目标就必须要舍弃了。
 
 
 
因此正思惟英文翻作‘Right Aim’,就是‘正当的目标’,也有人翻作‘Right Aspiration’,就是‘正当的抱负’。
 
 
 
三  正语
 
 
 
正语就是规规矩矩、诚诚恳恳地说话。包括:
 
 
 
一、不说谎话。
 
 
 
二、不造谣生事,不挑拨离间。
 
 
 
三、不用尖酸刻薄、粗鲁无礼的言词批评、骂詈人。
 
 
 
四、不讲一些无意义的、无益处的空话。(无话可谈时,不如保持‘高贵的缄默’。)
 
 
 
正语英文翻作‘Right Speech’,就是说讲话要谨慎、正当。
 
 
 
四 正业
 
 
 
正业就是合乎道义、荣誉、和平的行为。
 
 
 
佛教的五戒就是要使人能达到这个目标。(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妄语,四、不邪淫,五、不饮酒。)
 
 
 
正业英文翻作‘Right Behavior’、‘Right Action’,就是‘端正的行为’。
 
 
 
五  正命
 
 
 
正命就是以正当的职业来生活。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能与道德法律相抵触;不能为了个人一己之私利而牺牲或损失许多人的快乐和幸福。例如贩毒、开酒家与地下钱庄等。
 
 
 
正命英文翻作‘Right Livelihood’,就是‘正当的生计’。
 
 
 
六  正精进
 
 
 
所谓正精进就是以坚定的意志,努力不懈地去努力,不达到成功不停止。
 
 
 
佛以牛做比喻说:‘牛负著重荷,在深泥沼里前进,它虽疲乏,而眼神却坚定地向前望著。它永不懈怠,直到它走出了泥沼。’
 
 
 
正精进英文翻作‘Right Effort’,就是‘正好的努力’。什么叫做正好的努力呢?就是为了达到修行的目的,必须按部就班,脚踏实地的迈进,不可大急切,因为‘欲速则不达’。佛相信‘稳定的迈步比拼命的飞奔更可*’。
 
 
 
所以正精进告诉我们做事要想成功,除了有恒的努力而外,还要努力得当,既不懈怠,也不操之过急。试想‘一曝十寒’能够成功吗?(正精进就是要修‘四正勤’,此处暂不论及。)
 
 
 
七  正念
 
 
 
正念就是要保持清醒的明觉,确确实实地了解自己的一切所作所为,以及所遭遇的事。
 
 
 
佛告诉我们说:‘我们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念所造成的。’(法句经的开头第一句话。)所以人必须要有正确的心念,要怎样才能达到正确的心念呢?就是对于一切事物,要保持不断的警觉和深入的观察,以期获得真确的认识。佛提出了‘四念处’作为我们修行的方法:
 
 
 
(一)观身不净——我们的身体充满著粪、尿、汗臭、污秽不堪。美丽、洁净只是暂时的,年老了或一场病下来就不美丽了;三天不洗澡或一场运动下来就不洁净了。因此不必要迷惑于外表的美丽与洁净,要努力修养自己的心性,只有我们的‘佛性’才是出自污泥而不染的。(‘观’字有观察、了解的意思。)
 
 
 
(二)观受是苦——受就是苦和乐的感觉。世间的快乐都是暂时的,苦和乐是挛生兄弟,如影随形。一对新人挽手步入结婚礼堂,当庄严动人的音乐响起,掌声雷动,万人祝福。但今日的相逢已注定了来日的别离(就是爱别离苦),死亡的阴影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他们永远无法逃脱。又爱得愈深,痛苦也愈深;今日的山盟海誓,就是明日的肝肠裂断,又何曾有一丝儿真实?
 
 
 
世上的快乐是因缘所生的,所谓‘家庭的快乐’必须建立在家庭中每一个份子的健康与合作,如果有人意外死亡或不肖不贤,那么这一个家庭就破损了,快乐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紧接而来的就是痛苦。
 
 
 
又所谓‘做官的快乐’,也是不实在的,有一天不能做官了,懊丧、痛苦也就来了。因此我们不必汲汲于虚名假誉的追求,应该多修养品德,净化心灵,只有‘涅槃’——超越苦乐的解脱,才是永恒的幸福。(因为苦和乐是相对待的,所以必须超越苦与乐。)
 
 
 
(三)观心无常——我们的心经常都是受外境的引诱,追求美丽的东西,喜欢美妙的音声,贪求美味的食物,迷惑于舒适的感受等等;而且经常‘见异思迁’不可控制。所以说‘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它会盲目地闯祸,会不顾一切地胡作非为,带给自己莫大的烦恼和苦楚,因此不得不小心。
 
 
 
所以人要‘明心’、‘修心’,要能做到控制心、驾驭心,不要让心带著我们去瞎闯,引诱我们去做坏事,这就是‘观心无常’。(‘无常’就是不可*,有随时变异、迁徙之意。)
 
 
 
(四)观法无我——宇宙的万事万物(即所谓‘法’),都是随著因缘而生灭的;因缘合则生(氢氧化合成水),因缘散则灭(水可电解成氢氧)。因此在事物的本身并没有一个常久存在、永不改变的‘本体’。(亦即没有自主自在之性。)
 
 
 
以人为例,人为四大假合(地、水、火、风等四种元素),四大不调就生病,四大散离就死亡。(如‘风’大散离,人没有呼吸就死了;又‘火’大散离,人体冰凉,又怎能生存?)人不能叫自己不生病,也无法叫自己不死亡,人对自己没有‘自主’之权,这就是‘观法无我’的道理。
 
 
 
正念英文翻作‘Right Mindfulness’就是‘正确意识’;也有人翻作‘Right Concentration’,就是‘正当忆念’。
 
 
 
八 正定
 
 
 
正定就是经由正当的禅定而达到身心解脱的悟境。
 
 
 
人类的心识通常就像一架没有调整好焦距的照相机一样,是无法对现实或真理有明确而清晰的影像的。而正定就是来帮助我们‘调整’焦点,让我们能清楚地认识、体会这个世界的,
 
 
 
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经由‘正定’而觉悟,从此他虽然同凡人一样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但他已进入一种和谐、宁静、平等、平衡的境界中,这个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文字形容的,除了人们亲自地去证悟、体会而外,一切解释都是多余的。(因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正定英文翻作‘Right Absorption’或‘Right Meditation’都是‘正当的禅定’的意思,它跟其他宗教的所谓入定、出神、出游有别。
 
 
 
以上所解释的,就是八正道的道理,所有的人类,乃至一切众生,要想达到永恒、真实的快乐,必须照著这八种方法去做,才有成就的希望的。
 
 
 
第三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用来解释人为什么会在生死苦海中打转、轮回的道理。
 
 
 
这十二种包括:
 
 
 
        ┌一、过去因——(一)无明(二)行
 
        │        ┌果——(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
 
三世流转┼二、现在┤
 
        │        └因——(八)爱(九)取(十)有
 
        └三、未来果——(十一)生(十二)老死
 
 
 
用浅近的白话解释是这样的:一个人由于过去世的无知愚蠹、不明善恶、是非(无明);结果做了许多的坏事(行);有了恶因这一世就投胎受生(识);在胎中身心慢慢地发育(名色);到快出母胎时,眼、耳、鼻等六根都具足了(六入);出世以后,就跟外界有所接触,眼会看、耳会听、鼻会闻等(触),到六、七岁对外界的苦乐能有所感受(受),到十四五岁就对一切美好事物起了贪爱之心(爱),有了贪爱之心就想去追求(取);盲目追求就为自己又种下了来世的恶因(有);有了恶因以后,就又要在来世投胎受生(生),有了生就会再有衰老、死亡的现象(老死)。
 
 
 
十二因缘看来是从无明—老死,依次类推的,但它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环形的锁链。
 
 
 
生命就是这样始而终,终而复始,流转、轮回不停的。像:..........:鸡...蛋...鸡...蛋...鸡...蛋...鸡...蛋................
 
 
 
那么,十二因缘的道理,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
 
 
 
众生的衰老、死亡就是因为我们有‘生’,有生才会有死。而我们所以会投胎到人间来,这是因为我们以往的无知和愚蠢,不明是非,胡乱作恶所致。因此我们这一世要努力行善,断绝一切恶因,免得以后又要受轮回苦报。
 
 
 
十二因缘告诉我们生死的原因,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去研究如何了脱生死的威胁;否则醉生梦死,苦难永无休止之日。
 
 
 
本来十二因缘,从哲学上讲,是有它的理论体系的,即:由形而上学的‘无明’、‘行’,而发展为认识论的‘识’、‘名色’,再发展为经验的现实世界。(指出胎后的‘触’到‘老死’。)但同学们并不太懂哲学,所以我门就不能详细地作这一方面的讨论。
 
 
 
第四  六度
 
 
 
何谓六度?‘度’就是印度梵文的‘波罗蜜多’,意思是‘到彼岸’。
 
 
 
亦即:能度过生死苦海,到快乐的彼岸。所以六度就是使人度过生死苦海的六种方法。那六种方法呢?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
 
 
 
一  布施
 
 
 
布施就是以福利恩惠施舍给别人。无量寿经上说:‘布恩施惠’叫做布施。
 
 
 
布施可以分三种:
 
 
 
(一)财物施  就是把金钱财物施舍给他人,譬如我们解衣推食,慷慨解囊,或济助穷人,或供人急需,都叫做财物施。
 
 
 
(二)法施  指人格上的启发,学问上的指导。能够把道理说给别人听,解释给别人了解,使人能够得到做人处世正确的方法,都叫法施。
 
 
 
(三)无畏施  指解救他人危难,使人免除恐怖和不安。别人遭遇不幸,我们好言相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别人因事苦闷、沮丧,我们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这都是无畏施。
 
 
 
一般人布施常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亦即有施者与受施者的对立,因此常易因自己是施者,而生起优越感。佛家主张必须打破这种观念,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就是说不要为了希望别人报答,或满足自己富贵的优越感,或为了其他的目的而去行布施。
 
 
 
朋友们记得一个故事吧?有一年齐国闹饥荒,许多有钱人家备了许多酒饭菜肴,遇有路人经过则高呼:‘喂,来吃吧!’由于态度不够真诚,语气洋溢著太多的优越惑,因此,一些有志气,自尊心很强的人,虽然饿得饥肠辘辘,步履蹒跚,但仍然不愿意接受施食,而宁愿活活地被饿死。
 
 
 
这就是不能做到佛教‘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造改的悲剧。所以我们施舍别人的时候,要记住:‘施人慎勿念’的古训。
 
 
 
二  持戒
 
 
 
持戒就是要遵守戒律,使行为不踰矩。
 
 
 
凡人都不是圣贤,常常有许多的弱点,加上外境又有许多的引诱,极容易做出许多坏事,小则个人身败名裂,大则损人伤群。因此佛教制定许多的戒律,来帮助人们克制自己的私欲和冲动,洗净人格上的污点。
 
 
 
我在本书中提到过,戒只是一种消极防患,它的精神却是积极的。举不杀生为例,不但自己不杀生,还要去救众生,见死不救,就是犯戒。因此持戒可以维护善良风俗,维系道德伦理,鼓励人人行善,达到天下一家的理想。
 
 
 
有人误会说:‘不信佛教非常自由,一信了佛教,什么都不能做了。’其实这是不肯用心思考的结果,未信佛教而做坏事,仍然是要遭受因果报应的,就像不懂法律而犯法,仍然要坐牢一样。俗语说:‘不知不罪’只是一种误传。
 
 
 
试问地心吸引力会因为你不信,而就不存在了吗?
 
 
 
所以持戒是非常重要的,做一个好国民都要遵守许多的法律,何况要想修行成佛,脱离生死苦海呢。
 
 
 
戒一共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四级,其名目繁多,条文亦繁,不容细说。其中五戒在前章已经论及,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普通一个出家的和尚要守二百五十戒,尼姑要守五百戒,可见出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三  忍辱
 
 
 
对于别人的侮辱欺害,不生嗔恨之心叫做忍辱。
 
 
 
忍辱对一个人的修养是十分要紧的事,可化干戈为玉帛,化暴戾为祥和,又可增加幸福和智慧。
 
 
 
佛教的忍辱是一种内刚外柔的忍,不是懦弱畏缩,更不是胆小屈服。佛家的忍辱,乃是为了达到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理想,乃是为了完成自己普度众生的志愿,而具有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
 
 
 
为什么学佛的人(立志向释迦牟尼学习,愿意遵照他所说的道理去做的人)一定要忍辱呢?因为修行的道路是极其崎岖艰难,若无忍辱功夫,则不易贯彻,中途极易萌生退心。同时修行时,常会有人故意讥笑、毁谤你;将来想普度众生的时候(即讲佛教道理给别人听,使人能得到启示而立志求道),也会有人不领你的情,故意揶揄、讽刺你。但你千万不能生气,更不能报复,要想做到平心静气,只有*忍辱的功夫。
 
 
 
四  精进
 
 
 
精进就是向上努力不懈的意思。
 
 
 
我们做一件事,想要能成功,一定要恒心地努力,才可以达成目的。
 
 
 
各位今天在学校求学,要想将来能有所成就,一定要努力不懈怠,才能学得高深的知识和技能。何况成佛的道路既遥远而又困难,救济众生的工作既沉重而又艰钜,如果不努力精进,就无法完成‘任重道远’的任务。
 
 
 
五  禅定
 
 
 
禅定就是‘静虑’的意思,就是孟子所说的‘不动心’,就是专心一志,精神不散乱的意思。
 
 
 
为什么佛教修行要注重禅定呢?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能透过静虑而专心一志,精神不散乱,那么就不能有坚决的意志和智慧,来克服外界的引诱和破坏,遇艰难危险就心慌意乱,不能力持镇定,不能沉著应付。所以禅定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但朋友们如果有志习禅,一定要找到明师指导,否则盲修瞎炼,未见其利,先受其害,不可不慎。
 
 
 
六  般若
 
 
 
般若是印度梵文,念作‘ㄅㄨㄛ ㄖㄛˋ’,中文勉强可以翻译为:智慧。
 
 
 
般若和智慧有什么不同呢?
 
 
 
一般我们所说的智慧,用它来了解事理并不能透彻,而且常常容易形成‘偏见’和‘妄见’(错误的见解);而般若却能够把事理了解透彻,而且不会发生偏差。
 
 
 
举‘光’为例,普通的光像智慧,遇到墙壁就受阻;但般若似X光一样,它能伙穿越这些阻挠(指的了解事理而说)。例如我们人类的智慧,不能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就有上帝造人与造物的观念产生,那是人类的智慧有限所产生的‘所知障’(因所知有限所产生的错觉)。中国人不也说‘盘古开天辟地’吗?回教说‘阿拉造人,又造了地球’,这些异曲同工的神话,正可说明人类智慧的不够精深细密。而佛等觉悟的人所具有的般若,却能够如实正确地分析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相。
 
 
 
心经上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讲所有觉悟的佛,都是依*这种‘般若’,澈悟真理而得到佛果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印度梵文,翻译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意思就是说‘最透彻、真实的觉悟’,指的就是佛道、佛果。)
 
 
 
从这句经文,我们可以明白,佛教并不是单凭信仰可以‘得救’的;佛教不认为自己的罪恶和苦难可以由他人代赎,所以也不依赖任何人来救,人类的罪恶和苦难,只有自己才能够洗清和解脱。也就是人人要自救,自己不救自己,要等待谁来救你呢?而自救的方法,就是要依*自己的‘智慧’(般若)去慎思、明辨,先了解苦难的原因,再进而寻求解脱的方法(即四谛的道理)。
 
 
 
所以佛教主张人人必须要努力‘修慧’,认为智慧(般若)不是‘读’来的,‘背’来的,而是从观察事理,深入研究之后‘修’来的。缺乏智慧(般若)就不能觉悟,也就不能悟道了。
 
 
 
以上所简介的就是六种脱离生死苦海的方法,必须要一齐学习,不可偏废。
 
 
 
依一般来说,六度具有六种作用:
 
 
 
(一)布施能治我们的贪心(悭贪),培养我们的同情和仁爱心。
 
 
 
(二)持戒能使我们循规蹈矩,不做出踰矩的事,也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
 
 
 
(三)忍辱可以培养我们谦让、宽大的美德,也就是‘论语’书中所说‘温、良、恭、俭、让’的德行。
 
 
 
(四)精进可以防止我们的懈怠偷懒。(有恒为成功之本。)
 
 
 
(五)禅定可以澄清我们的头脑,使精神集中。
 
 
 
(六)般若可以使人聪明而有智慧,不会盲从、迷信,而有敏锐、精确的判断力。
 
 
 
同学们平日读书、做人,应该照著这‘六度’的道理去做,这就是好学生,好国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