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抓基础建设促生态农业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5:56:12
 到2008年底,环县累计完成流域治理面积2505.8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到7.6%,有效改善了生态条件。其中退耕还林34.03万亩,受益农户达到2.7万户,户均年增收2016.6元;梯田达到107.3万亩,人均3亩,亩增产80公斤,仅梯田农民年增收1.48亿元。这是环县抓基础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起风一层土、下雨一滩泥、暴洪割掌台、陡坡剥表皮”,“种了一料子、收了一抱子、打了一帽子”是环县过去农业生产条件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环县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建设的路子。改革开放初期,环县被列为“三北”防护林治理县,开始了恢复生态的长期实践。1988年,芦家湾乡大堡条村被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列为小流域治理点,县上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按照山、水、林、田、路、草齐抓的生态思路,动员全乡劳力经过5年奋战,实施大小项目121个,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生态体系,农业生产连年增收,区域内林草覆盖率达到79.1%,被黄河中上游管理局评为精品工程。芦家湾乡抓住这个机遇,坚持不懈绿化荒山、平整土地、打坝积水,改善了全乡的生态环境。如今,芦家湾乡被誉为环县的“小江南”。

    1994年,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马莲河流域治理工程全面启动。一期工程涉及环城、木钵、曲子、天池四个乡镇27个行政村,规划治理面积162平方公里。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严格工程质量,县水保局的干部职工与乡镇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项目实施以来,曲子镇刘阳洼村完成流域治理面积1.2万亩、新修梯田1900亩,全村累计梯田达到2726亩,人均4.5亩。刘阳洼村成为全县“山顶沙棘戴帽、山坡梯田缠腰、沟底林草穿靴”生态农业发展的样板,受到表彰奖励。

    环县毛井乡秦铺子、车道乡王川、甜水镇鲁掌率先实施治掌工程,形成规模后,北部7个乡镇、36个行政村的380多条掌地全部投入治理。工程采取人机相结合的方式,每天投入推土机60多台,投入劳力3万多人,治理任务较重的车道乡调集全乡4000多劳力在18个点上突击会战20多天,完成流域治理面积120平方公里,开挖蓄渗槽264万米,种草2.2万亩。环县人战天斗地的干劲得到了省、市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在他们的支持下,环县先后争取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马莲河流域治理二期工程、浦河流域治理工程、退耕还林等工程,天池、演武、合道、车道、毛井、芦家湾等6个乡,把修田、植树、种草统一规划,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道筑坝相结合、拦蓄与引排相结合、创建精品与增加效益相结合的办法整流域推进。

    如今,“起风一层土、下雨一滩泥、暴洪割掌台、陡坡剥表皮”,“种了一料子、收了一抱子、打了一帽子”的状况已成历史。到去年底,全县多年生牧草留存面积达170万亩,位居全省第一,羊畜饲养量达到165万头只,位居全省第二,庆阳市第一,规模养殖户突破1万户,全县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都来源于草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