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教学难点梳理和实践体会|学习无期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01:09
一、“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价值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空间几何学习,被概括为“空间与图形”,它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发展形象思维,培养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教材梳理

  人教版第一学段的“空间与图形”中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下面我将从“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等四个方面进行教材梳理,主要包括: 册数 图形的认识 图形的测量 图形与位置 图形与变换 一上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一下 第四单元:

  图形的拼组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体、正方体) 第一单元:

  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位置) 二上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认识、画角、直角)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米、厘米)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不同方向、对称图形、对称轴) 二下 第三单元:

  图形与变换

  (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 三上 第三单元: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估计) 第一单元:测量(毫米、分米、千米) 三下 第六单元:面积(单位及进率、长三方形正方形面积、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 三.“空间与图形”教材特点

  教材是结合教学现实,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创造。它蕴含着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所有信息,在实践中我觉得第一学段的“空间与图形”教材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举例)

  (1)知识层面:注重内容的相互渗透、逐步深入、螺旋上升,循序渐进。

  比如:关于“位置”的教学,在一下,三下都安排了一个单元进行学习,在第二学段的四下,六上中继续学习,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逐步深入。

  (2)思维层面:加强对周围环境和实物的直接感知,发展空间观念。

  比如,一上“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材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基本是立体图形,而对平面图形的感知比较少,将立体图形的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可以借助学生日常已有的图形经验以及对物体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清晰的表象,在向学生渗透面构成体的关系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感受知识转化和形成的过程。

  (3)应用层面:强化应用意识,解决现实数学问题

  比如:二下剪一剪这个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结合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学以致用,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空间与图形”教学难点

  受各种因素影响,有些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出现了令我们困惑的问题:

  (1)如何把握教材?如:平行四边形的多次出现。在三年级上册出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而四年级出现同样的内容,那么,三年级的到底怎么教?教多了是不是越位了?教到哪里最合适?这让我们很为难。

  (2)如何正确表述“概念”。如: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书上只提供一些描述性的概念,虽然对学生来说易于理解,但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没有准确的概念,把握起来还是感到有些困惑。所以,课堂上我们的老师遮遮掩掩,没能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概念表征。但是翻开教学参考,上面说:只要求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即可,但是“内容虽然浅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准确的。这样的描述让我们又举棋不定,看来需要专家定夺。

  (3)如何建立概念?比如三下:“面积”教学。课堂中老师让学生通过摸看等手段去体会”面积“,短短几分钟下来,学生接受的顺理成章,但是,到后来的练习中学生还是很容易把”面积“和”周长“搞混起来,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反过来说,课堂中这样的几分钟就能让学生完全接受一个全新的”面积“概念吗?我觉得这不是老师的问题,我觉得书本编辑这里有一个疏忽,在1、2年级中对面积的渗透不够。当然,不是说去提前教这个面积,我们可以利用图形的教学,通过练习,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面积,这样到三年级下册再来接触面积学生可能就不会这么陌生了。

  (4)如何创建实际应用的机会?如:三上:感受“千米”。如果这节课老师不安排学生去体会,那就是老师的失职。因为,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千米“的具体概念真的是太重要,不管是以后的生活,还是学习中的练习题目,都离不开这个“千米”的标准参照物。所以,老师们不能纸上谈兵,光说不做,去实践体会比坐在教室里听一节课更加的重要。但是,受一些实际因素的影响,比如,我们的校园,连”1千米“都找不到。如果安排在校外,安全问题谁负责?所以,这些问题真是力不从心。

  (5)如何培养“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核心,也是大家思考最多的问题吧。小学生尤其是低段学生为什么空间观念薄弱,主要原因是他们年龄小,知觉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抽象思维相对较弱,因此,他们难以对图形进行合理的想象。所以,”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学习,只有学生看过了,思考了,头脑中才会构建形体的认识,实践了,参与了,才会加深对空间的感知。比如, 一下:图形的拼组。安排了两节课:平面图形的拼组和立体图形的拼组。但是我觉得这样还不够,有必要的话,应该安排一节实践活动课,充分让学生去动手实践,直观体会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良好的”空间观念“。

  五.实践体会

  在教学中这些困惑难免存在,有困惑是努力思考、研究的结果。我想老师们针对这些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肯定有自己许多的想法和思考。下面我就“如何把握教材”这一困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如何突破左右的相对性教学”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