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谷尼发布《腾讯-360事件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11:32

 2010年春节前后,腾讯利用假期在二三线城市推出"QQ医生"软件,界面及功能酷似360,但是这次尝试并未成功。5月31日,腾讯将QQ医生升级至4.0版并更名为"QQ电脑管家"。新版软件涵盖了360所有主流功能,用户体验与360类似。

中秋假期,"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在后台静默升级为"QQ电脑管家",此举很快引发了360激烈反应。9月27日,360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并曝光QQ的行为,由此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当天,腾讯对外发布声明回应,称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

9月28日,腾讯科技在显著位置发表文章,称360浏览器涉嫌借色情网站推广遭公安立案调查。360随后进行了回应,称该报道"造谣"并"已向公安局报案"。

9月30日,腾讯制作"360抹黑腾讯QQ追踪"专题,分析"360频繁打压对手用意"。

10月11日,360发布《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阐述360旗下每款软件的工作原理。同日,腾讯公布QQ安全检查原理、机制和效果,称将对360采取法律措施。

10月12日,腾讯QQ向1亿多在线QQ用户大规模弹窗称"被某公司诬蔑窥视用户隐私"。

10月13日,360回应称QQ涉嫌扫描用户隐私是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用户有权力监督。

10月14日,腾讯宣布正式起诉360,要求奇虎及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当天,360声明称腾讯起诉360是打击报复,对此360将反诉。

10月15日,金山和卡巴斯基参战,指责360软件存在重大安全漏洞。 奇虎360CEO周鸿祎立即做出回应,表示360免费杀毒颠覆了传统收费杀毒,所以遭到行业嫉恨。

10月27日,百度、腾讯、金山、傲游、可牛五家公司发布联合声明抵制360,随后腾讯QQ的在线用户马上接收到了关于此消息的弹窗报道,指引用户进入页面观看声明并参与评论。当晚,360也终于按捺不住,以强制弹窗的形式传播着自己的回击声明,使得这场"口水战"升级为"弹窗战"。

10月28日, 360公布QQ软件扫描超级黑名单,这个名单里共包含685款软件。

10月29日,360公司宣布推出"扣扣保镖",360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 当天,腾讯立即宣称扣扣保镖是违法的,可牛随后宣布称将推出"361特警"。面对腾讯的"违法指责",360称其完全合法,且还能让QQ更安全。

11月3日:北京朝阳法院正式受理腾讯诉360不正当竞争案,腾讯索赔400万。

11月3日18时,对于360与QQ之间的纠纷,腾讯发布《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业内认为,腾讯这招是逼迫用户作出二选一的选择。随后,360扣扣保镖下线,其官方网页和下载页面均已不能正常访问,而且也无法找到这款产品的任何入口。 21时,360发出一封《反抗QQ霸权,需要你的力量》的致网民的求救信,呼吁用户停用QQ三天。当天,360宣布推出Web QQ客户端。不过这一客户端推出没多久就遭到腾讯"封杀",腾讯紧急关闭其WebQQ服务。

11月4日9时30分,腾讯发布致QQ用户的第二封信《难以承受之痛的背后》,对其做法进行解释,称其对360已经退无可退,让无可让。随后,360表示,没有窃取QQ用户隐私信息的软件行为,并决定搁置争执。当天上午,工信部和公安部介入此次事件,进行多方商谈。

11月5日,WebQQ2.0官方网页已经恢复正常,允许用户登陆并使用这一服务,但用户需要使用除360浏览器之外的浏览器才能登陆。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通过微博称,马化腾透露的最新数据称,腾讯不兼容360软件的措施只在15%的少数用户中实施,其余85%的用户可以同时正常使用QQ和360软件。

11月5日,马化腾表示,工信部倾向于认定腾讯无辜。并向公众解释腾讯的自救做法是不得已。而360董事长周鸿祎于11月6日凌晨对外发出一封公开信,表示腾讯此前抄袭360安全卫士并强制推广的行为,是欲置360于死地。

11月5日,金山、傲游、可牛、百度四大厂商,宣布或将不兼容360,称360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安全谎言

11月7日,360董事长周鸿祎称,扣扣保镖已送权威部门检测,而360的卸载量不到20%。

二、传播路径分析

2010年2月25日,搜狐IT发文《QQ医生打补丁遭奇虎360"警告"或涉嫌不当竞争》,这则新闻立即被各大网站转载,腾讯与360之争也成为各大媒体的关注对象。

5月31日,新浪科技发文《QQ医生升级版QQ电脑管家发布:与360直接竞争》。

9月27日,太平洋电脑网发文《真的开战了! 360推隐私保护器对抗腾讯QQ 》,再次引起媒体对腾讯与360之争的关注,9月30日,《京华时报》发文《腾讯与360深陷"窥私"之争》,至此全国各地纸媒、电视台都纷纷关注这张"战争"的进展。网友们也开始关心自己的利益是否会受到侵害,在网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10月11日,新浪科技发文《反流氓软件联盟呼吁360及腾讯公布技术原理》,报道了第三方的看法。当天360发布《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详细阐述360旗下每款软件的工作原理,并呼吁其他互联网软件厂商把自己的行为全部透明化及公开化。随后,腾讯也在其官网上公布了QQ安全检查模块技术原理。双方公布技术原理的消息立即被新浪科技报道,并被各大网媒转载。

10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发文《腾讯360之争未息 金山加入"隐私保护战"》,这场"战争"进一步升级,越来越多媒体"观战",《东方早报》发文《腾讯QQ产品团队回应360:将采取法律行动》。《重庆晚报》发文《腾讯QQ发声明暗示要告360》。各大媒体把焦点放在双方是否会"对簿公堂"上。

10月29日,《第一财经日报》发表评论《腾讯和360之争 赤裸的"免费"》。同日,《广州日报》发表《5家公司呼吁集体封杀360》,在众多的媒体关注下,这场"单挑"发展成为"群殴"。

11月3日,腾讯在其官网上发布致广大网民的一封信,消息立即被新浪、搜狐等网媒报道。360也于当晚做出回应,发布了给网民的求救信,新浪和搜狐等网站也报道了这则新闻。"战争"也在网友的评论(主要阵地是微博客和论坛)中进一步"白热化"。

11月4日,全国各地媒体的版面上都充斥着双方给网民写信的新闻。当天有关公安部、工信部介入的新闻也被多家媒体报道。

11月7日,《羊城晚报》等媒体报道《360董事长周鸿祎:扣扣保镖已送权威部门检测》,继续关注事件的发展

传播路径总结:专业网媒报道--网络转载--纸媒、电视跟进--网民讨论--媒体跟踪报道、评论--网民讨论形成舆论峰值--媒体形成主流观点

三、主流媒体评论的主题偏向分析

网络隐私难以保障(21%)典型文本:中国广播网发表评论《奇虎360和腾讯爆发窥私之争:隐私能否得到保障》,认为不管事态如何发展,都应该"看到如何保护网民的合法 ’隐私权’,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新华网《谁来保护网民的隐私?》指出"隐私保护需要行业和用户的共同监督,网民起诉腾讯也好、腾讯和360互诉也罢,希望这些成为隐私保护机制走向完善的开始"。

实为利益之争(16%)典型文本:《第一财经日报》发表评论《腾讯和360之争 赤裸的"免费"》指出,双方的"口水战"实为利益之争,"虽然双方都高举着’为了广大用户的利益’的旗帜,但对于这等商业组织而言,企业的利益是必须的,毕竟,他们不是慈善基金会。"

不应该侵犯网民权益(37%)典型文本:《第一财经日报》刊登《软件口水战:以网民权益不受侵犯为准绳》提出,现在360与腾讯的口水战也好,两家的利益并不是重点,网民的权力和利益才应该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可惜,遗憾的是,网民的声音无法汇集成为主流,往往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东方早报》发表评论《360大战腾讯不应劫持用户利益》认为,两家打着"保护用户利益"旗号的软件巨头,实际上做的,却是不顾甚至损害用户利益的事。红网发表评论《腾讯、360混战,勿拿网民利益当棋子》,"我们需要警惕;同时要表明的是:无论是任何一方,切勿拿网民的利益作为营销和互相攻击的棋子,还是切切实实做出些替广大网民利益着想、为广大用户服务的举措出来"。

呼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12%)典型文本:财讯网发表评论《腾讯与360"挟持"网友电脑 恶性竞争谁人管?》,指出"QQ和360的这场激战提醒我们,《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规需要赶快建立,中国商业互联网应该早日脱离这种不负责任的恶性竞争。"凤凰网发文《腾讯360之争显示网络环境已急需国务院立法规范》,认为两家互联网公司之间的争斗反映出了我国的网络环境已经到必须出台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的地步。

相关部门监管缺失(14%)典型文本:《南方日报》的评论《腾讯VS360,真相到底是什么?网络安全谁负责》指出,应该建立互联网第三方监督委员会或网民代表机构,对互联网公司侵害用户权益威胁网络安全的做法采取严厉措施,呼吁"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和减少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第一财经日报》发表《360与腾讯之争值得业界共同反思》,指出"互联网产业作为一个飞速发展的行业,监管难以完全跟上,制度建设难以及时跟上,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绝不是"裁判"可以缺席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