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艰:谁让评估女秘书“紧张得坐不住”(新京报 2008-4-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09:23
谁让评估女秘书“紧张得坐不住”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4-20 7:27:32 · 来源: 新京报

■ 视点
广西师范大学6位校领导接待一位女秘书的事件仍在继续———教育部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志宏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袁俏(当事女秘书)紧张得都坐不住了”。(4月17日《南方周末》)
对袁俏的“紧张”,有人分析,主要来自于网友的话语与媒体的言论,意思是,有些网友启动“人肉搜索”,要查出袁俏究竟是何方神圣;有不少媒体,指责一些高校领导在“钦差大臣”面前点头哈腰,而本身级别低微的小秘书却泰然受之。
以上的分析,固然有道理,一个人处在舆论的旋涡中,不紧张也难,网友和媒体的做法,也确实有批评评估伤及秘书的可能。可是,在笔者看来,这位女秘书的紧张,反映的也正是当今的教育生态。
不用费什么笔墨解释,参与广西师大“照片门”讨论的各方人士,其实都应该明白,秘书在这一起事件中,基本没有什么问题或者责任,她不过是负责联络的工作人员。学校领导要来接待她、要和她合影,在那种环境中,其实难以拒绝,换成了你我,被抽去做至高无上的评估专家组的秘书,可能也得这般。不配合学校的“接待”,反倒有可能被指责。
但,如果有人要把责任转移到小秘书身上,也没有问题———你是去当评估工作人员的,完全可以十分低调;你本身级别只是科员,即便有“钦差”身份,也不要这么张扬;你其实完全可以要求学校不把你和校领导的合影上网;别的学校评估有这样的接待,没出问题,怎么你这次出了问题……
这样的话题转移,会令本是科员的秘书万分紧张,要知道,回到现实生活中的她,处在权力关系的最低层,而她未来的路还很长。以我对大学的了解看,领导一句话,就足以令一名大学处长紧张,更何况一个大学科员了。而个别网友的某些做法、媒体的某些指责,恰恰给领导可能说某些话,提供“民意”基础。
由此可见,秘书的紧张,与此次“照片门”,反映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高校是一个行政治理机构,当秘书有教育部专家组工作人员这个身份时,她被评估的高校领导仰视;而当她没有这个身份,回到现实时,她的命运就被行政领导们主宰———领导会怎样对待她呢?她未来的命运如何呢?当然,结局也完全可能朝“好”的方面发展。
这或许是现实教育的奇景,虽然大家的初衷,是由此批评大学教学评估体制,反思畸形的行政评估,但当庞大的评估制度,根本无法被批评撼动时,就推动事件朝“娱乐化”方向发展。事件中的大人物们相安无事,而事件中本没有责任的小人物,却担心受怕,充满焦虑。
什么时候,有什么办法,才能让推出评估者也坐不住呢?他们紧张得坐不住,改革评估体制,就有了希望。只让女秘书紧张得坐不住,则只可能会加重大家的失望。不信,走着瞧。
□必艰(上海 学者)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zonghe/1044/2008/04-20/011@072732.htm
顾登晨:责难大学评估别伤害小人物(新京报 2008-4-19)  08.04.20
必艰:谁让评估女秘书“紧张得坐不住”(新京报 2008-4-20) 冰启:高校评估弄虚作假的病根何在(新京报 2008-4-14) 顾登晨:责难大学评估别伤害小人物(新京报 2008-4-19) 曹林:高校成绩是评估的功劳?(新京报 2008-4-28) 公务坐公交奖30元(新京报 2008-4-1) 唐昊:公开透明才能让中国慈善站得更直(新京报 2008-5-21) 教育部表示要为高校评估减负(新京报 2008-3-28) 范晓:应对西南水电震后评估(新京报 2008-5-29) 6位校领导迎接教学评估组女秘书 广西师大隆重迎接评估组遭质疑(南方都市报 2008-4-11) 杨耕身:“万元邀市长坐公交”的民意无奈(新京报 2008-2-27) 刘仁文:为什么许霆被轻判更得民心?(新京报 2008-4-2) 阿姨,坐班车后边去(新京报 2006-5-25) 袁周:取缔“自助透析”:至少得让他们活着等下去(新京报 2009-3-29) 必艰:评估盛行是行政通吃下的教育异化(南方周末 2008-4-3) 北京封闭管理村庄系上访聚集村 村民称封不住(新京报 2010-4-28) 葛剑雄:“华南虎照”再无定论会让国家蒙羞(新京报 2008-3-4) 日本政府坐不住了! 曹旭刚:谁让你是个官呢(新京报 2007-11-29) 新京报:受教育权不是作出贡献而得的报赏(2005-11-4) 韩涵:公务员薪酬不透明,“零个税”必起争议(新京报 2008-3-28) 深圳楼市重现降价苗头 风险累积让开发商坐不住 【原创】越南这个惊人表态让美军坐不住寝食难安了 美国养虎为患:日本这一动作让中国再也坐不住了 美国养虎为患:日本右翼一连串动作让中国再也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