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文化-食指飞越疯人院 一个纯粹的大诗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00:43
食指飞越疯人院 一个纯粹的大诗人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有人问北岛,刚开始写诗时,谁对你的影响最大?答曰:郭路生。即食指。 
 
    1970年年春,北岛与朋友到颐和园划船,一人站在船头朗诵食指的诗:“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诗中的那种迷惘与苦闷深深触动了他们。北岛说:“那正是我和我的朋友们,以至一代人的心境。”
 
    三十多年过去了,曾用《相信未来》的光辉命题,照亮一代知青灰暗命运的食指,至今仍在写诗。同行评价他是迄今唯一一个坚持纯粹创作状态,与世俗生活保持距离的大诗人。
 
    拨通他家里电话,线的那端传来温和的应答。一听是陌生的声音,食指很快变得非常的警惕,急切地连问三声:你是谁啊?怎么知道我家电话呢?谁告诉你的?“我回答是一个他的好友,食指紧张得有些颤抖的声音才慢慢平稳下来,但依然十分小心,语气礼貌但生分。

困境中创作 

    对于采访的要求,57岁的食指对27岁的记者说:“王老师,谢谢您的关心。真是很抱歉,从院里出来后,我只想过平静的生活,不想接受采访,请您理解。” 
 
    他说的“院里”,指的是京郊昌平县的一座精神病院—北京市第三福利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患病,八十年代中期病情加重,1989年母亲去世因无人照料被迫入住。食指前前后后在精神病院住了十多年,品尽人间孤独凄凉、艰辛困窘的况味。 
 
    记者遵照朋友的吩咐,绕着大圈子和他说东说西,食指渐渐放松,简短地透露了一些生活状况。 
 
    帮助他走出疯人院的是一位名叫翟寒乐的中年女士,比食指小六岁,1969年15岁时当兵到北京,在总参大机关里从医多年,后来转业到一家卫生学校工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寒乐在媒体上几次读到关于食指的报道和他的作品,内心深受震动,于是独自前往偏远的福利院,看望素不相识的食指,并为他多年来在困境中不甘沉沦,始终坚持读书写作的顽强精神感到敬佩。 
 
    2002年初,她毅然决定把食指接出来跟自己生活,经她在生活上的精心照料,与精神上的充分激励下,食指身心状况奇迹般地迅速好转。 

新诗集面世

    2005年国庆节,一家人喜迁新居。相熟的友人透露说,新家虽然地处偏远的京城西北郊,但比起原来蜗居多年的城区旧居,面积要大几倍。家里倒没甚么奢华摆设,但仅凭挤满客厅、阳台、书房的绿色植物,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温馨的家居气氛。 
 
    最令人羡慕的是,家门外,夫妻俩居然开垦了一块“自留地”,种了大豆、葫芦、向日葵等,小日子颇有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 
 
    即使隔着精神病院大墙,依然敏感于墙外世界的食指,现在当然继续写诗。就在不久前,他还应友人之邀,前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课吟诗。在场者描述,57岁的食指除了略为有些弓背外,身体看上去不错,思维也颇为清晰,更为难得的是仍然和三十年前一样激情澎湃,记忆力超强。 
 
    我问食指最近有什么新作问世,他谦逊地说,不多,纯属有感而发。据他透露,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一本他的诗集,除了《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旧时华章,还有十几篇他走出精神病院后的新作,其中有一篇名叫《冬日的阳光》,写给照亮他苍凉命运的妻子翟寒乐。(文/ 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