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布业始祖黄道婆的传奇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11:20:39
 

最近浙江卫视正在上演大型电视连续剧《天涯织女》,其主人公原型就是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黄道婆。作为布业的始祖,黄道婆的一生的坎坷而又煌煌。随着该剧的热播,本来被历史尘封已久的黄道婆走入了观众的视野,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物。

 

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有一座黄母祠,黄母祠又名先棉祠,是为纪念黄道婆传授纺织技术、造福乡里的功绩而建。内供着一尊手里拿着棉花、头上扎着布巾的农村妇女塑像。塑像额前布满皱纹,脸上刻满沧桑而又不失慈祥沉毅,使人瞻望起来十分亲切、敬意油然而生…… 
黄道婆教人纺纱织布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种瓜播谷纺棉纱

 

南宋理宗淳祐五年(公元1245年),黄道婆生于上海乌泥径镇的一个贫寒家庭。其时,正是宋元更替、蒙元不断南侵之际,时局动荡,百姓不堪其苦。包括黄道婆一家在内的江南劳苦大众,不仅受汉族地主阶级的盘剥压榨,又遭到蒙古军队铁蹄蹂躏威胁,还连年为天灾所袭击,使富庶的江南地区,竟成了“人家如破寺,十室九空”的败落景象,到处是满目疮痍。   

 

而从小就失去了至亲骨肉的黄道婆,在孤苦无依的境地下,什么活都会干,种瓜播谷、栽桑植棉、砍柴做饭……无一不通。常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作不辍,艰辛度日。  而从小就失去了至亲骨肉的黄道婆,在孤苦

 

在黄道婆来到这个世上之前,她的家乡上海乌泥径镇一带便从闽广地区传来了棉花种植。乌泥泾首先在一个名叫“八千亩”的地方,播下了棉种。到了黄道婆记事的时候,棉花种植已经普及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等地,不少妇女学会了棉花纺织技术。黄道婆由于孤苦伶仃,平日里自然少不了拿针用线,缝缝补补的,于是对布呀线的很有感情。她心灵手巧,好学好问,肯动脑筋,善于琢磨。大人干的活计,她看了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那时,当地有人经常穿着棉布衣裤锄草犁田,邻居会纺线的妇女,热心地告诉黄道婆,那种棉线布厚实柔软、经久耐用,干活的人穿用极为合适。黄道婆听后很上心,如饥似渴地向会纺棉的成年人学习这种纺织技艺。起初,她不会干,弹棉絮,弹得不透不净;卷棉条,卷得松紧不匀;纺棉纱,纺得粗一段、细一段,好像蛇吃了蛋似的。可是,她毫不气馁,坚持练习,如一个不屈的战士,屡败屡战。   

 

但是,在那个极度贫困的年月,成年劳动者尚且不得温饱,何况黄道婆一个孤苦幼女。生活逼得她不得不到有田地的人家做了童养媳,过上了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难熬日子。   

 

作为童养媳,自然什么活都得干,无论是家里的,还是地里的,黄道婆在艰辛劳作之余,咬着牙硬挤时间继续苦练苦习纺织技术。没多久,她便熟练地掌握了全部操作工序:剥棉籽,敏捷利索;弹棉絮,蓬松干净;卷棉条,松紧适用;纺棉纱,又细又匆;织棉布,纹均边直。这样有些技术含量的棉纺劳动,给了本无生活乐趣的她莫大的快慰。每当她看见棉田里那龙爪样的棉叶、雪团似的棉花,每当她坐在那“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的棉纺画卷里,便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充实与满足。   

 

纺织技术是学到手了,但勤于思考的黄道婆又发现了问题:棉花去籽这样用手指一个一个地剥,实在太慢;现在弹棉絮的小弓,才一尺半来长,还是线弦,须用手指来拨动,弓身小,没有劲,线弦容易断,手指拨弦费力气,以这样落后的技术纺纱织布,怎么能供上那些干活人穿衣服的需要呢?她心里经常想:能不能有什么新办法提高工效呢?于是,她想到了革新,但苦于找不到突破口。为了这一理想,她开始了新的人生拼搏。

 

      飘泊天涯志如铁,海南学艺三十载

 

南宋理宗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的一个清晨,黄浦江边一条商船准备起锚出海,忽然,舱底上来一个蓬头垢面的青年女子,跪到船主面前,苦求把她带到闽广海南。   

 

这个蓬头垢面的青年女子就是黄道婆,时年十八岁。原来,一心捉摸着怎样提高棉纺织工效的她,看到了从闽广运来的棉布,色泽美观,质地紧密,后来又看到海南岛的黎族、云南高原上的彝族所生产的匹幅长阔而洁白细密的“慢吉贝”、狭幅粗疏而色暗的“粗吉贝”等,不由得对那些地区心驰神往,暗想:若是能学到那里的纺织技术该多好啊!   

 

本来早已有了这样南游学艺的志向,而恶劣的生存环境更迫使她坚定了去意。她的家乡乌泥径,是南宋统治集团重点搜刮地区两浙西路属地。这几年,这里民不聊生,许多人被迫飘泊四方。黄道婆的婆家对她很不友善,尽管她成年累月起早贪黑干活,仍免不了挨打受骂。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她逃出来,奔向黄浦江边,躲进商船舱底……   

 

老船主很同情黄道婆的痛苦遭遇与访艺志向,便答应了她随船南下的要求。那时,交通工具简陋,航海技术低劣,黄道婆不避艰险,忍着颠簸饥寒随船南渡,闯过惊涛骇浪,先抵占城,随后到了崖州。她看到当地棉纺织业很是发达,便谢过船家在海南落了脚。   

 

崖州的木棉和纺织技术强烈地吸引着黄道婆,朴实的黎族人民热诚地欢迎她、款待她。她同这些阶级兄弟姐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爱上了这里的座座高山、片片阔林。为了早日掌握黎家技术,她刻苦学习黎族语言,耳听、心记、嘴里练,努力和黎族人民打成一片,虚心地拜他们为师。她研究黎族的纺棉工具,学习纺棉技术,废寝忘食,争分夺秒,象着了迷、入了癖一样。

 

黎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热情照顾黄道婆,而且把自己的技术无保留地传授给她。聪明的黄道婆,在海南生活与学习了整整三十年后,终于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棉纺织家。

 

      传艺创新教乡民,一花引得万花红

 

元朝统治者夺取天下后,改变了以前那样屠杀掠夺政策,实行了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经济开始好转。黄道婆听说故乡有了生机,不由又想起那里棉织业的落后情形,内心复活了改变江南技术面貌的志向,决定和黎族姐妹说再见。   

 

公元1295年的一天,黄道婆终于重返她阔别三十多年的家乡。她不顾晚年体力衰微,很快投身于棉纺织业的传艺、改良和创新活动,热心地向乡亲们讲述黎族的优良制棉技术,倾囊相授。同时,她还把黎家先进经验与上海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积极发明创造。对棉纺织工具与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革新。

 

首先是改革了擀籽工序。她先打听家乡近些年是怎样去籽净棉的,妇女们苦恼地告诉她,还是用手指一个一个地剥。黄道婆说,从现在起,咱们改用新的擀籽法吧。便教大家一人持一根光滑的小铁棍儿,把籽棉放在硬而平的捶石上,用铁棍擀挤棉籽,试验以后,妇女们乐不可支地嚷着:“一下子可以擀出五、六、七八个籽儿呀,再也不用手指头挨个儿数了!”   

 

但黄道婆仍觉得用手按着铁棍儿擀,还是比较费力的,便继续寻求新办法。忽然,她想到了黎族脚踏车的原理,心里豁然一亮,马上和伙伴商量试用这一原理制造轧棉机,白天黑夜都琢磨。最后,用四块木板装成木框,上面树立两根木柱,柱头镶在一根方木下面,柱中央装着带有曲柄的木铁二轴;铁轴比木轴直径小,两轴粗细不等,转动起来速度不同。黄道婆同两个姐妹,一个人向铁木二轴之间缝隙喂籽棉,两个人摇曲柄,结果,棉絮棉籽迅速分落两轴内外两侧,这一创新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先进纺车领先世界,“乌泥泾被”享誉全国

与此同时,黄道婆把沿用多年的小弓,弓身由一尺半长改为四尺多长,弓弦由线弦改为绳弦,将手指拨弦变为棒椎击弦。这结实有力的大弓,弹起棉来,弹得又松又匀,又快又干净。接着,在纺纱工序上,黄道婆创造出三锭脚纺车,代替过去单锭手摇纺车。脚踏的劲头大,还腾出了双手握棉抽纱,同时能纺三根纱,速度快、产量多,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纺车,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技术革命。

 

在织布工序上,黄道婆对织布机也有一定的改革。她借鉴我国传统的丝织技术,汲取黎族人民织“崖州被”的长处,与乡亲们共同学习研究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棉织技术,织成的被、褥、带、帨(手巾)等,上面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花纹,鲜艳如画,“乌泥径被”名驰全国。元朝诗人曾写诗赞之:“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粲花草,片帆鲸海得风口,千轴乌径夺天造。”   

 

松江、太仓和苏杭等地,都传用黄道婆的新法,以致有“松郡棉布,衣被天下”之美誉。

 

黄道婆毕生的学习与创新实践,有力地影响和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在我国纺织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歌颂黄道婆的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清人秦荣光有一首竹枝词咏黄道婆:“乌泥泾庙祀黄婆,标布三林出数多。衣食我民真众母,千秋报赛奏弦歌。”(刘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