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国纪实摄影初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29:31
摘 要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这百年间中国是一段屈辱与自强、落后与变革、束缚与觉悟共存的一个特殊的年代。就在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的摄影术被公布于世的5年后,摄影踏进了被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的中国国门。从那一刻开始,摄影就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与跌宕起伏的中国近代史一起沉浮。而作为最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纪实摄影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并没能完成其历史使命,在那段激荡的岁月它并没有为后世留下让人印象深刻的摄影作品,它也没有广泛深入的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但这又是必然的,因为摄影是在滞后的政治经济条件与新旧文化冲突的夹缝中生存,还有落后的照相机技术也极大的阻碍着纪实摄影的发展。可以说中国早期纪实摄影的发展只是在当时一小部分的先驱的努力下缓慢的前行.
前 言
姑且将1844年摄影传入到中国至19世纪30年代这一期间定义为纪实摄影早期阶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兹生的土壤,摄影作为社会工业文明的产物自然摆脱不开当时的社会,它不可能在脱离当时社会状况发展,因此摄影必然会印下深深的时代烙印;任何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其前进的风向标,即思想。中国近代史是个思想急剧蜕变的过程,摄影不可质疑的受到这种思想变革的影响;摄影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既然它有技术的成分,那么照相机技术的进步无疑也推动着摄影的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因此,总的来说,中国早期的纪实的发展是由以下三要因素共同的作用:一、社会背景,二、思想文化,三、摄影技术技术的发展。本文以翔实的史料结合了当时的社会思想、政治经济技术以及照相技术水平叙述了这近百年的中国纪实摄影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社会背景因素
第一节 摄影是如何传入到中国的
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是段屈辱的历史,处处挨打,不仅主权丧失,经济文化也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冲击。当资本主义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并大量掠夺原材料的时侯,西方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随之传入中国,摄影就是在这个时候同鸦片和枪炮来到我们国土上。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埃及尔:《耆英像》(中国摄影博物馆)
摄影术在中国的应用首次是出现在清政府的外交活动中,号称“第一任外交官”的耆英同外国使臣互赠“小照”是我在国首次出现的摄影作品。由一个叫于顿·埃及尔的法国人拍摄。
耆英在当时被人称作“卖国贼”,尽管他是在替当时的统治者咸丰皇帝背黑锅。他代表清朝政府同英国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与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了《黄埔条约》。也正是在这些外交活动中 同外国使臣互赠“小照”在一个原本不平等的外交活动行使貌似对等的礼节,可以说是强者对弱者的嘲讽和同情。
不管摄影是怎么传入我国的,摄影的本身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由此也拉开了中国摄影的序幕。
第二节 纪实摄影的萌芽

宝记照相馆:人物肖像
鸦片战争以后,以李鸿章等地方实力派为主的洋务派官员,开始了一场悲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打出了“求富”与“自强”的口号,企图修 补清政府这艘千疮百孔的巨轮。尽管这场运动没能挽救帝国的命运,但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一定的历史贡献。洋务运动以“求富”为口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照相馆就是在这个时候兴盛起来的。那时从事摄影工作的都是以开照相馆谋生的摄影师和学徒,刚开始摄影题材也仅仅限于肖像,到后来摄影的纪实功能逐渐被国人发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纪实摄影的萌芽和照相馆有些渊源。光绪二年(1876)由英商建造的上海至江湾镇13余里完的铁路工,定于7月1日举行的通车典礼,成为国内一大新闻。
上海日成照相馆率先于1876年7月15日在《申报》刊登了一则“拍照火轮车” 的广告。因为当时照相材料感光慢,又不能在通车时现场拍摄,只能早于典礼“前往停顿火车处”拍照。但为了有现场气氛,才邀集各界观众前往“点缀”。 可以看出,尽管当时报纸不能刊印照片,但报馆已和摄影师结合起来了,当时报馆不设专人而是要托照相馆拍摄。
这是史料记载最早的由中国自己的摄影师拍的纪实性题材摄影作品,虽然是一次带有摆拍性质的纪事性的拍摄,但表明摄影已初步面向社会,实用摄影开始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报馆和照相馆联系起来,照相馆的人像摄影使报馆看到摄影准确无误的再现功能,报馆也头一次展现了摄影它除人像摄影外它的另一重要的功能—纪实。
这一段时间摄影同样被用于外交活动中,不同的是这次摄影活动是为了声张正义,捍卫自己同胞的尊严乃至国家的尊严。

容闳 像
容闳是中国早期纪实摄影的杰出的代表,他1847年留学美国,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是我国在美国高等学府毕业的第一人。1885年回国,为江南制造局采购外国机器。1870年与陈兰彬分任留学生正、副监督。后兼任驻美国、秘鲁副使。老年客居美国。
容闳久居国外,眼界开扩,并会摄影。“在办理华工条约交涉中,出色地把摄影用于外交事务,维护了侨胞的权益。同治十二年(1873)秘鲁派专使来华,拟与中国签定招募华工条约。在此之前,秘鲁已有大批华工,受到非人待遇,中国政府早有所闻。但又无实据来回绝秘鲁。于是经办此事的李鸿章就委派容闳去秘鲁调查当地华工的处境,以决定可否签约。容闳到秘鲁后“以迅速之手段,三月内即调查完竣”随后容闳将报告书及亲手拍摄的24幅照片一并封寄国内,这份报告书和24幅照片是华工在秘鲁受到虐待与歧视的真实写照。并写信嘱咐先不出示此据。容闳在他的回忆录中叙述了这24幅照片的拍摄过程:“凡华工背部受笞,被烙斑斑之伤痕,令人不忍目睹者,予乃借此摄影,一一呈现于世人目中。予摄此影,皆于夜中秘密为之,除此身受其虐之数华工外,无一人知之者。此名之华工,亦由予密告以故,私约之来也。秘鲁华工之工场,即一牲畜场。场中种种野蛮之举动,残暴无复人理,摄影特其一斑耳。有此确凿证据,无论口若悬河,当亦无辩护之余”。
容闳站在祖国和民族的立场上,以摄影作为揭露罪恶,主持正义的手段。表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对侨胞的无限同情,使这场外交斗争取得了胜利。 这场胜利是容闳充分的发挥了摄影的纪实性功能,对那些受苦难的华工进行了真实的写照,从而取得有力的物证。这也体现了洋务运动时派出留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成果。
虽然摄影从照相馆里的肖像摄影向社会纪实迈出了一步,但发展依然很缓慢,这无不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系。那时候人们对摄影的认识普遍停留在画“小照”的层面上,掌握摄影这一技术的都是以为开照相馆来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摄影技术普遍不高,他们大多只能在室内依靠固定的模式来完成拍摄,当一种拍摄模式在大多数的人心里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排斥其他的拍摄题材和方式,就如同西方在画意摄影盛行的时候,斯蒂格利斯所倡导的“摄影分离派”是通过与欧洲画意派激烈的竞争与对抗才带领摄影走向现实主义摄影[3]。而在当时还没有一次强有力的思想启蒙让当时在照相馆里摄影师接受纪实思想,所以在当时照相馆能够从一个城市扩展到另外一个城市,但让摄影师背着相机走出照相馆却无比的艰难。再加上当时摄影器材落后(此一内容下面进一步论叙),带上笨重的机器进行长时间的曝光,这无疑使纪实摄影的发展变得更加艰难。
从当时的经济状况来说,能到照相馆里去拍照的大多官商士绅。据考证,那时,拍摄一张照片的代价差不多是一石大米的银价。作为从事商业行为的摄影师来说,把照相机带到室外拍些时事性的题材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次奢侈的行为,在当时也没有购买图片的机构更没有可以供纪实摄影发表的媒介,这类没有任何回报而且昂贵的拍摄大部分的摄影师是不会涉及的。
作为纪实摄影的代理机构和传播的媒介,当时的报馆发展也比较缓慢,报馆也不能印照片,更没有摄影记者这么一说,前面提过的“拍火轮车”一事件,报馆不设专人而是要托照相馆来拍摄,这也说明了纪实性摄影还没有被普遍接受。
由此可见,19世纪下半叶的纪实摄影虽然是有一部分的有见之士从照相馆里走向社会,或者用摄影当作见证人性的工具。但在大的环境下,纪实摄影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几乎还是处于萌芽阶段,但对以后的同类题材摄影的发展起了先导的作用。
第三节 纪实摄影的觉悟
辛亥革命到七七事变,这是中国内忧外患也是救亡图存纷纷觉醒的时期,纪实性摄影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被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作品的题材比前期有了较大的扩展,表现出比较丰富的社会内容,既有从事战地摄影的工作者,也有出版的纪事摄影图册。

秋瑾 像
辛亥革命使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解体,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它掀起了一股反封建反帝的潮流的,也使广大人民投入到更深刻,规模更大的民族抗争中。摄影在这场战争中尽了自己一份力量。
武昌起义前夕,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一些志士仁人与有见之士纷纷投入到革命中去,其中不乏在参加革命从事战地摄影工作的。在武昌起义时期,李白贞携带照相机亲临前线阵地,冒着敌人的炮火,进行战地摄影工作 。摄取了许多珍贵影片,尤以江汉雨淋山双方争夺战情形为最。

《尘影倥偬》潘达微摄影

《村南归佬》潘达微摄影
潘达微在广州与人合办石印《时事画报》,针砭清朝时弊,鼓吹民主革命。后一度停刊。1909年该画报在香港复刊后,每期都在卷首增印几幅中外时事照片,如《秋瑾墓》、《土耳奇革命运动》、《韩国革命志士安重根》等。以此号召民众认清革命潮流,推翻中国帝制。
很多摄影家和照相馆对革命党抱着拥护的态度,竭尽全力给予支持。如广州西关“丽真”照相馆,曾为黄花岗起义存放枪支弹药。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这场运动的影响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在五四的影响下全国上下报馆迅速发展,有很大的一部分宣传反封反帝和国外先进思想。
无论是一场革命还是一场运动,最尖锐的武器不是先进的枪炮,而是能激起人们思想的觉悟精神力量,而在当时的社会现状下能够散发和传播这种精神力量的就是新闻机构,因此新闻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一些先进的报人引进了欧美的办报理念,在报纸上增加了摄影附刊当时。在上海《时报》工作的戈公振,首先看到新闻照片对报纸工作的意义,他鉴于欧美报纸多附设图画附刊,很受读者欢迎,又能增加报纸的销路,遂决意在国内创办摄影附刊。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1920年6月9日,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时报《图画周刊》在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下问世了。时报《图画周刊》创刊后,很受读者的欢迎,报纸铺路亦随之扩大。毕倚虹看得眼热,就办了一个《上海画报》,当时正值“五卅惨案发生,画报对此作了报道,使这个在惨案后不几天创刊的画报一出版就得到社会上的好评。从此掀起一股“画报热”,各种名目的画报、画刊纷纷出场。
戈公振在《图画周刊》发刊《导言》中谈到该刊的宗旨时强调摄影图片应起“彰善阐恶”的作用,其它方面都是次要的。这体现了一个报人对国家社会抱有的责任感,也指出了摄影师的职业操守。
摄影图片宣传时事,满足人们了解的社会的需要。摄影为人们打开了一扇可以真实的看到外面世界的窗口。


《良友》封面
以《良友》为代表的大型综合性画报,多重视时事摄影,大量刊登社会、政治性照片,报道国内外的时事新闻。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反映自然灾害、战争、劳动人民的苦难、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其他重大历史事件的照片。同时出现一些新的事物,摄影团体与机构,摄影记者等。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救国存亡的摄影展览。这一时期最让人兴奋的是陈万里和他的《民十三之故宫》.公元1924年,在国民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迫搬离故宫。这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国摄影先驱陈万里用镜箱将这一极具意义的的事件纪录了下来。1928年,他将所拍摄的照片编辑成册,题名为《民十三之故宫》。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纪实摄影集了。“九·一八”事变后,我东北大片国土沦丧,关内步步吃紧,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民众关心国是,渴望目睹时局的演变,报纸、画报和时事性刊物都加强了摄影报道,许多会摄影的人,顺乎时代的潮流,纷纷组建摄影机构,到三十年代初期已达数十家之多,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纪实摄影如同披历史身上的一件外衣,我们通过这件外衣能看到当时社会的贫富、强弱也能看到当时人们的外在的面貌与内在的追求。她是当时社会的如实反映,是历史的有力见证者。摄影被赋予社会纪实内容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它由摄影天生的优势和当时人们对社会了解迫切的需要决定的,也是人们被压迫被欺的命运下人们的申诉与抗议。
总的来说早期的纪实摄影在这百年间不断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它只是涉及到当时重大的社会事件,没有广泛深入涉及到人们生活内容,没有深刻的影响的社会发展,这与当时的国情也无不有关系。它没有出现像西方国家那样有影响力的作品和摄影师对社会所产生的介入与批判的作用。可以说那时期的纪实摄影仍处在一个逐渐觉悟的阶段。
摄影图片宣传时事,满足人们了解的社会的需要。摄影为人们打开了一扇可以真实的看到外面世界的窗口。
第二章 文化思想因素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摄影传入中国的时候是处于一个政治文化经济极其动乱的时代。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软弱和腐败无能让人看到亡国来临。当一个政权上不能维持民族尊严,下不能保证百姓安身立命的时候,主宰其统治的思想体系不可避免地遭到人们怀疑和否定。这种思想就是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精神一统的儒道互补的思想。直到后来一股新生的力量如平地轰雷,惊醒了沉睡的东方大地。
辛亥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以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在思想上反对尊孔复古,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且不说这次思想的变革有没有直接给摄影产生影响,但这是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西方启蒙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传播。也促使从事摄影事业的人们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视野得到空前开阔。
我们就以新文化运动为转折点,分析一下这前后的纪实摄影所受思想文化影响。
第二节 传统思想与纪实摄影的矛盾
摄影传入中国后几乎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俘虏。儒家强调的是官能、情感的正常模式,是艺术与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无为关系亦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前者的影响主要在内容方面,后者的影响主要在审美规律方面[1]。纪实摄影是实用的,这点儒家思想的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是没有相悖之处,但是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儒学决定的是主题内容,而道家思想决定的更多的是审美规律方面,也就是创作方法上的。而影响创作的更多的是后者,它是内在的、精神的。纪实摄影却是忠实的,客观的如实反映,不能以自己主观意志去改变现实对象。中国美学的着眼点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味。强调更多的是生命意想表达,而不是模拟忠实的、再现的可信。
反观摄影的特性:它最强大的功能就是快捷地如实准确再现实际存在的对象,体现出来一种力量一种关怀,来深刻的揭露社会存在的某种现象从功能上来说更多是体现在社会实用上。可以说纪实摄影的特性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格格不入,这就注定了摄影他的纪实功能比较困难的在东方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立足。
讨论中国传统传统思想时不可能回避孔子的人文观,儒家思想的有一个重要的道德标准“避讳” ,“避讳”的意思是为别人隐瞒不光彩的事情。《论语》中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个故事形象说明了中国人文思想中的家国论,进而在《春秋》中孔子有写到“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按照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不但不反对我们为了别人而说谎。而且赞扬和鼓励为了别人说谎。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人应该尽量隐瞒伟大人物的丑事,应该尽量掩盖高尚人物的过失,这样做才是道德的做法。真实与揭露是纪实摄影宗旨,它是一种声音,一种批判和真实的力量,是使人类的历史记忆保证最接近真实的重要手段。 可当“避讳”成为一种社会公德,当社会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掩盖真实来维护其尊严的时候,纪实摄影他的真实他的无情揭露很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激起群愤。
封建社会走到明清开始收缩,明朝可是闭关封海,设立东西厂,清朝也同样固步自封,大兴文字狱。企图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以愚民政策来维护政权的长治久安。在当时社会小农经济的社会下,人和外界的联系甚少。广大的人们充斥着愚昧和无知,“莫谈国是”充斥着整个社会甚至根本就没有国事的概念。在这样极其封闭和人人自危的社会背景下,谁会拿起相机来实现纪实摄影的使命呢?在广大愚昧无知的人们群众中,没有人去关系国事,没有人关心社会,人们只知道自己的那方寸的天地。
摄影它的纪实功能社会它的人文关怀吸引不了那些还在沉睡中的人民。尽管鸦片战争让一部分看到危机,锨起了一股“师夷长志以制夷”的运动,但这种“长”完全是技术性的,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传统文化。
流传两千多年前的传统思想,曾在中国历史上创造过辉煌的成就,但它的保守,它的静态,它的不争,它的内向,它的等级观念,它的对独裁者的让步已不能再支持我们民族的前进。也让纪实摄影戴上了沉重的思想枷锁,一直影响到现在。
所以我们看到,摄影刚传到中国时起到的作用是代替当时为人活人画“小照”为死人“影象”的画匠。后来各地兴起照相馆主要为了满足官商士绅的需要,他们请摄影师图录尊容,赠送亲友,光宗耀祖,传诸子孙,树碑立传。被认为是我国纪实性摄影萌芽的那次拍摄火车轮的活动,是发生在1876年,也就是说在摄影传入我国30年之后的事情了,而且还是导演式的摆拍。在这30年里纪实摄影是个空白,在这个时期出现过火烧圆明园等等的耻辱,很遗憾而在中国本土上没能见证这段历史历史的摄影作品。
辛亥革命后,封建社会走到了尽头,但2000多年的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的盘踞着人们的思想,几年后的新文化运动运动才给这陈腐的空气带来一道新的曙光。
第三节 新思潮下纪实摄影的突破
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首次提出“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向封建主义宣战。她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延续也是“五四运动” 的前奏。
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这是一个新的社会道德对旧的社会道德的攻击、批判和凌辱。就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种神圣的事物的亵渎,表现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陈独秀在为《新青年》的革命编辑方针辩护时,集中阐叙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对对于铲除时弊的重要性。他在例数了反对给刊物罗织的罪名后,说:“但是追本朔源,本志同人应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塞因斯(Sic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礼法,礼教,贞洁,旧政治,旧理论;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在这一思想变革的过程中,新的社会道德思想依据提倡民主和科学的原则,反对封建思想,反对旧文化,解放了社会思想,促进了马克思注意在中国广泛的传播。这也是西方的科学思想对风雨飘摇的中国深刻的影响,也意味着人们以一种开放的胸怀去接纳新的思想文化。
长期禁锢着纪实摄影的思想枷锁被开释了,这个时期的文艺路线发展是为社会服务,真实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思潮。刘半农仔细地将摄影区别为写真和写意两大类,认为写真(照相馆、新闻摄影)是摄影的“正用”,即本行。在欧美的一些成功经验的影响下,摄影开始发挥他的实用功能,19世纪20年代开始我们报刊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摄影登上报纸版面,广泛的被人接受和发挥作用。所以我们看到包括摄影附刊,摄影记者,以及一些关乎时事的摄影展览的出现,这些都是在当时人们意识形态的下的产物。这表明了摄影师们已经走出了传统美学的影响,也摆脱了封建的伦理道德的束缚。
第三章 摄影技术的进步
摄影的发展受着社会生产的制约,因为摄影所需要的器材是和社会生产发展密不可分的。摄影工作是通过照相机来完成的,这是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镜箱相机
在技术和设备上,中国摄影师先后使用过银版法、安步卡罗法 和湿版法等多种方法,这一时期大多是以拍人物肖像为主,由于感光速度慢,常使用一枝金属叉来支撑被摄者的头部,以防止其晃动。多使用大型镜箱,这从1884年《申公名胜图说》,同年《点石斋画报》第一期的《原形毕露》图和1887年该画报136号的《波臣留影》图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具体的形象佐证。
联系到拍火车轮的那次摄影活动,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时期流行的摄影不能完成纪录实性的题材的正常拍摄,稍许有点摄影常识的人都知道,社会的活动基本上是人的内容,没有一种社会活动会是静止的。这就极大的限制了纪实性摄影的内容。
1907年 广东周耀先《实用映相学》出版,介绍手提轻便照相机的知识,传播纪实摄影的意义与价值。可以看到这各时候这个时候轻便的照相机已经来到中国,并被一些摄影先行这掌握,同时也纪实摄影开始有紧密的联系。

徕卡A型相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20世纪20-30年代的时候中国有了自己的相机制造业,尽管是处于西方摄影技术的夹缝中生存。但是这一情况表明,摄影在当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1925年德国巴纳克设计的徕卡A型相机,由德国徕兹公司生产,次年上市。这是摄影上的一次革命。它标志着轻便小巧的135相机问世,摆脱了以往背着沉重这镜箱和三角架,这给现场拍摄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结 论 
1897年,福建泉州,盲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在中国近代史的篇幅里,摄影并没有多大位置,只是社会文明的星星之火,查找相关资料只能找到些零星的片段。我国的人们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会用岩画等方式来纪录现实生活,而经过了几千年的社会文明的演进,当一种绝佳的纪实工具出现的时候,人们对纪实却如此陌生,接受得如此缓慢。细看摄影在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这段时间的发展历程,我们似乎可以透过它感受到历史变迁的气息。从照相馆的流行我们看到洋务运动的兴起;从20世纪初期人们接受纪实摄影的态度我们能看到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可摄影与社会息息相关的却不是摄影所呈现的结果—摄影作品,而是摄影进行的方式。尽管在经过了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思想的洗礼之后,摄影才逐步拓展它的实用功能,但依然显得力量单薄。
本文综合了三个方面来论述了这段时间的纪实摄影的发展历程,主要围绕了历史背景和思想因素来展开。可以说这是个巨大的工程,它考验着作者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深度以及对的摄影认识,在我翻阅了大量的典籍和吸收前人的研究结果得出以上结论,我做的只是揭开了她面纱的一角,但希望我所做的能为大家了解早期的纪实摄影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2006:80-89.
[2] 王向峰.中国美学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354-405.
[3] 李文方.世界摄影史1825-2002,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189-237.
[4](苏)A·瓦尔若夫著,罗小风译,摄影的特性与美学,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1999:138-153.
[5] 孙京涛.纪实摄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86-92.
[6] 孔丘以及其子弟.论语,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社,2006:56-57.
[7]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236-295.
[8] 蒋齐生.顾棣舒、宗侨、等合编,中国摄影史(1840—1937),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25-165.
[9] 刘半农.半农谈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2000:26-27.
[10]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湖南,岳麓书社出版,2000:56-98.
[11] 王桧林 郭大钧 王桧林、等合编.中国现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369-459.
[ 12] 翦伯赞、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0-156.
江衡与海博客:http://blog.voc.com.cn/sp1/liaojiang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