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邪斗争论营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9:06:34

从正邪斗争论营卫

  [收藏] 2009-11-04 11:15标签:

从正邪斗争论营卫

在《伤寒论》的研究史上,对营卫的讨论占了很大篇幅,先有方有执、喻家言的三纲鼎立说,随后又遭到了柯琴的反对,两派的争执到现在仍不能统一,本文不介入其争论,而想从另一个角度研究营卫。因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即邪正斗争的观点,我就试用武学的观点来分析营卫。

在国家的边防线上,布置兵力一般都设置两道防线,第一道略向外凸,在第一道防线后方的一定距离,设置第二道防线。第一道兵力相对较弱,重兵设在第二道。敌人进攻时,第一道先行抵抗,如能抵退当然好,抵抗不住也不要紧,靠两条防线之间的距离缓冲敌势,紧接着用第二道重兵主动出击击败敌兵。我们常讲的营卫即是机体的两道防线。卫气是第一道防线,首先迎敌,如果正气强于邪气的话,卫气可以从容的把邪气阻止或排出,而营气始终处于备战阶段,没有直接参战。太阳伤寒麻黄证就是这种情况。如果邪势强一些,卫气抗邪有些勉强了,但仍能够不让病邪通过,死死守住第一道防线,会出现《伤寒论》中第46条的情况:“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如果邪气再强一些,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突破了卫气的防线,和营气进行交战,这时可以表现为汗出,脉浮缓等(汗出表示营气在被消耗);二是营气因为卫气在消耗而跑到一线去帮助它。那么营气帮助卫气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脉阳浮而阴弱”或者“营弱卫强”就是这种情况概括。试想,边防部队的总数是一定的,而营气把兵力调给了卫气去助战,自然形成了营弱卫强的状态,不论是卫气被突破还是营弱卫强,共同点就是原本设置的两条防线只剩下一条了,抗邪成功固然好,一但被邪气冲破将毫无缓冲的余地,会导致邪气入里或半表半里,这时再进行治疗与解表法相比已属被动了,所以说指望把唯一一道防线设置的固若金汤的防守是危险的。营气如果不守住自己的位置而去补充卫气,虽然卫气被加强了也是乱了阵脚的打法,是机体抗邪机能有些紊乱的结果,它不象麻黄汤证那样,尽管有46条那样的激烈对抗,营卫组织的还是很有条理,邪气冲进来还有营卫之间的缓冲。

卫气被破或者营弱卫强的情况发生了,大家都知道用桂枝汤来治疗,因为这两种情况都是邪气相对强于卫气的结果,如果再用麻黄汤迎头而上未必能胜。我们常把麻黄汤证叫做表实证,桂枝汤证叫做表虚证,就是因为麻黄汤证的表气较足,可以对邪气进行硬攻;桂枝汤证表气已经不足,驱邪就要讲究策略了。那么用桂枝汤来治疗的原理是什么呢?桂枝汤中一味阴性药,四味阳性药,是一种“虚进实出”的打法,芍药主“虚进”,其余四味主“实出”。下面详细论述:中医学中有一条治则,邪气过强时,不是迎头而上的驱邪,而是待其稍衰,避过其锋芒再与邪气对抗。可是这条原则需要灵活理解,非要在时间上等待邪衰再治疗,就未免太消极了。桂枝汤巧妙的利用了空间衰减邪势,而不是时间上的等待。对芍药这味药,经方家们有酸与不酸的争论,但都认为它是一味阴性药,其药力趋下趋内。可以说芍药是大胆地把邪气往里放,即所谓的“虚进”,虚的意思是并不真正的引邪入里,目的只是衰减邪势,营卫与邪气不是战的坚苦吗,我把这道防线舍弃了,让邪正的争势猛的一空,放邪气进来,这邪气往里一进就没有那么大的势能了,“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敌势一虚的同时我还有“实出”,就象跷跷板一样,芍药从那一端进入的同时桂枝已经从这一端出击了,这样以桂枝之实击邪气之虚,就是实出。记得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画面:魏军刚一进攻,蜀军就败退了,然后魏军边追击边捡蜀军丢弃的衣物、马匹(其势就这样衰减下去),诸葛亮看火候差不多的时候,把令旗往前一指,蜀军掉头反击,结果魏军大败。这里看起来是蜀军一退一进两个过程,其实是一个过程,因为它的撤退是假败,是“虚进”,在他们撤退的时候已经想着进攻了,时时保持着进攻的势头,如果实心踏地的撤退的话,那么也就不大可能再杀回去了。同样,如果桂枝汤中用桂枝配大黄的话,驱邪就不那么容易了。方中的甘草、姜、枣、啜粥等,无非是补充兵力,一个战术设计的再巧妙,没有足够的兵力也是不行的,兵力是个硬指标。为什么麻黄汤不用姜枣,不用啜粥呢,因为卫气在第一道防线抗敌,表气尚实,不用动用中央的兵力,桂枝汤是营卫抗邪不力,所以要从中焦调用兵力。既然提到了《三国演义》,我们就借用桂枝汤的原理分析一下空城计,以便促进对“虚进实出”的理解。司马懿带领大兵夺取西城,势头很足,结果发现城门大开,立即停兵。就是因为空城计的空字,表面上是空在城里,实际上是空在司马懿的心里。因为司马用兵数十年,有很强的自我防护意思,见到与设想完全不一样的情况,马上吃了一惊,这时他心里就猛地一空,其兵势马上弱下来。我们下楼梯时,按部就班的下时心里很平稳,突然一脚踩空时,心里也是一空。所以人们都是不怕实而怕空。可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善于利用空的。其实诸葛亮的空城计能够成功,恰恰反应了司马懿的用兵老到,诸葛亮只有遇到这么高水平的对手才能成功。如果司马昭带兵,他年轻没有自我防护意思,就会杀进城去活捉孔明了。空城计的“虚进”是成功的,但他的“实出”就没有能力完成了,因为这是诸葛亮非常被动的情况下设的计。虽然把赵云调回,时机已经错过了。完整的空城计是提前埋伏好赵云准备迎战,司马刚一收兵,蜀军马上出击,就象桂枝汤用芍药的同时必须用桂枝。

大家读伤寒时不难发现麻黄汤不如桂枝汤应用的多,这是因为麻黄汤只有在第一道防线未攻破时应用,当第一道防线即将失守或已经溃破时就要用桂枝汤了,所以桂枝汤应用的情况较广,服过麻黄汤后可以继续服桂枝汤,而没有服过桂枝汤后又服麻黄汤的因为第一道防线已溃。可见应用麻黄汤需要正气不太弱,才能将邪气拒于第一道防线之外。其应用面较窄并不是象一些医家说的:因为麻黄汤纯辛温,用不好容易助热,大家只要用上几次麻黄汤就会知道,麻黄汤根本不会助热(前提是必须太阳病,阳明病用麻黄汤会把热发出来,好象助热了。但阳明病初期有麻黄汤证时也要用麻黄汤,可以缩短病程,不要怕热,有了热一清一泻就行了。其实如果本有阳明胃热的,服桂枝汤比麻黄汤更容易助热,可参看第26条白虎加人参汤证,而在论中还没有发现服麻黄汤后转白虎汤证的情况。)如果把桂枝汤与麻黄汤做比较,我个人感觉麻黄汤的特点是比较轻劲,桂枝汤是比较沉稳。我们听评书时知道,部队出征时需要有一个先行官,主帅在后面跟随。可以说麻黄汤是先行官,桂枝汤是主帅。麻黄汤不用啜粥,无粮之师,利于速战;再看桂枝汤,阴阳药物搭配的这么对称,方子给人的感觉是四平八稳,而且还要啜粥(军粮充足),真是有制之师,是国家的正规军,需要稳扎稳打。而先行部队是打一仗就撤了,所以麻黄汤没有桂枝汤应用广。

以上啰嗦这么多主要是想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学习中医需要树立邪正斗争观;二是学习中医要分“练”和“用”。邪正斗争的观点是中医的主要特点之一,大家知道西医研究的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即什么样的解剖结构产生什么样的功能,结构发生变化会发生相应的功能改变及身体不适,比如冠状动脉变窄会发生冠心病。而中医着重研究邪正两种力量斗争的各种战局:战场在表还是里,敌将属寒还是属热,对方兵力是虚还是实等等,都是中医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然后根据战场的特点布置我方的兵力,即选择相应的方药。战争的特点我们都知道就是千变万化,随机应变,所以中医不可能象西医那样出版各种指南。这也是中医比较难学的原因,可以说中医是培养将帅的学问,每次临证都面临着不同的情况,有时我们借鉴别人的经验而自己用着不灵,就是因为战场情况发生了变化。要想经常取得胜利,必须提高主帅的作战素质,因此我们要重视中医的邪正斗争观。自古就有用药如用兵之论,可近年来随着中医西化之风,大家逐渐把邪正斗争观淡化了。第二个问题,学习中医要分练和用是什么意思呢,练就是平时的思维训练,用就是临证。这里我们强调“练大用小”,就是平时的思维要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不怕复杂,这样在临证时的思维就有一个比较强的“势”,而不是强弩之末。比如李小龙的“寸拳”是很有名的,能够出拳一寸距离就把木板打破。有些人就把拳头放在离木板一寸的地方练寸拳,这样到老也是练不出来的,因为他只看表面现象,刻板模仿,不懂练大用小。李小龙在训练时绝不可能只打一寸的距离,他需要用一尺或更远的好距离来练,练出来这种强劲之势,到用的时候只用一寸,看起来只动了一寸,其实里面包含了一尺的势头,所以才有这么大的威力。学中医也是这样,光盯着条文,不把思维放大是不行的。整天背诵“阳浮而阴弱”、“营弱卫强”,但思维没入进去,你是你,他是他,两下没融合在一起。思维要有渗透劲,才是学习经典的正确方法。刘力红先生给我讲过一个他用桂枝汤治愈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例子,并不是应用现在流行的辨方证的方法,还是运用的中医基本理论,可见先生思维之深之广。其实上面的论营卫完全是我主观臆想出来的,不一定符合客观事实。但我经过反复的思索最后基本上自圆其说,这就是练,这样练了自己就有收益,尽管在临床上没有直接用处。连武术也是这样,有些拳术把其动作设计的非常巧妙,凡是巧妙的东西在实战中都不怎么能用上,那么前辈编创的动作都是废物了吗?其实这些动作是为了提高习武者的本能的,是间接收益。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中医的理法不能直接应用就不重视,盲目的追随日本人辨方证的路子,理法方药中,理法处于上游,方证研究也很重要,但处于稍节,需要理法的指导。整天的有是证用是方,不是按图索骥就是捕风捉影。日本的汉方医学确实不错,可以借鉴,更要坚持我们中医的中国特色。章太炎在《伤寒论今释》序中写到:“令仲景而在,其必曰:吾道东矣”。这话是不是太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