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都要紧扣学生兴趣所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0:00:39

教与学都要紧扣学生兴趣所在

心有所动,就有探究热忱

——世博课堂启示录之二

2010年8月14日   06:科教卫·综合新闻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爱铭

  本报记者 李爱铭

    世博会这本 “打开的立体书”,对中小学的日常教学可以提供哪些借鉴?昨天,复旦附中地理教研组组长徐丰老师,高一学生张海凌、范思奇、陈雯怡等做客本报,畅谈体会。他们提出,教学单凭“从书本到书本”已经行不通了,教与学都要取材于生活,在学以致用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开放课堂 无处不在

    徐丰: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非常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相应地,也要求教学更加开放和贴近生活实际。暑假中,复旦附中推出《世博游学》课程。世博园就像是一所庞大的校园,其中的建筑、雕塑、图画及展示品多姿多彩,提供了丰厚的教学资源。亲历这一开放式课堂,师生都有不少收获。

    陈雯怡:余秋雨说,世博会是人类集中最聪明的头脑,为未来几年的发展编写的课本。我认为,这是一本为我们描绘未来的课本。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世博园里,每个国家的建筑或现代或古典,或婉约或豪放,或柔美或刚硬。如德国馆的建筑,四个单体,每个都看起来那么不稳定,但互相支撑成一个整体后,却显得格外坚强。这个建筑具有“很德国”的刚毅线条,在德国人素有的严谨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美术老师告诉我们:建筑,是对美的追求。世博园区里,我们被这样的美所环绕和深深吸引。这是一堂极具特色的建筑美学课,而且将伴随着世博的记忆,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

    徐丰:课堂从学校延伸到校外,开放的课堂里,学习无处不在。就教学而言,世博游学教学的绝妙之处,在于教学活动不再只是老师讲、学生记,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之间频繁的互动;教师的教学空间不再局限在三尺讲台,而是扩展到了园区实地;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发而浓厚,学习过程轻松而愉悦。这对传统的课堂模式,能够产生良性触动。

形式多样 现场体验

    范思奇:从教学形式来讲,参观世博对大部分学科学习都十分有益。传统课堂都是老师讲、写、播放多媒体等,传授知识的方式较为单一。这对于知识的梳理及答题的准确率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我们很难切身体会到所讲的内容。如关于气象的学习,说到人工造雨、人工催雪这样的信息时,老师会从形成原因等方面提供理论解释,但学生总觉得不解渴。世博会的“世界气象馆”,则提供了不一样的“地理教学区”。这里不仅形象演示人工造雨、催雪等方法,对于环保低碳等热门话题,也有具体建议。位于气象馆二楼的4D电影,利用三维立体图像以及“风雨雷电”的特殊效果,使学习更富有趣味性。类似的展馆还有很多,像太空家园馆、中国航空馆、石油馆等等,都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技术、丰富的手段,在介绍知识的同时,给人以十足的体验感。

    张海凌:了解国家的发展进程、特色或其对于未来生活的畅想,政治、历史老师当然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来传授;但在世博会现场,众多展馆如以色列馆、澳大利亚馆、中国馆等,都不约而同采用“环绕电影”等极有吸引力的形式来形象呈现。这种视听方式的巧妙应用,使得我每次都会受到比课堂上更强烈的震撼,也更容易激发我对这个国家成长历程和文明的思考。

心有所动 收获最丰

    陈雯怡:在世博会这个大课堂上,我们还用心拥抱着自己崇敬的大师们。我去法国馆,就是为了看七件大师作品,特别是罗丹的雕像《青铜时代》。而城市足迹馆的达·芬奇手稿、三星堆文物、敦煌经卷,都让我又紧张又激动。我认为,这是一种追求文明的态度,这个文明包括如今最新的技术,也包括过去最美丽的作品。

    大阪世博会上,很多日本人为了看月球上带回来的石头,排七八个小时的队伍都毫无怨言。我很感动。世博会教给我们的,也是一种为了自己内心的向往,历经辛苦最终寻获的精神。

    徐丰:教育应具备社会先导性作用,世博由此也带给我们对未来教育的思考。每到一处,高科技展品总能吸引学生的眼光:中国馆的超级稻、城市案例馆的环境处理系统,意大利馆的机械臂及各场馆的机器人,都成了学生追捧的明星,讲解员和任课教师也沾光成了焦点人物。

    探究的源动力在于兴趣,青少年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非常热忱。世博会的科技文化容量之大,几乎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一些学生还在体验中,找到了自己将来研究的课题和研究志向。心有所动,学习的最高境界和最大收获,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