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潜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2:12:42

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潜能

——上海中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纪实

2010-06-20

  (本报记者 刘华蓉 沈祖芸 董少校)上海中学是一所有着140多年历史的老校。日前,记者在这所学校采访了解到,这所学校坚持“为明天的创新人才奠基”目标不动摇,持续不断地进行了20多年的课程改革和创新。这种人才培养上的坚持和不断推陈出新,成为学校发展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使这所百年老校不断绽放新的光彩。

  聚焦志趣:解决学生成才的根本保证

  要让学生“飞得稳、飞得远、有后劲”,必须帮助学生解决动力问题,确定远大志向和抱负,找到兴趣和潜能的结合点。  

  “同样智力和学业水平的学生,走上社会后成就如何,取决于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志向高低,取决于学校德育做得怎么样。”出乎记者意料,在谈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时,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坚持要从“德育创新”说起,强调抓德育、注重志向引导才是培养人才的根本。

  上海中学有个获上海市教委批准实施的项目:“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就是在这个实验中,学校提出“聚焦志趣”,培养具有创新素养的学生,首先不在于教多少课本知识,而在于激发、培养志向和兴趣,在于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学生远大理想、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成为学校最关注的内容。记者在学校采访中观察到,早上学生做早操、跑步,整齐而又有序;中午学生在食堂用餐,小声交谈,秩序井然;晚上自习的学生绝无喧哗。校园里,记者看不到随地丢弃果皮纸屑的现象。曾经长期带操的副校长李英告诉记者,清早出操是坚持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传统,而行为举止文明有方,则是学校强化德育的结果。

  贴近学生实际,用德育影响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塑造他们内心的操守和信念。为此,上海中学在课程、活动设计和评价改革上下功夫,硬是把“德”这项难以用分数衡量的软指标变成了学生的硬功夫。

  课堂和课程成为学校聚焦志趣、育“德”的主渠道。自主开发的39个科目150个模块,和国家课程一起,构成了上海中学学生德育课程的内容。在德育认知、实践、体验、反思四类课程中,每一类课程又分成基础型与发展型两部分,基础型科目为必修,包括国家规定科目的深化与学校自主开发的必修课;发展型科目为选修,不同课程都有“立德”的侧重点。这些课程丰富、生动、有说服力,受到学生欢迎。

  特色活动成为锤炼学生的另一个大舞台。上海中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城里。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学校坚持了近20年的“学农”、“学军”。“学农”是从1989年开始的,每届学生都要到长江口的长兴岛等基地,踏踏实实干农活。当地农民评价学生说:“400人能吃800人的饭,干1200人的活儿”。“学军”改变了初进校门学生身上的娇气,每班配备两名教官,每个训练项目都动真格的。一轮军训下来,每个学生身上要蜕一层皮。这还不算,学校还开设了“48小时适应性生存训练”等课程。为什么这么做?“就是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志趣发展的坚韧性与抗挫力。”唐盛昌说。

  在上海中学,每个学生每学期都会拿到两份成绩单:一份叫“智育课程综合分层评价表”,一份叫“德育课程综合分层评价表”,成绩从优异到不合格,共有10个等级。在高一(1)班学生小梅第一学期的德育成绩单上,记者看到,在政治理论教育、社会课程实践、行为修养课程等模块下,时政测验、志愿者服务、待人接物等内容都有相应的等级评定,学生知识学习、活动参与、外显品格情况都能反映出来。在这样的成绩单里,德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对此,唐盛昌感慨道:“如果评价方式不改变,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很难坚持的。”

  让上海中学的老师们欣慰的是:很多学生将在这里养成的早锻炼习惯、吃苦耐劳精神坚持到了大学、坚持到了工作岗位和成年后的生活中。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多年以后回忆起来,最难忘这里的早操、“学军”、“学农”和各种各样的活动。因为不少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培养了自己的品格。

  课程图谱:个性化课程打破“千人一面”

  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应当给他们提供不同的课程和培养方案。丰富的课程是一所高中有特色和多样化的根基。

  5月20日下午,高一(9)班薛云和李吉妍两名学生正在化学实验室做实验,另外4名学生在激光与光纤创新实验室听老师讲激光方面的内容,还有几名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在上海中学,通过横向扩大课程数量,纵向实行分层课程,保证了课程的丰富性和高选择性,使学生得以拥有符合自身水平和特长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下转第二版)

  书架上陈列着从总图谱到14个分学科的15册课程图谱,全部是16开本的厚厚一册,旁边放着数百本学校自编教材,从政治经济知识到数理化关联领域都有涉及,看到这些记者非常震惊。

  这是上海中学举全校之力的大动作。唐盛昌认为,要满足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学校应当建立有个性的、整体的课程系统。构建学校课程图谱,没有前车之鉴,无论是对管理者还是学校教师,都是极大的挑战。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力求把握学科发展的现代概貌与前沿,教师能否适应与驾驭?从2003年到2005年,学校发动全校教师研讨,边学习边准备边提升,经历了打破局限、开阔视野的变化。经过近7年的努力,教师全员参与,学校课程图谱终于成形。

  课程图谱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含金量很高。它分为德育、学习领域、优势潜能开发等3个分图谱。德育、学习领域课程分图谱,除学生必学的国家规定基础与上海中学特有的基础要求外,开发了877门发展型课程供学生选学,与图谱匹配的实验教材有802本,其中自己独立编写的校本教材383本。学习领域共有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14个学科课程图谱,每个学科图谱又分成基础型和发展型内容,前者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为所有学生必修;后者又分为知识拓展、视野开阔、解析探究、应用实践4个类型,主要是选修课。每个学期学什么、可以选什么课、学到什么深度、达到什么标准,图谱中都设计得一清二楚。

  这套课程图谱的突破和创新,从教材编写中可见一斑。上海中学办有国际部,招收外籍学生与部分港澳台学生,英文系列课程全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这一优势不仅使学校得以借鉴国内其他教材的优点,还把外国课程的优点迁移到国内学生教材的开发上来。例如,校本生物课程中的《生命的透视》就提供了与国家教材完全不同的新视角,以分子生物学为主线,涉及13项诺贝尔奖开展的基础实验项目。学校科技实验班的学生,数学、物理、化学3门学科实行汉英双语、中外双课本教学,引进英文原版教材,对国内统编教材进行补充和拓展。丰富的课程和教材不仅解决了单一教材让学生“吃不下,吃不透,吃不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看到现在的学科达到了什么高度,哪些是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

  按照课程图谱实施教学,上海中学每学期开出150—200门发展型课程,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通过课程得到了从学习到评价的保障: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学生在网上选择2—4门发展型课程,第二周开始上课。同一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课程表,去不同的地方上课;考试时有“选择性试卷”——同一张试卷,不同班级和层次的同学解答其中不同的试题,得到适合自己水平的测评和评价。

  生物教师郑思告诉记者,按照必修课的安排,生物要到高二才开,但因为有发展课,感兴趣的高一学生也可以选学选修。

  专注“奠基”:提升全体学生创新素养

  考出好成绩,参加竞赛拿金牌,这并不是高中教育的目标。上海中学提出,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才是目标所在。

  上海中学对自己的角色和目标有个定位:高中教育不可能培养出一个成型的拔尖创新人才,高中教育的价值在于,给有潜力的那部分学生打好将来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同时提升全体学生创新素养。

  聚焦志趣也好,研制课程图谱也好,都只有一个目的:点、面相通,让某一类具有优势潜能的学生跑得更快更好,让全体学生创新素养和能力得到提升。

  尽管学校200多位教师每周达到了18节课以上的工作量,尽管建起了24个基于数字平台的现代创新实验室,但是,仅仅依托学校自身的力量,要完成课程图谱提出的丰富的课程,做好创新人才早期培育,还是远远不够的。“外力”成为上海中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托。

  上海中学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近1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上海交大生命学院院长邓子新院士、国家教学名师林志新教授等10名教师参与上海高中生命科学模块的课程设置,为学生的课题研究提供指导。

  最近,上海中学与上海生物信息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该中心主任李亦学教授参与学校生物信息学课程的设置,并负责协调生物信息学课题的研究。他设计的生物信息学发展课“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生物信息学”将于下学期开设,课题研究也将同步展开。

  “和一般请专家来开个讲座不同,这是实打实的合作,教授们定期到学校来上课,或者学生到大学实验室里去,建立了一套长效的机制。”唐盛昌说。在上海中学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室采访时,记者看到,来自上海交大的谢少艾老师正在与一名高二学生交流实验情况,他每周要专门来这个实验室两次,指导学生。

  据了解,上海中学自主设计了生命科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等5个专门领域的课程,每门课程至少有3—5位副教授以上的外请教师授课。这些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体现了基于现有高中课程的拓展、加深,重在给学生以知识铺垫、方法指导、信息储存、思维训练和志向引导,内容从总体上相当于或略高于国外大学预科水平。科技实验班学生学习专门课程、探究课程的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高达25%以上。

  有了名师的指引,学生的创新潜力被大大激发出来。过去10年间,这里的学生累计完成8500多个课题;2003年至今,学生获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赛团体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高水平奖项已有3000多个。


  专家点评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

课程浸润激活学生创新因子

  创新人才成长要有能激励志气、激发兴趣、启发思考的培养模式。对于高中而言,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课程。

  构建培育创新人才的学校课程,是一场巨大的挑战。上海中学突破中学教学内容的传统框架,摆脱应试的束缚,以课程多样化与高选择为突破的课程改革意义重大。

  上海中学的课程改革带来的启示有三:首先,改革课程结构,为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提供多样化、高选择课程。让课程符合学生多元化发展目标,并通过课程实施张扬学生的个性。

  其次,在课程文化浸润下,助推教学方式的变革。学校构建了课程图谱与相应的实施系统,促进学生潜能开发、志趣聚焦与创新素养提升。更为重要的是,针对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化知识的构成、兴趣与潜能的匹配,激发学生的飞跃。

  再其次,体现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注重认识和发现学生的潜能,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规律。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不是学科知识的单兵突进,也不是通过超量叠加的训练进行尖子选拔后的再加工,而是依托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健全、情操完善、精神追求给予整体浸润。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20日

(责任编辑 傅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