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森: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05:00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认识论层面上,对于教学,过去人们更多的是以“实体优先”的思路主要从教师的角度考虑如何教,整个教学理论以教为线索和重心而展开,因而导致教学理论严重忽视学生的存在,成为“没有学生”或“没有儿童”的理论,理论重心严重倾斜,也使教学本身濒于消解。为弥补偏差,当前,许多人又强调从学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学理论重心由教转向学,理由是教学的结果最终由学生承载,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当代及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主题,以往的不足就在于忽视了对学生在教学中地位的正确分析与重视,因而必须实现教学理论乃至实践的重心转移,这样又掀起了“学本论”的理论思潮。然而,从根本上说,在逻辑上,与从教的角度切入问题一样,从学的角度切入教学问题,尽管操作上方向正好相反,并且的确不无进步意义,却仍然摆脱不了前者所面临的困境。二者在逻辑思路上是一致的,在理论效价上是相当的,问题解决的结果也未必会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认为,从教与学的关系,从教与学的相待而立、对立同一入手,简言之,从教学中教与学的不可分性、整体性、共在性入手,立足于教与学之间而不是从某一方出发,着眼于教与学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实体,则有可能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获得解开主客二分之谜、基本矛盾之争的钥匙。总而言之,从“关系”、“交往”的角度切入,而不是从“实体”、“要素”的角度切入,才有可能真正地全面揭示教学的本质。

那么,什么是交往呢?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简而言之,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人正是在交往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生活着,并通过交往学习着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主动的生存方式,发展人之为人的一切方面,获得人的本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说,师生交往是学校中师生生活与学习的基本方式。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与学生共享着在交往中形成的丰富资源,改造自己的生活,学习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内容,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占有人的本质,不断使自己成为人。与一般的交往相比,师生交往在交往主体、交往目的、交往内容以及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师生交往摆脱了一般交往中的良莠难分、利害并存的局面,避免了异化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师生交往具有更强的自觉性和更明确的目的,即通过交往中的学习,使人成为人,使人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如果我们说一般的交往在促进人的发展,使人成为人的目的上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自在性和无意识性,那么师生交往则具有了高度的自觉性。值得强调的是,师生交往的意义决不仅仅是教育或教学活动的背景、条件、手段,它的价值也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促进知识教学的工具性价值。师生交往的深层意义就在于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人,把经过交往形成的知识、经验、精神模式、人生体验等作为共享的生存资源,发展智慧、情感、意志、精神等完整人的一切方面,使每一个人不断获得完善自身、自我超越的动力,不断使自己成为人。这正是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之所在。

教学中师生交往具有以下属性: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在交往中,教师与学生作为有生命的、具有平等地位的人相遇,相互尊重彼此的独特个性,自由而持久地交换意见,共享不同的个人经历、人生体验。在交往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民主和平等的观念,学习尊重差异、尊重生命。在相互对比、评价中发展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形成对世界及与自己的关系的新的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则朝着这个方面发展,即教师的职责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实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工作: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由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形成了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交往与互动为特征的教学,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对话”,不只是言语的应答,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既是一项“原则”,又可以成为一种方法。从方法的角度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太多的“传话”和“独白”的方式,走向对话与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当然,实现交往互动中的沟通与对话,它要求于教师的,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置疑、讨论、尝试、发现、体验等),而且有角色的转换——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

在实践中,对话教学要防止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交谈即是对话。对话一定是通过交谈,但交谈不一定是对话,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对话,不仅仅是指各方之间的言谈,而且是指各方的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在相互接受与倾听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相通。一句话,对话是各方相互理解的过程,这是质的方面的要求。二是认为对话越多越好。这里存在一个量的问题,我们不能为对话而对话,否则就会走向形式主义。如果对话各方抱着真诚的态度,互相表现出了敞开、接纳、理解和包容,精神上都得到了提升,就达到了目的,并非越多越好,如果各方互有戒心,不能坦诚相待,纵使有再多的对话,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三是认为对话的目的是取得一致同意。有人认为,在对话过程中,特别是在师生的对话中,如果同对方唱反调,就会伤害对方的感情,所以要尽量达成意见一致,也有人认为对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一致,这是一种偏见。因为对话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排斥异己,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观点的不同正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说明有对话的必要与可能。从本质上说,对话的目的是制造意义,寻求真知。

对话之形与对话之实

一提到师生对话,也许我们中的许多人就自然而然联想到课堂上的师生问答,以为那就是师生对话。但作为语文教学状态的师生对话,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语文课堂上的师生问答。发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有些师生问答,其实并非真正的语文教学对话。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刘胡兰》一文时,在与学生进行的这么一段问答。师问:这篇文章是写谁的?生答:是写刘胡兰的。师问:你怎么知道?生答:题目就是刘胡兰。师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答:1947年1月4日。师问:你怎么知道?生答:课文第一句就是这么写的。师问:这个云周西村在什么地方?有学生答是在陕北,有学生答是在延安。师说:云周西村在革命根据地。课文中有敌人对刘胡兰说的这么一句话:“你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给你一百元钱。”师问:谁知道那时发什么钱?有学生答是发银圆,有学生答是发铜板,而另有一位学生则说,那时候的钱中间是有窟窿的。教师最后作总结说:反正那时候的钱比现在的钱值钱。这段对话虽然以师生的问答组成,但却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对话,因为这样的对话徒具师生对话之形,却不具师生对话之实。而我们所说的师生对话,指的是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

实现师生平等意味着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平等地进行教与学的交往活动,大胆地鼓励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并认真分析其见解,改进教育条件与教育方法,使教师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达到教学相长,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代教育学认为教与学的平等互尊是促进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教师探索教育规律、总结教育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此外,教师还应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自我探究、自我实现的愿望与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供发现、创造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师生关系不应是单向和单纯信息的,而应是双向的、交互作用的对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品质,这只有通过对话,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精神层面实现相互沟通。真正的对话不在于要证明一处立场的正确性,而是要将不同的观点联系起来,从面通过积极地参与对方的思想而扩展自己的眼界。因此,对话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恰恰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寻求真知。

实现对话要求师生关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学不再是有知识的教师教授无知的学生,而应更是体现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影响。教师应更要作为一个学生的倾听者、交谈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讲解人,教师应和学生共同成为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仅仅是实施者。实现对话要求师生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真正倾听和接纳对方。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现在的课堂上,知识应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生知识。教学过程不再是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个人的知识也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策略的改变,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变革。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必须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次读余教授关于交往的理论,我想刚刚在龙岩听李静老师执教<和时间赛跑>的一个精彩片段:

在引导学生品味"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就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时,学生提出不理解.李老师顺势深情回忆自己的童年和第一次上课的情景,以自己优美的语言,淡淡的愁绪,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马上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和姐姐哥哥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可现在他们都长大了,上大学了,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了.其中一位学生说:"小时候,外公经常抱着我去买东西玩,可是现在,外公去逝了,我再也见不到他了,得不到他的爱了."说者与听者被深深地感染,泪光闪闪.

李老师说,这就是......学生齐读"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通过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的交往与对话,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受到一次情感的熏陶,心灵的融会和珍惜时间的教育.

这也许是交往的价值所在之一例.

我为教学的实质是“交往”喝彩!
交往是师生皆以独立平等的人参与的敞亮、接纳、互动的对话,这样的课堂必定充满生机活力,这样的课堂文化必定民主、积极、自由、先进。
交往,是以教师的高素质为基本前提的,没有高素质的教师,真正的交往是难以操作、难以实现的,比如,我们常常发现课堂有“谈话”但没有“对话”,因为所以的谈话都是以教师为主轴的、是以教师预定的答案为终结的;我们常发现课堂有“提问”但没有“交往”,因为所提之“问”都是不需要思考的、不需要读书或讨论的,等等。
我今天随“光泽县教育三年回眸专题片”拍摄组到两个乡镇的十几所学校。在官桥村小学四年级(9个学生)班上,孙老师请我解答两个她班学生提出的问题:
1、“一天,父亲从外地挖河回来,捉到一只小喜鹊,是只小鸟,还不会飞。”是病句,“小喜鹊”就是“小鸟”,为什么还要写“是只小鸟”,重复啰嗦,是吗?(《鸟情》)
2、“……但是人刚一走过,他们又扯开嗓子,放肆地叫起来了:阁阁,刮刮,果果……”这句中,象声词用错了,没有加“口”字旁,对吗?(《蛙》)
我很高兴,当场表扬了这几个小孩子肯动脑子,善于发现问题,还鼓励他们写信给人教社的编辑叔叔阿姨们,然后给这位老师讲了我个人的意见。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孩子是很聪明的,有“交往”的能力,有“对话”的资本。我们要相信孩子。
我再举另外一个例子:
上周五,我听几位进城跟班学习学员的课,一位老师上《理想的风筝》(五年级),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为什么刘老师写的是“粗壮的粉笔字”?
2、刘老师为什么要“故意地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
3、课文是写刘老师的,为什么一二自然段写景?
老师全然不顾,仍然抛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读书解答,而老师的问题是一读书就能解决的,还不如学生的问题质量。
这样的课,可能就与“交往”相去甚远。
因此,我们说,真正“交往”需要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作支撑。

 

 

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文章和大家的评论,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使自己对教学中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深感这个问题正是农村教师最难做到的问题,在课堂上,大都只具师生对话之形,却不具师生对话之实,出现了一些假教、假学的现象,这与新课改的要求相差甚远。希望我们的农村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真正地做到“师生的交往与互动”。

 

在课堂上,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的内在理机的碰撞,能不能说是一种以文本为载体的交往 ?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个人与集体间的交流、讨论或对话,能不能说是一种以生命为载体的互动?如果可以这样说,那么,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该怎样促进交往与互动的有效性和生成性......

 

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与互动应建立在师生双方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价值观,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此基础上师生的交往和互动才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