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投行减债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40:46

投资界,借来的钱就像一把双刃剑:市场好的话能改善回报,而市况急转直下时这些债恨不得能要了借钱人的命。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华尔街大型投行纷纷向投资者保证它们将减少债务或杠杆规模。降低债务杠杆现在已成了各家投行的当务之急,特别是负债累累的同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Cos.)垮台之后。
尽管如此,(Goldman Sachs Group)、(Morgan Stanley)、(Lehman Brothers Holdings)和公司(Merrill Lynch & Co.)的借贷规模还是降不下来。有些投行所持资产甚至达到了其股东权益(或称净值)的30多倍。
这就好比这些投行拥有一处房产,其净值中只有约3%为它自己所有,剩下的全部是抵押而来。
经纪公司的负债规模在此前的信贷热潮中大幅上升,比那些更为稳定的商业银行借债水平高一倍,甚至将近两倍。
摩根士丹利首席财务长考尔姆•凯勒尔(Colm Kelleher)表示,他认为评级机构和监管部门将会寻求在整个金融系统内降低杠杆规模,摩根士丹利也会相应调整自己的负债水平。
对杠杆问题的关注引发了一场围绕着大型经纪行是否应该更大力度地削减负债规模的争论。如果这么做,这些公司可能不得不更大规模地进行融资或出售资产,但无论怎么做都将代价不菲。同时,进一步减少杠杆可能会导致利润增长放缓,回报变低。
投行的杠杆规模在信贷高峰期急剧上升,当时的借贷成本较低。它们可以以低价借入资金,用它们完成交易、买入金融资产或发放贷款。但随着借贷市场陷入困境,高额负债让投行在损失面前几乎没有缓冲余地。
衡量一家投行杠杆规模的一个最直接的指标是其总资产与股东价值之比。数值越高,说明该行资产负债表中借得的资产越多。
这些数字表明,华尔街投行近年来在使用借贷资金方面境况不佳。以美林公司为例,在信贷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7月份,该行资产是股东价值的27.8倍,远远高于2003年上一次负债水平下降时期的17.9倍。到了2007年下半年,美林的杠杆规模进一步上升,因为次贷引发的冲减侵蚀了该行的资本水平。美林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另一个例子是高盛,截至第一财政季度末,其总资产是股东价值的28.2倍,高于去年11月份上一财年收尾时的26.2倍。
高盛发言人表示,该行对其杠杆水平感到满意,并表示过于关注这个衡量财务实力的指标会被误导。
这位发言人指出,高盛认为评价投行经风险因素调整后的资本水平及资产质量要有意义的多,后者能在业务表现中能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他指出,高盛根据机会和可预见的压力状况管理自己的业务,该行对杠杆规模的关注不及对流动性的关注。
高盛可能不太担心,因为其资产冲销规模小于它的同行们。因次债损失引发的资产冲减不仅影响了美林公司,摩根士丹利和雷曼兄弟也都未能幸免。
不久前,雷曼兄弟融资40亿美元,这样一来其杠杆规模比例从第一季度末的31.7倍降到了27.3倍。该行发言人表示,我们当前财季的策略就是简化资产负债,这一点非常明确。
使情况变得复杂的是华尔街公司一般不会用这种直接的方式来衡量自己的负债水平。它们披露的是经过调整后的杠杆规模,其中剔除了所借资金买入的资产,以便更真实地反映自己的负债情况。
分析师认同这样的数据,他们认为这种计算方法考虑到了不同种类的资产带来的不同风险,可以成为正常情况下的一个更准确的衡量指标。但分析师称,当市况吃紧时,整体负债数据就显得很重要了。
投资者需仔细关注整体杠杆数据。在摩根士丹利和美林公司,跟总体负债水平相关的数据均对股东权益做了调整,这样一来,这些数据可能比总资产和股东价值之比更“好看”一些。
凯勒尔在第一季度的电话会议中表示,该行的杠杆比例降到了27.4,较11月底时的32.6下降了16%。不过他在股东价值的计算中包括了某些负债类证券,这不符合常见做法。
如果用总资产除以股东价值的话,摩根士丹利第一季度末的杠杆规模比例为32.8,较11月底时的33.4下降了2%。
该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其之所以将上述负债类证券计算在内是因为它们是长期的,而且付息可以推迟。凯勒尔称他们是“实实在在的资产”。
不过一些分析师并不买帐,他们表示投资者不应相信这些数据。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首席会计师林恩•特纳(Lynn Turner)表示,这是华尔街公司在最糟糕的日子里为粉饰自己而做的手脚。
他指出,只要某项资产你最终需要归还,就算不上是你的永久资产。就算你可以改变付息的时间,该还的最终还是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