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玮:次贷危机只是表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43:47
沈思玮,上海证券报,2008年03月21日
现代西方思想体系的最大弊端在于对于表象的过度关注,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表现在,将自然科学的方法体系强加于社会科学,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遵循不同的原理。从哲学上讲,自然科学研究物质不可改变的根本属性,而社会科学则是研究人的意识与行为如何改变物质世界。如果以这种观点回头来看美国次贷,就会发现它并不复杂。
连锁反应引发次贷危机
2000年美国NASDAQ泡沫破灭,2001年经济出现衰退,美联储开始连续降息,到2003年6月一年期美元利率降低到1%的超低水平。一方面,美国股市实现了软着陆,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启动拉动了经济增长。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完美。
但低利率、高增长带来需求膨胀与“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军费膨胀一起使美经常项目逆差迅速扩大到8000亿美元。随着美元降息,国际资本撤出美国,美元迅速贬值,并加剧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又进一步推动经常项目逆差扩大,并加剧美元贬值。于是美元陷入漩涡不能自拔。
为此,美联储试图通过加息来挽留国际资本,但为时已晚,不仅未能稳定美元,反而引爆了次贷危机。过去50年,美元一年期利率的平均大致上是5%,很显然1%的低利率无法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以弥补经常项目逆差。
更为要命的是,高油价是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再难合上。同样地,美元的脆弱平衡一旦打破也很难再平衡。
次贷的本质是两极分化
美国长期被标榜为全球模范国家,实际上,高收入仅仅是少数人。2003年美元的低利率终于让许多平民圆了住房梦,但石油价格的上涨、美元的升息、通胀,以及产业转移下的工资下行的压力,很快压得低收入阶层喘不过气来。于是,他们选择了违约,这种情绪很快在中产阶级中蔓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不合作。本质上,许多人的美国梦在破灭,美国已经不再是中产阶级的美国,而是寡头们的美国。
许多迹象反映了美国人的这种情绪,比如,2003年以来舒雷—格雷厄姆提出一项法案,为了保护美国产业工人的利益,人民币应该大幅升值,否则对中国输出美国的商品征收巨额关税等等。无论从理性或是现实的角度,简直幼稚到极点,该法案除了拉高美国的通胀,没有任何益处。但为什么这个法案一提再提?在于迎合了美国底层人民的情绪。再如,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得到许多民众的支持背后,正是他迎合了美国民众财富均等的情绪。
另一方面,华尔街富豪们、跨国公司CEO们的收入动辄达到数千万美元。所以,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一针见血地指出:“华尔街的贪婪毁了美国经济”。
美国症结在于资源紧缺
在工业革命前夕的1760年,全球大致有5亿人口,与现在相比对于矿产资源的消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978年美国出台了一个“布热津斯基原则”——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以保持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导致了从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里,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仅仅上涨了20%。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制造业面临日本等国的竞争压力,转向信息化,于1990年美国出台了“华盛顿共识”——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政治一体化,带来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浪潮,全球原材料需求急剧扩大。
2001年以来,随着美元贬值,国际原材料价格多数上涨了400%以上,美国因为长期以来消耗着全球四分之一的原材料,成为最大的受害者。笔者在文章中一再指出,表面上看起来我国是全球原材料最大消耗国,实际并非如此,在于这些制成品大部分是出口的。我们消费的原材料几乎全部来源于国内的开采。但这种情况难以持久,这就需要“科学发展观”与“节能降耗”。
虽然全球进入资源紧缺的时代,但并不必然导致原材料价格如此快速地上涨,美元危机是最大的契机,而原材料价格的推动者却是华尔街。美国某著名投行两年前出报告预测油价要到100美元,当然现在这个所谓的预测已经实现了。笔者的疑问是:这是预测还是忽悠?美国人不会连一言成谶,预言可以自我实现的道理都不懂吧。很显然,华尔街从油价上涨中获利巨大,但美国去年原油的贸易逆差超过3000亿美元,按照目前国际原材料价格美国今年的逆差将会超过1万亿美元。
困境原因在于背离常识
各国的兴衰都有其原因,大哲学家培根说过:“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美国的立国者有这么一句名言:“创造价值的不应该贫穷,不创造价值的不应该富贵”,美国当前的困境在于背离了这些普遍的常识。
目前看来,虽然次贷危机通过连续的降息,以及债务减免等手段能够得到平息,但美国受制于全球原材料的上涨,经济仍然困难重重。笔者注意到去年12月的安拉波利斯“中东和会”短期内让原油价格下跌10美元,说明美国影响力仍然是巨大的,但处在大选年的美国政府缺乏可信性,这些问题只能等新政府来解决了。笔者相信美联储在解决次贷危机之后,会着手解决全球原材料价格高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