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培养精英,要大学干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55:13
今日一些大学因为腐败、浮夸而遭到民众嘲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缺乏
一群真正的教育精英群体

  ★ 本刊评论员/秋风

  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前不久曾经说,大学应当培养高级蓝
领。相比之下,厦门大学校长倒是个明白人,尽管他把高尔夫球当成精英的一个要件,却
难免带上了这个浮华时代的特色。

  是的,大学、尤其是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的名牌大学,当然应当培养精英。大
多数大学,尤其是那些盲目升级或依靠行政权力拼凑而成的大学,自然不必承担这个责任
——它们也承担不起来。社会也会放任这些大学全力来追逐商业浪潮,按照人才供需规律
运作。

  但那些被社会尊重的大学,却应当始终以培养社会的精英自我期许。当然,即便是这
些大学,大多数毕业生最终也成不了精英,混得好能成白领,混得不好,或许就是蓝领。
但这一后果并不能改变或减轻这些大学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那就是培养精英。也就是说
,这些大学的校园生态、课程安排、教学方式,应当让那些有天赋、有潜质的学生获得优
良的道德、人生与知识教育,让他们具有精英的潜质,在未来的人生中,只要有合适的机
会,即可以扮演精英的角色。否则,大学一开始就照着培养高级蓝领的目标设计各项制度
,那样,他们即使遇到需要他们扮演精英的机会,也仍然只具有蓝领的胸怀和才具。那将
是大学的失职。

  什么是精英?我所理解的精英,其实就是在社会、商业、学术、艺术、公共事务等等
各领域各层面中承担协调、组织、领导责任的男男女女们。他们具有公共精神,也具有一
定的道德威望和领导才干。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这些精英构成了社会的一个个节点,他们让社会组织起来,形
成公共生活。政治精英当然是精英,但在一个正常社会中,只是精英中一个很小部分。更
广泛的社会精英、商业精英、学术精英、宗教精英等等与政治精英处在一种既合作、又制
约的关系中,让社会不至于被国家吞噬。

  因此,社会的健全生活及恰当的社会——国家关系之维系,离不开精英。这样的精英
当然不完全靠念大学就能念出来,他们的很多才具是在社会中历练出来的,因而,不读大
学,同样能够成为精英。不过,适当的大学教育也确实有利于他们作好道德与知识上的准
备。此类教育包括今天人们热烈讨论的“通识教育”,即通过阅读经典、古典,接受文明
、文化的熏陶,拓宽视野心胸,养成关心社会的责任承担意识。另外,大学校园的自治也
可以培养未来的精英们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

  没有如此分布广泛的精英,社会就是上个世纪初人们经常批评的“一盘散沙”。社会
不具有自治能力,只能被动地等待一种强有力的他治来创造秩序、供应幸福。让人惊奇的
是,到了今天,情况似乎并无多大改观。人们对政府寄予无限期望,却尽情嘲笑当下活跃
的商业与知识人物。我不想说他们是精英,因为他们实在缺乏精英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缺
失,也许主要是因为社会的基本架构让他们无从历练精英角色所要求的种种素质。不过,
过去半个多世纪大学教育之反精英传统,也让他们缺乏精英的潜质。

  上个世纪前半期的大学教育,尤其是那些名牌国立大学、教会大学,具有相当明显的
精英教育倾向。不过,自50年代始,大学的核心功能聚焦到培养工程师,或是培养“技工
”。1952年的院系调整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理工科就不用说了,即使在哲学、历史、语
言等学科(那时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已被取消)中,因为已经有了惟一正确的结论,所以
,大学只能把相关领域内的教条教给学生即可。大学所教授的知识是国家所需要的,是技
术性的、实用性的。除此之外,是没有通识教育的内容,自然也没有校园自治的实践训练
。由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过就是掌握一定技术性知识的螺丝钉。90年代之后,大学又
面临社会商业化的冲击,大学的客户从政府变成了企业,开始积极培养“财富工程师”。


  大学教育如此工具化,要为当下中国的社会发育迟缓承担很大责任。社区何以难以自
治?在很大程度上因为缺乏一个具有公共精神的社区自治精英群体;学术、商业何以腐败
?在很大程度也因为其中缺乏相应的精英,来推进学术自治、商人自治。

  当然,今日一些大学因为腐败、浮夸而遭到民众嘲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我们
的社会缺乏一群真正的教育精英群体。大学以培养精英自我期许,它才能通过自己的毕业
生对社会自治的拓展和保护,而限制权力,从而维护大学相对于权力和金钱的自由与尊严
。积极培养精英,正是大学曲线自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