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43:13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读书笔记-前五章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读书笔记-前五章
  
  
  主要内容——
  读者在读本书时,可能会有杂乱之感。我为此向读者致歉。……我在美国生活了十年,宁愿通过一个真正在这个社会生活的人的眼睛,把所看到的矛盾写出来。所以,我对这个社会的不解、困惑,也都会流诸笔端,带来“混乱”。最后还是请读者自己形成结论。
  
  
  第一篇 序
  (摘要:富人的教育优势巨大)
  不惜成本地为小孩(4岁以上)找最好的老师学钢琴,方向却不是音乐。
  练钢琴是对孩子的智力和心灵最大的挑战,需要高度的纪律和刻苦精神。
  所以,学会钢琴,以后学什么都快。
  钢琴课实际上是塑造美国未来精英的文化品位的过程,从而拥有一个感性丰富的灵魂,会享受生活。
  而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宁愿为了一些琐碎的小事,而放弃陪伴、教育小孩。
  
  美国的平等与欧洲的等级森严——>位置对调的趋势——>欧洲今天的阶层变化较快
  美国历史曾经贫富分化严重——>两代罗斯福新政扭转形势——>以前的贫富分化是制度外的,今天的分化是制度内造就的
  
  本书主要描述,美国新精英集团的崛起和社会的贫富分化--中高产阶级通过谋取教育的绝对优势,将下一代培养成社会精英。
  这一趋势,至今未变。
  本书讨论的,主要是这种贫富分化背后的文化动力。富人通过教育而非遗产来保证下一代的竞争力。
  原因:
  1、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2、经济全球化,赢者通吃+导致产业转移,美国工人阶层的优厚待遇受到挑战。(前者跟富人有关系,后者无影响)
  所以,富人希望下一代,必须占据最高端的、非工具性的工作,具备创造力、领导力、人文艺术品位等素质。
  富人教育的优势:
  1、家庭教育。父母受过高等教育;
  2、学校教育。学区制,富人区的教育经费更充足;
  3、课外教育。更多的课外培训;
  穷人教育的劣势:
  1、社区学风不正,尤其黑人、贫民区;19世纪末的镀金时代,读书无用论的时代,已经不再了。
  (在杰弗逊的平等主义和亚当斯的开放等级主义之间,作者倾向于亚当斯,认为人的能力的德行是不同的,社会等级必然分明划分,且美国的等级间是开放的)
  
  越精英的大学,越务虚。证据:全美大学生20%选择商科,而耶鲁大学15%选择历史,其次是纯理论的政治学、经济学,再其次是英语。
  作者理由是,这些将来要统治世界的年青人,他们需要大学给自己是价值观、理想、远见和对人类社会的关怀,而不是怎么数钱。
  
  
  
  
  
  第二篇  野心勃勃的青春期
  (摘要:美国名校不好上)
    为学生提供申请大学的咨询,为学生提供包装咨询,咨询费29000美元。
    SAT相当于美国的高考。但近年SAT的分类,基本冲顶,无法区分学生的水平。所以大学更注重SAT以外的信息——自传短文、课外活动记录及各种成就证明。
    美国高考竞争的激烈加剧,有人口的原因,也有经济模式转型的原因,更重要是知识升值的原因。
  1、二战后,美军回国,夫妻团聚,拼命生小孩;他们的小孩(第二代婴儿潮),也进入受教育期。
  2、上世纪50年代,55%的高中毕业生希望上大学,42%希望成为专业人员;
    上世纪90年代,90%的高中毕业生希望上大学,70%希望成为专业人员;
    就业竞争激烈,让学生重视教育,也高估教育。
  3、调查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序与收入成正比。
  
  美国在南北战争后,逐渐成为“世界工厂”,需要大量产业工人,福利待遇不薄。所以不少人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制造业成为产业工人。
  高中毕业、当工人喝啤酒、结婚,成为当时的典型生活模式。
  60年代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法越来越严,制造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迁移,留在美国的低端工作越来越少,大学教育成为基本要求。
  竞争激烈的大学申请,造就了考试服务业。(作者还提供无关的数据,想说明学生的职业野心大部分会落空,尤其是演艺体育创作领域)。
  
  结论:
  1、一心往上爬,可能让基层失去大量人才;
  2、大学申请竞争惨烈,穷人无法与之竞争,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3、大学生,追求高学历,却并非追求知识。证据:70年与90年的美国博士与本科生比例分别为 0.064-0.04
  
  
  
  
  第三篇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大学申请战与社会服务
  (摘要:美国照顾弱势群体,但富人依然牛B且有良心)
  虽然各大学一再强调多元化、扶助弱势阶层,在奖学金等方面向他们倾斜,但由于申请名校时不得不花巨款将自己进行职业包装,穷人难以竞争。
  结果:
  1、黑人与拉美裔占全美大学生25%,在一流公立大学中仅占11%;
  2、低收入阶层的学生,在前51所文理学院中所占比例,10年前13%,现在12%;(似乎变化不大)
  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期曾说,任何社会最终都将由精英来统治。
  
  到60年代,以哈佛为首的名校,开始以学生的学术素质而非家庭背景为录取的主要标准。特别是各大学强调多元化,采取各种政策向弱势阶层倾斜,种族平权法案也引导学校照顾黑人。智力阶层逐渐取代贵族阶层。(似乎与前文矛盾)
  
  由于大量学生的SAT成绩都快到了顶,必须有其他的课外业绩来区分录取。
  大学录取人员说:他们要看申请者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创造精神。
  大学申请咨询公司建议:上完高一就去当实习生,一年至少打100小时的义工,并且要有“真正的工作”经验,比如投资银行或博物馆。
  暑假太短,无法建立惊人的履历。“空缺年”开始流行——高中毕业后,用一年时间周游世界、打义工、从事社会服务。
  哈佛录取与奖学金部的院长表示,有时经过一年,同样的学生会变成更理想的录取候选人。
  但参加一个暑假计划,到发展中国家当义工,常常消耗一个学生7000美元。这个钱不少是孩子们自己打零工挣来的。
  能干这些事情的,大多家庭富裕,他们花得起钱。(似乎与打零工挣来的有矛盾)
  
  两年前,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容许大学录取时考虑种族因素,照顾少数族裔,这为富裕的白人带来更大的压力。
  一位Amhirst College的录取人员说:“如果你来自富裕家庭,已经在生活中获得了一切能够获得的机会,那么高分本身并不能说服我们再给你一个机会。”
  作者说,所以精英后代,就得加倍努力。(前后矛盾严重)
  
  二战后,每二十年,美国高等教育就对精英子弟的提出新的挑战,逼着他们不断地适应,无法故步自封。
  精英子弟,周游世界,到贫穷国家锻炼,成为全球社会的一个积极参与者。他们还改变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了解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结果,他们没有变成势利的特权阶层,而是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精英。(这段,似乎有点狗屁不通)
  
  
  
  第四篇 没完没了的青春期
  (摘要:上学就业竞争激烈,让美国家庭联系愈加紧密,有中国化的趋势)
  美国人18岁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因为晚婚。
  因为日益复杂的社会,对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接受训练的时候也就越长。
  家长因为小孩大学投资不菲,更深地介入孩子的教育及成长中。
  美国社会正在塑造一个现代贵族阶层,如果不加以遏制,恐怕将削弱美国的竞争力。
  
  
  第五篇 哈佛风暴
  (摘要:治校理念之争)
  罗伦期.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 哈佛大学校长
  2005年3月15日,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对萨默斯投了不信任票,但校长由董事会指派,不信任票没有法律效力,仅供参考。
  萨默斯在一个会议上,就女科学家为什么少的原因提出了三个假设,引起圈内哗然:
  1、性别歧视和社会压力;
  2、大多数妇女也许难以承担一周80小时的工作量;
  3、男女之间也许有某种先天不同。
  第三点被断章取义地提出来,被指责为性别歧视。让他辞职的呼声渐起,315的文理学院投票即是之一。结果不信任案以218票赞成、185票反对、18票弃权的明显优势通过。
  
  从政策方面来看,他经营大学的方式,背离了教授治校的传统,威胁着教授权力。
  从个人层面看,他年轻气盛、恃才自傲,在文人相轻的知识分子圈中,容易引起嫉恨。
  
  这场争斗,表面是女权,实质是哈佛走到了一个,是继续成为一个学术共同体,还是转化为一个跨国公司的十字路口。
  
  (后略,无法继续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