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高等教育:能否进入主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48:54
蒋国珍
始于上世纪末互联网上的传播科技革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与生存方式。短短10来年,大众传播、计算机与通信“三位一体”已成为现实,活字印刷、电报、电传、邮政通信等与旧媒体有关的东西逐步走向没落或消失,时至今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已经或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人类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发生着重大改变。种种迹象显现,以人际关系为纽带构筑起来的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
2003年,Scott L. Howell, Peter B. Williams, Nathan K. Lindsay(2003)通过文献分析,描出美国远程教育发展的32种趋势,其中之一是:远程教育与校园教育(distance and local education)的区别正在消失,即远程教育与校园教育的差别已经很小。2004年,Sloan基金会发表美国高等在线教育的第二份年度研究报告,标题引人注目——《进入主流:2003、2004年美国在线教育质量与评估》,该报告认为:
●    在线注册的增长率继续提高;学校预计2004年至少学习一门在线课程的学生会增长25%。
●    盈利性院校继续预测他们的在线学习会有最大的增长率,比其他任何高等教育的院校增长的都要快,预测增长率超过40%。
●    大多数院校认为:学生对于在线课程的满意度同面授课程的是一样的。
●    在大多数的院校中,在线学习结果仍被认为同面授教育的是等同的,或优于面授教育(I.Elaine Allen,Jeff Seaman,2004)。
与美国在线高等教育进入主流的潮流相比,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在院校模式、招生对象、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保持着太多的“特定性”,与“主流、正规”院校教育的“区别”可谓“泾渭分明”,“进入主流”似乎还很遥远。
一.网络:能否催生新的远程教育
过去的100多年间,从幻灯、电影,到广播、电视;从早期之电教(视听教学),到今日之E-learning,无论是 “电力”之“电”,还是“数字化”之“电”,科技本身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甚微。从函授、到广播电视,再到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这就是尼珀等人提出的所谓三代远程教育,还有泰勒(Jimes Taylor)(1999)提出从第四代基于计算机的通信技术中分离出计算机网络双向同步实时交互系统,作为第五代远程教育(丁兴富,2002)。这种“代际”迭出的纷繁,只是给远程教育带来短暂的“喧闹”。在这场网络风潮中,中国教育亦不甘寂寞,网校、网络学院在很短时间内快速发展。
当函授走向没落,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时,网络能否催生“新一代”的远程教育,使之成为能与校园教育相比肩的新教育呢?技术热心一族对信息技术寄予很高希望,10多年前,西方学者曾大胆预言:信息高速公路必将引发教育变革,有学者将可能引发的教育革新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从工业社会转变为信息社会;
2.从科技为辅助工具角色转变为以多媒体为中心的角色;
3.从只有一次受教转变为终身学习;
4.从固定课程转变为弹性、开放的课程;
5.从以学校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6.从个别化学习转变为伙伴群体学习 (partnerships);
7.从当地学习转变为全球网络学习 (Alberta,1995)。
上述变革,远程教育似乎注定要成为最大的受惠者,甚至是新教育的代表者,相比之下,传统教育已不足应付学生所需,反而显得不合时宜,但是,时至今日,种种“转变”并未成为现实。不过,教育不同于其他产业,教育与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民族等密切关联,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可能是直接的、立竿见影的,进入2008年,我们还没有证据和理由相信:信息技术不可能对教育产生实质性影响,网络不可能催生新的远程教育。结论或许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等待。
二.文化变迁:是否昭示着远程教育的未来
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自从有了学校和作为职业的教师,学生背起书包上学堂,向教师学,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然而,这种由上而下、由长至少、由师至生的直线式传递形态正在悄悄发生改变。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从整个人类文化史的考察出发,提出纷呈于当今世界的代与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即“代沟”),既不能归咎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差异,更不能归咎于生物学方面的差异,而首先源于文化传递的差异。她将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post- figurative culture)、并喻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和后喻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
前喻文化,即所谓“老年文化”,是数千年以前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事实上也是一切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十分简陋,劳动主要靠人力进行,加之自然环境的险恶,使人们缺乏酿就生产与社会变革的必要的物质手段,因而整个社会的发展十分缓慢。人们从未奢望、也根本不可能设想自己的生活能和父辈、祖辈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在他们眼里生活的意义是既定的,前辈的过去就是他们的未来,“他们的父辈在无拘束的童年飘逝之后所经历的一切,也将是他们成人之际将要经历的一切” (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虹、周怡译;1987)。
并喻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文化,它始于前喻文化的崩溃之际。米德例举了战争失败、移民运动、科学发展等导致前喻文化崩溃、并喻文化诞生的诸多历史原因。所有这些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先前文化的中断使年轻一代丧失了现成的行为楷模。既然前辈无法再向他们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生活模式,他们只能根据自己切身的经历创造之,只能以在新的环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虹、周怡译;1987)。
后喻文化,即“青年文化”,这是一种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传递过程,即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如果说在前喻文化(即传统社会)中,社会化的对象是社会中尚未成年的个人,那么,后喻文化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反向社会化”。“在这一文化中,代表着未来的是晚辈,而不再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米德的后喻文化理论完全奠基于二次大战以来迅猛的社会变迁之上。如果说二次大战以后世界确实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所谓“信息时代”或“核时代”),那么,米德是最早敏悟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少数几个天才人物之一(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虹、周怡译;1987)。
传统时代,教学是由上而下直线式传递,属于前喻文化类型;工业化初期,知识来源多元化,儿童及青少年向同辈学习,属于并喻文化类型,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工业化后期及未来,时尚、潮流由年轻代创造和领导,教学乃成为由下而上之传递 ,属于后喻文化类型,所谓“师未必贤于弟子”。
文化的变迁对人类的影响是重大的,教育也许可以不为技术所动,但是,文化的变迁对教育的影响是必然的。笔者以为,终身学习、开放教育所秉承的理念与并喻文化、后喻文化是相互呼应的,可以说,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就是率先在教育领域实现并喻文化、后喻文化的传递过程。
三.Web 2.0:能否吹响进入主流的号角
由于万维网孕育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的传播媒体之中,它深深地带着传播媒体的烙印,从Mail到E-mail,从“周刊”到“E-周刊”,从“印刷版”到“网络版”,从“模拟广播”到“数字广播”等等,典型的“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归根结底只是旧的交流/传播媒体的数字化,并无实质性改变,早期的“万维网”可谓名不符实,并且,由于人们的阅读习惯等原因,报纸、杂志、书籍等传统媒体依然大行其道。
Web1.0与Web 2.0的比较
Web 1.0
Web 2.0
发展历史
1993-2003
2003-未来
交流模式
点交流,单向传递
场交流,多向传递
交流效果
点效应
场效应、相互影响、螺旋发展
基本构成单元
网页
个人发表的信息
内容创建者
专业人士
全部普通用户
主导者
少数人
大量业余人士
经历了10年发展,万维网逐渐走向成熟,有人将早期的“万维网”称为Web 1.0,它只是传统单向传递模式的一种技术类型而已,只能适应“至上而下,由少数人向大众”的文化传递的需要,是前喻文化的技术产品(见表1)。而所谓的Web 2.0,则反映了并喻文化、后喻文化的诉求,其传递模式是多向传递,真正实现场交流,“场交流”实际上模拟的是人类社会的主要交流方式。应用于远程教育,“场交流,多向传递”意味着“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有了良好的环境,有了适合人际交流的环境,“虚拟学习社区”将可能成为现实。“场效应、相互影响、螺旋发展”为解决远程教育的质量与效益的矛盾,提供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方向。
结束语:
无论是技术的革新、文化的变迁,还是美国高等在线教育进入主流的宣言,种种迹象告诉我们:远程教育的未来不是梦。然而,学生虽然希望被许可通过远程来学习,但是,他们并非真的愿意远程学习,这一点,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几乎是一致的。当前,我国的远程教育上在教育类型、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面临不少困难,在现实与前景的矛盾冲突中,中国的远程教育是继续沿着函授教育的轨迹,与校园教育并行;还是突破“特定性”,进入主流;抑或急流勇进,成为新教育的先行者、开拓者?在进入2008这样一个关键年之际,我将近年所思呈于此文中,谨与我国远程教育实践者、研究者、决策者探讨。
参考文献:
1.I.Elaine Allen,Jeff Seaman(2004)  Entering the Mainstream: The Quality and Extent of Onlin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3 and 2004  http://www.sloan-c.org.
2.Scott L. Howell, Peter B. Williams, Nathan K. Lindsay(2003)  Thirty-two Trends Affecting Distance Education: An Informed Foundation for Strategic Planning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Learning Administration, Volume VI, Number 3, Fall 2003
3.丁兴富 远程教育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玛格丽特.米德(美)著,周晓虹 周怡译,文化与承诺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