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侠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58:27
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

     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钱谦益 侠是埋藏在中国人心中一段美好的童话。

  大体上,侠的范畴涵盖两个层面:小者,扶弱抑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大者,如金庸先生所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能不能将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判断小侠与大侠的标志。只会见义勇为的人是称不上大侠的,所以金庸的小说中,大侠并不多见,唯郭靖、杨过寥寥数人而已。

  在常人看来,行侠仗义,那是男人的事,与女人无关。但在中国历史灿若星晨的天空中,我们还是会发现几颗沾满脂粉之气的星星,尤其是当她们以妓女的低贱,竟能获得侠的名号,实在令人敬佩。 

  最初能称得上侠妓的是红拂女。隋朝末年,红拂女的身份只是大将军杨素家的一名家妓。一次,书生李靖向杨素毛遂自荐,杨素很怠慢他,斜靠在床上接见。李靖忿忿不平,斥责杨素道:“现在天下大乱,群雄竞起。你身为国家重臣,正应该网罗天下豪杰,为国效命,怎么对宾客如此不敬呢?”说罢拂袖而去。李靖的一席话令当时在场的红拂女非常佩服。当天晚上,五更时分,红拂女女扮男装,夜闯李靖住宿的客店。李靖开门一看,见一紫衣女人跑到自己房间,非常诧异。红拂女自我介绍说:“我是杨素大人家的一名家妓。平素阅人无数,没有一个像公子你那样英雄的,所以想来投奔你,希望你不要拒绝。”李靖又问:“你在杨素大人家锦衣玉食,他又是国家重臣,大权在握,而我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小民,要钱没钱,要权没权,何苦跟我受罪呢?”红拂女不慌不忙地答道:“我看杨素大人没有什么雄心抱负,只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最终,李靖与红拂女结为夫妻,共同投奔李渊帐下,成为大唐王朝的开国元勋。 

  历史对于红拂女的侠义之举言之甚少,但光凭她能抛弃世俗偏见,慧眼识英雄,主动委身自己喜欢的男人这一点,便足见其磊落英伟之气。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女扮男装,夜投李靖,不惧杨素追杀,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胆色。因而从古至今,红拂女一直被妓女推崇为楷模。

与红拂女类似,近代中国也曾演绎一桩妓女慧眼识英雄的故事。

  民国初年,蔡锷任云南督军,袁世凯为大总统。但袁世凯还嫌不足,老想称帝,于是想方没法拉拢蔡锷,希望蔡锷为其所用,拥护他坐上皇帝的宝座。同时,他又秘密派人监视蔡锷。蔡锷觉察出袁世凯的险恶用心,不愿当袁世凯的走狗,但碍于袁的势力,又无可奈何,每日愁眉不展。 

  一日,蔡锷到京城的八大胡同去散散心,一眼就相中了小凤仙。小凤仙问他从事何业?蔡锷谎称做小买卖。小凤仙笑道:“你气度不凡,外欢内郁,绝不是商人。”此言令蔡锷一怔,没想到风尘之地还有这样的眼力。不禁对小凤仙另眼相看。经过几次闲谈,小凤仙断定蔡锷非同常人,必定是个英雄。不久,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为了躲避袁世凯的监视,他们共同商量了一计。 

  没多久,蔡锷泡上八大胡同的小凤仙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没想到一向不近女色的蔡将军也会拜倒在石榴裙下!然而蔡锷不管这些,他甚至将小凤仙娶过去做妾,气得他母亲与妻子离家出走。 

  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还天天寻欢作乐,看来英雄还是难过美人关嘛!蔡锷的所作所为终于让袁世凯放松了警惕。一次,蔡锷故意与小凤仙坐车游玩,在小凤仙的掩护下,他找准机会,登上开往天津的火车,后来绕道回到云南,组织“护国军”起义讨袁,为维护民主共和写下壮丽的篇章。这其中小凤仙功不可没。“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虽然蔡锷英年早逝,但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却代代相传,电影《知音》讲的就是这段故事。而小凤仙,与蔡锷一样,以其深明大义,矢志报国而感动后人。

  然而,真正能在乱世识英雄的人毕竟少之又少。而有武功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对于一般侠妓,日常生活才是她们大展拳脚的舞台,而她们依靠的手段,主要是侠义和机智。

  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中的主人公赵盼儿,便是一名智勇双全的侠妓。

  赵盼儿是一个阅世颇深,善于察言观色,泼辣练达的妓女。这样的妓女早已看破风尘,不会轻易上男人的当。然而当她的好姐妹妓女宋引章被花花公子周舍诱骗,受尽侮辱,生不如死时,她没有见死不救,而是积极向宋引章伸出援助之手。凭着自己超人的智慧和胆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赵盼儿演出了一场“风月救风尘”的妙剧,羞辱了周舍,救出了苦命女人宋引章。 

需要说明的是,元代的妓女地位非常低下,她们是社会的弱者,许多妓女被花花公子糟蹋作贱,但只有忍气吞声,因为她们无法找到伸张正义的清官大老爷。更多的时候,她们只有自救,以此来维护人格的尊严。正因为是社会底层弱者的胜利,所以胜利才显得格外珍贵。 

  明末清初,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身当亡国之际,是以身殉国,还是苟且偷生,每个人都要交出自己的答卷。李香君、葛嫩、柳如是、寇白门,便是其中的翘楚。这其中寇白门的故事尤其具有侠义性。 

  寇白门最初是金陵的一名妓女,后来被实权派人物保国公朱国弼纳为小妾。1645年清军南下,朱国弼投降了清朝,全家迁往京城,不久便被清廷软禁。朱氏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姬妾卖掉。寇白门对朱国弼说:“大人要是卖妾的话,最多只能获得几百两银子,如果你让我回到南京,一个月之内我便会以万金回报!”朱国弼答应了。于是寇白门快马赶回南京,在旧日青楼姐妹的帮助下,筹集了2万两银子将朱国弼保释出来。这时朱氏想重圆好梦,但被寇氏拒绝,她义正辞严地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从今以后我们两不相欠,各奔东西!”

  寇白门回南京以后,扶危救困,时人称之为女侠。她结交宾客,每日与文人墨客聚在一起,排遣国破家亡的苦闷。每当酒酣耳热之际,便时而放声歌唱,时而痛哭流涕,感叹家国不再,美人迟暮,其深层的悲伤感染在座的所有人。在她穷困潦倒死后,当时的大文人钱谦益专门作诗追悼:“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既扶危助困,又为国为民,寇白门,以其光辉的一生,为侠妓抹上一丝绚丽的色彩!

  让我们用清代诗人袁枚对侠妓的评价作为本篇的结尾吧:

  “谚云:‘行行出君子。’妓中有侠者,义者,能文者,工伎艺者,忠国家者,史册所传,不一而足。女不幸堕落,蝉蜕污泥,犹能自立,较之口孔孟,而行盗跖者胜。即较之曹涂、李志淹淹如泉下人者亦胜。苟为不熟,不如稊稗,伪名儒,不如真名妓。若果有其人,足下秉彝之好,当乐闻,不当厌闻。古之忠臣孝子,皆廓落自喜,不矜细行,目中有妓何妨?心中有妓亦何妨?”(《小仓山房尺牍》卷七《答杨笠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