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十二五”,厘清“化”与“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3:57:37
如今,只要我们打开网络、翻开报刊,各种各样的“化”就会映入眼帘,如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在老百姓的街头巷议中、在一些领导干部的会议报告中,也都会发现各种名目的“化”,如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等等。俨然,谈“化”说“化”,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那么,“化”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从这个涵义看,“化”重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变”,表示从某一种性质或状态变为另一种性质或状态;其二在“动”,表示变化着的过程,静止的不是“化”,称为“化”的,必须是在“动”的事物。所谓“某某化”,也就表示从原来的“非此”性质或状态,变为“此一”性质或状态这一变化的过程。一言以蔽之,“化”是创新意识的体现、是改革精神的具化。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是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埋头苦干的攻坚阶段,正是需要我们奋力改革、开拓创新的关键时期。发展、改革、创新,这都要求我们敢于突破旧传统、勇于探索新领域,向更高的层次、更远的方向、更广的范围,去提升、去迈进、去拓展。实现这一目标,就离不开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转变,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化”。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这“化”那“化”,许多并不是真的“化”了,而是被“化”了,是被各种好听的“话”所“化”了。何以见得?比如,有些单位,制定了几项简单的规定,就称实现了“制度化管理”;买了几台电脑、装上了网络,就说实现了“信息化办公”;参与了一些国际交往,办了几次“节”,就说是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等等。“话”说的响亮、讲得动听,但离真正的“化”还远着呢。
“化”与“话”,读音相同,但所要表达的意思却有如云壤之别。“化”重在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转变,有实践才有“化”;而“话”,则只是语言的表达,一般不涉及实践活动。关注于“化”本身者,看重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预期的目标,是实干家,具有勤奋耕耘、脚踏实地的品质;沉迷于“话”者,玩弄的是华而不实的辞藻,是叶公好龙,爱说大话、空话,作风浮躁、只图虚名。
区分“化”与“话”,谨防只话不“化”,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要克服急功近利、浮躁庸俗的风气。现在,许多地方和部门,不结合自身实际,动辄提出若干个“某某化”,高举“化”的大旗,而不真抓实干,也没有明确详细的实施步骤;在总结工作时,不管目标的实现情况,一概标榜实现了“某某化”。这其实是作风浮躁、态度不认真的表现。须知各种各样的“化”,它有具体的目标、规划、步骤,有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内容,并且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完善、矫正。任何把“化”简单化、庸俗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而过多过滥地讲“化”,只有口号、没有内容的“化”,都是不严肃认真、不负责任的表现,都只能是南辕北辙,不但实现不了目标,反而会错失大好时机。
二是要养成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的习惯。“化”是实践的过程,也是探索的过程。和谐社会的构建、小康水平的实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由无数个“化”组成的。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等等。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正确有力的宏观调控、靠的是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这些“化”的完成,靠的不是“话”,而是实践与行动、探索与开拓。
三是要树立认真执行、狠抓落实的思想。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执行力就是生命力。我们党的事业能否取得胜利,不仅需要方向正确、措施得力的战略部署,更需要意志坚定、不打折扣的执行落实。“胜非为难,持之为难”。各种“化”的目标提出来之后,关键在于能否一以贯之地贯彻下去;关键在于时间久了之后,没有人关注的时候,能否一如既往地执行下去;关键在于遇到阻力、碰到困难的时候,能否一往无前地坚持下去。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在实现各种各样“化”的过程中,都要牢固树立认真执行、狠抓落实的思想,这样,才能把“化”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侯明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