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炮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29:23

  金门炮战(1958年8月23日─1958年10月5日),又称八二三炮战、八二三金门炮战。1958年8月23日,福建沿海解放军万炮齐发,掀起金门炮战序幕。自这一天起,福建沿海就进入了战时前线状态,直到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的军事行动才彻底结束。这是自1955年以来台海地区最大规模的战争行动,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战斗史上所发动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炮战。
[编辑本段]历史背景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全面溃败,退守台湾。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大陆形势一片大好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准备进行解放台湾的战役。按照毛泽东主席的部署,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三步走战略为:第一,掌握海峡制空制海权;第二,扫除周边岛屿的国民党势力,建立渡海基地;第三,预计于1950~1951年间发起全面的渡海战役。虽然1949年解放军发起金门战役失利,渡海部队三个团全军覆没,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在为解放台湾进行渡海作战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从未停止。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作战部署受到牵制,暂时无精力发起大规模的渡海登陆战役。但是,在此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前发起海南岛战役,解放了海南岛;又发起万山群岛战役,解放了广东省的万山群岛。1955年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协同发起一江山岛战役,解放一江山岛。此后,台湾当局控制的地区仅限于台湾岛、澎湖列岛、台湾周边岛屿以及大陆沿海的金门岛和马祖岛。金门岛和马祖岛是台湾当局控制的离大陆最近的地区。而金门岛解放军三个团被全歼的战绩也成为众多解放军将领心中一块永远的痛。
  对于炮击金门的战役发起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解放金门、马祖而发起的预先行动,也认为是为了教训台湾当局在沿海进行的破坏而发起的军事行动,也有人说是国际环境决定的。
  其实,在金门炮战发起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在进行着解放台湾的战争准备,沿海岛屿只剩下金门、马祖,沿海战备公路、机场均建设完毕,海军、空军和各兵种也初具规模。但是在台海一带,解放军一直不占有优势。国民党空军始终占有台海上空的制空权,国民党空军战机时常来到大陆进行骚扰和轰炸,国民党海军也基本占有制海权,解放军海军在没有大型战舰的情况下一直采用海上游击的方法和国民党海军周旋。在国内稍稍安定的情况下,为了夺取制海权和制空权,继续执行毛主席的解放台湾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需要发起对台作战,争夺沿海制空、制海权。
  而国际上,1958年7月,伊拉克革命爆发,伊拉克王国被推翻,建立共和国,而英国和美国出兵黎巴嫩和约旦。在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的当时,国际形势一时紧张。炮击金门,也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代表社会主义阵营向资本主义阵营发起的反击。
  针对两岸我强敌弱的态势,以及中国政府坚持祖国统一、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划峡而治”的政治立场,1955年后,中国政府在准备武力解放台湾的同时,开始适时调整策略,尝试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在“金门炮战”中遭到沉重打击的蒋介石当局并没有把握统一的机运,不但没有响应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和平倡议,反而一面宣称不与中共谈判、妥协,一面向金门、马祖增调大量部队,加强对厦门等地的炮击。
  1958年8月17日,为了一方面粉碎美国政府一直诱逼台湾当局放弃金门、马祖,策动海峡两岸“划峡而治”的阴谋,另一方面在向台湾当局发出和平信息的同时,对蒋介石集团在大陆沿海地区的骚扰活动给予一定的惩罚,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作出了炮轰金门的决定。
[编辑本段]战区地理
  金门岛,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东南沿海之外,和厦门岛隔海相望。包括金门本岛(大金门岛)以及烈屿(小金门岛)、大胆、 二胆、乌丘、东碇、北碇、等十二座岛屿。大金门岛呈哑铃状,南部为料罗湾,“哑铃”左上支头即为古宁头。岛上最高峰为太武山。
  金门岛位置示意图金门岛完全扼守住了厦门岛的出海口。从厦门到小金门岛的直线距离只有三公里,到大金门岛距离为十公里。在莲河、围头、厦门等地,金门岛完全处在射程达到十几公里的火炮来说射程之内。这样的地理条件,金门岛必然处于高度戒备之中。
[编辑本段]过程
  
战前
  在金门炮战之前,解放军已经对金门岛进行了周密的部署。解放军前线总指挥叶飞上将调集炮兵部队17个炮兵营组成莲河地区炮群,15个炮兵营组成厦门地区炮群,又以海军岸防兵的6个海岸炮兵连配置在围头、厦门、莲河等地,负责对料罗湾进出舰艇进行打击和封锁。解放军所用火炮有152加榴炮、155榴弹炮、122榴弹炮以及130海岸炮等各型火炮,总计439门。同时,福建沿海的民兵也动员起来,配合解放军炮兵部队进驻,和正规部队共同战斗,各个炮位都配属了一定数量的民兵。
  解放军推火炮上阵地早在7月初,解放军参战部队就开始向福建沿海地区集结,秘密开进。除了炮兵部队,海军、空军部队也进驻福建。其实,早在1955年,忙完了朝鲜战场作战任务的空军主力就计划南下转场福建,但是由于为了表示对台湾的和平意愿,空军暂缓入闽。到了1958年,形势直转急下,且战备机场都修建完毕,空军主力转场进驻福建,开始为夺取制空权做准备。海军除了加强海岸炮兵的战备任务,为了在近海夺取制海权,除厦门本地原有驻扎的海军炮艇外,东海舰队鱼雷艇六支队一大队12艘鱼雷艇在上海装上火车,海军官兵集体改穿陆军军服,将运送鱼雷艇的军列改装成“陆军新兵专列”秘密走陆路抵达厦门,并在厦门海域进行战备。
  而台湾方面,1958年8月初,台湾当局也宣布台澎金马地区进入紧急战备状态。8月7日和8月14日,两岸空军在台湾海峡上空发生激烈空战。8月20日,蒋介石亲自抵达金门岛,晚年到金门岛进行视察的蒋介石对金门守军进行激励。此时,距离金门炮战全面爆发只有三天时间。
  在大陆方面,严阵以待的解放军炮兵部队时刻准备着炮击命令。解放军通过提审俘虏等各种侦查手段,获得金门岛部队大致分布和金门防卫司令部驻地信息。金门防卫司令部所在地位于金门岛最高峰太武山南侧,火炮难以击中,解放军炮兵部队则在内地寻找一类似高的山头进行模拟炮击,获得诸元数据后准备进行射击。
  
八月二十三日炮战
  
  1958年8月23日下午5点50分,随着一串串红色信号弹的腾空而起,解放军炮兵阵地几百门大炮同时开火,数千枚炮弹从不同方向呼啸着飞向金门国民党军阵地,岛内守军还没来得及反应,整个金门岛淹没在一片火光之中。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开火,是前线指挥员精心选择的日期。八月二十三日当天是周六,正好是国民党军士兵军官准备过周日的前夕,战备较为松懈。下午五六点正是晚饭结束后的时间,大部分国民党军官兵正在酒足饭饱出掩体散心的时候,此时炮击,正是十分合适。
  解放军炮兵猛烈轰击国民党金门驻军果然,国民党军在第一轮炮击中死伤惨重。在前一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二日,台湾当局“国防部长”俞大维抵达金门视察。在炮击之时,俞大维和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胡琏上将均被击伤。金门防卫司令部副司令赵家骧中将、章杰少将被当场击毙,副司令吉星文中将重伤,被送至医院后不治身亡。一轮炮击,重创国民党军指挥机构,国民党军士气大跌。国民党海军“台生”号运输船被击伤。在炮火中,国民党军炮兵阵地开始仓促还击。经过八月二十三日的炮战,解放军首战告捷。
  这空如其来、前所未有、气势惊人的炮声立即震动世界,金门立即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纷纷议论毛泽东行动目的。蒋介石估计人民解放军要登陆金门攻击台湾,便紧急向美国求援防守金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苦思三天认为金门炮声是中共大举解放台湾的前奏,一方面派出6艘航母、百余艘舰艇,200多架飞机驶入台湾海峡,另一方面则故伎重演,玩起“划峡而治”的旧把戏,强迫蒋介石从金、马撤军。同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发表声明,警告大陆不得“破坏和平”。这些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绝对不能接受的,蒋介石也强硬表示,不容为了考虑盟邦态度而放弃金马,若至紧急关头,将独立与大陆作战以固守金马。
  
八月二十四日海战
  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后,遵照上级指示,对金门岛驻军各点和火炮阵地实施强烈的火力打击,而海岸炮兵连则对从料罗湾进出金门岛的国民党海军舰艇进行打击,达到封锁金门岛的目的。
  秘密来到厦门的东海舰队鱼雷艇六支队一大队的12艘鱼雷艇,配属12艘机帆船,于8月22日掩护出海,无线电静默,达到料罗湾外的镇海角潜伏,准备对进出料罗湾的舰艇进行伏击。
  8月23日、24日,两岸炮兵继续互射。8月24日傍晚,“台生”号驶出料罗湾,接应前来运送物资的“中海”号和“美颂”号等登陆舰。而为了配合舰艇卸载物资,金门国民党炮兵开始炮击厦门解放军阵地,解放军炮兵则立即进行反压制。海岸炮击伤“中海”号。
  随后,12艘鱼雷艇中的6艘出发开始堵截敌舰。鱼雷艇突然冲向“台生”号,并将其击沉,同时重伤“中海”号。在返航途中,175艇中弹负伤掉队,被击中沉没。艇上艇员大部分牺牲或被俘,只有五人游回大陆获救。这一剧情被改编为著名电影《海鹰》故事片《海鹰》,一时全国闻名。
  
炮战向封锁战变化
  自8月23日大规模炮击后,解放军炮兵炮击点逐渐收拢弹着点,集中打金门的西村、沙头两机场和料罗湾,意图困死金门岛。在解放军炮兵和海军的封锁下,机场完全不能起降,金门岛15万军民的补给全靠料罗湾的海运。
  9月1日到9月2日凌晨,东海舰队鱼雷艇六支队一大队派出六艘鱼雷艇并五艘炮艇,组成十一艘艇的编队,对料罗湾登陆补给的国民党海军舰艇进行伏击。在战斗中,鱼雷艇队对敌舰目标判断失误,放过了绝佳的战机,在混乱中174、180两艘鱼雷艇相撞沉没。而国民党海军“沱江”号猎潜舰被重创失去战斗能力。这场海战,双方战成平手。国民党海军宣称击沉解放军海军鱼雷艇12艘。
  自9月2日料罗湾海战后,9月3日起,美国海军开始为国民党海军提供武装护航,但不进入原有的三海里。紧接着,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中国领海为12海里。在外交上,中美两国开始了政治博弈。我政府宣称,没有允许,外国舰船和飞机不得出入我国领海和领空。
  面对封锁,金门岛物资逐渐紧缺。双方除了继续进行炮战外,还在台海上空进行频繁的空战。9月24日,国民党空军使用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击落解放军空军歼5战斗机一架,首开全世界空空导弹击落战斗机的先例。
  
203毫米火炮
  炮战开始后,面对解放军炮兵的强大火力压制,国民党军压力很大。台湾当局“国防部长”俞大维从金门回到台湾,即全力向美国要求之前已经要购买“八吋榴炮”,即203毫米榴弹炮,以压制解放军火炮。台湾当局宣称,203毫米榴弹炮威力巨大,一旦装备既可以改变火力态势。美国卖给台湾三门,并于9月18日解放军的停止炮击日运送到金门岛。
  美制M115型203毫米重炮在203毫米火炮到达金门岛后,解放军火力依然保持着强大的优势。几门大口径火炮并不能改变战场态势。203毫米火炮装弹速度慢,射击精度较其余火炮并没有更大的提升,而解放军掩体皆能抗住大口径炮弹。虽然台湾当局宣称三门203毫米火炮就把对岸“共军”打得落花流水,但是实际上共产党军在炮战中始终占据劣势。一门203毫米火炮在炮战中正好被解放军的炮弹射入火炮掩体,被彻底炸毁。
  
炮战冷却
  金门炮战开始后,美国和中国继续接触,试图调停台海局势。大陆在谈判中告诉美国,要求蒋介石放弃金门马祖以换取停火。美国将这一消息告诉蒋介石后,遭到蒋介石拒绝。
  金门炮战的大规模炮击场面一直到10月6日。10月6日,大陆通过新闻媒介发表了由毛泽东主席亲自起草的,由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发布《告台湾同胞书》。文告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另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这一点,也是你们同意的,见之于你们领导人的文告,美国总有一天肯定要抛弃你们,美帝国主义是我们共同的敌人。现在13万金门军民,供应缺乏,饥寒交迫,难为久计。为了人道主义,我已命令福建前线,从10月6日起,暂以7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如有护舰,不在此例。建议国共双方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停火一周后,毛泽东又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再次宣布:“金门炮击,从本日起,再停两星期”,“使金门军民同胞得到充分补给,包括粮食和军事装备在内,以利他们固守。兵不厌诈,这不是诈,这是对付美国人的”。这一天毛泽东在会见前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曹聚仁指出,“只要蒋氏父子能抵制美国,我们可以同他们合作。我们赞成蒋保住金门、马祖的方针,如蒋介石撤退金门、马祖,大势已去,人心动摇,很可能垮”,进而又于10月12日继续宣布停火两周。10月20日,因为美国海军军舰进入中国领海为国民党海军护航,中国人民解放军又继续恢复炮击。
  10月25日,为了进一步缓和海峡两岸局势,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再次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了《再告台湾同胞书》,对广大台湾军民晓以民族大义,指出“统一是大陆与台湾的根本方向,希望海峡两岸中国人联合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制造‘两个中国’的伎俩”,并阐述了“化敌为友”、“一致对外”的具体措施,宣布此后逢双日停止炮击,且单日也不一定炮击。这种打打停停,或者多发射宣传弹的局面一直维持下去。“使大小岛屿上的军民都得到充分的供应,以利你们长期固守”。
  通过这些文告的发表,蒋介石当局也逐渐明白,共产党是有意识地将金、马留在他们手中,以共同对付美国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金门炮战”危机结束后,蒋介石指示各界有关方面以后“不能跟着美国乱说话”,并于1959年3月正式决定:今后提及大陆,不再用“红色中国”或“共党中国”等语,而称中共政权;称自己不再是“自由中国”,而称“中华民国”。
  1979年1月1日,随着中美两国建交,国防部长叶剑英元帅宣布停止炮击金门。持续了20多年的炮击金门终于落下帷幕。
[编辑本段]传奇人物
  
安业民烈士
  
  安业民,安业民烈士1957年参军的解放军海岸炮兵战士,是一名海岸炮瞄准手。8月23日参加炮战,在战斗中炮位旁的弹药被击中起火,威胁火炮安全。安业民在烈火烧到自己的情况下将海岸炮转回隐蔽壕中,直到火炮安全后才跳下炮位救火,全身被严重烧伤昏迷。苏醒后继续战斗40余分钟,直到8月23日炮战结束。后入院抢救,于9月9日抢救无效牺牲。一时间,英雄安业民的事迹传遍全国,厦门修建了安业民烈士陵园,成为一代人心中高大的“安业民叔叔”形象。
  
杜凤瑞烈士
  
  杜凤瑞,杜凤瑞烈士解放军空军飞行员。在10月10日的空战中击落两架国民党空军战斗机,随后自己被击中而跳伞。在空中,其伞遭到国民党军战斗机攻击,壮烈牺牲。牺牲后,其战斗事迹被传遍全国,其生前大队被命名为杜凤瑞大队,其家乡方城县一条主街道被命名为凤瑞路。
[编辑本段]战役结果及影响
  战役的结果,台湾方面宣称是成功地守住了金门岛。而解放军并没有进行直接的登陆攻击,这种说法也不过是台湾当局的一厢情愿罢了。而台湾当局在战果上大肆造假和渲染,对海战和空战比例进行了不切实际的夸大,据宣称在一百余次大小炮战中,击毁解放军火炮221门、炮位86处、炮兵掩体21座,油弹储存所17座、各型车辆96部、兵营4座,国民党军只损火炮14门、油弹库1处、码头栈埠2处,宣称国民党军和解放军海军损失为2:108,空军损失为2:32。就料罗湾海战一次的战果统计中看见的台湾当局夸大的计数,这个数量实着让人怀疑。而大陆方面宣称的数字是击落国民党空军战斗机18架、击伤19架,击沉舰艇7艘、击伤17艘,击毁水陆两用输送车14辆、缴获1辆,摧毁工事327处, 汽车9辆,雷达、电台7部,各种火炮30余门,毙伤国民党军中将以下官兵千余人,俘飞行员3名,而解放军被击落、击伤飞机11架,损失鱼雷艇3艘、伤1艘,被击毁火炮32门、汽车8辆,伤亡官兵460余员、民兵群众218名。这个数字虽然和台湾方面数据相差甚多,但是相比之下还是较为可信的。
  金门炮战原本应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战役的序幕,是夺取台海制空、制海权的战役。在战役中,解放军用强大的火炮封锁了金门岛,达到了教训台湾的目的。并通过美国,两岸在默契中达成了金门马祖继续由国民党占有的目的,粉碎了美国所谓“中华民国在台湾”和“划海峡而治”的企图。虽然解放军没能做到下一步,占领金门岛并进一步登陆台湾岛,但是此后,两岸进入互利双赢时期来看,是利大于弊的。
  金门炮战中解放军海军不尽人意的表现给了解放军以充足的教训,使得解放军能够在七年之后的八六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中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大败国民党军。而金门炮战中,解放军空军对制空权的争夺则打破了台海上空国民党空军肆意妄为的现象,逐渐夺回了制空权。
  厦门“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巨型标语金门炮战属于内战,但是这场内战对两岸双方来说,都对统一有着积极意义,可以说是国共双方在1949年后的第一次默契,也是两岸在“一个中国”的立场下形成了一种高度的默契:中共对台攻而不取,解放军对金门打炮都打到无人的海滩上,国民党金、马守军回击时也心照不宣,双方都象征性的“和平炮”。同时,解放军炮击金门也增强了蒋介石固守金、马的信心,并以此作为拒绝美国逼其从金、马撤军的理由,毛泽东称炮轰金门“是帮助蒋介石守好金门”。美国妄图在台湾海峡实现“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在两岸的共同抵制和反对下彻底破产。 在两岸共同对付美国的默契下,两岸局势也渐趋缓和,进入武装对峙的冷战阶段,金门炮战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一直延续到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那一天才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