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国家供奶 看病不要钱(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04:29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国家供奶 看病不要钱 2010年11月03日 08:59 南风窗

在莫斯科一条主要大街的繁华路段,有一家过去的市立医院。住院楼的外墙已经粉刷一新,但我一走进楼里,就发现楼道里并不宽敞,也缺少足够的光线,飘散着一种混合着药味和不洁空气的气味。我敲开了弗拉迪的病房,一个瘦高个子、弓腰曲背的人走了出来。这就是弗拉迪!我感到十分惊讶,一个当年十分英俊的小伙子怎变得像个50多岁的人!弗拉迪一眼就认出了我,马上就说:“房间里不方便,我们外面去!”这时,我看了一下病房,共有3个病人,每个人都有不少的东西,放得非常零乱,那混合着药味和不洁空气的味道更浓了。

医院有一个面积很大、林木丛生、草地伸展的园林。我们在一个林荫下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我问:“你动手术花了很多钱,你爸妈很难吧?”他竟然回答:“没有花钱!全是国家的!”我又问:“你这样的重伤病国家花钱,那其他人看病得自己花钱了吧?”他说:“不!我们现在进国家医院看病不花钱。”我有些不相信:“一分钱也不花?”他也有些惊讶地回答说:“不花!公费!不过,你要进私立医院,那国家就不管了,什么都得自己花了。”我还是有些疑惑:“你急救手术不花钱,药钱得自己掏吧?”他十分肯定地说:“不花!”我变得固执起来了:“在你所吃的药品中有没有需要你自己花钱的药?”也许是我把句子说得太长了,也许是他一时走神了:“你说什么呢?”我又简短地重复了我的问题,他断然回答说:“没有一种药需要我自己花钱的!”我最后不得不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那你爸妈的钱花到哪里去了?”他回答说:“送医生了!在做手术前。”我马上明白,这是送“红包”。我问:“送了多少?”他伸出了一个八字形的手势。我说“8000卢布?”他摇了一下头:“哪里!8000美元!”

8000美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相当不小的数目。可是,无论是弗拉迪,还是他的父母及妹妹都不认为这钱花得冤,因为毕竟8000美元买了一条命。俄罗斯至今仍然对大多数民众保持着一种“公费医疗”的福利状态,这在极大的程度上免除了平头百姓的生活和生存之忧,当然在这种“平等福利”的状态下,8000美元这样的陋习也就应运而生,挥之不去。俄罗斯人宁愿选择什么呢?是带有陋习的“公费医疗”,还是没有陋习的“花钱治病”呢?当然,他们选择前者。这大概也就是当今的俄罗斯政府得以有一定的民心支持和社会得以相对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俄罗斯也有城际特快列车

我要去圣彼得堡,朋友问我:“坐夜间快车去,还是坐‘萨普桑’?”我忙问:“什么‘萨普桑’?”他说:“开通没有多久的新的高速火车。有白天的。”以往我都是坐午夜时分的快车去圣彼得堡,清晨到那里,所以沿途的景色根本看不见。于是,我决定坐“萨普桑”去。

“萨普桑”高速火车是德国西门子公司根据俄德协议专门为俄罗斯定制的。“萨普桑”是俄罗斯人喜欢的一种飞禽——学名“游隼”,俗名“苍鹰”,用它来做新列车的名称显然是用其“遨游”之意。现在,“俄罗斯铁路公司”的图标就是这个“游隼”。虽然,关于“萨普桑”的谈判早在普京总统和德国总理施德罗执政期间就进行了,后协议屡谈屡改,西门子公司直到2008年12月的月末才将第一列“萨普桑”运抵圣彼得堡。2009年2月28日起,“萨普桑”开始以140公里时速区段试运行,2009年5月7日以290公里时速圣彼得堡—莫斯科全线试运行,在这之后,2009年11月20日,公开发售“萨普桑”圣彼得堡—莫斯科一线的火车票,计划在2009年12月17日正式商业运行。但是,不幸发生了“涅瓦快车”的恐怖袭击事件,所以“萨普桑”火速往出事地点运送救援人员和运回伤员,这就成了它在俄罗斯土地上的的第一次社会使命。

“萨普桑”现在每天早中晚3趟车次,我坐的是白天的一班,预计是3小时55分到达,不十分准确,但基本上准时。车厢里相当宽敞,也是两列座位,每排两个座位,座位是软椅,比较宽大。和飞机一样,“萨普桑”有“商务舱”和“经济舱”,经济舱是不供应食品和饮料的,但两舱的价格也相差一倍以上(商务舱:4763~6671卢布,经济舱:2165~3594卢布,票价随季节、节假日和出行时间而变化)。不过,我是第一次观看了沿途的风光秀色。越往西北行,就越少了莫斯科树木的枯黄色彩,林荫也就越葱绿。看着伸展开去的森林、田野和草地,并没有任何森林火灾的迹象。

“萨普桑”的运行路线,目前又有了圣彼得堡—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的线路。俄罗斯铁路公司还宣称,“萨普桑”的线路将延伸至萨马拉、索契和库尔斯克,向东至乌拉尔和西伯利亚。今年9月2日,还宣布了“萨普桑”将开往乌克兰的基辅、哈尔科夫和克里米亚的辛菲罗波尔。看来,俄罗斯政府正试图以“萨普桑”在更大的范围内替换掉旧有的快车列车。

当然,俄罗斯旧有的快车仍在大量运行。改善设备、提高车速和改进服务质量成了它们追求的目标。但仍和以前一样,长途列车上基本上都是卧铺。但有个改进,过去被褥是要旅客上车后花钱向列车员购买的,而现在许多的长途列车上被褥已经安安稳稳地放在铺上了,随同放在那里的还有列车免费供应的食品和饮料(这一切当然都是计算在票价里的)。我从大诺夫哥罗德是乘这样的快车回莫斯科的,但从上车到下车,我就没有见过列车员一面。

构成俄罗斯铁路网系统的,还有那运行多年、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电气小火车”。这种火车靠电力运行,只在城市周围的一定范围内运行,票价要比长途火车便宜许多倍。每个城市的火车都设有“市郊火车售票处”,卖的就是这种火车票。这个城市的最周边就是另一座城市的周边,无论大小,只要有站就停,所以,俄罗斯人即使远行,也愿坐这种车,重要的是省钱。车厢内的设备比较简单,除了两列木头椅子别无他物,但其功能就是现在的城市有轨交通。你既可以在售票处买票,也可以上车购票。无论长途火车还是“电气小火车”都没有排队进站这一说,拿着票,直接到车厢门口,让列车员检票上车就行。这是多年的老规矩了,现在一点都没有变。

从圣彼得堡到大诺夫哥罗德我就是乘“电气小火车”去的。票价依然那么便宜,但小火车却令我刮目相看,车厢显然是新的,车体也宽了,内部也换成了崭新的天蓝色塑料座椅,已经没有了那种简陋和寒酸的氛围。依然没有那么多人,上下车的频率也很大,依然有售票员穿行于车厢之间,身兼查票和售票两责,她们的眼睛是不揉沙子的,谁没有票谁想逃票,她们一眼就看得出,往这些人面前一站,没有一个人敢说不买票的。

快速火车、高速火车、电气小火车,再加上发达的公路网(尽管道路需要翻修,车辆需要更新,但它们毕竟通达俄罗斯腹部地区的许多村镇)形成了当今俄罗斯的四通八达的交通,因此,在俄罗斯出行并不是件难事。当然,如果你是外国人,能让人听得懂你说什么,这是首要的。

说到交通,我又不禁想起了进入俄罗斯海关时的情景。我第一眼看到的仍是那个多年不变的入境处。总共是6个通道吧,除去一个外交人员通道和不开放的通道,还有4个通道,其中两个是专为“俄罗斯公民”准备的,而对于非俄罗斯公民,则是两个通道放行。现在,还是这样的通道,还是这样的放行制度。在那里等了足足40分钟,我才算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这40分钟是不大好等的,空气闷热,令人有厌倦之感。为什么?地方不够,没有钱,都不像。也许,就是为了让旅客长久地期待,好显示一个大国的森严和威望。说不好。

至于莫斯科的物价,那令我咋舌!不过,这是后话了。(作者为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