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电影的平民姿态(李道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51:50
李道新,199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电影系,获文学(电影学)博士学位,是中国首届电影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任教于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在北大开设《中国电影史》课程。主要研究《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批评》、《中国电影文化》,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独立出版《中国电影历史(1937-1945)》、《影视批评学》(2002)、《中国电影批评史(1987-2000)》、《影视批评学》、《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2005)等学术著作6种。
我今天讲的是中国早期电影,主要讲1905-1949年间中国民族电影开创者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来的不可磨灭、永远值得珍视的、辉的电影记忆。
中国早期电影的记忆
这样的记忆不是电影记忆,而是通过电影所完成的一种民族记忆,在此之前我们中国人,对电影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其实是没有太深刻的认识。一般来说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北京丰台照相馆拍摄了第一部戏剧短片《定军山》,但是这部电影到底是否存留,或者是不是有真的这样的事情还是一个谜。我们中国电影最早的一部电影是《劳工之爱情》,在此之前中国的影像史是缺少的。
可想而知,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的电影记忆,在上海曾经有过让无数人心动的电影。但是,我们真的没有好好地保护它,我们真的没有好好的去研究它。到现在为止就我个人的阅历,在美国任何一个华语人文学者都会以中国早期电影为研究对象,来阐述那一个年代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与中国生活。那是一种无法替代的素材,是一种不可缺失的民族记忆,但是,在中国老一代的电影史学者,已经无意再做更多的研究和发掘,年轻一代几乎是寥寥无几,就像我这样的研究者在中国已经几乎没有几个。这种情况我觉得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我要把这样一种辉煌的电影记忆展示给大家。
1905-1949年辉煌的电影记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尽管时间跨度不到半个世纪,1905年据说拍《定军山》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拍电影的概念,只是说拍一点活动的照片,“电影”的词汇还没有被翻译成为电影,更不用谈当时的导演和演员这样的角色划分。仅仅是40年后,1949年中国人已经为世界贡献了一大批电影,到现在看来还是经久不衰,这些经典影片,80年代之后这些电影去到了西方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让全世界而感到震惊。
那么这是一种辉煌的电影记忆,在这样一批杰出的电影人当中,我们不仅仅在怀旧,同时我们在感悟一个民族通过电影所显示出来的原创力,而这种原创力和想像力正是我们当下所需要的。当然我们今天主要要讲给大家的是经典影片,这一个时期中国的经典影片不胜枚举,大量的影片在当时就已经超越了好莱坞大片的票房,成功的占据一流院线:《姊妹花》、《渔光曲》、《夜半歌声》、《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东流》、《三毛流浪记》等等一大批影片,几乎是不用思索就保留在热爱中国电影人的脑海之中。这一大批经典影片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民族在那样一个年代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留给我们无穷的,有关中国电影当下该如何生存和发展的启发和思考。
《劳工之爱情》这部影片是中国电影最早的补品,也就是说,《劳工之爱情》是中国电影资料馆的镇馆之宝。而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没有对《劳工之爱情》的深入认识和感悟,我们不敢说懂中国电影,就是这样短短20分钟左右的一部中国早期滑稽喜剧片,留给了我们在20年代初期对中国电影的想像,最关键的是《劳工之爱情》竟是如此的好看,竟是如此的戏剧感强烈,竟是如此的具有好的观影效果。这不仅仅引起我们的遐想,在那个时候中国电影是不是已经很成熟了,是不是已经拍摄得很好了,就我个人而言,我在不同的场合看《劳工之爱情》,无论是专业的放映和普通的放映之后,《劳工之爱情》放完,每一次都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在北大每个学期都会放《劳工之爱情》,每次放完以后学生都不愿意离开,他们说:“在1922年中国电影人怎么就能拍出这么好的作品”。
中国早期电影人有一种面向世界的姿态,每一部电影的字幕都是中英文并制,每一部影片有三个内容,一个是面向传统文化的,一个是面向当下文化的,再一个是面向广大群众的。
仅仅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影片也是真品,因为2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不再有其它的最直接的方式能够像电影这样,将20年代的中国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部影片展示的不是20年代普遍的中国,而是20年代的上海,我们知道20年代的上海是一个特异的所处,那是因为它是一个殖民地,而现在,有关殖民时代的上海研究,已经是整个人文学界的热点,所以电影也成为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其实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卓别林已经是耳熟能详的名字,还有很多欧洲电影界大师很创新的做法都被中国电影人所吸纳,它的精巧戏剧噱头的设计,比现在大量的喜剧片还要优秀。
在我们电影批评惯例当中,像这样一种主要诉诸于让观众开怀的戏剧,往往说是有问题的,至少不要去过多的研究。但是事实在现在大众文化当中、在现在新历史学的观念当中,这样的一种文化也是非常值得我们珍视的传统,就我们的观影体验来看,中国第一代电影人在用自己的才华、用自己的努力,使观众发笑、使观众快乐、使观众快乐的电影为什么不好?在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今天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培育自己的大众文化,需要发展自己的大众文化产业。
中国人需要自己的民族电影产品来让自己愉悦,这样的动机是善良的,这样的动机从我们中国第一代电影人开始就已经做到很好,而现在冯小刚要拍贺岁片,他必须不断地为自己寻找理由,其实贺岁片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它是产业、它是文化,它能使我们快乐,这就是理由。那么中国第一代电影人,认识到了这一点,拍了好电影。这是需要我们在史书上大载特载的。
中国早期电影的精品
当然中国电影的创造力、中国早期电影的辉煌、中国早期电影的魅力,不仅仅只有这样的作品,同时我们还有非常深刻的电影艺术精品,像《神女》、《小城之春》。《神女》这部电影,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电影人的最好作品,也就是说它的高度是很难被超越的。这一部1934年的无声片,它在光影的世界当中探索,在人性当中抵达对世界存在的拷问。正是在这样的层面上,中国电影人刚刚出发就已经将电影拍到了杰作的地步,这是在1934年。那么这部影片在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巡回于全世界,在文化人、电影人的知识圈里面展映,全世界惊呼,原来30年代中国人就已经拍出了像《神女》这样,跟当时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的电影,令人尊敬,同时《神女》也成为了我们的文化遗产,很多电影工作者在对《神女》的学习和揣摩之中,在对《神女》的追忆和感怀之中,来力图回到那样的一个年代。我们来看,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拍摄的《阮玲玉》,我们知道《神女》又是阮玲玉无声电影表演的高峰,阮玲玉作为电影史上首屈一指的电影艺术家,到现在为止成就还没有被人超越,正是因为她在《神女》当中登峰造极的表演,在一个香港电影人的电影当中,阮玲玉与其所处的时代成为了一个不可复制的,一个永远令人沉醉的、神奇的梦幻。在关锦鹏的《阮玲玉》当中,他宁愿让自己的主演——张曼玉,一遍一遍的复制阮玲玉在《神女》里的表演,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怀旧,另一方面是致敬。
中国早期电影的魅力
魅力一:大众面向。说起来简单,而真正的大众面向,这是三四十年代 的中国电影给我们的,那就是有一种真正底层的视野,我们的电影创造者不会站在“教化人”的姿态上,不会用讲故事的方式说,“年轻人、小孩子,我给你们讲一个革命历史故事”,你们听后会感动,会受到教育,不会这么说。因为这是一种高档的姿态,是一种训导者的姿态。而在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人自己就在底层,尽管他们作为导演,他们也有炫目的光环,但是他们真正与民众联系在了一起。因为我们在他们的电影当中,看到了无数取材于社会底层的故事,这不是一种矫情,中国电影人也没有必要为此矫情,他们之所以选择一种低层视野和平民姿态,是因为他们愿意这么做。他们自己也就处在这样的一个层面。这是一种真正的大众面向,所以我们在这样的电影当中,包括《马路天使》在内,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好莱坞电影的华丽,没有好莱坞电影的声光之韵,场景大多数是旧楼棚库、拥挤的车流人流,还有喧嚣的舞厅赌场,这不是非常愉悦的场景,但是中国电影人总是不能忘怀于这样的场景,因为他们有一种不忍、有一种同情。同时他们的平民姿态表现在他们是真心地在关注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群体,所以在他们的电影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人物都是边缘人。不像我们后来电影里面都是英雄,也不像更后来的许多电影都是侠客。这些表现的都是受侮辱、被损害的群体,所以舞女、浪子大量的东西在中国早期电影当中出现,正是在这样一种悲惨境遇里,在中国的影像陈述当中,中国观众感到了中国电影与他们的息息相通。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电影当中,中国人被感动。
《马路天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部影片,这部影片创造了很多的奇迹,其中的四季歌,听说是中国第一部MTV,作为MTV有很多出彩的地方,像字幕上出现的小白点会跳多么可爱,中国的早期电影人多么聪明,做的事情多么好。从这样一个细节当中也能看得出来。事实上中国早期电影之所以充满着美丽和魅力,也跟中国电影人广泛地吸纳了30年代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中国优秀的艺术人联系在一起。在《马路天使》这样的影片当中,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中国新音乐人开始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电影因为音乐而不朽,音乐通过电影得到传播。那个年代非常多的音乐出自于电影,而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歌也是来自于电影,第一次从电影当中出来。大家可能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在观众中唱响是影片的公映《风云儿女》,可以想像在那样一个年代,中国电影人与中国音乐人、与中国戏剧家、与中国文学家保持着怎样血肉的联系。而这样的联系是一种优秀的传统,同时这样的联系又有共鸣,那就是每一个近现代的中国文学艺术家,他们都有一种非常宝贵的气质,“低层视野、平民姿态、大众面向”。
《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如此,我个人在《中国电影文化史》这本书当中,花了很多的笔墨专门讲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并不是偏爱,而是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我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的影片看了以后,真正能让我震动的还是这部1947年的作品,它立足实事、感怀家国,尽管不乏激愤。但是那样一种雄浑壮阔和深厚沉郁的史诗气质,这有一种深厚的人文传统,从屈原到杜甫,从曹雪芹到鲁迅,在电影当中找到了回响。而这样的一种雄浑壮阔和深厚沉郁是中国电影必须要的一种境界。因为我们的民族有如此宏阔的历史和地域。
魅力二:民族气派。中国电影不仅仅是在好莱坞影响下中国电影人的电影制作,而且是具有中国人精神和文化气质的中国电影,这是一种中国风格和民族气派。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小城之春》都能看到。《小城之春》是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派的作品,它被发现也是一个奇迹,在1948年初映的时候并不被看好,因为那是一个国破家亡的时代,中国人没有闲暇去欣赏这样的故事。所以在经典的电影发展史当中,这部影片是作为负面影片来描述的,但是80年代以后随着港台、海外的一些研究者重新发现中国的电影,后来转到内地,在中国内地电影学者的不断阅读之中,终于发现《小城之春》是一个奇迹,有史以来中国电影没有哪一部作品像《小城之春》,拍得这么具有中国特点。《小城之春》已经融合了中国戏曲、中国戏剧、中国古诗词以及内在的中国文化内涵,同时也是用最流畅的电影手段来表达的。
《小城之春》把中国电影拍到了类似于中国难模仿的地步,后代人可能只有向它学习的份儿,我们知道第五代有一个导演叫田壮壮,他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长大的,他不太会看得上谁的电影创造,但是对于1948年《小城之春》是五体投地。他非常崇拜《小城之春》,但是他自己说了一句,重拍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这就是《小城之春》,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会更多的来展示《小城之春》的片断,但是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找到这一部影片,甚至可以把《小城之春》“费穆”版和“田壮壮”版对比起来看,我们会发现中国电影几十年以后真的有大的进步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回首,包括《小城之春》在内。那么它对于民族气派的一种接纳和吸收,我觉得它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电影意境,而这种电影意境又是寄托和延伸。就像《万家灯火》一样,它充满了一种悲悯的气质,而这种悲悯或许正是中国人曾经有过的一种品质。只不过后来在无数的战争和政治风云当中已经变得如此的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