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正确的修行方法—八正道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7:27:09

八正道又称八支正道,八圣道,八圣道分,等等。“正”即不邪,道即道路、途径之意。在这儿是指佛教所说的通向涅槃解脱的道路或途径。因此八正道也就是指八种能够通向涅槃解脱的修行方法。八正道又称为八圣道,这是说通过这些修行途径,能够达到超凡人圣的境地,这也是以往圣人修行所循之途径,故而称为“圣道”。八正道是佛教所说的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据说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向五比丘初转法轮时,所说的内容中就有八正道。因此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八正道具体是指:一正见,二正思,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

正见

正见是指符合佛教教理的正确、真实的见解。佛教认为这是一种脱离各种邪见和颠倒的真实智慧。

按佛教所说,世俗的一切知识,只是一种有限的认识,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算是正确的,并不是真实的真理,因此谈不上是智慧。真实的智慧是依据佛法对世界真实的认识,并通过修行才能获得。通过修行而获得的佛教智慧,才能称作真正的智慧,才能称为正见。比如说,佛教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是常住不变的,任何事物都是处在瞬息变化的状态中,因此“诸行无常”。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一定的因缘和合而成,因此任何事物都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就因果本身而言,两者互相依存,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因此任何事物都是依赖一定的条件而存在的,这种依赖一定条件而存在的事物,其本身并不存在质的规定性,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常一不变之主宰,即所谓“我”的存在,因此“诸法无我”。然而,佛教认为,世间众生并不明白这些道理。由于不懂这些道理,因此就把事物看成是常住不变的,并且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认为事物本身具有质的规定性,认为它有本质性的,常一不变之“我”的存在。佛教认为,基于这种错误的认识而产生的关于世间一切事物的知识,只能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决不是智慧。所谓正见,《大智度论》指出,就是佛教所说的真实的智慧,通过这种智慧,就能观照到佛教所说的无上真理。这种智慧又是怎样才能获得,也就是究竟如何才能获得正见呢?《瑜伽师地论》认为,只有通过佛教修行,才能获得这种真实之知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要想证得真实之知见,必须经过正确的宗教修行实践,而正确的宗教修行,又要靠智慧,即真实的知见来指导。这样修和证两者也是互为因果,互相依存的。佛教认为,只有以此真实之知如实而证,使修和证二者相结合,才能称为正见。这也就是说,所谓的正见,实际上是包含了修和证两方面,是知和行的结合。

正思

正思又称正思惟(维),或作正志、正欲。是指远离各种邪见和虚妄分别的正确思惟。思惟本是心识的功能和作用,佛教非常重视心的认识和思惟的作用,因而对此作了层层分析。具体地说,心识的思惟作用,大致可包括这么几种:一是观察和审虑,二是辨别和判断,三是决定或是选择作用。

观察和审虑,是心识作用的初步。就众生而言,通过眼耳鼻舌身等身体的感觉器官,对外界客观事物(外境)进行接触,获得关于外界事物的色声香味触等感觉,然后通过心识作用加以概括认识,就有了一个关于这一事物的初步概念,这种初步概括认识的过程,就是观察和审虑。

经过观察和审虑,对事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就要对其进行辨别和判断,因此辨别和判断是心识的进一步的作用和功能。如果说,初步的接触观察还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活动,那么辨别和判断相对来讲就具有更多的主观因素。比如说,当我们对外界事物,或者是一件事情,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就要考虑,这一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好的还是坏的,对我们是有利还是不利,等等。当然,这种辨别和判断是有标准的,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会采取不同的标准。或者是从价值取向进行判断,或者是从道德角度进行分析,或者从利害关系来考虑。总之,这是一个复杂的思惟过程,而采取什么标准进行判断,就是一个主观问题了。

经过辨别和判断,应该说对事物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再进一步就是决定,或者说是作出抉择。好的、有利的、正确的应该坚持,并付之以行动,错误的、不对的、有害的则应坚决摒弃。

思惟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正确思惟的获得,是由各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佛教又将正思分为二个层次,即有漏和无漏,或者说是世俗的和出世间的二种:“何等为正志?谓正志有二种。有正志是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志出要觉、无恚觉、不害觉,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是名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杂阿含经》卷二十八)

无漏正思是以佛道为基础的,是对佛教教义主要指对四谛之义有正确的认识和思惟,但对于一般众生而言,一切向善的,能够趋向佛道,不妨碍佛道修行的思惟,都可看作是正思,不过这是世俗的正思,是有漏之思,它并不是以追求解脱为目标,所以归根到底仍是一种虚妄分别。对佛教而言,真正的正思当是无漏之思,是以追求无上觉为目的,因此无漏之正思应当是对佛教的“四谛”等教义有正确的思考和认识。如《大智度论》中说,所谓正思惟,是要在观察“四谛”教义时,与无漏心相应之思惟发动,才是正思。《瑜伽师地论》则认为由于正见而得增长正确的思惟能力,即增长在佛法指导下的观察和认识一切事物的能力,就能够断除各种错误的虚妄分别。

正语

正语摄修口业,即以佛教智慧为指导,以佛法为标准,不说一切违背佛法的语言。佛教以众生业力分为身、口、意三种,上述正见、正思当属意业,此正语就是针对口业而说的。概而言之,正语就是不妄语。正语也有有漏、无漏二种,《杂阿含经》解释:“何为正语?正语有二种,有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语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名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口四恶行、诸余口恶行,离于彼,无漏、远离,不著,固守,摄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是名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此四者是十善业中之四。不妄语就是要说老实话,不虚言诳语;不两舌即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人前这样说,背后那样说;不恶口即不说粗言恶语,说话应和气文雅;不绮语即不花言巧语,不说任意夸大之词。做到这些,是修十善业,只是佛教修行的基本要求,还是有漏之业。要真正做到无漏正语,则应以正见、正思惟为指导,如《瑜伽师地论》中所说,以修习正见而得增上力,起善思惟,即发起种种符合佛法的言语,是为正语。

正业

正业是以佛法智慧为指导,修摄身业,远离一切邪妄之行,住于清净正身之善业,以此来对治身、口、意三业中的身业。按身业有三,为杀、盗、淫,此三者为佛教五戒中前三戒,远离此三业,即为十善业中不杀、不盗、不邪淫三善业。不杀即不杀生,非但不能杀人,即连一切有生命的众生,皆不能杀。佛教认为,第一,杀生有违仁慈的精神,因此佛教诸戒中以戒杀为首。其次,佛教主张轮回说,有情众生之生命依各自业力之善恶,轮回于六道中,因此其戒杀包括六道中一切有情众生。不盗就是不偷盗,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能拿。不邪淫是指不发生违反社会道德的两性关系。

与正思、正语等同样,正业也分为有漏、无漏两种层次,一般的不杀、不盗、不邪淫仅属有漏之业。修此善业,得人天之果,仍未脱离生死,解脱轮回。无漏之正业,如正语一样,应以无漏之正见、正思为指导,正确思惟四谛之理,并由此发起修摄身业,除却邪命,不犯诸恶行,是名无漏正业。

正命

“命”指生命,也指人的日常生活。所谓正命,就是指应当过符合佛教教义的、遵守佛教戒律的正当合“法”之生活。远离五种“邪命利养”。所谓邪命利养,就是指以各种不符合佛教教义的歪门邪道,或是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利益以维持生活。

佛经中说有五种邪命利养:

一、诈现奇特异相。指违反佛教教义教理,以种种奇形怪相使世人产生敬畏之心,从而获取利养。

二、夸耀自己的功德。指妄逞口舌之利,到处炫耀自己,以图使别人对自己产生敬仰羡慕之心,从中获取利养。

三、为人占相,妄言吉凶,以此为活命之手段。

四、高声现威。若比丘在别人面前高声大语,显露威仪,令人心畏,以此设法获取利益。

五、说动人心。以花言巧语说动他人,从而获得利益。

佛教认为这五种为谋取利益而所行之事,都是违背佛教教义教规的。以这些方法谋取利益,作为谋生手段者,都是邪命者。印度佛教实行乞食制,故认为,只有通过乞食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才是出家修行者依法而行的正命。然此正命,也只是有漏之正命,即如《杂阿含经》所说:“谓如法求衣食、卧具、随病汤药,非不如法,是名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唯以佛教义,以四谛之理为指导,即在正见和正思的基础上远离邪命,方为无漏正命。即“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于诸邪命无漏、不乐著,固守、持执不犯,不越时节,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杂阿含经》卷二十八)

正精进

精进一词,原意为精干而有上进之心,佛教则以修习善法,努力而不放逸为精进。佛教非常强调这一点,认为修习佛道必须专心致志,努力而不松懈。在大乘佛教中,精进与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一起,成为大乘佛教修行到彼岸的六种根本方法,即六度之一。以四谛等教义为基础,努力修习戒、定、慧等,止恶修善,一心专注于涅槃解脱之道,这就是正精进。

正精进也分有漏、无漏两种,它们之间,也是以是否用佛教四谛等教义指导为区分标准。

正念

念即思念、忆念、心念。明记佛教教义,思惟忆念佛法正义,是名正念。如念唯不虚不妄,是为有漏正念;如“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是名正念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杂阿含经》卷二十八)

正定

定,梵文音译为“三摩地”,或称“三昧”,指心不散乱,专注一境。“于所观境令专注不散为性”。专注一境,心不散乱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佛教的智慧,但令心不散而专注一境并不是容易能够做到的,要靠长期的修行,因此修定成为佛教宗教修行实践的基本功。它与戒和慧一起,共同组成佛教的三学。

修定本来是古代印度各宗教派别普遍采用的一种修行方法,佛教所说的正定,是必须以正见、正思惟为指导,以获得佛教的智慧为目的而修的定。否则只是有漏正定。即如《杂阿含经》说:“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而以佛法智慧指导习禅,使身心寂静,专注一境而不散乱,于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住于寂止、不乱的无漏清净之地,才是无漏正定。

八正道既是佛教修行的八种方法,又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八正道以正见为主体,佛教认为,只有在对教义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以佛教智慧指导修行。正思惟则是以无漏之心为体,修行者在正见、正思惟的基础上,引发正语、正业和正命,此三者是以戒为体。最后正精进、正念、正定三者都是对修行者的进一步激励和指导。

以佛教“三学”即戒、定、慧三者关系来归纳八正道,其间关系是:正见、正思惟属慧,正语、正业、正命属戒,正念、正定属定,至于正精进,则是起激励作用,因此与其他七者都可相通。

戒——正语、正业、正命

定——正念、正定

慧——正见、正思惟

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重要内容。佛教认为通过修行此八法,可以由凡人圣,由迷人悟。因此八正道有时又被比喻为将众生渡到涅槃彼岸的“八船”或“八筏”。八正道又被称为“八由行”,佛教认为这是圣者所由之行,因此而称。玄应《一切经音义》中说:“八由行,又作游行,又作道行,或作直行,或言八直道,亦言八圣道。其义一也。”







初转法轮—四谛、十二因缘


哲学宗教


中国佛教教义 佛教 宗教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教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