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做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26:41

当前,全党、全社会正在根据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致力于实现全面达小康的奋斗目标。基础教育领域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与全国人民一样,正在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努力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着眼于贯彻落实教育创新思想,着力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以期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今天的教育,无疑是过去的教育的延续、拓展和升华。中国作为具有数千年教育传统的国家,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经史子籍中随处可见而又弥足珍惜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种种形式对现代教育事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中国教育思想史》在这方面作了较为翔实的记载和评析。其中,作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奠基人的孔子,他的教育思想中就有着众多至今仍颇有价值的深刻的教学理论,应当是我们在今天构建现代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借鉴。注意研究学习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有关观点,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观念,为指导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发挥积极作用。

一、学思并重、由博返约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质量观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生的学习本身应当是从已知到未知的创造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基础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联系中学教学实际及学生的心理特点略作分析,我们不难看到,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教学过程,应当在强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育的同时,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自学等发展能力,以期为他们形成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奠定基础。为此,理所当然地应当注意突出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之方法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而在这一方面,就不能不提到作为古代教育家的孔子的卓越贡献。

关于的关系,在先秦时期活跃于教坛的孔老夫子,早有精辟的论述。他只以寥寥数语即深刻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告诉我们,学思结合,两者并重而不偏向,应当成为教育教学实践中注意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方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在。因此,应当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力,以发展智力统帅知识的掌握。

孔老夫子还明确主张,学生应当多问多见,即知识面要广,并应以。事实表明,孔子自身就是坚信学无常师,坚持每事问,由此成为受人敬重的多才多艺的大学问家。孔子之做学问,充分强调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即:见识多、思路广,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就会左右逢源;能够一以贯之,以简驭繁,触类旁通。孔子认为,知识面要广,但又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

综观我们今天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不同地区、学校、老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往往与各自对于培养优化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成正比例关系。遗憾的是,至今仍有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理解和遵循学思结合由博返约的原则,只满足于组织学答即在教材文字中找答案的教学模式,而不知多方引导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学会发现、提出和思考问题的必要性,更不知在学科教学中以指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之运用方法为目标。

当然,要实现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质量观,除应理解和遵循孔子教学思想有关学思结合由博返约原则之外,还应在设计教学载体、选择切入角度、充实时代内容、活化教学形式等方面多做思考、大作文章。而这又涉及到另外层面的有关要求。

二、愤启悱发、启发诱导与切合实际为特征的学生发展观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确认和实现发展学生思维力的目标,必须注意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多方激发学生的潜能。如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指出的,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这里所说的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其实在孔老夫子那里也早有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孔子第一次简练地表达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端正思维的方向。这里的关键,是要适时。比如让学生认识一个具体事物,学生若不知主动寻求相关侧面之间的逻辑联系,则表明他尚未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此时就不必将其未悟之理一一告知,否则只能助长学生的依赖性,阻碍其思维力的发展。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教师就是要善于做既不失人又不失言的智者,适时而不过度地予以提高性、指点性提示。

孔子还就如何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已经得到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主张:温故而知新,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近取譬,即善于运用学生比较熟悉能够理解的浅近事物阐发较为深刻的原理。他主张多方设计情境,令学生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学生闻一以知二闻一以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从而既能主动获取更多知识,又能发展思维能力。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改革和历代教育家的创造性发展,在我们今天的教学实践之中,旨在启发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早已是相当丰富多彩的了。众多的当代教育工作者,在随机创设旨在训练和提高学生实际认知能力的新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认识实际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意识、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形成了课堂讨论、师生对话、辩论演讲、信息评介、社会调查、小论文写作、小科技制作等诸多有效的教学形式。近年来,广大教师则更在适应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正确认识和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协调并可持续发展方面,创造了不少成功经验。而所有这一切的核心观点,却仍不外乎适时适度地启发诱导并为之创设条件而已。

三、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与强调个性为核心的教育主体观

近年来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日益明确地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教育对象的本质以及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强化主体意识,有效发挥主导作用,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认知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提出,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所有这些,都是说我们的教育也必须以人为本,强调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以期强化和优化我们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远在先秦时期的孔老夫子,自然没有专门论述上述教学观点,但是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实际上也同样包含了不少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根据史料记载,孔子的教学实践就清楚地表明,他老人家早已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总是把研究如何教的问题建立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上,并曾明确指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即对于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在教学中应有不同要求。史实还表明,孔子在实践中也确实是根据学生的智能水平、知识水平、年龄特点、习性特长等实施教学,分科组织的。也就是说,孔子本人虽未提出因材施教这一命题,但在实践中却充分体现和遵循了这一原则。如:不同学生同样问孝、问仁、问政,他的回答往往是难易、繁简各不相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说到以人为本,往往以为这只是西化来的外国观点,其实不然。自古以来,东西方各有自己特色的人本主义思想:西方教育思想中的人本主义是独立型的、自我中心的、自我实现式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人本主义则是协作型的、他人中心的、自我完善式的。这种思想,在孔子学说中亦有存在和体现,至今仍流传于世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名言,就是明证。其后历代社会明君以民为本、人民自强不息的种种史实,则或多或少但却显而易见地带着孔子学说影响的印记。

如果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尚能以人为本,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则我们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就没有理由不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和优化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没有理由不坚持强调个性为核心的教育主体观,在教学实践中致力于开发和保护学生的想象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事业的推进,向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的要求,这样才能适应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而在简单剖析孔子教学思想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包括孔子教学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在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的今天,仍然有着无可否认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完全可以也应当成为复兴中国文化和向现代化进军的可资利用的宝贵的精神资源,有待我们在实践中予以理解、继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