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活用】孔子学习:为何学?学什么?怎样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33:14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而面对这种学习之道,我们应该注重学习的哪些方面?
    “学习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三个W:为何学(WHY)?学什么(WHAT)?怎样学(HOW)?
为何而学?这应该是一个最为简单的问题,但却常常困扰着古今的许许多多的学子们。为了做官乎?为了发财乎?为了娶美女乎?抑或为了国家乎?为了他人乎?为了父母乎?等等。每个人所处环境不同,可能会有各自不同的答案。但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两类情形:“为己”或“为人”。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意即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的修养,是修己,践行道德;而今学习的人,是为了卖弄学问,沽名钓誉,给别人看的。我认为真正把读书看做是“为己修身”或“装门面”之类的人,恐怕是极少数人。大多书的人读书学习都是要有“利”可图的:不是为“私利”就是为“公利”。在孔子的思想里,他所倡导的是“仁学”“儒学”,君子修身看起来是“为己”,其实更是积极意义上的“为人”,为了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影响别人。为了他人,为了社会,谋求社会利益。孔子倡导学做君子,以德立身,为社会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为学者应有的学习动机。
    学而优则仕在春秋以前就已流行。当时能够读书学习的人为数不多。而读书人中,一旦弄个一官半职,便可脱胎换骨,便能高薪厚禄,光宗耀祖,富甲一方。在一般人看来,读书学习显然是个人改变命运、赢取私利的唯一工具。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志士仁人们读书学习不再是狭隘地认为只是“为己”,还应该“为人”,开始关注国家命运和社会进步,这也正是孔子所愿意看到的并所愿意力倡的学风。知识文化人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其读书学习的目的理应是“为人”,为社会。现在我们一谈论学习的目的,似乎只能在“为己”和“为人”中做出选择,且对“为己”者大加鞭笞,我认为有点不合情理。人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既是一种权利,也是其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选择。读书为了做官,为了找份待遇好的工作,没什么不对,有了官位,有了待遇,发展的空间优化了,就可以更好更多地为人民服务了。鲁迅先生就说过: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学习的目的自然要包括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但如果一味为了金钱和地位,就有可能“变味”和“变质”。君子爱财,须取之有道。“为己”只能是凡夫俗子的普通追求,“为人”才是知识人的崇高目标。学习者的目标追求必须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为己”不忘“为人”,“为人”高于“为己”。“学而为人”才是高贵人格和高尚精神的体现。
    学什么?学习无非就是学知识、学文化、学技能。如毛泽东所言,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但一个人的精力和生命是有限的,学什么?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探究的话题。但有一点可以基本确定的是:要学习那些所需学习的东西。
    孔子时代的学习,其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四教、六艺、六经”,“四教”的内容是“文”“行”“忠”“义”,“六艺”的内容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经”的内容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论语》中也有相关论述,“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等等。孔子所开列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是符合当时的实际需要的,孔子培养的人才,主要用于治国和执教的,既要注重品德教化,情感熏陶,也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最为可贵的一点就是孔子把“学会做人”“言行诚信”放在了教育最为重要的地位。
    反观现时代之教育,在思想道德、知识和文化教育的许多方面要胜于孔子,但思维能力、行为规范、技能培养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近年来一直被诟病的《大学语文》课程,究竟学什么?重点在哪儿?似乎一直不甚明确,这从大学语文的教材改革可见一斑。最早是沿袭中学的记叙、议论、说明三类文体的读写模式,被戏称为“高四语文”;后来盛行文学史线索的作品读写模式,实际上是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的作品选读课;现在经过新一轮改革,只是在选文上增加了类型,成了“文学+文化”读本,依然没有让语文回归本旨,即强化词语积累和写说训练。使得学生学了以后收益不大。目前在校的许多大学生亦是如此,除了听课和应对期末考试外,平时不知道该学点什么,哪些要重点学,哪些可以不学或少学。不知道该看什么书,必看的精读的有哪些,而哪些书又可以不看或少看。以至于三四年间要么浑浑噩噩,玩物丧志,要么看了一堆毫无意义的小说,虚度了光阴,浪费的精力。所以,就学习而言,明了目的并不难,难的是确定适合的有益的学习内容。在市场经济的竞技搏击中,在大学教育普及化、专业教育同质化的今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应在富于提高竞争性的思维能力、说写能力和实用技能等能力学习上下苦功夫,为日后的职业需要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
如何学?用适当的方法学习,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孔子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
     一是博学法。广泛地博取知识,多多益善。孔子倡导“好学”,在《论语》中有十多处提到“好学”一词,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敏而好学。”(《公冶长》)“笃信好学。”(《泰伯》)等等。只有好学才有可能博学,好学是博学的前提;博学的另一个前提就是“学而不厌”(《述而》),学无止境,不能有满足的时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博学是知识的累积,有时需要长期的坚持;博学的再一个前提即是要不虚妄,不夸饰,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通过不断地弥补不足,就能达成博学的境地。
    二是学思法。把学和思辩证结合起来,这是化用知识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而思有助于理清头绪、解读意义,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在《礼记·中庸》中把“慎思”法列为五个学习的步骤之一,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五步学习法。孔子的学思辩证法的精华还体现在“思”而“学”,经思考后针对问题和疑惑接着再学,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这是带着问题向书本寻求答案的逆向求知法。
    三是时习法。“习”在《说文》里解释为“数飞也”,就是鸟不停地反复练习拍打翅膀飞行的动作,一直到学会飞行,掌握飞行的本领。其实知识的学习也是这样,学了一遍不可能完全掌握,有些重要的知识,必须要反复练习才能学会,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孔子教导学生学习了知识还要按时去复习,练习,这样才能记住。古代私塾里先生教孩子读四书五经,基本的方法就是朗读和背诵。多读熟读就能朗朗上口,就能深刻印记在脑海中。孔子虽然没有明言背诵,但提出了“时习”的方法,经常按时去复习,多读多练,也就能达到记忆的效果。对照我们现在的大学教学,照本宣科满堂灌,老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乏味,从头讲到尾,平时连作业都没有,或者只做一两次,学生怎么能“习而得之”呢?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强化训练,让学习者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而获得知识和技能,而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是培养不出功底扎实的好学生来的。
     在孔子所倡导的时习法中,还有两点值得关注:其一,“习”与“思”的结合,温习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而且最佳的效果就是能够达成“知新”,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是能通过温习已有的知识而觉悟出“新知”来,那就可以当老师了。当然这样的学生不但学有所得,还学有所成了。近人杨树达在注解论语时说:“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其二,“习”与“乐”的结合。读书学习是件苦差事,其“苦”处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苦”在“习”上,反复练习,重复劳动是极其枯燥的,要克服厌“习”,最好的办法就是“反苦为乐”。所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索性把学习当成是快乐的事情来做,视作人生的一大乐事,反而就不觉得有什么“苦味”,乐在其中,其乐融融矣。
    四、问学法。《论语》是孔子答复弟子而形成的话语。《论语》的体式就是语录体,而这种语录又不是简单的孔子个人言论的汇编,它是通过问答的方式记录孔子的言和行,记录孔子的思想观点的。通观《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是在践行一种最常用而又最管用的教学方法——“问”。《论语》中记录可许多由弟子问孔子,孔子进行解答的内容。在孔子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并没有发现孔子教授学生只是一言堂地灌输,学生也不是一味地听孔子满腹经纶地讲解诗书礼乐春秋的内容,相反,孔子不断地积极鼓励和启发学生提问并不厌其烦地解疑释惑。在“问”学方法上,孔子所倡导的观点是:一要多问,他自己以身作则,“子入太庙,每事问。”在《论语》中,记载的“问”有一百多条,可见问之多。二是要切问。即深入细致地不失时机地问。孔子说:“切问而近思。”经过自己思考后所提的问题才更有价值,更有质量。三是要疑问。孔子提出的君子有“九思”,其中一思就是“疑思问”(《李氏》),善于怀疑,勇于怀疑,“于不疑处有疑”,才能辨明是非,有所得益。四是要下问。《公冶长》中孔子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就是指要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提问,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是虚心好学的表现。问学法应该是教学方法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已经不太寻见勇于提问发问的好学生了。老师留给学生提问题的空间和机会少了,学生主动思考提问题的少了,甚至于读了几年大学都没向老师问过一个问题的情形也不鲜见。这一点很值得我们的教育家们和教育学家深思。我看过不少外籍教师上课,把桌椅围起来,营造提问和互动的环境,鼓励学生思考和发问,这样的课堂教学和孔子的问学法几乎同出一辙。而那些研究教学理论和方法的专家们却把这种问学法视为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以引入国门,大可不必啊!对被土生土长的孔子行之有效的“问学法”,我们应该善加利用。在教学理念上,创新固然需要,引进也必不可少,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什么都要革故鼎新,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仍需传承之,珍视之,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