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真的把网友当围观群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3:54:30

别真的把网友当围观群众 

时事评论 2010-11-03 14:29:44 阅读22974 评论120   字号: 订阅

别真的把网友当围观群众

文/魏英杰

刚围观完乳品行业的“蒙伊事件”,腾讯、百度等国内IT业巨头又和360公司掐上了。这边是腾讯网页弹出窗口反对360恶意攻击竞争对手,那边360也采取弹窗反击方式,继续抨击腾讯QQ偷偷扫描用户硬盘,偷窥用户隐私。一场弹窗大战煞是热闹,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眼球。

腾讯、百度够大,360却够生猛,究竟谁是谁非,最终鹿死谁手,现在还不太好说。但在这轮IT业混战中,相关企业同样被指责动用网络水军,对竞争对手进行恶意抹黑。这与蒙牛、伊利事件如出一辙,可谓发生在IT界的“蒙伊事件”。时下,网络水军、网络打手以及网络删帖公司被称作网络黑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对网络舆论的杀伤力,以及对市场正当竞争的破坏性,值得引起进一步关注。

在这场混战中,保护用户隐私一词频频出现,这应该说是个好现象。各方都拿用户隐私说事,这至少说明,网民对保护个人网络隐私已有足够认识;相应地,IT公司也不能再漠视用户的隐私权。日前,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就因牵扯进“第三方软件泄露用户隐私信息”等事件而受到美国众议院议员发函质询。倘若有必要,下一步就是要求质询对象到国会,面对电视观众,接受再一轮的问话。

姑且不论国内IT公司在这方面做得如何,毫无疑问的是,倘若谁在这场事件中被证明自己确实存在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那么它将输掉这场“网络战争”。从这个角度看,要判断谁是谁非很简单:大家都把自己的软件产品提交给权威实验机构,让相关机构鉴定该产品是否存在侵犯用户隐私行为。只不过,国内不知有没有这样一个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的机构或部门,又是否愿意接这个活。再说了,即便有的话,相关IT公司也未必肯这么干。

这样还不行的话,当然可以走法律途径。除此之外,那就只能让是非付诸公论了。事实上,在网友眼里,判断谁对谁错并不难。自己去检测软件是否侵犯了个人隐私可能比较专业,但是要看哪个产品属于流氓软件却有一个办法:这就是,看看相关IT公司有没有把软件强行塞给用户。流氓软件大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未经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就给运行安装上了,而且往往还卸载不了。这种流氓软件曾经十分流行,为广大电脑用户所憎恨。

如今流氓软件也升级换代了,一般不会这么赤裸裸地绑架用户,而更多采取的是捆绑推销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例如,用户装某个软件的时候,它会装作很关心的样子,告诉用户电脑可能存在什么安全漏洞,应当再装某个产品,就这样一步步地诱导用户安装更多该品牌软件,直至用户离不开这些IT产品。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好处就是IT公司可以借此提高用户忠诚度,然后它想干什么就容易多了。这种诱导式的软件推广模式,有时还显得挺温柔,归根结底却不失其流氓本色。

不得不说,这种现象在眼下IT业颇为普遍,一不小心很就容易走过了头。这番IT业几大公司混战,说白了无非是为了抢夺相关产品的主导权;特别是某公司主动出击,用意较为明显,不外乎是为自己的一款新软件鸣锣开道。谁都想做强做大,这可以理解,但前提是应当尊重用户,别把用户都看成了“肉鸡”。用户想装什么软件,应当完全由用户自己来决定,IT公司也应当充分尊重用户自己的选择。总之,千万别口口声声说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实际上却真的把网友当成了围观群众。否则的话,它最终也将失去用户的信任。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乳品行业或IT业,在整个消费领域其实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