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兴起反美声浪 “美帝国主义”成人们口头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12:34
拉美兴起反美声浪 “美帝国主义”成人们口头禅
刘 洪 2006-2-25
拉美劲刮“红色风暴”
目前的“红色风暴”被认为是拉美第二次独立战争。
美国自门罗总统以来,就把整个中、南美洲视为自己天然的势力范围,不容他人染指。甚至整个西半球,包括古巴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在内,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对美国造成任何意义上的威胁。然而最近,美国如此优越舒展的安全环境受到了挑战。
“口水战”每天都在上演
外交是一门艺术。
在美国的后院——拉美,辞令艺术,正上升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拉美,久违的“美帝国主义”成了人们的口头禅。美国面临穆斯林世界外的最猛烈抨击。
除老对手卡斯特罗外,最敢说的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他送给小布什“危险先生”的绰号,称他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国务卿赖斯则是“帝国主义女士”。在本月初的一次马拉松式演讲中,查韦斯更把布什比作希特勒,说:“如果世界上有哪个总统与希特勒相似,包括在体格上,那就是‘危险先生’(布什)。”
“美国总统毫无节制地奉行帝国主义、大规模屠杀政策,并信奉法西斯主义。我认为希特勒与布什相比,不过是一个托儿所的婴儿。”查韦斯说完,下面是雷鸣般的掌声。
查韦斯提高“口水战”分贝的同时,美国也在重拳出击。事实上,正是美国“鹰派”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把查韦斯比作希特勒在先,才招来查韦斯的反唇相讥。拉氏还攻击委国防部长是“流氓”加“武器贩子”。
口水战之后,则是驱逐战,军事威胁,美委两国的对立正朝纵深发展。
委内瑞拉在努力加强国防,防备美国可能的进攻。查韦斯说:“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步枪,10万支(已有的)俄罗斯步枪远远不够,委内瑞拉需要1000万名全副武装的男女战士。”查维斯曾说过,如果他遭到任何不测,美国总统布什难辞其咎。
如果仅仅一个查韦斯,美国可能也不会在乎。但让美国人担忧的是,后院里的反美浪潮波涛汹涌,并渐渐形成“古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三角针对美国的联盟关系。美国拉美地区事务委员会负责人拉里·伯恩斯就说:“现在的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孤立。”
玻利维亚曾和美国关系密切。但在拉美地区影响力最大的通讯社埃菲社评论说,新总统莫拉莱斯领导下的玻利维亚,和美国“不会有蜜月”。
在竞选期间,莫拉莱斯就把自己称作华盛顿的“噩梦”。美国媒体说:“他几乎反对布什班子在拉美的一切立场,包括打击古柯种植、实行天然资源私有化及贸易自由,他最欣赏的拉美领导人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
莫拉莱斯当选后,立刻访问了古巴,他随后也去加拉加斯,和查韦斯共同宣誓:“要与新自由主义和帝国主义作战”,矛头直指美国。
此外,在与美国接壤的墨西哥,墨西哥城市长安的列斯·曼努埃尔·洛佩斯·奥夫拉多尔也高举“反美”大旗,言必抨击“美帝国主义”。就是这个奥夫拉多尔——美国《华盛顿邮报》说——他是墨西哥今年总统大选最有希望的获胜者。
燃烧的大陆
在西方媒体的语境中,红色常被指代左派或社会主义。拉美地区兴起的“向左转”和反美声浪,马上被媒体评论为新的“红色浪潮”。
“红色浪潮”后浪推着前浪。秘鲁是4月,哥伦比亚是5月,墨西哥是7月,巴西和厄瓜多尔是10月,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是11月,这些国家都将在2006年举行大选,左派都有着相当的优势。在南美3.65亿民众中,近3亿已生活在左翼政府的管理下。
在上世纪中叶,拉美因风起云涌的民族浪潮被称为“燃烧的大陆”,现在至少在美国人眼里,这块大陆又正燃起熊熊“反美”烈火。
在后院里招致猛烈反对,美国究竟做了什么?
墨西哥记者彼得·罗曼诺夫认为,拉美已厌倦了美国的霸道统治,从门罗总统开始,“华盛顿曾无数次动用武力试图改变该地区的政治发展方向,换句话说,就是不允许拉美以自然状态发展”。
横向比较世界三大发展中板块——非洲、亚洲、拉美,拉美发展不像非洲那样凄惨,但也没有亚洲那么幸运。其中的道理,很重要的一点,是亚洲许多国家能够坚持自己的发展路径,但拉美在美国大棒下却很难自我做主。美国曾直接出兵巴拿马、格林纳达,也曾通过策划政变颠覆过智利等国的政权。
《纽约时报》在一篇题为“一个别样的拉美”的文章中则指出: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之一是,近20年拉美国家按照华盛顿推行的经贸政策没有给数百万城乡贫困者带来好处;另一个原因,布什政府对解决拉美社会问题没有表现出太大兴趣,与拉美领导人发展私人关系方面,布什也表现不佳。
在20世纪80年代,右翼亲美政权曾是拉美主流。1982年墨西哥债务危机后,拉美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90年代初,在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新自由主义被引入到拉美。“自由化”的结果,却是外资顺利涌入,美国财团垄断了大部分的拉美资源,拉美国家贫富差距拉大,贫困人口日益增多。
就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发达国家美国的“后院”,有约2.2亿人生活在贫困当中,另外1亿人生活极端贫困。
罗曼诺夫就认为,正是这个新自由主义,让拉美堕入了深渊,“(它)让拉美患上了慢性疾病,除了给拉美人民制造一次次痛苦之外,别无用处”。
具体到玻利维亚,该国曾非常急切地接受了美国的经济处方,但结果仍是拉美最贫穷的国家,尽管该国拥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其6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当贫困成为最大问题,当和谐无法实现,被社会抛弃的穷人自然会反抗。反对美国“帝国主义”掠夺、实现国家独立和富裕,成为拉美民众的迫切要求。
事实上,经历了90年代拉美危机和动荡后,90年代末至今,“向美国说不”的左翼上台,已成为拉美潮流。
第二次独立战争
一些拉美媒体认为,目前的“红色风暴”甚至可以被认为是拉美第二次独立战争。
第一次独立战争领导者是玻利瓦尔、圣马丁、何塞·马蒂等革命领袖,他们为拉美赢得了政治独立;现在的领导者则是卡斯特罗、查韦斯以及许多的左派领导人,他们正为各自国家赢得经济独立。
两次独立,都将极大改变拉美的政治和经济版图,也将彻底摆脱拉美是“美国后院”的形象。
拉美的“脱美化”效应正日益显现。去年,在巴西主导下举行了首次“南南”高峰会谈,拉美和阿拉伯世界34个国家共聚一堂,商讨发展大计。美国曾试图以观察员身份与会,但遭到左翼的巴西总统卢拉的拒绝。
在对西半球最重要的国际区域组织——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人选问题上,美国力荐墨西哥外长德韦斯,但拉美多个国家则推出智利的左翼代表人物因苏尔萨,最后后者当选。这被认为是该组织成立60余年来,美国首次失去控制该组织。
针对由美国主导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拉美30余个国家组成了南方共同市场,反对在经济上孤立古巴,也反对美国通过贸易扩张对拉美进行经济掠夺。
拉美在国家自主性上走出了关键的一步,被认为是拉美历史上了不起的突破。
《纽约时报》在评价莫拉莱斯以绝对优势当选玻利维亚总统时说,这次选举几乎可以同伊拉克大选“一样值得载入史册”,“莫拉莱斯的胜利是玻利维亚20多年前恢复民主制度以来出现的最具有决定性的胜利之一,它将结束政府软弱、动荡、无能的时代。”
委式社会主义
拉美还处于一个大变动进程中,“左翼”和“右翼”为争夺主导权,摩擦在加剧。“红色浪潮”尖顶上的查韦斯政权,更同多个拉美国家发生过冲突。
秘鲁总统托莱多就曾敦促查韦斯不要干涉秘鲁的政治,指责查韦斯还不是“拉丁美洲的总统”。墨西哥总统福克斯和查韦斯公开闹翻。福克斯支持美国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主张,被查韦斯斥责为“帝国主义的小崽子”,两国矛盾甚至尖锐到召回各自大使、冻结外交关系的地步。智利总统拉戈斯也没有幸免,他被查韦斯说成是“撒谎者”,因为拉戈斯被认为在玻利维亚争取出海口问题上没有说实话。
一些美国媒体则指责查韦斯通过煽动民粹主义,提升自己的支持率,这可能给拉美带来更大的不稳定。
拉美的出路在何方?查韦斯也在探索。他在旗帜鲜明联合其他国家“抗美”的同时,也提出了带有鲜明个人特色的“21世纪社会主义”——又被称为“委式社会主义”。
他这样阐述他的计划:“资本主义无法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也无法寻求一条中间道路,我邀请所有委内瑞拉人民走上这条新世纪的社会主义道路。”外界分析,他的目标其实并不是被废弃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命脉项目国有化,同时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和互助,实现“统一拉丁美洲”的梦想。
查韦斯正在以西方认为“极左”的方式改造着委内瑞拉。他兴建了成千上万家合作社,雇佣了数十万工人。难以为继的私人企业被公有化,让工人持有股份,参与工厂管理,作为交换,公司最初所有者和组成的管理层获得政府贷款和其他奖励。欣欣向荣的发展让查韦斯赢得了高达70%的支持率,也让其他拉美国家艳羡不已。
但一些西方分析人士也认为,“委式社会主义”的成功,在很大方面得益于目前高企的油价,委内瑞拉作为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财力充裕,查韦斯也有底气和美国叫板。
毋庸置疑,委内瑞拉目前是拉美“红色风暴”中的“深红”角色,它能否在经济上取得最终成功,对其他“中红”或“浅红”拉美左派政权将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拉美大国巴西就属于“中红”或“浅红”,卢拉政权虽然也迎合民众需求扩充福利和社会保障,对贫困阶层提供补助,但坚持市场取向,因此被外界称为“稍稍偏左的左派”。
虽然拉美国家与美国的政治摩擦在加剧,但很多问题其实都可以归结到经济问题。拉美左派能否将国家带出经济困境,实现社会和谐富裕,也决定着“红色风暴”是否真正具有“左派”政权也摇摆不定。一位阿根廷政治评论家分析说:“拉美国家对其在历史上作为美国的‘后院’而在经济上一只从属于美国存在强烈的不满。另一方面,拉美国家又同美国的经济关系极为密切,两者关系无法斩断。”他认为,拉美仍在困境中努力寻找着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