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平:从军官到军事法教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22:56

曾志平:从军官到军事法教授

发表时间:2010年08月24日 16:03 点击数:226 次 字体:小 大 保护视力色:

 

2010年7月17日,南昌理工学院高朋满座。“国防动员法配套法律法规高级研讨会”荟萃了国内军事法学界的众多元老精英:雷渊深、石成林、俞正山、周健、夏勇……研讨会围绕着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委托完成的一篇研究报告而展开。“该研究报告具有法制意识的敏感性、研究内容的务实性、研究方法的集成性和研究力量的融合性”,中国军事科学院军制部原部长、中国军事法学研究会第一任副会长、著名军事法专家、博士生导师雷渊深将军做了总结陈词和高度评价。这篇研究报告完成者,就是从赣南于都客家走出来的、实现了从军官到军事法教授华丽转型的、中国第一个军事法博士曾志平。 携笔从戎鲲鹏展翅 曾志平1966年出生在赣南的一个客家家庭,这个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勤奋而和睦。曾志平的父亲是一位好老师,从小父亲就教导他:男孩子想有出息,小时后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了当兵报效国家。当时年幼的曾志平,虽然和同龄的男孩儿一样顽皮,但是学习成绩总是很优秀;尽管对当兵还没有什么太深刻的理解,却已经对军人产生了最初的崇拜。尽管在心中勾勒过无数次军人的形象,然而,直到1983年高中毕业前夕学校来了“招飞”员,曾志平才真正和军人有了第一次“接触”。这次招飞曾志平没有成功,他随后又参加了10月份的征兵体检。第二年,南昌陆军学院教官来到于都中学招生,老师立即向教官推荐了身体素质好、成绩优秀又活跃的曾志平,而招生教官也一眼就相中了这个精神的小伙子。在当年的高考中,曾志平不负众望,以高出重点线10分的成绩考上南昌陆军学院,成为中国第二批本科指挥军官学员,终于开始了他携笔从戎的职业生涯。 军营历练勇攀高峰 1984年,满怀壮志的曾志平进入南昌陆军学院学习。然而他发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在学习上总是应付自如,但是体能不够却成为他最大的拦路虎,引体向上一个都做不起来令他感到羞愧。不服输的曾志平对自己开始了比别人更努力更严格的“特训”,他心里拧着一股劲,一定要把体能关拿下。毕业的时候,曾志平无论是军事技术还是体能都成为了全校第一名,也实现了他的信念: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毕业后,曾志平被分配到解放军驻福建漳州某部。作战部队条件艰苦,不仅伙食不好,训练强度还非常大。曾志平不仅没有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训练,在其余的战友都因高强度的训练而疲惫的躺在铺上休息的时候,他却挤出时间到部队的图书馆看书。《历史的回忆》、《科学的哲学》、五角丛书……曾志平至今还记得那时最爱看的那一本本历史书、哲学书,那些介绍各种哲学流派、哲学思想的书籍中思辨的、对社会本质的精彩论述深深吸引了曾志平。他从中汲取养分、积累素材,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还发表了不少论文。正是从那时开始,曾志平逐渐形成了思辨的习惯,并逐渐展现出在理论研究和文字功底方面的才能。在1993年,曾志平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被调入到南昌陆军学院教课。无论讲课还是教研,他依然坚持做到最好。刚到陆军学院任教一个月,教研室举办了一次新教员上一堂课比赛,跟曾志平一同参赛的教员至少都有一年多教龄,初出茅庐的曾志平准备充分,凭借清晰的条理、生动的讲解和鲜明的观点力压群雄夺得第一。这大大鼓励了曾志平,让他发现教书也是自己擅长的事。他继续一边教书一边学习,教学越来越娴熟。1994年,不满足曾志平开始攀爬另一座高山:自学法律。他向同事借来课本,从民法学开始,用一个半月时间做了300多页笔记,接下来是民诉、刑法、刑诉……每一门下来就是厚厚一本笔记。当年10月,曾志平信心满满地参加了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并以全军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律师资格。四年后,他又在西安政治学院获得军事法学硕士学位,从此开始长期的军事法学教学研究。2004年,中校军衔的曾志平从南昌陆军学院转业,以自主择业方式安置。同年9月,考入中国最高的法学学府——中国政法大学攻读军事法学博士研究生,将自己更加坚定的服务国防与军队建设的志向进一步定位于学术报国。2007年1月,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军事法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当时,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转业同时求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回首在部队的21年时光,在艰苦而充实的军旅生活中,年轻的曾志平挥洒了汗水,付出了青春,但更历练了他的报国之心。没有那艰苦的意志考验,也就不会有他多少个日日夜夜图书馆的时光,也不会有他对法律的浓厚兴趣;没有那艰苦的毅力考验,他也许就会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也就不会有他日后攀下的一座座高峰。 矢志军法醉心学术 曾志平常说,自己和军事法有缘,名字里的“平”字既代表和平又代表公正,也许注定既要从事军队的事业又要从事法律的事业。离开21年的军队,曾志平依依不舍,但他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平台让他将这件自己愿意做的事做到最好,于是,曾志平选择了转业。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志平潜心于军事法学基础理论问题与研究方法的探索。通过刻苦钻研,虚心向学术前辈与不同专业同学求教,探索出了一条融汇政治学、社会学、法哲学与军事学的知识与研究方法解决军事法学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学术路径,创立了以军事权为逻辑起点整合军事法学学科体系,以多学科融通的科学方法解读军事法律制度,为树立军事法学学科独立的学术品格与逻辑周延的学科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7年1月14日,我国权威法制媒体——《法制日报》对其毕业与论文答辩进行了专题报道,称赞其学位论文——《论军事权》“以一种全新的方法完成了军事法学一个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对军事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见吴健:《中国政法大学诞生我国首位军事法博士》,载《法制日报》2007年1月14日)。同年2月26日,权威华人媒体香港《大公报》复做专门报道,称中国第一位军事法学博士曾志平的毕业标志着中国军事法制建设的重要进步(见吴斌:《中国诞生首位军事法学博士》,载香港《大公报》2007年2月26日)。曾志平多次承担国防动员立法重要课题研究,为国防动员立法做出较大贡献。曾志平十分关注并积极参与第一线的国防军事法制建设,除经常为军队及地方有关部门、单位提供法律咨询外,还于2005年至2007年间,先后主持和参加二个重要的国防法制课题的研究,一为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国防动员研究课题——《国防动员行政法律措施研究》,为当时的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立法重点课题——《国防科研生产法立法重点问题研究》,课题最终成果对国防动员法的立法做出了较大贡献。国防动员法颁布后,鉴于其前期研究的优秀表现,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又于今年委托其承担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2008年6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基金管理机构——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办公室经过严格的审查与筛选,决定对曾志平主持的《国防行政法研究》课题予以立项资助。这标志着曾志平在国防行政法领域的研究得到了权威机构的正式认可,进入了国防法制研究权威学者的行列。曾志平也成为全国地方大学第一个以国防法的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教授。近年来,中国民间第一个连续举办的军事法专业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军事法治前沿论坛每次都邀请其参会,或发表主题演讲,或担任学术评议。 研究不止传承不息 博士毕业时,母校中国政法大学诚恳邀请曾志平留校任教。然而基于多方面考虑,他婉拒了母校的好意,执意回乡报效老区高等教育事业,应聘南昌理工学院,并受命组建南昌理工学院政法系。回想创办政法系的经历,曾志平说,那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审批、招老师、制定教学计划、搞科研、抓教学质量……一切都要亲力亲为。然而他依然坚信,自己还是那个做什么都能做到最好的勇士。于是,他每个月搞学术讲座,提高教师业务科研水平,他带领全体教师克服资金不足搞科研,他邀请其他院校老师来校交流经验,他也成为学校跟课、听课最多的系主任……在民办高校政法系大多在萎缩的情况下,曾志平的政法系却在蒸蒸日上地发展,经过3年多的苦心耕耘,在学科建设、学术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发表专著、论文10余部(篇),举办学术研讨会2次,取得各类奖项10余项,成为全国民办高校第一流的政法系。他建立的南昌理工学院国防法研究所也成为民办高校第一个国防法研究所,而曾志平本人也成为该校人文社科领域的首席教授、教学名师,并先后获评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库首批入选专家。曾志平常说,自己最自豪的有两件事:第一,当初选择当兵是为了报效国家,后来从军人变成军事法教授,身份的转换不仅没有阻挡他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步伐,反而让他走出了一条更好的路,对部队和国防做的贡献更大了。第二,可以培养更多的孩子,走上法制的道路,走上研究军法的道路,走上继承“武德”的道路。“孩子们选择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专业,就要对他们负责,让他们在这里能感受到学术的氛围。”曾志平从不忘用自己的专业精神教育学生,每当给学生上军事理论课,讲到国防法制时,曾志平就将国防法制的精神、也是军事法的核心精神“武德”教授给同学们。“一个社会只有文德没有武德,必然陷入文弱狡诈;有了武德,正大光明的品质才能弘扬。有这种品质的国民才是健康的国民,没有健康的国民就没有昌明的政治。”曾志平如是说。

  曾志平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自己创办的政法系还将设立硕士点、甚至博士点,走上更高的台阶。研究军事法的事业没有尽头,为国防做贡献的事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说,他将带着大家的认可和鼓励,将这项事业坚持下去。如今的曾志平,虽然已过不惑,但是透露出的精神和坚毅不减当年。从军官到军事法教授,曾志平,依然是那个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曾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