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囤地逾8亿平方与短命建筑仅二三十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49:33

中国的土地问题,从1993年开发区热之后,在政策法律和舆论层面,天天喊着重视,都重视了近20年;这其中,喊出了一大堆法律法规,喊出了全国土地日。也喊出了重重叠叠冗赘的机构;喊出了一大群一大群的土地贪官,

可土地就在这种作为与呐喊背道而驰的现实中日日锐减。

曾被国外专家盛赞有加的中国五千年土地基本保持原状的宝贵遗产,被我们不到三十年踏践劫掠得不复得见。

如果真为了百姓福祉,真为了科学发展,真为了子孙后代,即使把9600万平方公里都毁坏殆尽,百姓又怎么会有怨言?

可事实上呢?一篇《数据显示全国房企10年内雪藏近12亿平方米土地》新闻,把权力视为政绩的土地财政和地产支柱中的囤地黑幕一层层揭穿:新闻披露:目前仅125家内地上市房企就手握高达近4亿平方米的未开发土地量。20家香港上市房企拥有的土地储量更是高达4.2642亿平方米!也就是说,中国上市房企囤地米。目前内地上市房企的储备土地建筑面积总量为近8亿平方米,按照人均30平方米居住面积计算,仅内地上市公司的土地储备开发的房子足够1300多万人居住。

安得广厦千万间,以供地产大锷圈金钱……

中国的建筑质量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天天在喊。可事实上在任何一座城市的大多数小区的,你都能听到业主们对建筑质量的滔滔怨言。

从国家重点工程,到省重点工程,从鲁班奖,到形形色色的省级建筑奖获奖成果中,短命建筑豆腐渣工程都屡见不鲜。此类新闻已车载斗量,让“楼倒倒,扶起来,洗一洗再卖个好价钱”虽不可能,但对楼裂裂抹一抹再卖给消费者,在楼倒倒的废墟上再建起一片片钢筋土泥的丛林,再换大把的金钱,诸如此类,随处可见。

新闻《中国短命建筑频出现 因卖地利益驱动等短视行为》,再次重提“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之论断。

这当中有“拆了建、建了拆”,让这个国度在消耗了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钢材的同时,也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每年高达4亿吨,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垃圾总量的30%—40%。这当中有 “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橡皮擦擦,最后能不能实施,全靠领导一句话。”封建帝王在中国绝了世袭,但这种思想却根深蒂固,甚得官心。一茬官员换一片官里,又多了一茬官员一片楼,盖不起楼就拆院墙,改道路,拆厕所。反正,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官总得借权捞点贪点。这当中更有 “拆一次创造了GDP,再盖一次又创造了GDP”。至于CPI和百姓实际收入,这些官们实际上从来不管。

这当中还有了许多所谓专家不遗余力旧城改造,在这股风中,最先开刀的大多是新城,有的建了十年八年,有的三年两年,更有的建成房子还没有装修,这全成了棚户区,还得到了国家的棚户区拆迁资金。区里官瞎了眼说是棚户区,市里官瞎了眼说是棚户区,连省里的官了瞎了眼也说是棚户区,更高的官来了,在这些官眼不瞎心瞎了,在层层瞒报下的废墟里,大唱赞歌。也许这些心瞎的高官比眼瞎的官更可怕!!!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心瞎的高官,这些眼瞎的官如何能在百姓自焚中大行其道?

如此大政大势,质量问题无法回避,出质量问题那是必然中的必然。实际上官的质量问题,人的质量问题,可能比建筑质量更严重。

一方面面积大于其他一个国家、数个国家,一大片小国家的土地被闲置被荒芜;

一方面楼倒倒楼裂裂楼歪歪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其中富了开发商的口袋,也成就了官员的政绩,同时也层层堆起了百姓的积怨。

有人说是经济问题,说到底还是权力作怪,还是政治畸偏;

有人说是短视文化,说到底还是短视政治,短视执政理念;

再深一点,实际上还是思想出了问题,是民族精神出了问题,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信仰出了问题,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出了问题!!!

人民大会堂还在,真希望在其中议政的官员能深刻反思;

南京长江大桥还在,真希望官员们找机会去看一看;

当年的北大荒成了后来的北大仓,当年盐碱地成了后来米粮川,从黑龙江到河南,大片的粮田还在,真希望官员们能远离金钱去想一想;

只可惜那些遍布全国农村,可能为千秋万代造福的大寨田被毁坏殆尽,前师不远,可能那个年代一些人的记忆还在。忆一忆,反思一下,也许真能有利于今天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