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建筑「短命症」三大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51:50

图:有「西湖第一高楼」之称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一月六日被爆破拆除。尽管其设计使用寿命一百年,但实际使用不过十三年,有舆论指这是内地建筑「短命症」的典型例子(新华社) 随著内地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近年进入一个规划爆炸、建设飞速的年代。但建筑界专家指出,部分地方建设由于规划短视、设计缺陷、偷工减料,导致建筑物出现「短命」的异象。建筑「短命症」流行,不仅造成经济负担、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还导致一些权属纠纷等「三大害」。 内地多名建筑界专家在接受《了望》新闻周刊访问时表示,现时中国既是一个规划爆炸、建设飞速的年代,也是一个建筑「短命症」流行的时代。因为规划短视、设计缺陷、偷工减料,导致内地建筑物出现「五十年罕见、三十年普遍」的异象,不及国标规定最低使用年限的百分之六十。 建筑物「三十而夭」极普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伟教授表示,目前国内建筑「短命」相当普遍,城市高架路桥、轨道交通沿途「拆新建新」,更是屡见不鲜。 他指出,规划滞后、混乱,与未来城市发展步伐不协调,建筑质量再过硬也难逃「夭折」厄运。政府主管部门本应立足现实,科学制定城市的总体规划,并严格执行已批准的规划,但事实上,很多地方规划的随意性强。 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廷钰则认为,质量低劣是建筑「短命症」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以黑龙江省为例,该省九十年代一度出现「谁都能搞设计、谁都能搞施工」的混乱局面,建筑质量开始下降。经整顿后虽有所好转,但由于设计不合理、偷工减料及缺乏后期保养和维修,影响了建筑物的寿命。 「短命」楼引发问题多 部分受访的专家指出,建筑「短命症」流行,不仅造成经济负担、资源浪费、环境压力,还会导致一些权属纠纷。 就其经济价值而言,「除旧布新」工程耗资巨大。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白玉琴表示,以某三星级大酒店为例,拆除前它的建筑面积一万三千多平方米、十九层高,在原址上兴建八万多平方米的写字楼,算算它的修建、管护、拆除和重建费用,总造价至少需要一亿二千万元以上。 大建大修导致原材短缺 此外,大量尚处于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建筑被拆除,还会造成资源耗费,并因产生大量粉尘和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肇元担忧地表示,「短命建筑」的后果相当严重,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威胁。如不采取措施,今天建成的工程二三十年后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内又将翻修或拆除重建,就会陷入永无休止的「大建、大修、大拆与重建」的怪圈之中。 他直言,「短命建筑」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严重背离。尽管现时内地建设规模还未达至高峰,但烧制水泥用的优质矿料已感短缺,配制混凝土的砂石在许多地方已十分紧张。一些地区开采砂石已经严重毁损河床、破坏植被,沿海地区如宁波、舟山等地因滥用海砂已给一些工程带来了重大隐患。 最后,现时商品房住宅的产权是七十年,比其平均使用寿命周期要长四十年,建筑「短命」所造成的「权证在、物业亡」的脱节现象,将引发一连串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