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势力平衡是“相互依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08:22
● 韩咏红 北京特派员

  国际政治环境出现全新形势,在经济合作与多种沟通机制所提供的条件下,亚太地区的大国势力平衡,更好的理解应该是“相互依存”。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昨天在北京受访时指出,美国继续参与亚洲事务,中美两国在同一个开放的平台互动,对各方都有利。中美将在相互依存与互动中,促成对方行为模式的改变。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最近提出亚太地区需要美国参与以发挥平衡作用,其中所说的“平衡”应从这个角度理解,而不应该从传统思维出发,将“平衡”看成对抗、遏制。

  他也说,国际现实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理论,在论述当前的国际与区域关系时,大家都缺少新的语言。与此同时,新形势要求大家对于原有概念做出超越冷战思维的新理解。

  郑永年是在第四届“中新论坛”召开期间受访。由中国外交学会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新论坛”昨天进入第二天,主题是建设东亚共同体的道路选择,但李光耀资政引起中国网民激烈争议的前述讲话,以及美国在本区域的角色问题,仍然是场外的热门话题。

  郑永年在受访时指出,所谓权力平衡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代表不同的含义。它最早出现在欧洲时,指的是多个国家组成不同的集团以相互抗衡,或者小国联合起来对抗某个大国,以避免弱肉强食的命运。

  冷战时代,美苏间的权力平衡包含着更激烈的对抗性。美苏争霸,军备竞赛采用螺旋式上升模式,双方以成千上万枚核武器相互遏制。

  不论是欧洲史上的战术平衡,或冷战时代的平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势均力敌的双方彼此隔绝,互不往来。

  至于现今的国际形势,郑永年说:“现在我们没有新的名称。中国和美国的情形不同了。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说中美必有一战,或者中日必有一战,为什么多年下来,中美之间热战也没有,冷战也没有?中日之间虽然经历过一段政冷经热时期,也是打不起来,可见全面对抗很难。”

  郑永年认为,对于这个前所未有国际环境的出现,中国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早期向周边国家开放,再逐渐向东南亚,以至对欧美开放。中国也并未表示要将美国排除出亚细安,中国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open regionalism),在开放的地区主义下的大国实力平衡,与传统意义上的实力平衡呈现很不同的意义。

  亚细安正成为大国互动的良好平台。郑永年比喻说,这好比中国、美国与所有亚细安国家都在同一个舞台上跳舞,虽然竞争无法避免,但也相互影响,克制彼此的行为。

  他说:“中国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成为美国的敌人,美国也没有能够把中国变成敌人,就是因为大家的相互依存关系。”

美国位置不可取代是亚细安一致观点

  李光耀资政是在上月底在美国出席美国—亚细安商业理事会25周年晚宴以及个人终身成就奖的授奖仪式时,发表关于世界新格局与亚太局势的演讲。

  他预言了中国国力的持续上升,在二三十年内将超过亚太地区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合,因此需要美国在本区域发挥平衡作用。他也指出,亚细安的一致观点是美国在东亚的位置仍然不可取代,但美国已不再能够独自处理本区域的复杂局面,因此必须找寻一个新的架构,例如建立东亚共同体。

  中国官方至今并未对李光耀资政的谈话正式发表意见,激烈反应多出现于网民言论与部分媒体。  昨天,仍有网民在博客上撰文抨击新加坡。

  学术界的意见则分歧,其中包括认同李资政“说出了本区域大多数国家心声”的看法,也有人认为李资政的讲话对中国“不太友好”。

——相关评论

 刊第24页言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