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何以相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08:55
王干《 人民日报 》( 2010年11月02日   20 版)

《承载》:章剑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时间回溯到1937年,北平沦陷。中国人成功在卢沟桥事变之前将故宫文物迁出北京。抗日战争期间,故宫文物四处迁徙,但没有一件被损毁,创造了战争史上文物迁徙的奇迹。
章剑华的长篇纪实文学《承载》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以饱满的激情和丰富翔实的史料,全方位地记载了这样一次时间长达十多年,横跨两万多公里的故宫文物流迁过程,并成功地塑造了易培基、马衡等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承载》虽然讲述的是历史传奇,但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看到了看似战争轶事的文物迁徙背后民族精神的传承。文物没有声音,但它能为历史说话;文物没有双脚,却能记载历史的足迹;文物没有温度,却涌动着民族滚烫的记忆。《承载》的书名本身,就表现出作者意识到文物对历史和文化的承载。此外,迁徙文物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载体。书中记载了决定故宫文物是否迁徙时的很多争论和挑战:如故宫外北伐大将李左翔的拍卖文物之道、故宫内周旬达等人的质疑之说、日本间谍的觊觎之图等等。多种斗争聚集于此,既推动了历史叙述,也展现了那段历史的隐秘复杂。
《承载》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在和平岁月,这些文化的传承得以正常的延续和发展;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这种传承就需要付以非常的代价。易培基、马衡等人历经千辛万苦,完整地将文物保存下来,绽放出人格的光辉,是文物运转收藏的奇迹,联想到现在的文物失窃现象,更衬托出他们的高洁精神——他们视文物为自己的生命,在“文物在人在,文物亡人亡”的理念下建构自己的忧喜。
《承载》善于在冲突中描写人物。在抗战的背景下,对于故宫文物价值的理解和保护方式有争议。这样的冲突虽然是民族内部矛盾,但有时也非常激烈,甚至残酷。易培基为保护故宫文物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者通过易培基的临终之言,既展现出易培基生当人杰的气节,也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困境。作为易培基的继任者,马衡在动荡时局中临危受命,在重重阻力中表现出果断和刚毅。
《承载》讲述的历史故事并不是第一次被解密,但作者经过大量的调查采访后,获得了很多第一手资料——《承载》第一次全方位地讲述了故宫文物迁徙的来龙去脉,理清了迁徙过程中的细节和谜团,客观呈现了文物史上的大迁徙奇迹,也生动展现了那个历史时期的世情百态,尤其在为易培基、马衡等文物保护者立传方面作出开创性贡献。作为一部纪实性作品,《承载》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展开了合理的想象,让作品更加丰富生动。
在建设文化中国、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今天,我们读到这样一部关于文物保护和迁徙的文学作品,并从中看到了中华文化为什么得以薪火相传——中华文化伟大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历史的悠久,还在于中国人始终在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积累奉献。故宫文物如今分别珍藏在海峡两岸,这似乎也是一种象征——分不开的历史渊源,割不断的文化胎衣,历史在呼唤,文物也在呼唤,归来吧。而这,正是《承载》蕴藏的另一种文化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