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思城市未来---后世博上海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3:39:49
重思城市未来

编者按

为期六个月的上海世博会昨日圆满落下帷幕,但它对上海的影响却并未结束。后世博时代的上海会是怎样一番景象?看得见的是浦东世博园区域的容貌发生了巨变、城市的街道更加漂亮、人们的言行举止更加文明……看不见的是城市精神的提升、上海变得更加自信从容、金融中心的定位后劲更足、市场更加繁华、新的区域经济重心慢慢形成……尽管很难在有限的篇幅里把这些影响一一陈列,我们还是尝试着选取文化、市场、城市定位、新的经济重心形成等角度给出一些描述,以帮助大家对后世博的上海有些轮廓上的把握。

■张剑荆

今年5月2日,笔者陪同母亲到上海参观世博会。虽然笔者已是多次进出上海,对上海不算陌生了,但是此次世博之行仍然给我以很大的震动。外滩夜夜不息的人流,浦东快速长高的楼群,跨越黄浦江的巨大桥梁,都像重锤撞击着我的感官。我的母亲则是第一次到上海,她常年生活在河南农村。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虽然每家每户都住上了楼房,每户院落都高墙深锁,门宇轩昂,但是,门外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到处堆满了垃圾,儿时在里面戏水的池塘,全部都成了污水坑,表面被一层绿色的苔藓覆盖着。村子北面的人工渠在上世纪70年代时还长满芦苇,渠水十分清澈,但现在却是倾倒生活垃圾的地方了,很远都能闻到臭味。我没有询问她参观世博后的感受,但我猜想,一位从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出来的人,到了被世博氛围笼罩着的大上海,一定有种奇幻般的感受吧,我还记得,站在东方明珠280多米高的旋转餐厅里俯视外滩的夜色,我母亲那难以形容的神情。

对众多像我母亲那样的人来说,城市意味着美好的生活,一如上海世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据报道,在180天中,共计有7000多万人参观了世博,平均每天达39万人。世界上很少有这样规模的盛会。在世博馆区参观,随处可见携妻挈子,一家老小偕同共游的感人场景。每每看到在烈日下相互扶助的老中青三代耐心排队的景象,我都会想,这场中国特色的盛会将给一个个家庭带来多么大的心灵冲击啊,城市的梦想已经深入社会组织的核心,成为中国社会构建的砖和泥,梁和瓦。在很多人的心中,世博会将播下城市乌托邦的种子,对伟大城市的想象将成为他规划人生目标的指引和动力。

这样论述上海世博的意义,或许并不是夸大其词。当下的中国,其重大主题之一就是城市化转型。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的阶段,每年有近2000万人从农村走出来进入城市。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到202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73%,将出现219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24座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15座人口超过2500万的超级城市。就规模和速度而论,中国应当是当前全球城市化运动的中心。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在我国660多座城市中,竟然有200多座提出了自己的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构想。在东部沿海地区,快捷的交通网络、地区发展上的相互协作和竞争、产业的转移和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链条以及想象空间的无限扩张,构成了都市的大规模扩展。在中部,沿着主要的交通干线,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城市群轮廓,比如长株潭、昌九、武汉、皖江、郑汴洛等等。在西部地区,以传统大城市为核心,正在形成几个城市中心,如成都、重庆、西安和兰州等。从上述诸端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化已经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阔景象。

如此巨大的城市化运动在世界史上是空前的。而其背后的驱动力量,固然主要是经济上的,但是,城市化运动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每座城市都同时是权力的中心。城市以自己拥有的各种力量,塑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城市概念,它意味着对美好生活的全部想象。干净、便捷、财富、体面、文明、善等等都成为附加在城市上的特质,城市被塑造成一个完美的想象共同体。对城市的这种想象,我们都能在上海世博上看到。因此上海世博会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集中了我们这个民族百年来的渴望、追求和梦境。正如本文开头提及的我的村庄的命运那样,要使它走出衰败的局面,似乎只有城市化一途。

在“城市未来馆”,有一句话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城市不是问题,而是问题的解决者。”这句话代表着对城市的无保留的乐观主义。在对城市的未来想象中,我们看到了建立在沙漠里的巨大城市,其动力全部来自大自然光和热的自我循环。我们还看到了建立在海上的城市,太空中的城市。从这些城市想象中,我们看到了巴别塔的复生。在这里,起主导的知识氛围是乐观和自信:城市有能力解决它面临的任何问题。

我们自然不期望在这个嘉年华上能比较多地反映对城市的反思。然而,如果我们完全无视当下城市所面对的各种难题,认为今日所有的“城市病”,都不存在或者都会迎刃而解,那也是过分天真了。上海世博会并不只是鼓动起肤浅的乐观主义,它同时也以意料不到的方式刺激起人们对城市的反思。汹涌的城市化浪潮是难以遏制的,它如“利维坦”一样吞噬着土地、村庄、钢铁、石油、水和各种怀疑主义者。同时,我们也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诸多病症正困扰着城市和城市人,塞满了汽车的道路,不可持续的资源能源供应,依靠土地财政推动城市扩展造成财政上的恶性循环,无限扩展的城市规模推动着生活成本一升再升,户籍制度造成的“伪城市化”产生的融合难题等等,都构成了城市的挑战。面对这些困局,我们确实需要用反思的精神,检讨城市的过去和现在,重思城市的未来。

比如,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思维模式:城市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做大城市来解决。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思维里,逻辑都是“大的就是好的”。城市就这样在大的逻辑推动下不断扩张。再比如,农村问题,似乎只有通过城市才能解决。农民利益要通过城市才得到表述。还有,城市建设受行政力量的支配,城市根据行政权力的等级,分出大和小、发达和不发达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的畸变、区域的失衡以及乡村的衰败。

在我母亲生活的那个村庄,没有人相信仅仅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就能够发展起来。被城市压垮的,不只是这里的环境,还有人们的自主精神。似乎只有城市才能解放他们。但是,上海世博会向人们展示的城市概念却有别于此。城市是多元和丰富的。每座城市,都凸显着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的那些城市显示,市民精神才是城市更本质的东西。正如年鉴史学大师布罗代尔所说,每座城市都在寻找自己的灵魂。世界城市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每座城市都在追寻自己的个性和内在价值中成长着、完善着,城市的特质来自于市民的个性,由于它的不可替的价值而成为宜居的家园。

总之,在中国城市化狂飙突进时代举办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可谓正当其时。它所展示的,与其说是中国城市化的成就,不如说是中国向世界寻求启示的决心。我们相信,世博会所展示的纷繁的城市发展创意,将激发起对城市个性的自由畅想。抓住后世博契机 助力上海城市转型

——访上海市政府研究中心副主任孙福庆

■本报记者  朱菲娜

后世博时代,正值上海处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城市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如何抓住世博会的契机实现上海“十二五”的新一轮大发展?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上海市政府研究中心副主任孙福庆。他认为,上海将通过黄浦江两岸、新浦东等新一轮城区开发建设,带动全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功能重塑,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其中,作为上海经济前一轮持续快速增长突破口的浦东,面对新一轮上海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新浦东势必要成为率先的率先,在更高的层面上加速上海的经济转型。

城市重心从中心城区转向郊区

中国经济时报:世博会以后,上海未来的城市区域重心将会发生怎样的转移? 

孙福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以后,上海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城市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将通过城市发展布局的优化调整,统筹中心城区、郊区以及重大功能片区和产业带发展,带动全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功能重塑,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从城市建设的重心来看,将逐步从中心城区转向郊区,尤其是郊区新城体系的建设将成为未来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核心环节之一。上海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曾提出建设嘉定、松江、南汇(原临港)、青浦等九个新城,规划总人口540万,重点发展松江新城、南汇新城、嘉定新城。目前,这些新城的功能和规模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世博会后仍需要重点建设。

从城市功能升级的重心来看,世博会园区和大虹桥地区将构成上海未来城市功能升级发展的核心地区。其中,世博会园区的后续利用将是主要亮点。对于世博园区的后续利用,我们研究提出通过打造引领性、标志性、全球性的中央活动区(CAZ),以顶级国际交流功能为核心,兼具行政商务办公、公共活动、文化博览、高端会展等多元综合功能,形成对区域空间和产业布局的聚焦和辐射效应,成为上海未来全球城市的经济、金融、投资、管理与控制枢纽。大虹桥地区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轴心,包括长宁、普陀两区和嘉定、松江、青浦、闵行四区邻近虹桥商务区的部分。该片区定位于上海的西部中心,是以国内外贸易、高端商业商务为引领,直接辐射和服务长三角的区域,也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

浦江两岸开发规划将出台

中国经济时报:黄浦江两岸开发在世博会后有什么新的打算?据悉,上海“十二五”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规划年内即将出台,这将对今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产生怎样的影响?

孙福庆:黄浦江两岸开发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十年前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提出了“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规划目标。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和成功举办,更加坚定了上海市委、市政府进行黄浦江两岸开发的决心和信心。

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黄浦江两岸的沿江生态环境、滨水景观、基础设施等有了较大改善。世博会结束以后,黄浦江两岸开发将作为“十二五”中心城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沿江岸线极为宝贵的土地、滨水、文化等综合优势,以商务功能深化开发为重点,着力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制定总体开发规划。通过开发高端化和专业化的商务、商业楼宇以及特色文化设施,打造形成以金融、贸易、航运、会展、文化、创意、医药、航天等为主题,产业能级强大,分段特色突出,生态景观优美,绿色低碳的连绵、组团式高端商务带。

二是明确沿线开发重点。外滩—陆家嘴地区重点要提升核心CBD功能,通过功能完善和提升,增强其对国际要素资源的指挥、控制、协调和辐射功能,并沿世纪大道向张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延伸,为功能拓展提供纵深和腹地,形成与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相适应、具有国际经济要素资源配置能力的洲级CBD。世博园区要借鉴伦敦等城市经验,打造中央活动区(CAZ)。

三是完善沿江功能空间布局。打破原有空间结构的单一性、片段化和不协调,以黄浦江为轴线串联陆家嘴、外滩、世博园、徐汇滨江等各功能节点,打造形成以陆家嘴—外滩、世博园区为“核”,以沿江专业化商务区为“组团”的功能骨架,构建形成错位互补的“串珠型”高端商务带发展格局。

四是创新整体开发思路。实行沿江商务带分段式开发,充分挖掘各功能区域的文化内涵,打造“乐章式”景观生态和天际线,充分利用各功能组团的地下空间,通过继承、调整和再生相结合,彰显“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内涵,实现人文、建筑和空间发展的结构平衡,滨水景观、城市建筑、交通组织与公共空间的有机连接和协调一致,更好地体现土地、空间等资源的集约利用,凸现商务与交通、商业、文化等配套功能的集聚效应,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和谐统一。

新浦东要成为率先的率先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原浦东新区和原南汇区的“两区合并”之后的新浦东,世博会将给其带来怎样的开发、发展机遇?上海应如何抓住世博会的契机发展?

孙福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承办的又一件国际盛事,影响面之广、参与者之众、工作量之巨、持续时间之长史无前例。在申博、筹博与办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例如,世博文化资源,包括各类文化设施资源、文化产品资源、文化演出引进渠道资源、文化企业与文化经纪人资源、文化展示技术资源等;世博网络资源,包括国家主体网络、国际组织网络、城市网络、企业网络、媒体网络、人气网络及区域合作网络等;世博服务资源,包括服务设施资源、标准资源、平台资源等;世博人才资源,包括组织协调人才、各类专业人才、国际化人才和志愿者队伍等。这些资源可以充分运用于升级城市产业、拓展和优化产业链、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用于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提高城市安全运行能力等,能够为上海及新浦东未来的发展带来独特的发展机遇。同时,世博园区的后续利用更将成为新浦东的核心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的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上海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新浦东的开发对于上海今后的转型产生怎样的推动作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孙福庆:上海经济前一轮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以浦东开发开放为突破口的,而目前上海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新浦东势必要成为率先的率先,继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更高的层面上加速上海的经济转型。

一是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域在陆家嘴,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域在洋山港及南汇新城,要唱好建设“两个中心”的重头戏,新浦东的作用不言而喻。

二是率先实现经济结构的“华丽转身”。经过20年的开发开放,浦东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产业集群,原浦东新区和南汇区两区合并、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给新浦东率先实现经济转型、实践科学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新浦东可充分利用世博后续效应,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型产业,发挥各功能区对高端服务业经济要素和产业的集聚效应加速经济转型,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对金融、贸易,南汇新城对先进制造业、物流业等,张江高科技园区对高新技术产业等的集聚效应和载体作用。

三是扩大综合配套改革的影响力。两区合并后,浦东一整套先行先试的机制和政策受益范围将扩大两倍以上。这意味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域扩容了,上海实施国家战略、服务全国的平台放大了。

同时,新浦东在行政机构设置改革方面“先行先试”的改革尝试将为上海未来的行政体制改革提供宝贵经验,形成更深远的示范效应。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在下一步的开发中激发出新浦东对于整个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孙福庆:制度创新,如在长三角地区形成统一的市场运作制度和更紧密的区域合作制度,促进产业一体化、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一体化。推进共建,以共建上海“四个中心”作为区域协同共赢的突破口,深化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整体转型,加快推进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园区共建,如共同建设“长三角中心城市金融合作圈”等。世博的考量:走出道德文化的谷底

——访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胡展奋

■本报记者  张玉雷 

走进世博如同跨入世界,文化的互动和碰撞深深地震撼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而最直观、最感性的碰撞则无过于道德伦理的碰撞,国人在反省思考之余,关于后世博时代呼吁重建中国道德文化的要求日渐强烈。就这一话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长期关注国民道德的中国孔子基金会外联部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胡展奋。 

中国经济时报:这次世博会让人振奋,但也令人反思。关于后世博,我们试图从文化层面予以解读,请问您怎么看? 

胡展奋:世博的交流也是价值观的交流。这么多年来,走出国门的国民也不少了,但是应该看到,更多的国民没有机会走出去或者与异域文化做近距离的交流。从这个角度说,世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以后,我们都没想到,因一小部分国民的道德素养,让我们看到了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例如哄抢明信片,把那个分发法国风情明信片的“小白菜”(志愿者)当场拱倒在地,例如在一些热门场馆内,高声喧哗、插队吵架、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至于那些“盖章狂”,就更奇怪,你到世博园干什么?他不是来世博观看和领略各国的文化、风情,二是拿着“世博护照”到处跑,盖个章就走。 

世博是一个国际平台,但在这么一个不寻常的场合,我们看到了道德伦理与审美常识的缺失,这让人感到遗憾。 

中国经济时报:但我觉得我们的公众对这些现象还是反感的。 

胡展奋:是呀,好在我们的主体舆论,对这种现象是一致谴责。世博结束了,我觉得很多国民,心里应该深刻反省这种不和谐的现象。事实上,类似的反思很普遍,很多人在公众场合都抨击这种现象,这是一面镜子,照到了我们不足。 

中国经济时报:对后世博的文化来说,上海的风貌改变显著吗?你能看得出来吗?

胡展奋:道德文化的重塑,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成的,异域文化之间的交融,有一个自然吸收、发酵、酝酿和成熟的过程。 

但是,短时间的变化当然也有。我注意到,8月份、9月份,上海男女穿着睡衣睡裤上街的现象,基本看不到了。我觉得除了宣传以外,这还和我们的反思有关,就像以前北京的膀爷老是光着膀子在大街上走,奥运以后,少见了。第二个显著变化,在车厢、商场等公共场所抽烟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其实,世博会对国民精神的影响,不是通过强势宣讲来改变的,而恰恰是世博园区内自然交流的成果。深水静流,润物无声。它是成功的,但还得巩固和深化下去。世博效用:文明、秩序与进步

——访台北案例馆馆长黄干

■计枰桦

为期6个月的世博会即将结束,这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更是一个提升精神文明素养的良好契机。

上海作为一个崇尚海派文化的国际化大都市,接收着世界的多元化思想和先进文化理念。世博会不单是一扇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文化的窗口,也是一个接纳新思想改善自我的平台。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到台北案例馆馆长黄干先生,他谈到了他眼中所看到的变化。

中国经济时报:在您眼中,世博会给上海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黄干:在这方面我有许多的感触,我常常跟我的朋友和来访的嘉宾介绍,因为我看到了过去十多年的变化,最明显的是交通问题,最开始我们曾担心过在如此大的客流量下会不会产生拥堵的状况,但是现在看来良好的公共交通建设使出行四通八达,更难能可贵的是基本上不会出现拥堵的情况,而各种硬件建设,如绿化、公共设施等都给百姓生活带来非常大的改善。

中国经济时报:在物质生活提升的情况下,您觉得文化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黄干:这种变化是非常大的,我感觉这不单是上海,也是全国性的。因为来参观的人群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占大多数,而在最初的几万人到现在的几十万人的过程中,非但没有变坏,而是明显进步了。比如说排队,可以说以前国内对排队的抱怨会非常大,时常还会发生插队的现象,而这次我发现越到后面次序越好,排队上公交、进场馆,大家都会耐心有序地等待,基本看不到插队情况。不单是这方面,还有一点是大家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提升了。最初的时候几万人,乱丢垃圾的情况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在现在的大客流下,大家都会非常自觉地寻找垃圾箱而不是随地乱丢。吸烟问题的改善也是非常明显,现在我在园区基本看不到边走边吸烟的。吸烟的人多不多?很多,但是都在吸烟区抽,大多数吸烟的人进园就会询问吸烟区在哪,不是以前那种想抽就拿出抽。

中国经济时报:上海世博会很多土地会重新开发利用,您希望朝哪个方向发展?

黄干:我个人的意见,当然是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块土地,毕竟政府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进去,而且这里的绿化也很好,很多场馆也会保留下来。以我们的角度来讲,最好是作成一块休闲公园,上海类似这么大的休闲场所也不多,可以的话就不用全部拥在黄浦江边上那块小地方,可以拥有更大的空间。金融:后世博促上海经济转型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主要不是基础设施、高楼大厦等硬件建设,而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建设,包括金融法律体系、监管体系、信用环境和国际化人才等

■本报记者  张炜

为期半年的世博会降下帷幕,“后世博”时代的上海经济更受关注。不少专家认为,“后世博”的上海经济面临转型考验,投资和房地产的拉动效应将下降,加快“两个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主要抓手之一。

后世博上海的投资速度或放缓

一是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二是要通过转型向内涵发展。

“随着世博会的闭幕,世博投资与消费的直接拉动效应,将会出现‘落差’”,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指出。他首先回顾了近年上海经济的发展,从浦东开发启动至2007年,上海经济连续1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一是得益于外贸依存度较高,二是房地产投资成为主导产业之一。金融危机爆发后,上海的增长速度放缓至10%以下。由于上海经济整体发展已先于国内多数城市步入“后工业化阶段”,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先行发展,使上海在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4万亿投资中直接受惠较少。如今,严厉政策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走向低迷,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也使得外贸贡献难以恢复到2007年之前水平。

王尧基认为,世博会的举办从硬件方面提升了上海的发展基础,并增强了上海的软实力,扩大了上海的影响。上海为筹备世博会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从投资方面拉动了经济增长。7000万人次参观世博会,又从消费方面对上海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世博会闭幕之后,虽然世博效应还会发挥余热,但拉动效应明显缓慢下来。上海还存在服务业结构层次低、渗透性不强;航运金融还没有真正起步;先进制造业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不足,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缺乏,许多行业的高新技术不够高端等问题。

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对记者说,“对世博会后投资拉动效应下滑的担心是难免的,现在,一是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二是要通过转型向内涵发展。这对上海是一种挑战,因为不能永远靠投资拉动。”

“上海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会在世博会后停滞,轨道交通还将有大规模建设投入,迪斯尼项目的配套也将上马”。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石建勋教授认为,世博会举行前后投资拉动贡献的差别,更表现在“前期投资力度更大一些”。

世博为金融发展创造硬件基础

世博会的举行给上海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为“两个中心”建设创造了条件。

不可否认,世博会的举行给上海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为“两个中心”建设创造了条件。石建勋对记者说,世博会的举行,提高了上海的城市管理水平。今后在常态管理中,还可以充分应用世博管理的经验。世博会展示的科技理念与成果,如低碳、环保等,都可以用到上海的产业升级中。同时,“世博会对城市文明的影响,给一代人留下深深的烙印。”

在迎接大客流参观世博会的服务过程中,上海的金融服务能力得到提高。据了解,上海全市已有ATM终端1.11万台,特约商户7.64万户,POS终端23.82万台,世博园区受理本外币银行卡特约商户签约率达100%,重点商业街区受理人民币卡和外卡的特约商户普及率也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此外,交通银行作为世博会银行合作伙伴,为147个参展国和国际组织开立人民币账户190户、外币账户194户。

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文挥28日在三季报业绩发布会上向媒体表示,交行成为世博会银行合作伙伴,既提升了交行的品牌形象,也是拓展金融业务及改进金融服务的重要抓手,对今后服务大型国际活动积累了经验。该行参与世博门票销售和特许品销售,代理销售世博门票770万张,世博主题贵金属产品代理销售收入达18.48亿元。钱文挥说,作为赞助商,不方便透露收入数据,但肯定实现了盈利。

在世博会期间,监管部门还积极推进长三角与上海在世博支付环境建设的无缝对接。例如,宁波在2008年率先成功发行第一张金融IC卡,实现了在宁波城区125条公交线路的刷卡应用,并可在5000多家商户刷卡消费。这种金融IC卡还实现了在世博会上的应用。

软环境建设成为转型突破关键

从上海的经济转型来说,发展金融业将被放在更显著的位置。

专家们认为,世博会带来了大量硬件投入,后世博更需要在软环境上做文章。从上海的经济转型来说,发展金融业将被放在更显著的位置。

今年7月举行的“上海市加强金融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工作会议提出,按照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紧紧围绕“市场”做好文章,能否把市场环境营造好,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所在。会上特别指出,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营造环境,包括市场环境、发展环境、服务环境、防范风险环境等,好的环境才能吸引和集聚更多优秀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

石建勋对记者说,后世博的重点是软环境建设,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完备的金融法律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建设,上海在这方面还有许多文章可做。

王尧基认为,上海汇聚了境内外大量的金融机构,尤其成为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在中国的聚集地。同时,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已比较完备。但是,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主要不是基础设施、高楼大厦等硬件建设,而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建设,包括金融法律体系、监管体系、信用环境和国际化人才等。

“上海要有吸取香港的教训,避免高房价带来负效应”,王尧基特别提到。上海房价太高、商务成本太高,不利于各类人才创业、就业。而国内其他地区又因房地价格、劳动力价格优势对上海的企业、人才等形成分流之势。如果由高房价造成商务成本过高,不仅会导致制造业外移,也会使服务业的发展遭遇难题,这是后世博上海面临的新挑战。

他还表示,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验来看,税收政策对吸引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制环境、监管环境、信用环境、专业化后勤服务等投资环境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只有有吸引力的税收政策才可能吸引金融机构、金融人才。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国内金融营业税较高、企业及个人所得税偏高,税制设计也不合理。在上海已经有很多金融机构的亚太总部及中国总部,但这些总部的高管没有真正落户上海,其中的障碍之一是税收缺因素。陆红军:后世博金融为经济转型服务

■本报记者  张炜

“世博会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契机,后世博金融将以服务于转型经济为特征”,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专访时如此表述。

陆红军在世博会成功申办时就提出“世博金融”的概念。他认为,举行世博会是上海进行金融创新的最好机会。上海不仅应该成为工业技术的创新中心,还应成为金融创新的中心。他告诉记者,世博金融是指与世博会相关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及金融创新、金融改革等。世博会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投融资服务需求,给银行及保险业创造了业务机会,并带动服务提升,金融业在上海经济中的占比有望提高。

如今世博会落下帷幕,陆红军认为,世博效应有“前7后3”的特点,包括举行前的7年筹备及闭幕后的3年。进入后世博,由世博会举行带来的高科技及对服务业的拉动还会持续3年发挥效应。

世博会的举行提升了上海的城市管理水平,且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大量投入,这些为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造了更好的基础条件。陆红军表示,上海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金融服务业是上海产业转型的一个焦点,金融要素市场的发展会更快。上海已健全了主要市场的平台与机构,但新的产品及改革要在后世博时期加快。

“上海的创新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的金融平台”,他还说。基金公司及券商在香港已经开设分支机构,将来更会在小QFII业务中实质性合作。“外界往往认为沪港之间存在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而现在很多是一家人的合作。”

陆红军表示,后世博金融将呈现三大特点。其一,由关注话语权、投票权及定价权,过渡到更关注制规权、立法权、评级权。世博会举行前后,中国与国际上发生了很多格局性的变化,如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投票权增加。对于中国来说,以往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关心主权财富基金、GDP增长,以及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与投票权。而透过次贷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制规权与评级权更为重要。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起源,是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下调主权信用。近年来,上海对建立国际信用评级平台非常重视。上海已有10多家信用评级资信公司,将打造两三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评级公司,提升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定价权。

其二,后世博金融以服务于转型经济为特征,以提升上海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上海不仅在浦东新区大力发展金融业,各区都将紧密围绕“两个中心”建设。世博会的闭幕距“十二五”启动相差一个月,这正是上海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后世博有了世博会举办的基础与先导,将使支持经济转型的金融服务更丰富,更具有创新特点。

其三,后世博金融更关注人文因素,金融服务将以人为中心,金融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他说,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金融业态也应该更加健康。在金融资源配置上,关注中小企业、农村金融,并带动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以前金融机构热衷向大与集中发展,而将来会出现草根化的发展特点,围绕平民及小企业提供更多服务。后世博带来巨大地产商机

■本报记者  张炜

聊起世博会留给上海的财富,记者采访的多位世博会馆长都首先提及基础设施建设,专家及房地产业内人士也异口同声。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石建勋教授表示,世博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经济发展,也给百姓生活带来了便利。

世博会场地位于上海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在老上海的记忆中,世博园建设之前,工业厂房及船坞遍布,连像样的住宅建筑也不多。上世纪80年代,卢湾区临近黄浦江虽然距离繁华的淮海路在5公里左右,但这一片被称之为“下只角”,是低矮平房、棚户房的集中地,居民家中没有厨卫设施,社区环境脏乱差。

随着世博园项目的开建,作为上海最大的一个单体动迁项目,先后拆迁1.8万户居民及272家企业。据测算,世博会的直接投资达30亿美元,由此带动的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商业设施、旧区改造等延伸领域投资,为直接投资的5至10倍。为了安置动迁居民,新建的浦江世博家园和三林世博家园两个大型居住社区,总居住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公建和商业配套超过35万平方米。

世博概念使周边的地产显著升值,吸引购房者的眼球。2001年至2009年,浦东世博园往南的三林地区房价年增长率高达24%,明显快于上海整体住宅市场16%的年增长率。2009年以来,世博园周边的二手房炙手可热。距离世博园约2公里的尚东国际名园,去年11月的评估均价为2.03万元/平方米,2010年4月飙升至2.67万元/平方米。

位于上海中环线内的三林世博家园,距离浦东世博园约3公里。居住在这里的很多上海人以前“蜗居”在世博园的原址上,有的一家三口住一室户,实际使用面积不到20平方米。现在,不仅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而且得益于世博会提升的周边房价。三林世博家园最新的二手房评估均价是1.8万元/平方米,而在去年11月是1.1万元/平方米。

“世博会留下的是一块风水宝地”,上海世博局主题馆部副部长、城市最佳实践区部副部长俞力近日在交通大学举行的一个地产研讨会上感慨道。

世博会临近闭幕前,地产界已经把目光转向“后世博”。根据中原地产的估算,按照20%的世博场馆在闭幕后予以保留,世博园区可能有40%的土地推向市场。克而瑞上海研究总监付琦预计,继陆家嘴之后,世博园区有望建成一个上海新的CBD。

业界猜测,世博园的再开发不会简单变成豪宅“招商”。政府的最终规划尚未确定,但高层多次提到发展“会展经济”,因此,预计该地块中的商业用地将占相当比例。尤其浦西世博园属于卢湾区,卢湾区的可开发土地资源本来就不多,称得上“寸土寸金”。浦西世博园的展出含有更多企业及产业的“血缘”,又有江南造船厂等历史建筑,规划上估计不会优先于住宅用地。

虽然世博园再开发的规划尚未对外披露,但浦东世博园在城市布局中的地位将得到提高,世博园永久性保留的“一轴四馆”成为新地标。正因为世博会举行,加快了黄浦江两岸开发的进程,世博园所在黄浦江的南延伸段比北延伸段发展得更快。

世博局官员此前在同济大学的一个研讨会上透露,明年上海的“两会”将移至保留下来的世博场馆内举行。

据预计,世博园的土地在明确区域定位前不会大面积推出。但在土地拍卖市场上,已经变得“骚动不安”。今年7月,卢湾区第104街坊137D-3地块被终止了预申请程序。该地块紧邻浦西世博园区,与D片区企业馆仅一线之隔,出让底价折合成楼板价高达42684元/平方米,未上拍卖台就成为了“准地王”。虽然价格的“曲高和寡”使得竞拍“流产”,但由此让业界感受到了世博对周边土地拍卖的影响。

9月8日,九龙仓旗下卓光控股有限公司以48.28亿元拍得黄浦江沿岸E18地块9-3地块,折合楼板价35490元/平方米,创下了上海住宅用地的楼板价新高。这块土地地处塘桥,往南约2公里是世博园,往北则是陆家嘴。一房产中介人士向记者表示,黄浦江沿岸E18地块9-3地块夺得“地王”,与世博有很大的关系。

上海易居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世博会之后,对于上海房地产业而言,其“后发效应”比“先发效应”更大。他预计,世博会后这一区域的新增土地供应,将引来包括李嘉诚等境外地产巨头的争夺。

业内人士还指出,后世博不会继续过度推高房价,更不会成为当前上海楼市调控的障碍因素。世博效应的最大化是在申博成功到世博会开幕前,而现在已经趋于弱化。世博效应在地产业含有一定的概念炒作成分,购房者未必对世博概念买账。上海的轨道交通建设已在市区形成网络,购房者不会过度看重世博园及其周边的轨道交通配套,更不会由此支付过高的溢价。卢湾区第104街坊137D-3地块推荐时曾引来众多开发商的关注,最终的竞拍“流产”表明开发商面对高价“知难而退”。

中原地产世博分行经理陈懿在分析世博板块时称,上南花城几乎“嵌”在世博园内,居民家中看到的世博会中国馆近在咫尺,出小区大门就是地铁站,但该小区居民的日常购物不及距离世博园1公里左右的其他住宅区方便。

“‘后世博’有可能成为上海新的‘地王’集中地,而且是上海市区十分稀缺的大面积可开发的土地”,浦东世博园周边某房产中介门店经理对记者说。但他建议,“后世博”的土地开发不该匆忙上马,首先应该做好规划,体现出世博会留下的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宝贵经验。同时,低碳、节能等理念与技术充分应用到“后世博”的建设中。

一位正在该门店看房的中年妇女认为,世博园不该开发成小众享受的“豪宅”,而应该是大众分享的“花园”,这样才能体现出世博会举办的宗旨。上海世博会倡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份“美好”留在世博园园址上,不该是富人们的“私家财产”,而应该属于全体市民。

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常务副馆长陈文飞已在世博园工作了大半年,对这片土地留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对记者说,“后世博不能简单开发成房地产项目,更不能仅仅忙于卖地”。世博园区的一些建筑可以用于发展创意产业,经营好的话,有望成为上海的文化地标。

世博会台北案例馆馆长黄干表示,过去几年亲身看到浦东与浦西的面貌变化,上海在世博园的投资已经不少,这块土地应该得到充分利用,其中的一些建筑可以保留下来,日后作为市民的休闲场所。“上海百姓的休闲空间不多,从我个人的愿望来说,希望世博园以后还能留下公园式的景观。”世博房产 大幅增值

■本报记者  张炜

“世博会举行前后的变化太大了,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明显受益,出行变得方便,房产也增值了不少”,中原地产世博分行经理陈懿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说。

陈懿所在的房产中介门店,位于上海浦东齐河路上,与浦东世博园相隔不到500米。他从小生长在这个地区,又在这家门店工作了6年。

至今还让他记得的是,小时候周边似乎要比浦西市中心落后10年,聚集着众多没有生机的工业厂房,以及大量私搭私建的民房。从浦东到浦西,虽有一条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打浦路隧道,但这条隧道以交通拥堵、气味污浊出名,更多居民不得不摆渡过江。而今,配套世博会建设的大量基础设施,已使周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轨道交通6号线、7号线、8号线穿行其间,打浦路隧道扩建复线,以及卢浦大桥、龙耀路隧道的建成,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出门选择。此外,世博园内专用的轨道交通13号线和西藏南路隧道,今后也会向社会开放。

“以前摆渡过江要花10多分钟,再换公交车到人民广场至少1小时”,陈懿深有体会地说:“现在坐轨道交通8号线,仅仅5站路,约20分钟就能达到。”

五六年前从浦西拆迁搬到浦东三林地区的居民,普遍反映去一趟市中心太麻烦,轨道交通让这种抱怨成为过去式。好又多、易初莲花等大卖场在浦东的门店特别多,日常生活就近可以满足,购物去南京路更是“老皇历”。

翻开上海地图可看到,浦东世博园周边是轨道交通最密集的地区。陈懿说,今后世博园拍卖土地肯定受到开发商的追捧,在上海很难找到配套如此成熟的待开发板块。

说起房价,他告诉记者,世博会的拉动效应显著,居民早几年购买的房产都已大幅增值。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南花城,该楼盘位于耀华路,西侧紧挨着世博园长清路7号门,两侧分别是轨道交通7号线长清路站和耀华路站。2003年建成时的单价只有4000多元/平方米,2009年初升至1.3万元/平方米,世博会开幕前的今年4月飙升至3.3万元/平方米。虽然目前略有回落,但二手房成交仍高达3万元/平方米左右。

世博会还给房东带来不菲的租赁收益。今年3月就有很多公司在世博周边寻找出租的房源,二室户的租金由4000元/月升至6500元/月。在世博会开幕后,个别急于租房的公司,更是以8000元的月租金签约。陈懿称,其中有不少参与世博会的配套单位,有的还是媒体。上南花城由于地理位置占优,三室户的月租金甚至有房东报出1.2万元/月。如今虽然房租大幅回落,但得益于世博会带来的交通配套,较世博会举行前仍然月租金高出10%左右。

陈懿十分看好后世博的房产中介业务。他说,世博会提升了当地的土地价值,周边已经在拍卖中冒出“地王”。随着新盘的出现,将使整个世博周边地区的潜力得到挖掘。从中介的角度来看,后世博的业务会更多,代理的房源也将增多,客户的挑选余地更大。

他还预估,未来在浦东世博园上开发建设的新盘,其价格不会很低。一是浦东世博园留下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上海新的风景线。二是浦西世博园边上的耀江花园的售价已有5万多元/平方米,会带来一定的比价效应。直击上海世博会最后一天

■特写■本报记者  张炜

2010年上海世博会落下帷幕。截至10月31日上午11时,累计参观人数突破7300万。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闭幕前最后一天的世博园,虽然参观人数少于此前高峰时期,但参观者的热情更加高涨,都希望再多看一眼世博会的精彩。

中国馆、沙特馆、英国馆、石油馆等热门场馆前依旧游人如织,特许纪念品商店内挤满了顾客。由于临近闭幕,商家纷纷打折优惠,“买一送一”的促销广告在货架上随处可见。例如,购买一只60元的发声海宝,赠送价值30元的震动海宝。一位女营业员告诉记者,临近闭幕前两周就推出了各种促销,日营业额较上月增加三成以上。她指着一边空荡的货架说,“很多商品都卖完了,这几天前来购物的世博会工作人员特别多,大家都想在临走前留下一份永久的纪念。”记者看到一位胸前吊牌上挂满各种纪念章的志愿者,正在商店内挑选纪念钥匙圈。她说,“在世博园内工作了几个月,对世博吉祥物海宝留下了深厚的感情,特意来买个印有海宝图案的钥匙圈。”

除了热衷购物,更多参观者忙于用各种方式留下纪念。世博及时签名纪念章的自动售卖机前挤满了人,由于纪念章上可以写下名字、留言及日期等,这被视作世博会最后一日的最佳纪念方式。来自浙江湖州的张先生说,“花60元制作一个纪念章值得。”

在公众参与馆的第三展区,很多参观者把愿望写在许愿纸上,然后折叠成纸飞机,掷向许愿树来祝福世博。一位参观者说,世博园29日举办了“2020世博未来信首发”活动,自己没能争取到寄“未来信”的机会,今天在许愿树下同样能够放飞梦想。

在世博轴旁的休息区,记者还看到一家祖孙三代在“争吵”。他们正在争论如何敲到更多世博护照的国家馆图章。父亲认为,不如多跑冷门场馆,那样敲章也多。而读高中的儿子反对,更希望收集到热门场馆的盖章。最后还是爷爷出了个主意,让一家五口拿多本世博护照分头行动,轮流排队来提高敲章的质与量。他们还展示给记者看,今天在城市人馆敲到了“闭幕章”,上面印有“2010年10月31日”这个历史性的日期。

各国家馆展出的国宝,如丹麦馆的小美人鱼、捷克馆的幸运浮雕,卢森堡馆的金色少女像、墨西哥馆的玛雅柱石等,成为游客争相留念的地方。室外的大型雕塑前,不时有参观者结伴留影。记者看到,主题馆前的世博志愿者纪念雕塑“飞翔的心愿”,有20多位为世博会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在拍集体照。世博会不仅锻炼了这些大学生,还给他们留下了“小白菜”的特殊称呼。

世博会的最后一天,忙于纪念的还有各大场馆。其中,西班牙馆总代表马丽娅蒂娜特别激动,该馆在上午11点半迎来了第700万名游客。石油馆定在晚上举行闭馆暨大世界基尼斯现场认证仪式,由馆长欢送最后一名游客。台湾馆在闭馆前举行熄灯仪式,工作人员与游客共同见证“山水心灯”的熄灭。

“迎来第700万名游客,说明西班牙馆完成了当初的目标”,马丽娅蒂娜称。与她一样,在世博会上收获不菲的馆长还有很多。台北案例馆是世博会案例馆中人气最旺的一个,当初预计最好的参观目标是70万人次。黄干馆长对记者说,“由于对每批参观人数进行控制,我们不求人数而求品质,世博会闭幕前一周就突破了70万参观人次,实现了数量与质量的双丰收。”

上海世博会的参观踊跃,还让不少国家馆创造了新纪录。拥有小美人鱼作为镇馆之宝的丹麦馆,在30日迎来第555万参观者,这个人数规模等同于丹麦总人口数。

31日下午闭幕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宣读了《上海宣言》,其中,倡议将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日定为世界城市日,“让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与实践得以永续,激励人类为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而不懈追求与奋斗!”这使上海世博会最后一天的参观者更多了一份特殊的纪念。

上海世博会体现了时代需要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本报上海10月31日讯(记者张玉雷)  “让我们感谢本次世博会举办者为我们确立的一个具有创意的、着眼未来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很好地体现了时代的需要。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化发展越来越深入的时代。”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今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说时表示,今天,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们迁移到城市中居住。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将变得越来越难以治理。数以万计的人们仍然生活在糟糕的环境中,威胁着他们的健康,陷于贫民窟中的人苦苦挣扎,却难以逃离。尽管如此,城市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人们涌向城市,希望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上海世博会为我们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珍贵的理念。

“上海世博会闭幕了,但它永远都不会被遗忘。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有力信息:通过分享我们的知识、不同文化,以及构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望,我们不断丰富自身,一定能获得最终的成功。”潘基文说。“请记住: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