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博时代的城市畅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8:26:45
后世博时代的城市畅想 时间:2010-04-30  新闻来源: 作者:文/本刊记者 邰筐 吕伟

  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一样,是有其独特性格的。

  有人说上海人精明,个个都是经商的行家里手;有人说上海人自负,“恋沪癖”成为上海人的一种独特文化心理特征;又有人说,上海人性格中庸,行为低调,但又敢作敢为,看准了绝不轻易放手,它有一套独特的“上海规则”:

  他们的眼光是世界的,思维是多元的,很少有同一集体的声音出现。守法守纪,契约意识和法制观念强使上海人形成了追求合理化、追求平等与规范的观念。这种观念使得今天的上海市成为极具理性的城市。如果遇到什么新情况,上海人的倾向是立即制定管理办法,而市民也基本服从管理。

  也许,这就是世博会选择上海的深意。

  为什么世博会选择了上海?世博会又带给上海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王安忆、郁鸿胜、赵丽宏、施凯、韩寒、陶希东等专家学者。

  为什么选择了上海

  《方圆》:世博会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了,首次在中国举办,为什么选择了上海呢?

  郁鸿胜(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研究员):有人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也有人说,上海是“走向世界的大码头”,还有人说,上海是“东方的巴黎”……但不管哪种说法,都充分说明上海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

  还有就是上海这些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独特规则和城市发展哲学。上海人具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敢想、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他们往往少说多做或者只做不说,等别人发现,他们已经远远地走到了前头。上海人危机意识强烈,一旦抓住一个机会,他们就会发挥到极致,对于世博会这样一个能让上海谋取发展和转型的机遇,上海怎么能轻易放过去呢?世博会最终落户上海,是上海人用26年的努力争取来的。

  《方圆》:你如何评价上海这个城市?

  韩寒(上海金山人。80后作家,赛车手。曾获1998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先后出版小说《三重门》等多部作品): 我出生在这里,我始终热爱这里,希望这个城市真正美好,虽然我的老家已经被严重的污染所占领。公正地说,如果你有钱,上海是个好地方,无论是购物,规模,消费,玩乐,上海都不错。从经济上,总体来说,这里是冒险家的乐园,这里是老百姓的地狱。但是上海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地方。别的国家大都市,你可以说,我们这里有什么建筑,什么酒店,什么大街,什么豪宅,这些上海市的领导也可以自豪地宣布,我们这里也有,但当人家要说,我们这里有什么艺术家,什么导演,什么艺术展,什么电影节,上海的领导就没话说了。

  《方圆》:本届世博会与往届相比有什么不同?

  陶希东(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副主任):阿尔弗雷德·海勒在《文明的进程——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一书中这样回顾世博会的历史,“1915年盛行乐观的英雄主义,1939年则提倡振兴主义,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热烈迎接原子能时代的到来,1964年纽约世博会则揭开汽车时代序幕。然而从1974年斯波坎世博会到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再到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世博会开始关注环境的价值,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而本届上海世博会关注更多的却是城市文明和未来发展的命题,探讨尊重城市生命、公共精神的规律,寻找世界潮流、中国特色的最好结合,推动跨文化的碰撞和进一步融会。这种基于多元文化的交流,更具人性化,为全球人把握共存、共享、共创美好未来提供了难得机遇。

  世界城市发展史表明,举办世博会等全球盛会,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经济实力、管理能力的充分验证和体现。要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既是对上海城市治理能力的大检阅,更是促进城市转型和管理水平跨越发展的良好机遇。

  上海是一座拥有20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如果能把上海世博会上形成的良好治理模式放大到整个市域、整个区域,充分发挥“世博都市”成功治理模式的示范性、引领性,让业已培育和形成的善治格局常态化、长效化,会对发展现代服务经济、构建公共服务政府,全面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动、和谐的现代市民社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世博会给上海带来什么

  《方圆》:你觉得世博会会给上海,给中国带来一些什么?你能用什么来比喻一下世博会呢?

  韩寒:我觉得不是世博会会给中国带来什么,而是中国会给世博会带来什么。因为本来世博会并不是一个规模如此大的展会,随着信息的流通越来越便捷,世博会正在渐渐式微,是中国将世博会升格了。

  《方圆》:奥运会结束后,“鸟巢”和“水立方”永久性留了下来,成为宝贵的建筑和文化遗产,而世博会大多数建筑都将拆除,它能给上海与中国留下什么遗产?

  施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根据国展局有关规定,上海世博会大多数建筑都将拆除,仅留下一轴四馆作为永久性建筑保存下来。我想,除了这些有形的建筑之外,上海世博会给中国留下的更多是精神财富。它不仅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成果和创新理念集中展示的国际舞台,更会对人类思考如何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城市,怎样让生活更美好

  《方圆》:为什么选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呢?

  郁鸿胜:关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在最初的立意阶段还考虑过“中西方文化的技术交流,为人类美好的未来”,最后确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是经过了长期反复的酝酿和考虑后才逐步成熟的。

  《方圆》:那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呢?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现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这可能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我们现在生活在城市里,并没有感到生活有多美好,城市化进程破坏了很多原本美好原本具有诗意的东西。这次会议的主题定得很好,但翻译好像有些问题,也许译为“城市,怎么样让生活更美好”会更贴切些。

  与往届世博会相比,这次会议更具人性化,也很有文化和智慧,至少可以让我们去重新思考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城市。

  《方圆》:什么样的城市生活才算美好呢?

  王安忆:(中国当代文坛最具影响力作家之一,现为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作协主席)我们这届世博会定的题目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以为这是一个好题目,却也是一道难题。历史走到二十一世纪,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关系不断进步,财富积累、从实体膨胀到虚体,人类文明似乎已经无所不能,许多神话和寓言变成现实,梦想成真。速度和效率几乎提高到无限,时间和空间的可能性都将被穷尽,当我们克服了惯性,沉静下来,也许会有一丝茫然,幸福究竟是什么?

  感谢世博会给予行动中的人们一个思考的时刻,审视我们的目标和理想,检验初衷,重新提出幸福的观念。各民族的古老传说里,当主人公经历坎坷,努力奋斗,再加上好运气,终于化险为夷,或者苦尽甘来,抑或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最末的一句话总归是——从此,他们就过着幸福的生活。现在,许多原始的困苦不再成为困苦,于是,幸福这个原始的词汇也变得模糊了,那么,就让我们追根溯源,寻找存在于生活中的那个最基本的价值。

  《方圆》:您是说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什么样的生活更“幸福”?

  王安忆:我曾经参加过世博中国馆的主题讨论,有一个有趣而令人感动的事实,那就是各种方案和建议,无论出发和角度,形式和手段有怎样的不同,可是,就好像千条江河归大海,当描述城市的理想的时候,不约而同,都刻画着民生安乐民计兴隆的景象,一个小康社会的具体生动的景象。不由想起在纪念邓小平生辰的日子里,读到和看到的这位国家领导人的家庭生活画面,那是如何温暖和合的居家的气息,含饴弄孙,天伦之乐。关于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约就来自这位老人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

  在这时时处处都发生着很眩的事情的时代里,人们并没有丧失清醒,还保持着朴素的幸福的观念,这是事情的发轫之初,它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方向。还是要感谢世博会,它给我们一个机会,梳理人类文明走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