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全球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本周“定音” 中国货币政策酝酿变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59:24

全球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本周“定音” 中国货币政策酝酿变调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网综合报道 2010-11-02 08:19:14
  相关新闻

  美联储,全球金融市场为其捏一把汗

  货币政策酝酿变调:“适度宽松”转“稳健”

  全球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本周“定音”

  欧美日央行本周议息 维持宽松政策仍是主流选择

  全球再掀议息潮 二次量化宽松大幕或开启

  从北京时间3日凌晨2时15分开始的33个小时内,将先后有美国、英国、欧元区以及日本等几大西方经济体的央行宣布最新利率决策;此外,澳大利亚等央行也将在本周公布议息决定。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美联储本周将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并可能迫使英国、欧元区等本不打算继续大规模放松银根的经济体被动跟进。

  ⊙中国证券网记者 王宙洁 ○编辑 衡道庆

  美联储举措最受关注

  在本周进行议息的央行中,美联储无疑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本周三结束的议息会议上宣布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策略。但目前刺激措施的力度如何仍是市场争论的焦点。

  “美联储的措施有可能让市场失望,政策力度可能不够大。”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全球策略师戴维·夏尔普认为。汤森路透的一项调查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在新计划下将每月购买800亿-1000亿美元的资产以提振疲弱的经济。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杜德利曾表示,购买5000亿美元债券的效果很可能等同于将联邦基金利率调降0.5或0.75个百分点。

  有媒体分析认为,美联储即将于本周宣布的宽松措施,或导致美元继续贬值,并迫使其他经济体央行采取跟进措施,以缓冲本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而上月初刚宣布降息的日本央行,则很有可能视美联储的政策而采取行动。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上周重申,如果经济状况恶化,日本央行可能考虑将资产购买计划规模在目前5万亿日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同时还打算收购指数型股票基金(ETF)和不动产投资信托,以对抗通货紧缩。

  上周,日本央行决定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并将原定于11月15至16日召开的下次会议提前到11月4日至5日。而在上月早些时候召开的会议中,日本央行意外宣布减息,并实施规模达5万亿日元的资产收购计划。

 

  英国和欧洲央行或按兵不动

  英国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为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2.8%。此外,国际评级公司标准普尔上周将英国评级展望调整为稳定,评级确认为“AAA”,此前,该公司对英国的评级展望为负面。这些都令市场预期,英国央行采取进一步宽松政策的可能性较低。

  英国央行副总裁塔克亦在上周表示,鉴于经济复苏不均衡,英国央行目前不大可能采取退出策略。截至目前,英国央行已经将利率调降至0.5%的纪录低位。

  有媒体报道称,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一位委员日前呼吁提高利率以应对通货膨胀压力,另一位委员则希望央行扩大资产购买规模以支持经济复苏。但其他委员倾向于更为温和的立场。

  市场人士预计,英国央行不太可能在本周四的议息会议上采取突然举措。一项来自汤森路透的调查显示,分析师认为,随着经济放缓,英国央行可能会在明年初扩大宽松措施,而英国央行首次将利率自纪录低点0.5%调升的时间可能会在2011年四季度。

  此外,欧盟统计局10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9月失业率意外升至10.1%,且欧元区10月通货膨胀率同比意外上扬1.9%,创两年来最大增幅。但由于该数据仍符合欧洲央行在中期内将通胀率控制在略低于2%水平的目标,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央行将在本周四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亦认为,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合适”。

 

  IMF称澳大利亚需进一步加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28日表示,澳大利亚可能需要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以抑制因矿业繁荣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IMF表示,澳大利亚的通货膨胀率很快将接近2%至3%目标区间的高端,并指出,澳大利亚的房价过高,如果该国经济继续如预期般扩张,货币当局需要将基准利率上调。

  尽管如此,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还是令市场对澳大利亚央行将进一步升息的预期降低。10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今年三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截尾均值环比上升0.6%,同比增长2.5%,后者为2005年底以来最低。分析人士认为,该数据使澳大利亚本周升息的必要性大幅下降。

  自去年10月以来,澳大利亚央行已经六次上调利率,累计幅度达150个基点,这令该国在退出刺激政策方面遥遥领先。但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令澳央行一直以来快速的“退出”步伐不得不在今年6月暂告一段落。


  货币政策酝酿变调:“适度宽松”转“稳健”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或在2011年变调——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走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一变化的关键在于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走向“稳健”,意即“紧货币、宽财政”的基调或许成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按照惯例,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召开。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有关部门已经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议题进行调研讨论,将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重新评估。

  两位参与政策咨询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一政策组合在2011年很有可能被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调整意味着货币政策继续趋紧。中国央行在10月中旬启动了三年来的第一次加息。

  与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所推行的“宽货币、紧财政”组合不同,中国会推行一种“紧货币、宽财政”的主思路。这既和发达国家财政体系负债过于沉重相关,也和两者通胀形势迥异相关。

  2011年:经济增速回稳、通胀上升

  目前市场普遍预测,2010年中国GDP增速有望在10%以上,由于去年的基数原因,今年10月份CPI市场预期会创出新高,但11月、12月会有回调,全年在3%多一点儿。

  “但关键是对2011年的预测,目前我们的预测是,明年GDP增速会下来一些,在9.3%左右还是有信心的,但明年CPI全年会在3%以上,有的甚至看高到4%,我们预期在3.5%左右。明年整体是经济增速回稳、物价上升的状态。”前述政策咨询人士对本报记者指出。

  实际上,由于欧美经济复苏低于预期,中国经济明年的外部环境并不好,2011年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被明显看低。但美联储力推的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则将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并传导到中国。中国的通胀将是“成本推动”和流动性过剩推动的复合。

  近期,以中国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建、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天则经济研究所教授张曙光等为代表,经济学界提出中国可以容忍一个更高的通胀水平,比如将3%的CPI目标提高到4%乃至5%。

  前述人士称,注意到了近期这些专家学者的讨论,但百姓的通胀预期是一个大问题,政策上可能并不会旗帜鲜明地提高通胀目标。但3%只是调控的目标,2008年的目标也是3%,但全年CPI最后达到了4.8%。

  从“双松”到“一松一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及全球央行步调一致,共同推行了低利率和定量扩张的宽松货币政策。中国在货币创造到信用创造的过程做得还更出色,2008年底至2009年累计放出了10万亿元人民币的信贷。本周美联储即将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但却世易时移。

  在经济形势上,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明显不同是就业形势。目前美欧都在担忧其高失业率,而中国到第三季度就已经完成了2010年全年的就业目标,实现新增就业超过900万人,全年有可能达到110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好。国家统计局内部监测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从危机最严重时期大幅下降。

  “这个就业形势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可以采取更符合政策需求的紧缩政策,我国不用担心失业率问题。此外还有一个不同,美、欧、日面临的通缩压力,而中国是物价有较高的上涨压力,这决定了中国在宏观政策取向、宏观政策退出战略上选择和发达国家应该不同。”这位官方人士指出,发达国家财政压力很大,他们是先退财政、后退货币,中国是不是应该倒过来,先退货币?明年的口号上是继续搞“双松”,还是“一松一紧”?这确实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一位近期参与政策咨询的经济学家告诉本报记者:“开会的时候的确也讨论了,外面这么宽松,我们怎么应对?是跟着宽松还是紧?如果跟着宽松的话,肯定是会造成更大的通胀压力,更大的资产价格泡沫;但是紧的话,汇率升值压力会很大。”他指出,尽管与会者当时也有不同意见,但更多的人认为,现在中国应该寻求比较稳健的货币政策,而不是和去年一样宽松的货币政策。

  综合来说,货币政策回归中性偏紧的定位,再考虑到明年还要维持一定的投资和在建规模,财政政策应维持宽松的基调。

  2011年货币、信贷、利率、汇率全紧缩

  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回归稳健,有什么政策含义?

  前述政策咨询人士对本报记者指出,定性判断蕴含的定量含义,意味着2011年货币增速目标可能会下调,全年信贷调控目标也会下调,或者在信贷调控上不再做上限要求。

  2010年央行制定的M2增速为17%,但截至9月末M2增速达到19%,全年实现目标几无可能。在信贷目标上,年初厘定的7.5万亿元人民币信贷目标也非常有可能被突破,截至9月末已经实现6.3万亿元,而且这一目标只是表内信贷规模目标。

  “我的感觉是,2011年M2目标可能会下调到16%,或者15%。”这位人士指出,信贷规模也不适于再过于行政化的管理。

  此外,利率、汇率政策也在框架之内。

  前述经济学家指出,价格政策和数量政策的结合点,是被市场广泛讨论的热钱问题,即加息或升值会引来热钱,放大流动性总量。

  “但我们反复地观察发现,热钱进入中国绝对不是奔人民币美元利差来的,而是看好中国经济的成长,以及中国资产市场的泡沫化。如果利率水平有所提高,导致资产价格不急剧上升,反而热钱不会流入。”

  汇率政策上,虽然渐进升值的路子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最优,但却依然是各方较能够接受的共识性选择。(第一财经日报)

  全球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本周“定音”

  澳大利亚、印度、美国、英国、欧洲和日本等全球主要央行将集中于本周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分析人士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扩大资产购买规模的预期有所增强,英欧央行料将维持现行利率与债券购买规模不变,印度和澳大利亚央行则可能分别于本月和12月加息25个基点。

  澳大利亚、印度、美国、英国、欧洲和日本等全球主要央行将集中于本周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分析人士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扩大资产购买规模的预期有所增强,英欧央行料将维持现行利率与债券购买规模不变,印度和澳大利亚央行则可能分别于本月和12月加息25个基点。

  美国量化宽松大势已定

  美联储将于11月2日至3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已步入低速增长通道,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已成事实。美国总统奥巴马称,美国必须刺激经济增长,以修复被大衰退毁坏的经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表示,疲弱的经济基本面、高企的失业率和过低的通胀水平为其采取进一步措施提供了理由。

  市场普遍对宽松政策实施的具体规模、方式和时间仍有不同分析。部分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宣布在5至6个月内购买5000亿美元国债;另有分析称,出于对政策滞后性的考虑,美联储购买国债的规模将高达7500亿至1万亿美元;第三种方案是,美联储将保持政策开放性,实施不限规模的量化宽松,宣布每月买入价值约1000亿美元证券,同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采取更多措施。

  在一切变量中,“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本周的市场将会非常敏感”,赛道夫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迈克尔·赛道夫称,大量不确定因素都将在周三聚集爆发。

  澳大利亚、印度、美国、英国、欧洲和日本等全球主要央行将集中于本周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分析人士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扩大资产购买规模的预期有所增强,英欧央行料将维持现行利率与债券购买规模不变,印度和澳大利亚央行则可能分别于本月和12月加息25个基点。

  日本债券购买视美而动

  日本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疲弱,证明该国经济已出现恶化现象。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抗击通缩已为日本政府第一要务。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强调,如经济状况恶化,该行可能会将资产购买规模由目前的5万亿日元进一步扩大。

  此前,日本央行在10月28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将基准利率由0.1%下降到0至0.1%区间,并维持5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规模。

  更引人注意的是,日本央行将原定于11月15至16日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提前至4至5日举行。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将导致避险资金涌向日元,日本央行此举意在对美联储可能启动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作出及时反应,可能会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宣布后增加资产购买数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钱立伟则认为,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提前召开更多地是出于防范日元承压升值的目的,刺激经济的考虑可能还在其次。

  澳大利亚、印度、美国、英国、欧洲和日本等全球主要央行将集中于本周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分析人士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扩大资产购买规模的预期有所增强,英欧央行料将维持现行利率与债券购买规模不变,印度和澳大利亚央行则可能分别于本月和12月加息25个基点。

  英欧料维持货币政策

  经济学家指出,英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增幅为预期水平的两倍,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举措的压力已经减轻。分析人士预计,英国央行将在4日会议上维持量化宽松政策规模不变,同时维持基准利率于0.5%不变。

  然而,因各成员国经济复苏情况不均衡,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抉择则更加艰难。分析人士预计,欧洲央行在2011年第四季度前维持利率不变,之后将加息至1.25%。

  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CPI初值同比增长1.9%,达2008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不过仍处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通胀率目标之下。此外,欧元区9月失业率达10.1%,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德国经济表现较为理想,但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失业状况则较为严重,拖累了欧元区整体经济。

  澳大利亚、印度、美国、英国、欧洲和日本等全球主要央行将集中于本周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分析人士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扩大资产购买规模的预期有所增强,英欧央行料将维持现行利率与债券购买规模不变,印度和澳大利亚央行则可能分别于本月和12月加息25个基点。

  澳大利亚12月或加息

  澳洲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澳洲第三季CPI增幅低于预期,缓和了市场对澳洲联储本周作出升息决定的预期。汇丰控股经济学家10月29日表示,预计澳联储不会在11月的政策会议上收紧货币政策,但投资者应为12月加息25个基点做好准备。

  专家认为,澳经济目前处在“最佳状态”,但该状况不会长久,通胀马上就会发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表示,如澳大利亚经济持续复苏且全球风险减弱,澳联储需通过升息来抑制通胀。

  此外,摩根大通预计,印度央行本周可能宣布加息25个基点,以控制日益升高的通胀风险。 (中国证券报)

  欧美日央行本周议息 维持宽松政策仍是主流选择

  本周,日本、英国、美国和欧洲央行都将召开议息会议,讨论近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走向。作为其他国家政策的风向标,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将于4日公布的利率决议和政策声明备受关注。

  经济不景气时期继续实行货币刺激政策对美国国内经济的促进作用会大打折扣,资本逐利性和新兴市场的投资价值前景,反而可能在国外催生新的资产泡沫,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阻碍。(证券日报)

  美联储,全球金融市场为其捏一把汗

  ⊙中国证券网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衡道庆

 

  随着美联储等几大央行在本周迎来关键的新一轮议息,全球货币政策的“二次量化”大幕可能正式开启。但鉴于市场对于最终宣布的新一轮量化措施规模及实际效果仍难以把握,由此而生的不确定性,使得全球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在10月最后一周出现降温,本周美股亦可能呈现剧烈震荡。对于A股来说,短期也不得不防外来的“逆风”。

 

  美联储很难满足市场

  仅从央行开会的密度来看,这周的全球议息潮堪比2008年10月,当时正值金融危机最恐慌之时,全球各大央行纷纷同步实施降息、注资等紧急措施。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美联储本周将史无前例地推出第二轮的量化宽松措施,并可能迫使英国、欧元区等本不打算继续大规模放松银根的经济体被动跟进。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市场预期已久,美联储不管做出何种决定,可能都很难让投资人满意。也就是说,这周的议息会议让市场失望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普遍预期,美联储可能在本周的会议上推出规模在5000亿到1万亿美元的资产收购计划。不过,很多经济学家都质疑,随着货币政策刺激的“边际效益”减弱,新一轮的量化宽松很难收到实效。投行高盛测算,美联储的新一轮量化宽松要想收效,最起码要有4万亿美元的规模!

  另一方面,从美联储的角度出发,最近似乎有更多迹象显示,当局在推动二次量化方面有退缩的意图,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其一是呵护美元。由于美国明年的预算赤字预计仍将突破1.4万亿美元,美国接下来要大量发债,这就要求美元不能无休止地下跌。美国财长盖特纳最近一反常态连抛强势美元论,可以理解美联储也会受到一定压力;

  其二是与中国的政策配合。上月中国宣布加息,并且再度增持美债,一些专家分析说,类似举措很可能意味着,中美已在汇率问题上达成共识。即中国通过加息释放人民币升值积极信号,而美国以更克制的步调推行量化宽松措施,避免美元急挫。

 

  美股恐经历动荡一周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市场之前对美联储预期较高,一旦这周的议息会议未及预期,对投资人心理影响会比较大。近期金融市场一直保持的“美元跌、美股涨、大宗商品涨”的动态平衡,可能被暂时打破。

  保诚国际投资的首席策略师普拉文指出,本周,美国股市会非常波动,也会非常活跃,因为有太多因素可能影响下一步走势。除了美联储的议息,周二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也会令投资人的神经紧绷,因为选举的结果可能改变美国今后的政策走向。

  即便是华尔街最精准的分析师,眼下也不敢轻易预言这周的股市走势,但大家有一个共识便是,本周将是美国股市近年来最令人紧张的一周,市场走势可能跌宕起伏。

  指数期权市场的最新走势显示,交易员预计本周美股上下波动的幅度可能达到2.5%,而不少人认为,最终的波幅可能会更大。

  摩根大通的策略师夏尔普表示,美联储最终的决定可能让市场失望。他认为,如果当局的措施出乎市场预料,或是投资人对政策举措的解读有所改变,之前单边上涨或下跌的市场可能遭遇反转。鉴于此,夏尔普已要求旗下的基金适当降低风险操作。

 

  A股短期或受冲击

  从过去一周的情形来看,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全球投资人也从10月份的狂热中稍稍冷静下来。统计显示,在截至10月27日的一周中,国际投资人向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以及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投入的资金骤降至前一周的一半左右,前一周受到追捧的大宗商品行业基金吸引的资金规模也大幅下降,风险偏好降温迹象明显。

  对于中国股市,分析师表示,如果美股或是美元本周出现大幅波动,A股短期内或多或少也会受到一些冲击。但有意思的是,近期各大投行和机构似乎统一了认识,认为A股将迎来又一波牛市。

  法国巴黎银行的中国研究主管桑福特1日表示,中国股市在经历了10月的火爆后还有得涨,因为企业第三季度的现金流显著改善。高盛的分析师则在最近一份报告中称,沪深300指数明年可能升至4300点,比目前的水平高出25%左右。瑞银上周发布报告称,中国股市刚刚进入牛市的中间阶段。

  中金公司的全球股市策略师洪灏近日则在报道中写道,美联储可能进行的资产购买计划对新兴市场股时来说是个好兆头。该公司认为,中国股市在加息后的下跌是修正,而非见顶。

  从行业来看,法国巴黎银行看好银行股,认为从盈利看,中国的银行股被低估。高盛也上调了银行和交通类股的评级至“增持”。值得一提的是,消费类股似乎不再那么受到青睐,高盛将其对消费类股的评级降至“中性”,瑞银也调降了对消费必需品行业的评级。

 

上一页  第 [1] [2] [3] [4] [5] 页 (共5页)  下一页

1102全球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本周“定音” 中国货币政策酝酿变调 全球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本周“定音” 首尔G20:全球抵制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_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在线 美联储坚持执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中国总会计师网-千百万财会工作者的网上家园 - 货币政策酝酿变调 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货币政策酝酿变调:“适度宽松”转“稳健”——中新网 10.13.3美联储即将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联储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美联储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全解析之细节及影响 外媒称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恐引资本管制潮 2010年11月美国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6000亿美元国际金融市场将有大震荡 股票短线操作十大惊天秘密键词货币政策酝酿变调:“适度宽松”转“稳健 美量化宽松如何影响中国货币政策? 中国继续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表达不满2010年11月09日 20:21中国新闻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33条中新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 赵建华 黄瑞)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中国引 关于美第二轮 量化宽松措施的猜想 美联储开启第二轮量化宽松 播种恶性通胀 [谢国忠]第二轮量化宽松是投机浪潮开始 伯南克:第二轮量化宽松可能超过6000亿 美联储酝酿扩大量化宽松与政策声明新措辞 美推第二轮定量宽松 全球货币政策"冰火两重天" (转)美推第二轮定量宽松?全球货币政策"冰火两重天" 美联储推出第二轮6000亿美元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