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16:34
  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呑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的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如果人的精神生活(而且是什么样的人啊,幼小的,非常娇嫩的,在兴趣、愿望和需要上都还极其脆弱的人)仅仅被局限在这个领域,也就是说,他只能在掌握知识上、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会有失败和困难在等待他,使他的生活变成一种痛苦。
                            ——[苏]瓦·阿·苏霍姆斯基:《关于和谐教育的一些想法》   人之情,恶异于己者,此师徒相与怨尤也;人之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学业之败也,道术之废也,从此生矣。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徒》

   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

                                        ——宋张载:《正蒙·中正篇》

   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

                                        ——《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徒》

    我们还把创造认识上争论情景的方法和组织学习讨论的方法列入刺激学习和启发学习动机的方法。……学生参与科学争论,不但使他们在有关问题上加深知识,而且不知不觉地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题上,引起新的学习兴趣。

                                        ——[苏]尤·克·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第113页

    布鲁纳教学四原则:

      1、教学论应当详细规定最有效地使人能牢固树立学习——一般形式的学习和特殊类型的学习——的心理倾向的经验。(动机原则)

     2、教学论必须详细规定需将大量知识组织起来的方式,

     3、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结构原则)

     4、教学论应当详细规定所出示的学习材料的最有效的序列。(程序原则)

     5、教学论应当详细规定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奖励和惩罚的性质和步调。(反馈原则)

                                        ——[美]杰·S·布鲁纳:《论教学的若干原则》

    赞可夫新教学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3、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苏]列·符·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礼记·学记》

    发然后禁,则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礼记·学记》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礼记·学记》

    顽强的回忆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有时也是相当艰巨的;但是必须使儿童逐渐习惯于它,因为遗忘的原因往往是懒于回忆被遗忘的东西;因此,对记忆痕迹漫不经心的恶习就根深蒂固了。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那些当学生稍有遗忘就急于提示而不耐心等待的教师,是在损害着儿童的记忆。

                         ──[俄]康·德·乌申斯基:《乌申斯基全集》第10卷

    最佳学习条件对学生能力的获得和提高有多大促进作用,特别是对那些俗话说起来比较笨的儿童有多大作用。这些都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影响。
 
             ──[英]威·道·沃尔《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科学的贡献》《世界教育展望》

    不要把课堂变成问答会。……但是,只要学生能提问题,这就是重要的条件之一,它有利于形成和巩固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单纯地听教师讲课不能充分发动学生的精神力量。正象我们在第一次谈话中所说的那样,只有当学生自己发觉在对教材的理解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衔接不上的地方时,他们求知的渴望才会产生和增长起来。当某些不相符合的地方引起学生的警觉,当他们感到还缺少某些成分才能使知识相互"吻合"的时候,这就是好事。
 
                          ──[苏]列·符·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第50页

    不去尝试把学生引入某一领域或者感到这件事有困难的时候就过早地放弃它,那就等于承认,学生只要是在学校里,就无论如何不能在这些领域中得到发展。

                          ──[英]P·赫斯特:《教育的逻辑》

    学习达到透彻领悟的材料,特别是达到概括性领悟或理解程度的材料,会变成个人的个性结构的一个持久的部分。或者如果教师们很理解有关的基本心理学原理,那么,所有学校的学习就可能具有这种性质。

                          ──[美]莫·L·比格:《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

       "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容易停滞。我想,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

                          ──鲁迅:《鲁迅书信集》第797页

     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六

     疾学在于尊师,尊师则言信矣,道论矣。

                          ──《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
 
     孟子始言“持志”,志之赖于持也久矣。持之义不一端,大要维持之欲其正也,操持之欲其信也。持之之方亦不一端,大要善其志之所以养也,填其志之所以发也。

                          ──清刘熙载:《持志塾言自叙》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行知书信集》第109页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德]阿·爱因斯坦《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第70页

     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六七)下》第101页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2页

    如果你想要儿童变成顺从而守教条的人,你就会用压服的教学方法;而如果你想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力,你就应当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

                            ──[英]R·皮特斯:《和目的永别》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礼记·学记》

    呜呼!无善教而天下无善士,无善士而天下无善俗。世俗之陋,其患岂微也哉!

                            ──明方孝儒:《逊志斋集·务学》

    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上而下进行的;在第二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下而上进行的。前者是学生由顶峰开始,努力走向基础;后者是从基础开始,学生站在基础上面,然后进到终点,升到顶峰。摘自达尼洛夫《教学论》第29页
 
     经验证明,小学首先应当教会学生学生怎样学习。小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授予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能力包括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技能:会谈、会写、会观察周围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会思索、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形象地说,这些技能是工具,没有这些工具就不可能掌握知识。 --[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将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相关阅读:
  •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ljmyhygh, 2009-5-27)
  • 责任心教育案例_林宵月的事迹 (songguiyan, 2009-5-27)
  • 值得学习的人生哲理格言 (sl3xgh, 2009-5-27)
  • 教育格言警句(二) (李子, 2009-5-28)
  • 教育格言警句(一) (李子, 2009-5-28)
  •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育悲剧 (zbaoj, 2009-5-28)
导入资讯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格言 教育 警句

引用 删除 zhoutong   /   2009-05-28 18:04:36
评 5 分
查看全部评论
  -5 -3 -1 - +1 +3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关于作者

李子

g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