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蝴蝶效应——大家千万要警惕突然死亡的纸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57:52

 

在这个看似平静却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全球神经的角落。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与世隔绝。早前,朝鲜政府突然推行货币改革。要求民众将持有的旧货币以100:1的比例兑换为新货币,而且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六天。一旦过了兑换期,所有旧货币将完全作废,失去流通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会带来物价的短期疯狂上涨,以及黑市旧货币兑换美元、人民币价格的大幅飙升。手中拥有旧货币的朝鲜人民,无论是拿着钱去买东西,还是去兑换美元,结局都是一个;由于大幅贬值,这些钱换回来的东西少得可怜。旧朝币兑换美元的官方汇率是135:1,而黑市上汇率已经2000到3000朝元才能兑换1美元。

突然死亡的货币

无独有偶,类似的“货币突然死亡”,其实一直都是政府在面临失控的经济局面时所无奈采用的方法。1993年,剧变之后的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卢布急剧贬值,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000%,亟须实行货币改革。

俄罗斯采取了和朝鲜政府一样的做法:银行只提前一天宣布货币改革方案,留给老百姓兑换新币的时间只有两个星期,一次性兑换额度限制于3.5万卢布,剩下要作为定期存款存入银行。

在当时恶性通货膨胀、卢布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老百姓的钱连跑步消费还怕来不及,如果存入银行那么最后只会沦为废纸。如此一来,俄罗斯人民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大量资产,顷刻间就化为乌有。

而回溯历史,其实在中国也发生过这样的货币兑换改革,其原因也同样不离“恶性通货膨胀”的推波助澜。1935年底,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为了应对白银价格持续上涨的局面,将以白银作为本位流通的模式改为以纸币流通模式。规定由中央银行发行挂钩英镑的法币纸钞,作为国内流通的货币。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经济管理完全失败,为了应付入不敷出的财政困境,纸钞被无限量地发行,造成了法币的恶性通货膨胀。1936年初,在法币纸钞刚刚诞生的时候,全国流通的纸钞总额度为7.8亿元,10年之后的1948年,流通的总额度已经达到了6,636,946亿之巨。

在社会资源一定的情况下,超量的流通纸钞只会带来物价的疯狂上涨。上海的物价指数(类似于今天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从1937年的基准数1,飙升到了1948年的4,927,000。能买一头牛的钱,最后连一包火柴都买不到。

1948年8月20日,国民党政府也突然做出了货币改革的决定,用新的货币“金圆券”兑换已经失去实际价值的法币,比例为300:1。民众持有的所有法币、金银和外币,都要限期兑换为金圆券,否则就要全部没收。

然而,恶劣的社会经济发展,才是通货膨胀的不良土壤,即便货币再进行兑换,实际的购买力依然会迅速贬值。原本是限额发行20亿的金圆券,不到3个月已发行了33.94亿。在国民党政府迫于无奈取消发行限额后,不到—年发行总量已达51,612,40亿。

金圆券诞生9个月的1949年5月,其发行量增长了307124.3倍,上海物价上涨了6441361.5倍。金圆券面额从1元一直到100万元,又一次成为了废纸。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