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林外传》到《士兵突击》,我们究竟被什么感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12:38
从《武林外传》到《士兵突击》,我们究竟被什么感动  ZZ自百度士兵突击吧
首先声明,“我们”是个复数,包含所有像我这样年龄不高于35岁,既爱看《武林外传》,又爱看《士兵突击》的人们。为什么把这两部片子拉在一起?一个是笑到腹痛的古装喜剧片,一个是有泪尽情流的现代军旅片,从题材,到风格,到故事,到人物,没有任何关联之处。唯一的原因,这是近年来唯一(唯二?理论上应当是)能让我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看的好片。本来以为只有我有这样奇怪的跳跃性审美,某天看了网友发言才知道,不止是我,很多人都疯狂地喜欢《武林》,然后疯狂地爱上《士兵》。有了这样的发现和疑问,回头细细品味比较,所有风马牛不相干的理由背后,《武林》和《士兵》还真有点相同之处:
两部戏最热情的追捧者都是既不算小孩、也不到中年的年轻人;
两部戏都在讲年轻人的集体生活——《武林》的核心是同福客栈,《士兵》的核心是野战部队;
两部戏都是经朋友极力推荐,看了个片断,就断言不是好片:服装太粗糙、造型太失败、场景太单薄,绝对不是第一眼靓片,谁能看下去才怪呢。……最后,后悔地抱着墙哐哐猛撞……
两部戏的演员都长得很平凡,部分还相当不如人,比如说,老邢,小六六,三多,薛林。最后所有演员都红得一塌糊涂——出现一次的小丫环都被人八了再八,一闪而过的特种兵哥哥都有了粉丝。
两部戏都不但火了演员,而且火了导演和编剧。《武林》的导演尚敬,虽然之前《炊事班的故事1》已红遍大江南北,但那时候大概没有谁去关注导演是哪位,《武林》一出,立刻家喻户晓,尚导哇。《士兵》的导演康洪雷,当年谁人不识石光荣,津津乐道全都在演员和情节身上,故作清高如酸馅同学,也只是觉得背景音乐比《红旗颂》强多啦,压根没有留神画面上红旗飘过,还有“康洪雷”三个大字。《士兵》一出,几夜不休不眠看完,眼泪汪汪地专门上网去找导演的名字。在百度,康导都有了自己的贴吧了。《武林》编剧宁财神,据说之前是著名网络写手,愚昧如我辈没赶上那时候热闹,所以不知道;《士兵》编剧兰晓龙,据说之前就获得过曹禺奖,庸俗如我辈基本上接触不到文学圈信息,所以不知道。电视剧一出,财神顿时金光万丈万众膜拜,晓龙霎那间成了吧友们口中的十五爷,几人不识249?
(呼呼,再八卦一个共同点,尚导和康导长得真像兄弟俩,宁财神和兰晓龙的长相也相当异曲同工。不信大家可以自己找照片对比一下啦!)
为什么爱看《武林外传》?论长度它没有《我爱我家》鸿篇巨制,论明星它没有《候车大厅》璀璨耀眼,论题材它远不如《炊事班的故事》新奇清新,任何主题都没有,就是生活、生活、在不断出现的状况和矛盾里往下生活,甚至到了最后,都没有让我们看到大团圆。但是,它就是好看。喜欢破烂溜丢笑声四溢的同福客栈,喜欢那群吵吵闹闹亲亲密密的平凡小人物,喜欢又小气又义气的寡妇湘玉、喜欢怀揣女侠梦当了杂役的芙蓉,喜欢一听六扇门就脚软的展堂、喜欢一辈子没考出名堂的秀才,喜欢老是用大话弥补暗淡人生的大嘴。
现在想想,明白了,我们喜欢的就是那种既洒脱又安然的人生态度——即便是在这样不入流的偏远客栈,咱也照样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把人活得风风火火。所有电视剧都宣传奋斗啊,成功啊,《武林》篇篇以叛逆者的姿势出现,一脚踢开了成功,对我们说,去吧,踏踏实实过你自己平凡的生活,那就是你的成功。假如以时下标准衡量,《武林》主角个个都是失败者。白展堂放着盗圣不做做跑堂,爱上了无财也无貌的寡妇湘玉;郭芙蓉堂堂部长千金,死心塌地跟了一身寒酸的秀才;佟湘玉恨不得刮油过日子,却傻呵地养活没见过面老公的小姑子,为了赎仇人还要卖店。不多几个有成功意味的角色,偏偏都让人牙酸。你喜欢金镶玉?喜欢暴发户小翠?功成名就、被爱包围的展红绫?终于嫁入豪门的惠兰?她们各有各的毛病,远不如我们的失败者们来的健康健全,差不多还都是在失败者们热情帮助下才克服了难关。这就是《武林》全部意义所在——踏踏实实地活,有滋有味地爱。年轻如我们,生养我们的时代已被改革开放淘汰,展望未来不知去向何方,我们比任何人都懂要抓住现在、把握机遇,去寻觅、去竞争,走遍世界找不到内心的宁静,总是焦虑不安。看到湘玉、无双的不如意,展堂、大嘴、秀才的不甘心,真像我们自己。烦恼再多,也要笑着面对,不能成功又怎么样?我有我的爱、我的生活,照样能脚踏实地、兴高采烈地去过不完美的日子。谁能说,众人在同福客栈前排好队一笑,不是一句成功的口号?
《武林》可以让我们笑得死去活来,对社会状况、文化资讯等等的牢骚和取笑,都在会意一笑中了。报道说台湾人不爱看《武林》,正对,不是一个生活圈,哪里有共同的笑点。《武林》的笑是一副百试百灵的舒缓剂,能让你迅速地快乐起来,轻松起来。但是,它不是持久的麻醉剂,更不是治病根的灵药,笑的时间长了,面对紧张生活,还是迷茫,还是焦虑。
2007年,我们又有了《士兵突击》。它同样是一部颠覆性的片子,喜欢边看大片边挑毛病的我们,感动在瞬间爆发,一个个哭得像没见过世面的傻子。为什么喜欢看《士兵》?喜欢傻得让人心疼、让人起敬的三多、史今、老七、六一、袁朗,喜欢傻得冒泡的五班,喜欢傻得刚强的七连,喜欢傻到了极致的老A。对,傻,他们的集体特征是傻。不说三多了,在大侠们一出手扫倒一大片、满电脑都是奇异凶杀新闻的今天,身为特种兵,竟然杀个人都闹心理毛病,傻不傻?史今不汲汲于考军校,不念念于搞关系,为了一个农村傻孩子被拖累到复员回家,傻不傻?老七放着高官老爸不利用,在野战部队里带着兵追求一不顶吃、二不顶花的军人荣誉,最后还毁了容,傻不傻?袁朗都做到了中校还不忙着转业当公务员,就那一点招兵的权力在手,非但不利用还自降身份去动员,傻不傻?
这样的一部戏,如果光看剧情介绍,肯定会让大部分人兴致全无,太主旋律啦,太滥啦。这部没有爱情戏、没有称得上角色的女演员的军旅片,短短数月拉起女观众众多的百万粉丝大军,靠什么?男演员的外形?主角用了憨厚的宝强,史今眼睛不大,肩膀还一高一低;老七那长相典型扔人堆里找不出来,袁朗同志更别说啦。硬件条件最好的算是成才、六一和吴哲吧,为了不让前两人太漂亮,头发都贴着头皮剪,后一个脸上不是汗水灰尘,就是厚厚迷彩。比起日韩明星,那是差远了!
就是这样的剧情、这样的演员,让我们这些最挑剔、最会说风凉话的观众,有泪尽情流,有泪不停流。《武林》是传统包装下的时尚前卫,我们接受,不奇怪;《士兵》是彻头彻尾的传统,执着、忠诚、团结、友爱,讲的是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艰难成长,却奇迹般战胜了早已油盐不进的我们,战胜了张扬个性的时尚。“理想”这个词,仿佛还没有过时,老是有人提,就是没人信。“理想”和“欲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虽然都是悬挂在头顶的红苹果,前者是人生命价值的目的物,后者是人永远不能满足的占有需要。“理想”二字,不关富贵,不关功名,不关风月,仰之弥高,望之弥远。《士兵》没有把“理想”偷梁换柱成“欲望”,那摸不着的滚烫的“理想”在全剧中流淌,震撼每一个看过这部片子的人的心灵。他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纯洁——纯洁不是长睫毛、黑隐形、蜜色粉底、白色纱裙,真正的纯洁是三多明亮的笑容,是班长沉静的拥抱,是老七刚强的斥责,是六一梗直的脖颈,是袁朗平静的承诺。为了站在风雨中向顶替自己去师部的兵敬礼的班长,我们哭了;为了在天安门前车水马龙中痛哭的班长,我们哭了;为了整编前依然整齐背诵连歌的七连,我们哭了;为了在选拔赛上争相牺牲自己成全战友的三多和六一,我们哭了……他们的痛和坚强,我们都在体味,都在感动——我们都懂。
整个世界都在嚷嚷,去奋斗吧,考学、挣钱,不要被淘汰,要做人上人!
只有《士兵》说,过日子不能只往上看,有时候,要看看脚下。
只有《士兵》说,只要今天比昨天好,那不就是希望吗?
只有《士兵》说,不抛弃,不放弃,所以,我们就叫钢七连。
只有《士兵》说,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就像打仗一样,未必给你准备。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迎接它。
……
他让我们发现,原来很时尚、很自我、很焦虑的我们,心底里还深藏着对理想和纯粹的渴望;它让我们发现,自认超脱、嘲笑傻冒、远离傻冒的我们,居然还能喊着不抛弃不放弃飞奔到七连的连旗下。我们都觉得自己聪明过人,看看三多的那条路,看看暴雨中挺立的七连,看看雨林中埋伏的老A,看看这些可爱的傻人们,我们聪明得多么可悲,多么可笑。
何必有人来说,那是戏,那不是真正的军队。我们早都明白,是导演和编剧用绝对真实的细节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圣殿,他不在戏里,也不在戏外——就在每一个人心里。
感谢《武林外传》,它用笑声悄悄抚慰我们的疼痛;
感谢《士兵突击》,它用泪水找回了我们丢失已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