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桥沈氏宗谱》中的状元杨守勤、探花袁炜诗 - SHENRONGE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21:46

《师桥沈氏宗谱》中的状元杨守勤、探花袁炜诗

默认分类 2010-10-02 08:20:28 阅读6 评论0   字号: 订阅

 

河北草堂 七古    大学士袁炜懋中

扈高南渡过绮陌(1),相攸东海家河北。

百灵阿护息融风,海变桑田才讯识。

卜云其吉驾草堂,曲栏高槛蔚尔臧(2)。

柴门迴曲通蓬渚,邻家第宅连苑墙。

具庆堂中舞綵袖,阿祖引前孙随后。

蔬荳一盂供晓飡,琥珀千杯酌村酒。

烽烟罢息不弄兵,幸遇大明德化行。

日课诗书兼学稼,云昆应乐泰阶平。

 

【注】

(1)         绮陌:繁华的街道。亦指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南朝梁简文帝《登烽火楼》诗:“万邑王畿旷,三条綺陌平。”唐刘沧《及第后宴曲江》诗:“归时不省花间醉,綺陌香车似水流。”

(2)         臧:建成。

 

次韻    状元杨守勤克之

长安车马喧阡陌,扈宋南来宅河北。

银山溟海拥层波,土沃俗质幽人识。

诒谋斩木作草堂,命龟置策辰孔臧(1)。

朱红栏槛通流水,绀碧桃花出矮墙。

主欢对客举小袖,击鼓吹笙满前后。

随缘摘芷剪冬蔬,隔座移杯献春酒。

几年农器久销兵,雨耕云穫歌且行。

圣人有道多丰稔,追逐淳风乐太平。

 

【注】

(1)臧:好、大吉。

 

海隅书屋    袁炜

护跸南迁家海隅,数椽书屋作斯须。

堂阴置石高嵽嵲(1),庭畔立竹修扶踈。

入来已觉心胆豁,况为晏坐穷朝夕。

翻阅青编聊自娱,芸窗灯燄联奎壁。

鲁邹旧典讲明初,濂闽新谟义教舒。

始知道学共一理,造次未可分贤愚。

远方从遊良不择,少得渊源说而绎。

原将实学敷王化,致主泽民永无斁。

 

【注】

(1)嵽嵲:高峻。唐韩愈《丰陵行》:“逾梁下坂笳鼓咽,嵽嵲遂走玄宫閭。”

 

次韻    杨守勤

南渡随行抵海隅,曰惟书屋学所须。

牙签玉轴藏如许,明德修身计未踈。

寸心以此应超豁,潛居肄业忘朝夕。

昼长读罢学新书,彩笔飞霞射奎壁。

共贺大明天造初,雨露高施礼乐舒。

仰观焜燿人文盛,始见儒风兴懦愚。

徧乡来学何须择,天真悉随洙泗绎(1)。

簪绅得侍赭袍光,定教至治颂无斁。

 

【注】

(1)洙泗:洙水和泗水。古时二水自今山东省泗水县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 泗水在南。春秋时属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礼记·檀弓上》:“吾与女事夫子於洙泗之间。”后因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儒家。

 

师桥虹跨    袁炜

南渡遗黎家海曲,居民相聚讲义学。

阐究渊源圣道明,喜得大小贤才育。

驾桥断岸渡人龙,盘根玉砌跨霓虹。

化雨潛敷通道脉,以师名桥震浙东。

明兴信国勤王事,筑塘城卫功垂世。

谒公卜胜桥再迁,乃云海山佳气至。

鬼神协助建斯桥,绵绵奕叶获天休。

弦歌不輟家庭瑞,与桥寿考八千秋。

 

次韻    杨守勤

厥初生民来海曲,扈宋南迁创义学。

驾桥河上道脉通,桥以师名英才育。

一水中分象游龙,两岸横跨亘长虹。

蒸蒸髦士传伊洛,洋洋沈氏表海东。

中叶在元高不事,民之又生大明世。

迁桥卜胜天初造,能令信国汤公至。

公来城卫定此桥,大宗脈与国同休。

即今奕叶三途进,环桥弦诵亿千秋。

 

文阁翚飞    袁炜

张翼列宿号文昌,天书云篆掌文章。

朱衣点额翔云路,翠被宁馨满洞房。

天象昭回邻北极,人间鳌载师桥特。

兰阁浮空高玲珑,桂簷飞步翚舒翼。

聚奎锡允显嘉徵,古今多少英才生。

师桥弦诵日精新,春风花开秋实蒸。

犦牲鸡卜羞我糈,髦士投诚荐茅茹。

神翁善借指南车,厥后蝉联继周绪。

 

次韻    杨守勤

大哉星斗赫文昌,昭回云汉焕文章。

额注南宫司桂籍,象呈北斗筦椒房。

奎聚允锡亘八极,瞻天仰圣此方特。

桂殿峻起鸟革警,兰宫翔彩翚飞翼。

一降周室孝友徵,再降宋代轼辙生。

肆今师桥义学绳,肆今师桥髦士蒸。

仲春上卯岁荐糈,地灵人杰拔茅茹(1)。

世传清白科甲重,维尔文昌秩斯绪。

 

【注】

(1)茅茹:茅根相牵连貌。喻同类事物之相互牵引。《易·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

 

附:慈城历史上的的鼎甲(作者:戴松岳)

据《明史·选举志》记载:“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试者为举人。交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试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京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
    状元、榜眼、探花三者统称为“三鼎甲”,它们如鼎之三足,是中国科举考试这一选才大鼎的标志。自宋至清的八百年间,慈城地区跻身于鼎甲的共有九人。其中状元是五人,分别是南宋的姚颖、方山京,明代的姚涞、杨守勤和南宋的武状元胡应时;一人榜眼,即清代的杨九畹;三人为探花,分别是明代的袁炜、王应选和清代的姜宸英。
   
    杨守勤:三元及第(博主按:明杨守勤生在慈城台基弄17号,杨简之故居。对弄是三元及第的状元第。)
    杨守勤(1570-1630年)也是明代的状元,一字克之,号昆阜。家居慈城察院巷,其父杨世思是饮誉乡里的教师,家虽清贫人却旷达,他把人生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取名为守勤。杨守勤不负父望,勤奋求学,并把自己的书屋命名为“宁淡斋”,以表明自己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志向。虽然杨守勤在万历丁酉年(1597年)的乡试中名列五经魁之列,夺得经元,但他也看到自己学识还不够精到,于是并不急于赶考,而是南下漫游。万历三十年(1602年),杨守勤来到遂昌城东的马鞍山,只闻书声琅琅,走进一看,原是一个书院。这时书院老师外出,杨守勤情不自禁,将书童课业提笔删改。不久,教师回来与之畅谈,见杨守勤行装俭朴,谈吐风雅,为之倾倒,当即恳请杨守勤留下执教。杨守勤于是住了下来,边教书边读书,一年过后杨守勤的学识更为丰富。万历癸卯年(1603年)的冬天,杨守勤信心十足地从家乡慈城启程,北赴京城参加第二年甲辰科的会试。一路风餐露宿,来到江苏扬州,千里旅途未尽,身边旅费告罄。困顿之际,杨守勤想到扬州下属的一个县令恰是他的同窗,于是来到县衙前求见。岂知这位县令并不把这位夺得经元的同窗放在眼里,不但拒绝相见,还在杨守勤送上的名刺(如同今日名片)上批上“查名”两字退回。面对如此轻慢的侮辱,杨守勤淡然处之,于炎凉处领略人生的滋味。
    第二年春天,满腹经纶的杨守勤力挫群英,在会试中考了第一,在廷试中又夺得第一。在明代近三百年的科举史上,除了黄观、商辂连中三元外,第三人便是杨守勤了。连中两元的邸报传到家乡慈城后,为纪念这一科举盛事,家乡的父老惊喜异常,在县衙的丽泽桥上建起了此状元坊更高大、雄伟的三元坊,以褒奖杨守勤在丁酉乡试夺得经元、甲辰会试夺得会元、殿试夺得状元的佳绩。
    经元虽不是解元,但也是五经魁之一,因此杨守勤可称三元及第。三元及第非同一般,那个同窗闻知后,懊悔不及,连忙备礼致歉。参透人情炎凉的杨守勤退回了礼物,并附上一诗:“萧萧行李上长安,此际谁怜范叔寒?寄语江南贤令尹,查名须向榜头看。这位平生以忠恕处世的书生此时也免不了对那位势利小人予以淡淡的讥讽和揶揄了。这首诗也成了中国科举史上著名的公案。
    杨状元及第后,按例被授于翰林院修撰。此时其母年老,孝顺的杨守勤告假回乡奉养老母。不久,其母病逝,按例又守丧三年。期满后迁中允,主持顺天乡试。再升为左谕德,专任太子朱常洛的教师。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太子对这位仪表非凡、生性豪放、学识渊博的状元老师非常尊重。每当杨守勤以历史上的事例作为治国借鉴时,朱常洛(光宗)总是恭恭敬敬地“竦听”。不久,杨守勤奉命册封晋藩,事成后被擢升为庶子侍读。但令人惋惜的是,正展才能的杨守勤因病医治无效而逝,时年不满60岁。崇祯皇帝因其是先帝旧臣,加赠少詹事衔。杨守勤还是个寄情报于家乡慈城的诗人、文学家。他下笔千言立就,文采斐然,著作有《宁淡斋集》十卷。他的《阚湖偶题》在历代众多歌咏慈湖的作品中堪称上乘之作。
       慈城唯一的榜眼是清代的杨九畹,他是状元杨守勤的族孙,杨氏一门竟出状元与榜眼,也可谓是慈城的科举盛事了。杨九畹的祖父杨锦、父亲杨灏都是秀才,以学行重于乡里。杨九畹自幼就喜欢读书。清嘉庆二十四年考中进士后,按例选取入翰林院,为编修。三年后,期满散馆,于清道光初年(1821年)应朝中考试获一等,循例应加官升职,因此提为御史候补。道光三年(1823年),升任陕西道监察御史。由于杨九畹生长江南,关心经济,深知清廷漕运弊端所在及经济运行的不合理,于是先后六上奏章,分别论述了改革海运、折征济赈、整饬旗兵、开发边疆垦土安置罪犯、安置工匠和统一盐税策。所言都是当时亟待解决的要事,又论据充实、言辞恳切,因此受到时论的肯定,杨九畹的识见也为时所重。道光六年(1826年),以知府出守甘肃庆阳。之后,他辗转边疆各省,在宁夏府、平庆汉道任职。所到之处,杨九畹都克已奉公,各有政绩。道光十五年(1835年),升任广东南韶连道。到任后,他首先整顿税务,清除积弊,又缉捕群盗,安定地方,吏治为之一清。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进犯广东,清兵四集应战,杨九畹负责供给粮饷,安缉地方。为此,他不惮辛劳,竭力经营,并根据当地民情和英军进犯之势向清军统帅提出防守之策,进军之略,可是昏聩无能的清将不采纳他的建议,遂使其志空酬,其策空献,时人为皆为痛惜。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壮志未酬的杨九畹卒于道台任上,年届60岁。
    
袁炜:“青词宰相”
    袁炜(1508-1565年),字懋中,号元峰,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殿试第三名(即为探花)。累擢礼部尚书,改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有“青词宰相”之名。值得一提的是,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袁炜出任会试主考官,他慧眼识才,选取的一甲三名申时行、王锡爵和余有丁皆是一时俊杰,之后都是位升内阁宰辅,成为万历朝的名臣,一甲三名同至宰辅这在明代极其少见,从中可见袁炜的识人之才和选人之德。
       姜宸英:狂狷不羁
    在慈城的鼎甲中最有个性、最富传奇色彩的是姜宸英。姜宸英,字西溟,号湛园,为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他善写诗文又精于书法,很早就负盛名,是享誉全国的名士,与嘉兴朱彝尊、无锡严绳孙并称为“江南三布衣”。他生性狂狷不羁,性情刚烈。当抗清领袖张苍水在杭州被害,他的著作被禁后,姜宸英却无视清廷的禁令,在文网恢恢的康熙年间,毅然收集到张苍水的遗著———《奇零草》,并为之作序,以寄托仰慕敬重之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70岁的他被皇帝钦定为探花。两年后,姜宸英被任命为顺天乡试副主考,与主考官同科状元李蟠共同主考乡试,岂料竟受科场案牵连,含愤自杀于狱中,使当时朝野上下为之痛惜。

附:一首慈城状元诗(引慈城土著的博文)

萧萧行李上长安,此际谁怜范叔寒。寄语江南贤令尹,查名须向榜头看。

诗的作者杨守勤,明代慈溪人,万历三十二年状元,其故居在今慈城察院巷内。

诗见于清代褚人获的《坚瓠集》,原文如下:

《葵轩琐记》:万历癸卯,慈溪杨克之守勤,赴京会试。道出维扬,因行李匮乏,适一同窗友作县,遂投刺告假资斧。友批“查名”二字,杨遂狼狈而去。来春揭榜,联魁天下,因作诗贻友云:“萧萧行李上长安,此际谁怜范叔寒。寄语江南贤令尹,查名须向榜头看。”尹得诗大惭。然杨之气量亦浅矣。

说的是万历癸卯年(1603),杨守勤进京赶考,因囊中羞涩,向一位同窗借钱,这位同窗在扬州一带做县令。杨守勤递上名帖求见,那县令非但不见,还在名帖上批了“查名”二字,表示不认识,杨守勤只得狼狈离去。来年揭榜,杨守勤考中状元,特意写了那首诗给这位同窗,同窗得诗后非常惭愧。

首句“萧萧”二字,透着悲壮,使人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句子,有一种“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毅然决然。杨守勤在同窗县令那里受了羞辱,他要雪耻,在当时,雪耻的唯一途径就是金榜题名。

这里有个疑问:据县志记载,杨守勤中举是在万历二十五年丁酉(1597),中进士是在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期间足有六七年时间,为何筹不到足够的进京赶考的路费?明代举人进京赶考,官府照例要发给路费,如“举人会试盘缠二十四两”;而且举人的地位不低,与县官平级,可以办私塾、掌书院领取薪俸;再如著名的范进中举,一旦中举,便不愁经济来源。可见杨守勤中举之后还要借盘缠,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至于同窗县令在杨守勤的名帖上批“查名”二字,可能基于以下原因:杨守勤中举是在浙江省内,同窗做县令是在浙江省外,彼此了解不多;或者同窗县令也像海瑞一样清贫,更讨厌对方当了举人老爷之后还来伸手要钱,心里烦。由此看来,这位同窗县令也未必就是一位势利小人,他对杨守勤可能有误解。但在杨守勤看来,却是受了极大侮辱,他自视甚高,以为“天下谁人不识君”,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

“此际谁怜范叔寒”,杨守勤自比范雎,用的是范雎当宰相后宽恕仇人须贾的故事,因须贾有一善——将绨袍赠与假装饥寒交迫的范雎,范雎以须贾尚有赠袍念旧之情,故宽释之。(详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这个典故后来又被唐代诗人高适引用到诗里面,其《咏史》诗云: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想必杨守勤的“此际谁怜范叔寒”即由此而来。但杨守勤毕竟没有成为“天下士”,一生除了考中状元之外在政治上并无多大建树,倒是他的同科进士榜眼孙承宗,后来成了帝师兼大学士,在辽东战场为抵御努尔哈赤军队入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后话。

杨守勤既然以范雎自比,似乎也有意像范雎一样宽宏大量,不再计较。所以这首诗应该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借机出一口怨气;二是表示宽恕,希望对方吸取教训,做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县令。当然,这种居高临下的胜利者的宽恕姿态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但至少比巧言令色、“匿怨而友其人”的虚伪做派要好一些,说明杨守勤“以直报怨”,并非气量狭小。

清康熙年间,有一首状元诗与杨守勤的状元诗十分雷同,据毛大瀛的《戏鸥居词话》引刘廷玑的《在园杂志》记载:

蔡公车投刺山阳令,盖同年而先仕者,批其刺,令阍者查明。蔡拂然北上,殿试及第。令以厚币请罪,蔡却之。答以诗曰:“一肩行李上长安。风雪谁怜范叔寒。寄语山阳贤令尹,查明好向榜头看。”

蔡启僔是康熙九年的状元。两首状元诗的意思基本相同,从时间上看,应是蔡状元“克隆”杨状元的。相比之下,“一肩行李上长安”不如“萧萧行李上长安”有意蕴;蔡启僔的故事里又增加了同窗县令“以厚币请罪”的情节——当初却一毛不拔,可见这是一位见风使舵的势利小人。

《师桥沈氏宗谱》中的状元杨守勤、探花袁炜诗 - SHENRONGE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师桥沈氏宗谱卷之一 - SHENRONGE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师桥沈氏宗谱卷之二 - SHENRONGE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师桥沈氏宗谱 - 1-5卷批注有误将逐篇重校的决心SHENRONGEN - 网易博客 被拆卖的慈溪师桥叙斯桥 - SHENRONGE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重刻杜白二湖全书序 - SHENRONGE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民国年间师桥高台阁 - SHENRONGE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师桥沈氏宗谱考 - shenms63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宗谱中的“行字” ——由“朱八八”说起 - shenms63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沈氏历世传派行字(引自SHENRONGEN的博客) - 百世风雨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师桥沈氏宗谱》1913年版(1) - 百世风雨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慈溪师桥沈氏宗谱行传(2) - 梦思飞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慈溪师桥沈氏宗谱行传(1) - 梦思飞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转载>中国找到了彻底对付美国的方法 - 丽海探花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状元、榜眼、探花是怎么来的 状元、榜眼、探花是怎么来的? - 民国三年续修师桥沈氏宗谱的广告 - shenms63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谒状元墓 - 蛇岭姓李村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风中的雨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南宋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 炒股状元的绝招:三榜提名 - 短线股王 VIP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冬季最养人食物状元榜大揭秘 - 沙漠绿叶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男人的姿色 - 风中的雨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晒晒电视广告中的几筐烂杏 - 爱拼才会赢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