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动我心]流行乐没落是录音技术造成的人声机械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07:26
现在歌唱得好的比比皆是,能作词作曲的也不是少数,因为娱乐业的发达兼声像技术的普及,为喜欢流行音乐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一个令人深觉困惑的问题是,如今的流行音乐已经没有昔日的风光,蒙袂辑屦的处境使流行乐处在寒冬的萧瑟中,唱片销量摧谷不起,唱片公司家逐一家的关闭。这究竟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呢,我个人的看法,现在的录音技术隔膜了人们和音乐之间的距离。我买过一些八九十年代的唱片,发现那时候的录音技术相对质朴,注重声音的空间效果,举个例子吧,那时候的录音技术好像在一张纸上描画,除了色彩的部分,还有很多空余的空间,这类似于中国的水墨画,画面不是重重叠叠的色彩,有很多空闲的成分,这空闲的成分,你可以去想象,因此看起来,整个画面很清爽。
  
  而现在的唱片,人声填满了听觉的空间,用绘画的例子来说,就是把色彩涂满了画纸。时下的录音技术在极大的凸显人声的同时,添加了许多电声的成分(这个词也许不是很准确)。你可以随意拿一张专辑来听,里面人的声音和气息都不很真实,虽然那种声音听起来很华丽。较之以前的专辑,录音对人的声音的捕捉没有现在这么细腻,不会连气息都带着某种类似玻璃刮擦式的金属色彩。
  
  也许这就是流行乐逐渐使人远离而去的一个原因,作为一种审美的东西,不是越华丽越刻意修饰就好,应该有一个度,超越这个度就很不真实。现在的录音技术可以将一个五音不全的歌手的声音整饬得完美无瑕,这了不起。但随之也带来一个弊端,每个人的声音在这样的技术下几乎差距不大,所以我宁愿听现场也不愿听录音棚中出来的专辑。歌手的声音在录音的摆弄下变得失去了自己声音的特质,它虽然弥补了一些不会唱歌的歌手的不足,同时也使会唱歌的歌手的优势得不到凸显。就好像以前的香港武侠电影,会功夫的和不会功夫的在镜头上的表现没有多少差别。这是李连杰为什么不大愿意提那部票房大获全胜的《东方不败》,因为里面看不到他真实的身手,音乐也是如此。当你面对的是一个声音几乎同质化的音乐市场,还会有多少想听的欲望呢。
  
  比较之下,以前的的录音技术则显得简单,真实,声音具有较大的空间,听起来觉得亲切,自然。现在的录音技术则变得很机械,听起来不是那么舒畅。流行音乐要东山再起,除了作品本身要好,录音技术的休正也迫在眉睫,使歌手的声音回复本真(相对意义上的),给声音以某种想象的空间,而不是密密实实地用比特来充实,是不是会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