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蔡武逛台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3:46:00


 
9月2日至8日,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蔡武赴台参访,进行了一次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
 
在台湾的7天当中,蔡武一路走访了台湾多个重要的文化景点,有著名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月潭,有胡适故居、于右任故居、钱穆故居,还有台南孔庙与赤楼等承载着厚重历史底蕴的景点。这些景点在空间上分布于台北、台中、台南,而且又恰当、深刻地反映出古代、近代、现代中华文化在台湾传播、发展的脉络。
 
跟随蔡武的脚步逛台湾,不仅可以尽情领略台湾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更能感受到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深刻内涵。
 
胡适故居
 
位于台北市南港区“中央研究院”内的胡适故居是蔡武台湾之行的第一站。胡适,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在20世纪,胡适可谓是中国文化领域一位引领风骚的风云人物。在大陆时期,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胡适离开大陆赴美讲学,后回到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台北市南港区“中央研究院”院内的胡适故居,是胡适先生在1958年至1962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时的住所。胡适去世后,其故居被设计为胡适纪念馆的一部分。胡适纪念馆由故居、展览室和墓园三部分组成。胡适故居是所大平房,屋里陈设极为简单。故居布置完全依照当年的陈设方式,可以看出胡适先生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在周边各种现代建筑的掩映之中,故居外表也显得极为朴素内敛。展览室约80多平方米左右,陈列着胡适的中文和外文著作、信札、手稿、照片以及其它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胡适墓位于“中央研究院”侧门马路对面的一座小山丘上,现为胡适公园。进入公园后,沿着入口右方石阶而上,便是胡适墓园。这里朴素而宁静。胡适铜像矗立在墓区左侧的平台上,一座大型碑石上镌刻着著名学者毛子水撰写的胡适墓志铭。
 
毋庸否认,胡适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弘扬和传播,有着独特的作用和贡献。中国知识分子与文化界对于胡适有着特殊的情结。蔡武抵台访问的第一站就是参观胡适故居。
 
在参观期间,工作人员请蔡武坐在胡适曾经使用过的椅子上拍照,蔡武则笑着说:“胡适曾任北京大学校长,我曾在北大任教,不能坐,还是站着好了。”参观完故居,工作人员告诉蔡武,胡适的墓园就在“中研院”旁边的胡适公园里,需要步行10分钟,不知是否愿意前往。蔡武立刻决定:要去看一看。在胡适墓前,蔡武说:“胡适先生是北大的老校长,在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中有很大的影响。我是北大毕业的,也在北大工作过一段时间,这次到台湾来看看老校长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看看他的故居和遗物,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于右任“梅庭”
 
梅庭是国民党元老、中国著名近代书法家、教育家于右任先生在台湾唯一居住过的留存建筑物。于右任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曾担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前后共任监察院院长34年。他积极倡导国共合作,1945年9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于右任曾设宴款待毛泽东。1949年,于右任被裹挟到台湾。作为有“一代草圣”称号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寓所,“梅庭”建于20世纪30年代,建物保有日式木构架建筑风格,地下室防空避难室属二战初期型式,庭院外墙则以城垛型式建构。“梅庭”原本闲置多年。近年,台北市政府耗资近两千万元整修后,于2010年1月正式开放。
 
于右任晚年在台湾深念大陆亲人,非常希望落叶归根,极为抑郁苦闷。蔡武在参观梅庭时特别提到于右任先生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反映了于右任先生渴望两岸统一的迫切之心。
 
素书楼今昔
 
钱穆是蜚声两岸的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位于台湾东吴大学旁边半山坡的素书楼是其长期居住、讲学的地方。钱先生早年以高中(未毕业)学历,靠自学成材,声震学界,曾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国学。1967年10月,钱穆应蒋介石之邀,由香港来到台湾定居。钱穆原本打算在台北市外的双溪找地方建一新居,蒋介石听说后,特命阳明山管理处划一地依钱夫人设计的图样建造,建成后取名为“素书楼”。钱穆与夫人胡美琦在“素书楼”居住了22年。钱穆先生在台湾长期设坛授课,直到1986年6月9日下午,在素书楼讲了最后一课。
 
钱穆是备受尊敬的国学大师,是蒋介石请到台湾的贵客。然而,时过境迁,晚年这位国学大师却遭到了陈水扁等民进党人士侮辱。1990年时任“立法委员”的陈水扁为了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指责钱穆居住的素书楼“既无租约,又不付租”,是“非法占用公产”,甚至抨击素书楼是“非法修建”,要求限期收回,这就是著名的素书楼风波。一代国学大师不甘受辱,毅然于1990年6月以96岁高龄搬离素书楼,但却因此心情不畅。3个月后,也就是1990年8月30日上午,逝于台北杭州南路的新寓所。
 
陈水扁执政后,曾向钱夫人道歉,并提出将素书楼改钱穆先生纪念馆。钱夫人曾慨叹地说陈水扁这种做法是:“宁为死人办纪念馆,也不给活人住!”2002年,台北市为纪念钱穆学术贡献,将“素书楼”改为纪念图书馆,委托东吴大学管理,“素书楼”就此定名“钱穆故居”。
 
台南孔庙与赤楼
 
如果说蔡武走访的台北胡适故居、于右任故居、钱穆故居是中华文化在近现代两岸之间交流的一个缩影的话,那么,他随后访问的台南孔庙和赤楼则是中国古代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典范。台南曾经是台湾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人文荟萃、古迹众多,是台湾地区中华文化最浓郁的地区之一,素有“五步一神”、“三步一庙”之喻。
 
台南孔庙,又称文庙,建于明永历年十九年(公元1665年),是台湾历史最悠久、建筑群最壮观的孔庙,也是清末之前台湾最高的官办学府,有“全台首学”之称。建筑以主祀孔子的大成殿为主体,两旁东西庑则奉祀孔子72位弟子及历代先儒先贤神位。台南孔庙可说是拥有清代御匾最齐的孔庙,清王朝10个皇帝中,有8个皇帝都赐匾给台南孔庙,足见中央王朝对台湾文化建设的重视。
 
建庙300多年历史的台南孔庙,不仅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建文物,更是传承中国传统儒学文化的场所。祭孔一直是中华文化相当特殊的一项祭典,台南孔庙每年春秋举行两次祭孔典礼。台南孔庙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将它很好地保留至今。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是“至圣先师孔子诞辰”,也是台湾的“教师节”,台南市政府都要按照古制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孔典礼。
 
赤楼位于台南市中区赤街与民族路交叉口,原为荷兰人所建。最初,此城是用糖水、糯米汁,搅拌蚝壳灰,叠砖建造而成。周围约141米,楼高10.5米,南北角有瞭望台,还有古井与地窖两所,可以储存粮食预留水源。它最初被称为“普罗民遮城”,原为原住民赤社址所在,又称“赤楼”。早期的汉人称荷兰人为红毛,所以也把赤楼叫做红毛楼。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以赤楼作为全岛最高行政机构所在地,可以说赤楼是台湾最早的政治经济中心。
 
300多年来,赤楼曾先后作行政中心、军火库、庙宇、博物馆等用,也多次修葺,现为台湾一级古迹,也是中外游客到台南见证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必游之地。